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高不能打仗一点用也没有!当然,他是期海兵首席,可理直气壮地说文凭再高有屁用,其他人是不敢这么直接说的清华首名毕业的学霸敢公开说读书无用,你连个三流大学也考不上的学渣也敢说读书无用?
大权在手的堀悌吉最后拍板:有战功且服役期限超过4年或已服役8年、表现中上的乙飞毕业生,直接对应资历和功绩授予少尉至大尉军衔,有突出战功者另叙(赤松贞明就属于另叙范畴);服役年以上,授预备军官(准尉);丙飞毕业生服役满1年且有立功表现,授预备军官(准尉)。
分析第二步是比较珍珠港事变后飞行员的培养体系和存活率。
“目前美国海航培养最扎实的那批飞行员是珍珠港事变就招募入伍,但194年后才正式毕业的学员。资料显示其每月招募00名飞行学员,依然接受14个月周期训练,即不但培养学员的团队能力、纪律意识、服从意识,还培养他们多种能力这批学员一律按照通才培养,每人都会开战斗机、攻击机和侦察机,有良好的野外求生能力,甚至训练科目中还包括海上长距离游泳和潜泳(因为可能需要在燃烧的油层下逃生),估计该部分兵力在000人左右。”
珍珠港事变后,美国一方面扩军,一方面削减部分训练科目:常规9所飞行学校对学员进行个月基础训练,学习基本飞行知识;再接受个月航海训练,包括操作和理论学习。等于将原来9个多月军队集训压缩到6个月。然后学员被分配到16所初级航校接受飞行训练,如果训练合格(淘汰率仅15%),便派往彭萨科拉或科珀斯克里斯蒂进行中级飞行训练。
只有这阶段表现优异的飞行学员才有机会上舰载机,训练个月后再去五大湖训练航母上训练。每个舰载机飞行学员累计飞行时间要达到60…450小时。整体来看,194年后美军将14个月的训练课程压缩到9个月(如果是舰载机则在11个月),这套体系一直坚持到194年初,总共培养了0000多名飞行员,其中舰载机近5000个机组。
同期日本海航也进行了扩军,甲飞规模维持不变,扩大乙飞层次和通过率,加大丙飞招募力度很多多年前落选甲飞的飞行员现在又重新进了丙飞,但竭尽全力之后人数扩大不到5000。
如果说战前日本飞行员占有明显质量优势,战争初期质量半斤八两的话,这时期培养日本海航特别是舰载机飞行员培养质量开始不如美方。综合权衡后日本舰载飞行员质量依然具有显著优势,以中途岛战役为例,日本损失4艘正规航母,美国损失1艘正规航母,但双方飞行员数量损失(阵亡)之比却是11:08。
随着日美新飞行员数量差异的扩大,如果打消耗战,日本很快就会被拖垮。历史上瓜岛战役时期,因为日本航母不多,剩余的优秀飞行员甚至改成陆基航空兵和美军陆航去对耗。但历史进程从194年下半年开始扭转,让日本损失惨重的瓜岛航空战只开了个头就匆忙结束,保住了至关重要的舰载机飞行员。
在历史转折关头,联合舰队不但在堀悌吉带领下在南太平洋海战中取胜,还与德国合作迅速完善新飞机开发,保住了至关重要的基干和质量。中途岛战役后日军补充的这批新人虽然质量有所下降,但毕竟老手都还在队里,他们欠缺的经验在随后作战中得到了前辈提携。
这时期盟军无疑是悲剧性的,南太平洋海战失利,非洲之角盟军舰队近乎被全歼让英美元气大伤那时候护航航母上的飞行员很多都比现在1944年舰队航母上的飞行员强。前期积累下来的几倍人员优势一下子无影无踪,加上德国海航开始崛起,美国海航特别是舰载机飞行员不再占有压倒性数量优势,其总数只相当于日德两国总和略多,但质量要差不少。
为进一步扩大飞行员规模,美国在194年春启动了飞行员培养体制改革:压缩科目,不再强调通用培养(即战斗机飞行员只培养战斗机驾驶能力),整体训练周期减少个月(普通海航7个月,舰载机9个月),并启用lv1…5的五等评价体制进行运用,这批飞行员到1944年初大量服役,由于这一阶段日美交手较少,大多数都是德国海航与英美消耗,日本直到现在才完整掌握有关细节。
第九十八章 轴心的进攻(8,为盟主“东方大法好”加更)()
ps1:祝贺读者“东方**好”成为本书盟主,感谢支持。 更新最快
ps2:下次不写资料章了,我写着累,你们看着累,读完了听你们抱怨水我心更累,以后文章只给结论,具体不推导……
听完松田千秋的介绍、结合德军的战况通报和冢原从前线发来的电报,众人都是笑意盈盈:
第一,美国人也终于撑不住开始搞飞行速成班(丙飞)了;
第二,美军航空兵规模很大,质量很差,笼罩着悲观主义气氛“出击前都要求写好遗书,与家人和亲朋好友告别的邮件堆积如山……邮差每天傍晚来取一趟,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出去”
第三,美国陷入两线消耗战,半个月时间损失飞机逾5000架,至少损失一半机组。
“从德国、美国实践来看,设置速成班很有必要,但我军丙飞科目训练时间太短,建议从目前5个月延长至8个月以上,应该让飞行员具有200…250小时的飞行时间,拟设立初级…高级…实战教练机三级训练体系,其中实战教练机由部分老旧机型充当:轰炸机可用德国斯图卡训练,运输机、鱼雷机由ju…52担当,战斗机由飓风充当……”航空本部长长谷川喜一中将,“长官已同意拨付更多的优秀飞行员转任教官,同时保障他们的训练燃油。”
由于这个时空神风特攻并不是日本主流,因此能充当飞行员的年轻人依然不少,飞机数目也大有增加,长谷川喜一的提议得到众人高度同意。
“从第一阶段战事来看,我们达到了部分预定目标,即占领、巩固中途岛、圣诞岛与威慑夏威夷,未达到的目标是歼灭、重创敌太平洋舰队残余力量该舰队一直躲在夏威夷港内不肯露面。实现了原本未预料到的目标消耗敌军航空机组储备,当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损失了40万吨船舶。”军令部次长大西泷治郎中将道,“长官的意思很明确,一方面继续与美国人,用更多油轮换美国的机组,打击对手的士气;一方面是提高我们自己的航空能力,希望在提高速成班水平的基础上,将日美海军航空兵力对比缩小到1:2左右。”
“现在关键是船舶制造和获取能否支撑。”堀悌吉将目光投向了海军次官兼舰政本部长官井上成美大将。
“老实说,光靠自我建设,我们是耗不起船舶的。”井上成美苦笑道,“现有造舰能力在不考虑材料制约前提下,大约年生产能力50万吨军舰吨位,如果只建设1万吨以下中型军舰(即不造战列舰、航空母舰和重巡),可勉强提升到65万吨。按照一吨军舰吨位转化为4吨民用船舶吨位来计算,在200…250万吨商船吨位间,再加上一部分不制造军舰的民间船厂吨位,顶多就是400万吨。实际上由于钢铁产量制约,本官认为能完成75%已非常理想了,我担心丸新计划的进度都无法完成。”
《丸新计划》高峰期要求每年8艘以上轴心级(20万吨)、16艘护卫航母(16万吨)、乙型驱逐舰(秋月改防空巡洋舰)12艘(4。2万吨)、丁型驱逐舰(低成本护航驱逐舰)48艘(9。6万吨),光这些就将近50万吨了,还要考虑特务舰、补给船、要求是5年内在不耽误破损军舰维修和日常维护的前提下,新完成189万吨军舰。
不过井上成美现在的底气比去年刚制定《丸新计划》时足得多:一来堀悌吉大权独揽,可保证方向不变和资源配置;二来印度战役结束、中国战场大举退出,日本可专注于太平洋问题解决;三来在德国的技术输出和设备援助下,日本很多方面改善不少,比如钢产量就从700多万吨上升至近900万吨(与美国的对比终于从1:10变成了1:9);四来堀悌吉纵横捭阖,以巴基斯坦、新几内亚为代价从欧洲拿到不少好处,很多也可以充实海军实力。
“本官以为,40万吨换2000个机组的消耗,如果全是军舰,帝国是万万不能承受的每年新增50万吨军舰吨位,联合舰队存量就200多万吨,1万多个机组就全耗完了;如果全是商船(货轮),则完全可以承受,帝国每年新建240万吨以上船舶即可换1。2万个机组,另外还有800万吨存量商船队,全部拉出去可换4万个机组我不相信美军在消耗1。2万个机组后还能剩4万个机组。”井上成美看了看手中的数据,“如果按这次40万吨中军舰占4成、货轮占6成的比例来衡量,每年新增吨位大约可消耗美军8000个机组。”
众人大大松了口气:堀悌吉已额外准备了140艘/100万吨油轮,光这一批就够耗上美国人一阵的。
一直皱着眉头的山本五十六问道:“这么说,如果没有大的数据或局势改变,吨位换机组暂时可行?”
“可行!”
堀悌吉满意地点点头:“虽然暂时可行,但降低自身消耗、扩大敌军损失的办法还是要想,诸位还有什么好办法。”
“下官有一个办法,可减少部分油轮损失。”一直统筹运输事务的栗田健男中将站起来发言。
“栗田君请讲。”
“可让一部分货轮承担运输职能。”栗田健男解释道,“轻质燃油,如汽油、柴油、航空燃油可用大油桶堆放在货轮舱室中,油轮只用于运输最粘稠、消耗最大的重油,即便货轮利用空间有所损失,但扩大了运用范围。我来之前利用缴获的美国自由轮做过实验,装载4000吨燃油基本无问题。而且卸货时直接给予的就是油桶,免去了灌装时间,对守岛部队来说十分方便,当然舰队利用会麻烦些,但不是不能克服。唯一的浪费是需要赶制大量油桶”
众人立即眼前一亮,按照这个办法就可以腾出油轮吨位专心搭载重油。
“你的建议很好,您费心了。”堀悌吉点头道,“支援舰队编组,就按照这个方法推广吧。松田,把支援舰队编成和作战情况和诸位说一下。”
“由于美军太平洋舰队迟迟不肯露面且使用消耗战法,长官决定自十月上旬派遣支援舰队为联合舰队提供支援,进一步增强联合舰队实力。支援舰队主力构成如下:
战斗群:3航战(千岁、千代田号)、5航战(天城、葛城号),2艘巡洋舰,4个防空驱逐舰编队(16艘秋月、秋月改防空驱逐舰),执行进攻任务
辅助群:浅间丸、龙田丸、镰仓丸三艘辅助航母(均由1。7万吨的邮船参照德国辅助航母改造而成,最大航速21节)、山鹰号(巴西丸邮船该舰的辅助航母)及其他辅助船只,执行直掩任务;
护卫群:6艘tl型护卫航母,40艘货油轮,24艘丁型驱逐舰,执行运输、护航、反潜等任务
潜艇群:24艘德国ix、xiv级潜艇,24艘日本自造的伊型潜艇(丸新计划之后日本因为有现成德国潜艇可用,已全部砍掉后续潜艇建设保障资源)
此外,从英国获得的巨人级首舰预计本月中旬交付,拟在印度洋进行海试、训练,执行警戒任务;第八舰队继续负责南洋巡逻。”
堀悌吉站起来慨然道:“支援舰队由鄙人亲自率队出征,时间初步定在10月10日,另我和陆军沟通后,陆军同意为占领岛屿与后续作战增派1个主力陆军师团和400架飞机,我拟再次抽调200架海航陆基飞机派遣至中太平洋,形成长久支持作战态势。这次战役,我预计将持续至明年初,国内事务就拜托各位了。”
“长官,准备进攻夏威夷么?”
堀悌吉摇摇头:“暂不着急,一来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可以再看一看美国局势走向;二来美军航空兵还未消耗殆尽,贸然进攻损失不小,宁打西海岸也不打夏威夷;三来德军已奠定南美胜局,我料元首下一步必定向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进军,看看双方有无联合作战的机会。”
很多人想劝堀悌吉不要亲身涉险,但联合舰队主力全在太平洋上,由不得半点疏忽,堀悌吉亲自坐镇还是很有必要的。
“联合舰队主力外出期间,其他战线局势如果有变,务必注意与轴心协调,不可轻易挑衅。对重庆当局如期交出油轮的行动,海军深感欣慰,作为弥补中日关系的第一步,同意将武汉交还重庆当局,其余条件由陆军为主细谈;对‘宁汉合流’谈判一节,海军也秉持开放态度,乐见中国政治革新;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换取法国援助的谈判也请继续进行,不给予实质性承诺即可。”堀悌吉朝山本深深鞠躬,“各种事务内外交织,请山本君多费心了。”
最快更新无错,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最新!
第九十九章 轴心的进攻(9)()
ps:最后一小时了,大家还有月票没投的赶紧投了吧,欠下的更新我5月一定还清,祝各位五一快乐!
德军正在阿拉卡卢大举登陆的消息随着美军陆航飞机的报告涌入了华盛顿、涌入了累西腓、也涌入了撤退的第五集团军头上,所有人都脸色大变……
截止9月9日傍晚,第五集团军以每天30…40公里的撤退速度且战且退,目前前锋已在艾斯普拉纳达一线,后卫与前锋之间的衔接很紧密,前后行军间距不过60多,但总人数已下降到只有7。5万出头不断有士兵因为空袭、追击掉队、伤亡或失踪(逃亡或投降的美称)
隆美尔率领的跟随集群依然尾追不舍,但并不试图去进行穿插,在强行追击过程中,隆美尔也损失了2000多兵力,但他不想放弃;更南部的绍肯集群在解决小罗斯福所部后开始狂飙突进,除第2装甲掷弹兵师乘坐船只北上登陆外,其余部队都沿着巴西平原带展开。 更新最快每日推进速度高达120…140公里,绍肯已经吩咐,各部只管推进,不必管行军序列,因此这个主力追击集团的秩序走得相当混乱。
制约德军机械化部队推进最大的障碍是油料和补给,这些物资在船上都有,但不可能卸载在赛古鲁港或其他什么地方随着部队向前推进,设置在后方的物资中心会越来越远。德军又不具备美国战略空运,用飞机保障物资供应的能力,而且南美德军一共也就拿到了30多架运输机,根本不可能为数万部队提供充分补给。没有燃油,单纯依靠步兵步行是不可能追上美国人的。
这时候德军的战争经验就发挥了作用,隆美尔当初让大部分运输舰队南下并伴随部队北上的深刻用意也就能看出来:他让空降师化整为零,按排一级战斗群的规模搭乘运输机逐段空降,然后由他们去前线组建紧急物资兵站。
兵站的物资来源是货轮上的物资,他们伴随大军向北行动,遇到有“兵站”的位置,便把油料、补给用吊车安置在西贝尔登陆艇上,然后这些可以抢滩登陆的家伙现在变成了兵站物资输送队,根据伞兵的指示,怒吼着抢滩登陆,用原始但及时的办法为部队输送物资。每条登陆艇每天可以至少输送300吨物资,多艘登陆艇联合作战对于保障部队突击集群行动完全足够了,因为部队消耗的只有燃油和补给,没有弹药,相对而言补给要求很低。
反观美军的补给行动虽然阔绰,但完全是在滴血第五集团军自身携带的物资和燃油半是消耗、半是丢弃或损失,早已开始告急,而哪怕在逃命途中,美国大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