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再怎么看不起土八路,到现在这个危急时刻也只有延安表态愿意支持英方,所以从蒙巴顿以降,对这支军事代表团还是给予了应有的礼遇。(。。)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英帝国(中,6400票加更)()
陈赓和延安观察团跟着英国人看双方在印度东部大打出手,全程参与了各种战事,甚至加尔各答保卫战也参与了。所有人都看出大英帝国情况不妙,不但士气、训练不如对手,甚至在装备上也逊色于对手。最初共方认为再怎么样英美装备总是先进的,直到亲眼目睹日本战车旅团和斯图卡登场发起地空配合作战,特别是有一次一个日本虎式大队(16辆)出场直接吓跑一个印度营后,他们才知道英国人在装备上也落于下风了。
到后来延安观察团愈加发现英国人病的不轻,他们管这种情绪叫“虎式坦克恐惧症”了,令人诧异的是,英国人自己也大大方方承认了,认为虎式无人可敌,除非派飞机来。不信邪的几个军事观察员冒着生命危险亲自跑去一线阵地打虎式,但无论是美帝的m型7mm反坦克炮还是大英帝国的传家宝6磅炮都只能给虎式挠痒痒,只有极少数17磅炮才有威胁,但也限于较近的距离。这种景象让延安人士觉得骇然,别说最低级的7mm战防炮,就是英美早就淘汰了的反坦克枪他们都没多少。如果日军把这些装备用到中国战场上,单靠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去炸要死多少同志?
除谢尔曼外,对日军坦克威胁最大的居然是巴祖卡和无后座炮,但大部分操纵这两样武器的英印军都被日本步兵打死了,日军同样把坦克当宝贝疙瘩,特别是虎式都是远远吊在后面发挥精确狙杀优势的,怎么可能舍得让他们和德军一样上前突破阵地打消耗战?听到德国、美国一年造坦克都是以万为单位来计算时,延安观察团全不吭声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陈赓不止一次和斯利姆建议到日本控制区发动游击战,最开始对方只是笑笑:“陈少将(陈赓有旅长头衔,挂国党少将军衔),游击战没法打退日军的……”
到后来战况一天天恶化,走投无路的斯利姆也确实听进去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同意陈赓们尝试一次,但两手一摊表示没人能执行。陈赓便要了100多名英印军志愿者再加上100多名观察员组成印度游击队去日军控制区渗透,试图仿造国内经验建立游击区,他知道英国正规军是什么尿性,没敢要一个本土军官,只要了人充当联络员。
但经个月的实践,建立游击区的尝试毫无意外失败了,失败原因有很多,比如语言不通、地形不熟、英印军士气低落且不服从指挥他们宁可听英国人训斥也不愿服从中国人,但更深层次地原因在于印度民众的殖民奴性。为获得民心加快根据地建设步伐,印度游击队没采取国内相对缓和的减租减息办法,而是上来就用激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手段拔掉了一个他们认为劣迹斑斑的土邦王公,想把他的土地和家产分给印度贫民。结果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出现了,居然没多少人敢要,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样大逆不道“今后没老爷管我们了,这可怎么活下去?”,把游击队上上下下全弄傻了。
木然归木然,也没人反抗游击队,于是游击队心安理得地定居下来,打算再做做群众工作,但让他们揪心的是没过几天鲍斯政府的国民军就听到风声打了过来,在他们看来受过恩惠的印度人应该心向游击队,至少应两不相帮,谁知道一个个全跑**那里报告有外人“害了老爷”,游击队使出浑身解数才打退国民军的包围回到本方控制区。
一路上大家都垂头丧气地总结经验,有人就不服气地说道:“我就怪了,为什么群众都向着伪军?”
一堆人都回答不出来,只有一个英印军士兵嘀咕了一句:“什么叫伪军?”
“鲍斯不就是傀儡政权么?难道不是伪军?”
“那……正规军是什么?”
“你们不就是正规军么……”刚说了半句他就哑巴了,再也说不下去。现在所有人都反应过来问题出在哪里:英印军从上到下都是英**官,这能叫正规军?殖民军还差不多!鲍斯的国民军从上到下至少是印度人,了不起有几个日本顾问,怎么看都比英印军更像正规军!
听完游击队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后,心情沉重的陈赓写下长篇电报并发给延安:“……印度的悲剧在于,他们是殖民地,充满了被外来者征服的史,从没有民族自省的意识,鲍斯的国民政府即便是日本当局扶持起来的傀儡政权,也算是近代史上印度第一个民族政权毕竟英国人当权时连这样的政府都不给印度人成立。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激烈的印度民族主义者都是激烈反抗英国统治的,他们宁愿相信日本人也不信英国人,而普通印度民众对于反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反抗谁……所以我认为,在印度发动革命并建立政权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至少需要等日本伪善面貌揭露,日、印民族矛盾激化后才有可能。
综合各方面信息,我认为能理解日本从中国大陆逐渐退出的缘由:日本兵力和资源不足,无力同时政府中、印两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大国,必须有所取舍,鉴于印度民众更驯服、更易驱使,日本选择了印度攻势,我认为日本在国内还会退出更多地盘,中央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
单纯从军事路线来说,失去外援的英国方面在印度全面失败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可为,单纯依靠英印军进行正面抵抗还不够,即便短时间内不能建立稳定的游击区和根据地,我认为抽调一部分精锐部队进行敌后流动作战、破坏敌人统治秩序稳固与补给线畅通是有可能的,如果中央同意,我愿意带领一部分印度同志和代表团执行这个任务,尽可能延长日本的进攻时间……”
延安给他回了很长的一封信,最后着重指出:“……发动游动作战,帮助英国人拖住日本步伐并不是你们的当务之急,你们最重要的使命是学习、掌握现代化的军事理论和大兵团作战指挥经验,要谦虚地和英**官学习正规军指挥战术,利用目前有利的时机汲取英国与日本作战经验,掌握现代战争精髓并尽可能为我所用,同时要注意收集有关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和情报,特别是要掌握日本的装备配置和技术特点……”
连延安观察团都知道印度局势大势已去,伦敦城里的高层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保留印度殖民地这个条件显而易见可以先从英德谈判中取消了。
第二个条件是英国殖民地问题,这方面德国表态是很清晰的:已事实上被轴心及其各盟友占领的英国殖民地就不要再想收回来了,这样一来非洲、中东乃至东南亚肯定与大英帝国无缘,像交给阿根廷的马岛也不用想,但最精华的四大自治领德国承诺会帮助英国继续稳住,南非及南罗德西亚(还没被欧洲各国吞下去的一点地方)德国承诺不动,澳新德方会出面和日本协调,加拿大由德国提供安全保障。
里宾特洛甫甚至表示,如果加拿大人愿意且英国政府要求,将来欧洲联合舰队和欧洲一体化武装力量可布防在美加边境,特别是纽芬兰岛作为大不列颠直属领地更是驻兵的重中之重。对霍夫曼来说,一旦在北美大陆有立足之地,导弹10分钟就能打到纽约,装甲师跨过美加边境搞闪电战也是一蹴而就的事这场面想想就酸爽。
为让英国人快速就范同时考虑到英国毕竟还有几百万陆军和一支舰队,德国方面提出,可在南美为英国找一块殖民地比如与英属圭亚那接壤的部分巴西领土,如英军打仗比较给力,贡献大的话还同意将巴拿马运河交给英国控制。
第三个条件是英**政高层安排问题。里宾特洛甫表示凡愿意与德国合作的英国高层,无论过去对德态度如何,一概不予追究,不愿意与德国合作但也不反抗、不破坏的(包括丘吉尔本人在内),德国予以包容、来去自由,表示绝无秋后算账的想法。由于英国长期以来海权也有目共睹,为照顾英国国民情绪,同意将来欧洲联合舰队由英国人担任司令官。至于
第四个是经济安排。议和后,英国的封锁自然能马上解除,短缺的物资和原材料由德国负责协调,同时德国将在英国下各种工业订单帮助稳住经济形势,将来英国可加入各类欧洲联营机制和共同市场,同时目前在中东的石油基金也会让英国资本分一杯羹,双方在先进技术上也可以合作,毕竟英国工业技术在欧洲仅次于德国,在部分领域甚至还超过德国。归根到底一句话,欧盟一体化过程中德国当然要吃大头,但只要4大自治领在手,英国会超过法国享有第二把交易和地位跟着美国不也是老二么?
换而言之,随着英美连续失利,英国的心里要价在降低,英德双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大了……(。。)
第二百七十章 大英帝国(下)()
“先生们,我来谈一谈我对目前局势的一点看法吧……”丘吉尔扫视了众人一眼,自我解嘲地说道,“我知道很多人在等着我辞职,还有人恨不得干掉我,等明天民众的唿声和抗议声起来后,他们又会把脏水泼到我身上,好像是我带着大英帝国打输了似的。你们也不想想,当年是谁放纵希特勒重整军备的?是谁同意希特勒进入莱茵兰的?是谁默许第三帝国兼并奥地利的?是谁屁颠屁颠跑去德国签署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合约同时又来炫耀‘一代人和平’的?是我温斯顿…丘吉尔么?但凡你们当初在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阻止了德国人,都没有今天这么多事!好比你们放火把房子烧着了,火势冲天才报了警,最后却责怪救援的消防员干活不卖力?”
大家都不吭声,虽然丘吉尔平时强词夺理惯了,但这几句话还真没说错,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字:悔啊!当然,也有人对丘吉尔在背后痛骂张伯伦的行为表示不齿你早干嘛去了?
“你们通过这样那样的手段和途径和德国人接触其实我是清楚的,甚至我还知道你们谈了些什么,没我装什么也不知道,你们能谈得这么畅快、这么愉悦、这么心安理得么?没我带着几千万英国人民拼死抵抗同时不顾脸皮去美国苦苦哀求援助,德国人会重视你们么?没有我们取得第一次不列颠之战的胜利并陆续打退德国的进犯企图,会有现在和他们谈条件的机会么?”丘吉尔板起脸孔训了众人一顿,“真要是认真追究,一个个都可以抓起来进监狱。你们骂我是美国狗腿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自己?你们难道不是不折不扣的德国内应?苦活、累活、脏活、挨骂的活都是我一个人干了,现在一看局势不利反过头打算清算我,这他妈是个绅士能干出来的事么?”
大家一缩脑袋,丘胖子发起飙来还是很可怕的。
“今天我把话和大家说得明白点,免得彼此错判形势,撕破脸皮对大英帝国未来可不利:
第一,我温斯顿…丘吉尔是绝不会投降的,你们要我挑头向德国人投降,要高贵的巴尔博罗公爵后代向奥地利小瘪三投降那是想也别想,大不了我带着国王和政府去加拿大,至于为什么去加拿大我一会再解释;
第二,现在这局面,德国人转眼可能登陆,你们哪怕要谈判、要投降也要等打退登陆再说,一旦签了城下之盟,局势就被动了,谁敢完全指望希特勒遵守协议?反正我没见过他遵守过承诺,你们能告诉我,哪个协议是希特勒最终遵守的?
第三,我已通过正式渠道向美国求救,要求美方派出舰队支援,美国人确实也来了,你们不妨等两天再看看结果,万一德国人被打退了呢?说句真话,大不列颠风风雨雨几百年了,我从不认为希特勒单靠一点飞机、火箭或封锁就能迫使我们投降,上一次大不列颠被征服还要追溯到诺曼征服时期,那至少也要派军队登陆吧,有种德国人先把装甲师开上来再说;
第四,德国人现在开出的条件确实比法国人要优惠不少,但相比大英帝国的实力和尊严,相比大英帝国的世界地位,这种条件只能说聊胜于无,好比一个贵族家道中落,败家子最后还沾沾自喜留了点残羹冷炙,祖先的荣光呢?大不列颠的史和传统呢?你们要清楚,大不列颠这份家业不是你我挣回来的,是从打败无敌舰队、打败拿破仑开始一点点攒下来的,今天签署和平条件拱手让人很容易,将来史就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你们连自己起码的身后名都不要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几句话,首相的口才还是不错的,这几句话说得也算有理有据。沉默许久,老资格的艾登说道:“我们谁都不想投降。现在的问题是形势如此,很难再撑下去了。我听说美方也在和德国人谈条件,条件之一便是放弃我们换取希特勒放弃日本,因此很多事不能无限制再拖下去……而且,今天德国人攻势这么勐,明天民众的唿声,党内的某些人又会起来聒噪,所以……”
丘吉尔冷笑道:“一群乌合之众,怕他们干什么?非常时期的《戒严法》、《镇压间谍法》干什么用的?几百万军队和机关枪养着干什么用的?我又不是没干过镇压的事,你们不敢沾鲜血,我敢!至于党内那些软骨头,理会他们作甚?我又不是没退出过保守党!什么时候大英帝国的大政方针需要听取这些蝇营狗苟的人的意见了?”
众人大惊失色,首相要搞独裁了?一想到丘胖子一贯以来的淫威,大家脖子后面都是凉飕飕的。
“我再来说说美国人的事。不错,美国人确实有抛下我们和德国人单独媾和的想法,但你们要清楚,美国人可以和德国人言和却不可能和日本人言和,而希特勒如果有点远见就不会轻易放弃日本,所以美国人要和一时三刻也和不了的,另外,德国人还占了福克兰群岛,还通过庇隆政权控制了小半个南美洲,这是他能放弃的么?希特勒现在到处扶持小弟,还要拼凑欧盟,现在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只要他敢放弃一个,所有人都会跑光!所以德国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松手的。
因此,美德矛盾要想快速解决是不可能的!你们以为华莱士是偶然事件?这明显就是罗斯福放出来试探德国人的,无非双方价码差距太大,德国人不上当而已……我敢跟你们打赌,前两天来我们这里搭飞机回国的约瑟夫…肯尼迪就是罗斯福的密使。既然罗斯福没和希特勒达成一致意见,美国人便不敢随意放弃我们,所以华莱士就只有‘畏罪自杀’一条路,然后杜鲁门又到伦敦来访问。先生们,这不过就是政治而已,是作秀给谁看?还不是给我看?”
实际上,在丘吉尔提议召开紧急会议的时候,一部分是打算利用这个会议来讨论有关具体条件的,但现在被丘吉尔连消带打说了一通,大家刚刚提起的念头转眼就又消失了。英国国内妥协派和坚决抵抗派都是少数派,以丘吉尔为代表的抵抗派是希望联合美国取得最终胜利,而以爱德华八世为代表的妥协派是想把乔治六世和丘吉尔都换掉然后与德国和谈,但中立派(暧昧派)才是多数派,这群墙头草时而偏向抵抗派,时而偏向妥协派,充满了举棋不定。
“现在我可以和大家解释我希望带着陛下和政府去加拿大的事了。”外面的爆炸声已经平息,丘吉尔点燃一支雪茄,狠狠吸了几口后说道,“我不是贪生怕死才想躲着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