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只华西列夫斯基隐隐约约感觉不对劲:朱可夫放着好好的军事问题不说,偏偏对政治上的事指手画脚,还一个劲地散布“帝国主义勾结论”、“苏维埃独木难支论”,这要是说错了可就是不折不扣的路线错误他很为这位老搭档捏把汗。
不过斯大林同志似乎恍若未觉,片刻之后站起身来说道:“康斯坦丁同志看问题的高度站得很高,是真正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来看待军事问题。即将到来的这次进攻,是德国法西斯试图奠定胜局、统治世界的关键一战,如果我们打输了,不但英美这样三心二的国家完全会丧失斗志,全世界热爱和平、拥护正义、反抗法西斯统治的人民都会泄气。时代赋予了党和红军不一样的使命我们是在为全人类的明天和未来进行战斗,这要求全党、全军必须把想认识统一到这个高度上来,避免一切声音干扰,用我们最大的力量予以反击,彻底击破法西斯的迷梦!这场关键战役只能打赢,不能打输。”
“所以,我决定……”他威严地扫视了会场一眼,“必须对敌人予以沉重打击,无论他们向莫斯科还是想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我们都必须予以坚决击退,任何放弃、妥协、动摇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要充分展示苏维埃人民、布尔什维克党不屈不挠的优良作风,要让世界人民知道,在英美等国失败、妥协、退让的时候,唯苏维埃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种印象不但对改变战争局势用,对未来世界格局也很大裨益。
至于具体的战役布置和战术方向,我希望总参谋部能更好的应对方案,要充分考虑各种变故与因素,要多样性的应急预案。我原则同目前的兵力调度和战役部署如果敌人主攻莫斯科方向,则中央方面军加入莫斯科战场;如敌人主攻斯大林格勒方向,则布良斯克方面军增援南线战场。一线指挥官可使用他认为任何必要的战术打击敌人。”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虽然斯大林这次没就具体战役方针发表指导见,但无论朱可夫还是华西列夫斯基都明白他的想法:丢失莫斯科或者斯大林格勒都是不可接受的,前者破坏政治稳定,后者破坏军事稳定。至于为什么不就具体指挥方针发表见,他们也能猜出原因:总记同志多次直接插手战局的效果都不好,上次听信罗科索夫斯基表态多损失了一个集团军,听信伏罗希洛夫需要采油设备的见插手格罗兹尼撤退又多损失了大半个集团军,再早些时候强令部队不等顿河完全结冰就渡河进攻结果白白损失两个集团军。
虽然这种干预没逆转战局,但如果不是这种胡乱指挥与乱插手,红军现在起码能多4…5个集团军,差不多一个方面军的兵力就挤出来了。斯大林自己或许也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决定这次不干预前线指挥,放手让他们去打,而且对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的态度都格外温和。(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堡(10)()
1943年5月25日清晨4点35分,在斯摩棱斯克的指挥部里,霍夫曼踌躇满志地下达了“城堡”战役正式启动的命令,这个意义是象征性的,在此之前,这个命令早已传递到每一支执行任务的部队指挥官头上。
这是一个晴朗的好日子,各前线机场迎来了最为拥挤忙碌的时刻,在震天轰鸣声中,轰炸机先行起飞编组,然后等待护航战斗机一起出发,为了加大打击力度,已成为东线骨干战斗机的b…219和…190a都挂上了。
5点17分,借着拂晓时分的亮光,第一批航空兵部队将投掷到了目标周围,那些精心布置的反坦克阵地、永久性或半永久性防御工事、天线林立,看上去似乎是指挥部的地方,炮兵阵地尤其是高射炮阵地都遭到了覆盖性打击,而重中之重的就是敌军在坦波夫方圆200公里之内的全部野战机场。
为达成良好的进攻效果,这次空袭主要动用了ju…188和he…218两种型号的轰炸机,前者以投掷为主,后者以投掷250公斤的为主,曾经风靡一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斯图卡几乎再也看不见,全都换成了he…218这种轻盈的天鹅,而新服役的ju…188也比原来的ju…88性能更好。
有了中东石油保障之后,德军终于可以奢侈地玩起战术,他们对软目标的破坏效果更好,同时利用其纵火特点可以形成二次杀伤,更重要的是,燃烧后的火光和烟雾还能为后续炮击指示方向,可谓一举数得。
虽然红军地面防空火力竭尽全力还击,但依然无济于事,除极少数倒霉的飞机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之外,大多数根据近段时间航空照相预备要摧毁的阵地全部被命中,可怜的红军空军第15集团军本来飞机数量就不够,在德军猛烈空袭之下,还在机场和库房里被摧毁了近200架。
5点30分,德军开始炮击,大口径火炮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落在敌军阵地上,激起的灰尘和硝烟遮蔽了整段天空,以至于明明天空是正在变亮,但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越来越暗,只有持续不断、划破天空的闪光和隆隆作响的轰鸣声才让人明白自己原来身处战场。空中和地面同步炸响的凶猛火力,几乎要将红军阵地融化在钢铁风暴里。
为确保进攻发起的突然性,莫德尔做了很多调整与佯动:第一是坚持将指挥部设在斯摩棱斯克指挥部里的电报信号是无法掩饰的,而且一定会非常密集,但放在莫斯科西而不是靠近沃罗涅日就起到了明显的迷惑作用;第二是让魏克斯的东方集团军展开进攻,给他们下达的作战指令是5月27日,除极少数人外,所有东方集团军群的部队都以为这是真实的命令有计划、有补给、有日程表、有作战区域分配,他们唯独不知道,5月26日晚些时候会给他们一个“计划推迟”的补充指令,莫德尔相信潜伏在这里的间谍一定会想方设法把“情报”送出去;第三是让沃罗涅日方向按兵不动,任何有可能造成误会或警觉的行为都不执行其中就包括排雷和战前勘察。
为阻拦德军装甲集群进攻,红军在前线阵地埋设了大量反坦克地雷,密度有密有疏,一旦德军误入雷区被困住,配合反坦克阵地就能进行精确打击,因此以往战役通常都会派工兵事先去排雷,以便尽可能为进攻部队拉出一条通道,同时减轻坦克损失。这种排雷行动很难做到完全隐蔽,对面的红军会经常检查地雷埋设情况并判断德军的进攻方向在哪里。
但这次莫德尔决定凭借装备硬闯,不在战前进行排雷,而他底气则是那几百辆排雷车。德*工部门一直在琢磨用机器排雷以提高效率,一开始他们造出了歌利亚这种小巧的微型坦克箱内带有********,一旦触雷会引爆,使周边50米内的地雷全部被引爆。
歌利亚最初用的是线控和电动机,但因控制技术实在麻烦,后来又改为汽油引擎。虽然整个玩意看上去蛮好玩,价格也不贵,大约只有1000多马克一辆,在闲暇时分还能让士兵们找点乐子,但霍夫曼嫌歌利亚效能太低、速度又慢,要求开发更好的东西,然后军工部门又将sdkz301biva/b重型遥控爆破车格拉本狼进行完善,这玩意的排雷效率虽然比歌利亚成倍增长,但依然十分麻烦因为还是依靠投放引爆地雷。
最后霍夫曼明确下达了指令,鉴于爆破车效果不好,前线给战斗工兵派去由勤务坦克的排雷车用那些缴获的、性能低劣的t…34们而成的车辆。在“万能改造”天赋的激励下,去除炮塔的t…34被改造成了隆隆作响的排雷车。车体前通常带有2…3个扫雷碾子缓缓前进,中间原本安置炮塔的地方会竖起类似起重臂的钢铁拍板,在工兵操纵下不断拍击坦克两侧土地用以引爆各种地雷。一辆排雷车通常可拓出周围8…10米的路径来,而且扫雷速度是歌利亚的2倍,每小时至少12公里。
当前面的碾子被摧毁得差不多时,这些坦克就会直接用车体去趟地雷,直到两条履带完全炸毁不能动弹为止,然后工兵就可以放弃车辆准备撤退。如果t…34排雷车还不够用,那些缴获的、已为勤务坦克的谢尔曼们会继续冲上去,用身体继续趟雷大业。
除t…34能享受这份殊荣外,那些缴获坦克,比如以7兄弟棺材而闻名的m3坦克,从苏军手里缴获的斯图亚特坦克,btt…26等轻型坦克都先后尝试过改造,最后发现还是t…34最好这家伙运载能力强、机动性也好、故障水平在能接受的范围里,防御力更不算差,哪怕遇上反坦克地雷也不会给车组造成危险,顶多就是不能动弹而已。谢尔曼的表现同样不差,但他们的缴获数量哪里及得上t…34量大呢?
为迅速打开进攻通道,莫德尔给前线安排了整整200辆排雷坦克,并告诉下面的战斗工兵,别为这些东西担心,真撞上地雷后也不会炸烂,只要能控制战场,回头打扫战场并回收修理后还能接着用。
这么壮观的排雷方法简直闻所未闻,看着一线排开、隆隆前进的扫雷车,在远处观察的第3装甲师第6坦克团团长弗里茨…贝克上校忍不住感慨起来:“没想到我们现在这么阔气了,居然用坦克去排雷……”
“是啊,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放着坦克或反坦克歼击车不造,居然去造步兵战车,哎,真不是在做梦吧?”在他身旁的第1营营长奥托…佐伦科夫少校也万分感慨。
在装备88mm火炮的突击者坦克歼击车研制成功并量产后,用38t底盘改建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生产逐步停止,军工部门除继续利用这种底盘改建为蟋蟀自行火炮外,还在元首的直接干预下开始建造犀牛步兵战车。
这是霍夫曼借鉴bmp步兵战车画出来的草稿,最后变成现实时进行了一定改动以适应38t底盘,改造后的步兵战车长4。9米,宽2。2米,重量大约11吨,配合后的140匹马力发动机时,最大速度可达45公里/小时,一辆标准步兵战车可容纳10人(2+8),乘员舱里有全副武器的士兵8人,每侧4人,背靠背乘坐,载员舱顶部有4个舱盖,车体两侧各有4个射孔,人员可通过车后双开门出入,一遇到敌情就可快速部署。
根据运用思路,这款战车将配属给装甲师中的装甲掷弹兵团使用,正好每班一辆。虽然编制人数比标准的12人少了2人,但威力可比sdk251或250这种半履带步兵输送车辆厉害多了,不但是全履带设计,越野性能更佳,而且火力提升很多,除一挺g42通用机外,还装备了20mm机关炮,而在部分明确为火力支援班的搭乘车上(每排1辆),这挺20mm机关炮换成了75mm无后坐力炮行进时固定在车体上,一旦进入阵地就可以方便地取下来。
搭载步兵手中的武装也不予余力,新改造的10人班组是4挺stg43和6支g43的组合,比起以前k98的火力不亚于天壤之别。但由于时间不足和产能缘故,新型步兵战车的产量还很少,只来得及完成600多辆,也只有第3装甲师这样首批完成整编的王牌部队才有此殊荣,即便这样也不过是2个掷弹兵团各装备了一个步兵战车营,其他各营依然搭载sdk251的12人班组。
为便于区别,在装甲掷弹兵的序列中硬生生变出装甲掷弹突击营这样诡异的名称他们将是第一批配合装甲营投入战斗的步兵。
“长官,雷区扫清了!”
贝克上校点点头,对准通话器下达命令:“全团突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城堡(11)()
“报告,第50集团军遭遇敌军猛烈进攻!”
“迅速报告敌军兵力和番号……”
“第3集团军也遭遇猛烈进攻!”
“请巴托夫同志立即说明情况……”
一大清早,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列伊捷尔上将就感觉焦头烂额,一堆不好的消息向他猛扑过来,那隆隆作响的火炮、那肆意飞行的德军轰炸机无不揭示大规模战役已经展开了,任何有经验的指挥官都可以判断出这个规模的进攻绝对不是佯攻或者牵制性进攻,可老天,为什么是我这里?大本营通报不是说德国人要去打莫斯科或者去打斯大林格勒么?他们对坦波夫大打出手究竟想干什么?
对布良斯克方面军在猝不及防之下成为德军首要打击目标,他只感觉自己满肚子委屈。可他万万没想到,之所以该方面军首先遭到进攻,就在于他的名字。
在挑选进攻目标时,主攻方向是陆军总参谋部根据元首方案的意图确定的,但具体作战目标却由霍夫曼亲自审定,在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两个可供选择的打击对象中,他放过了前者而径直选择了后者。
除军事上的各种理由外,霍夫曼没说出口的理由就是司令员的姓名:在他看来,中央方面军司令员巴格拉米扬远比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列伊捷尔名头响亮得多,一个人出名与否当然有很多原因,将军出名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打大胜仗,要么打大败仗!结合战后两人的地位和战争中的表现判断,他认为前者指挥本事明显强于后者,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选中了布良斯克方面军作为优先打击目标。
实际上春醒战役目标确定后,曼施坦因对准秋列涅夫的高加索方面军首先大动干戈也是霍夫曼喜闻乐见的,在他心目中起码罗科索夫斯基、瓦图京和叶廖缅科的名头都要强于秋列涅夫,最后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可怜的秋列涅夫因为战事失利而被一脚踢出指挥序列了。
虽然很想弄清楚前线的具体情况,但在猛烈的炮击和轰炸联合攻击下,列伊捷尔上将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个别军或者师甚至都联系补上,最后他只能匆匆忙忙将前线报告上来的敌情略加整合后向总参谋部报告,在他眼里他已经剔除了最荒诞不经和明显夸大的情报。
对坦波夫方向遭遇敌军猛烈进攻的消息,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也感觉猝不及防,但更让他们生气的是布良斯克方面军报告上来的敌情。
“你听听……坦波夫北翼是敌军第4装甲集团军担任主攻,大约有20万部队,1000多辆坦克,虎式坦克占其中一半……南翼是霍特集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大约有16…18万军队,将近1000辆坦克,至少300…400辆虎式……”华西列夫斯基怒气冲天地将电报摔在桌子上,对朱可夫说道,“就他们这个战况报告,敌人一下子就有了2000辆坦克,还有将近1000辆虎式,这是何等的夸张?据我所知,德国人在东线顶破天就1000辆虎式,难道全移动到进攻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部队里了?他以为自己是谁?以为坦波夫是什么地方?”
朱可夫也哭笑不得,这个兵力如果是对准莫斯科或斯大林格勒大打出手,他觉得很正常,可如果说坦波夫都面临这样的兵力那就真令人匪夷所思了。不过他还是很有气度地重新扫视了战报,一边看一边慢慢说道:“前线将士在惊慌失措之下确实可能做出误判,而各级指挥官也会因为多种因素而无法查明战场实际情况,列伊捷尔同志肯定是遭到了猛烈进攻,但到底有没有这么多兵力和技术兵器,我看可以打个问号。当然,他也是着急……”
“让他们迅速探明情况。”华西列夫斯基叫来参谋,语气不善地下达了命令,“告诉列伊捷尔同志,就算是德国人真有2000辆坦克,他手中差不多也有800多辆坦克,不至于一下子都顶不住,马上要求增援吧?”
“德国人想干什么呢?”交代完毕之后,华西列夫斯基面对地图苦苦思索,“情报不是说他们要后天出击去打图拉一线么?怎么进攻时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