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舅婵衷ツ舷呱先危徊还褂幸恍┲缂浞揽盏墓ぷ髅挥型瓿捎肟泛炊薪慕唤樱虼嗽诎亓钟种土袅思柑臁=裉煜挛鏹g26联队在面对美国陆军航空队飞机空袭时的表现不力,身为该联队曾经的老长官,他面子挂不住了,特意把舍普菲尔叫来询问情况并希望对方能认个错,改善耶顺内克和卡姆胡贝尔对jg26联队的印象,没想到赶上元首到来,这下倒好,一切全撞枪口上了,舍普菲尔少校连认错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身兼空军总司令的元首撸掉了职务。
霍夫曼没把众人的心思放心上,只问:“今天下午打下了最新型号的美国轰炸机?”他心里十分紧张,难道美国人提前投入了b-29,那些大家伙可不太容易对付。
“是的,元首。”耶顺内克递过来一堆照片,“这是击落的飞机残骸照片。”
接过照片后只粗粗看了一眼,霍夫曼便怒不可遏地甩到桌子上:“这分明是波音公司的b-17轰炸机,美国人管它叫‘飞行堡垒’——倒是和我们新改编的伞兵装甲旅名字一模一样,这哪是什么新飞机?两年前我就知道了。”
众人面面相觑,忽然间都把目光投向了耶顺内克,似乎在责怪他为什么如此大惊小怪,后者自己也感到哪里有些不对劲,猛然间回忆起来:在去年美德相互宣战前夕,德国驻华盛顿的武官弗里德里希·冯·伯蒂歇尔已完成有关美国轰炸机研发和生产的详细报告,根据他的报告,新型飞机(如b-17f和野马)的广告在杂志、儿童书、香烟包装上到处都是,美国人根本没什么保密意识。报告后的耶顺内克极为震惊,在4个月前也就是5月份间委托伯蒂歇尔向元首做了汇报,没想到元首根本就拒绝相信这些数据。在私下场合,耶顺内克绝望地告诉伯蒂歇尔战争已经失败,但在公开场合他宣扬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在有一次空军技术部内部交流会议上一个航空工程师试图阐述他对美国陆军航空队重型轰炸机威胁日益增长的看法,被耶顺内克毫不留情地打断了:“盟军每制造出来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都让我感到高兴,因为我们将像击落那些双发家伙们一样把这些四发轰炸机打下来,摧毁一架四发轰炸机对敌人而言是更大的损失。”
元首当初的态度空军上下其实是知道的,只不过现在立场居然转变得如此之快,耶顺内克不知道该怎么把前后事情一起圆起来理顺,只好勉强说道:“确实如元首所言,击落的残骸是美国b-17,不过不是老旧的c型,而是最新式的f型,相比我们识别手册中的机型,他拥有不同的机首,更大面积的垂尾和副翼,还有更多的机炮和更猛烈的火力,所以jg26联队在攻击时很不适应——最新型号的特点以及数据还没来得及下发基层部队。”
“这是工作失职。”霍夫曼本来心情就不太好,再加上被jg26联队的事情添了堵,口气很差。
耶顺内克沉默地点点头,卡姆胡贝尔生怕元首继续迁怒这位老实的总参谋长,连忙补充说明:“美国第8航空队已进驻了英国本土,正在迅速增强实力,上个月开始独自发动对我们的空袭,不过数量和频率都不高,且以法国和低地国家范围内的目标为主。今天下午是他们第一次独立袭击帝国本土,规模也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大约有5个连续编队,每个编队拥有18架b-17或者b-24,他们的战术与策略与英国人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在应对上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我不认为美国人的威胁是无足轻重,恰恰相反,他们将来或许会带给我们更加沉重的压力。”
这句话说得众人都是点头,似乎是针对元首以前对轻视美国陆航的态度而言的,隐隐约约有帮耶顺内克说话的意思。霍夫曼自然能察觉这不同寻常的气氛,他心里再一次把狂妄自大的希特勒痛骂了一顿,不露声色地转移了话题:“b-17的事情先放一放,我们先来讨论昨天晚上的事情。”
“元首,昨天夜里的事情我很抱歉,但我们确实尽力了。”夜间防空一直是卡姆胡贝尔中将在协调指挥,“昨天大约有400多架次英国飞机对我们发动夜袭,主力机型是兰开斯特、斯特林、惠灵顿和哈利法克斯,英国人很狡猾,轰炸前他们先是干扰了我们的雷达,后来又进行了佯动,骗过了我们的防空体系,使大部分拦截的夜间战斗机扑了空,所以……”
“我想问清楚,是英国人欺骗了我们的雷达还是我们压根就没有收到雷达的告警信号?”霍夫曼的口气很严肃,他可不想听防空总监打马虎眼。
“确切地说,先是防空雷达受到了干扰,但我们依然起飞了夜间战斗机去查看和拦截,然后英国人的大集群悄然转移了方向,因为雷达普遍受干扰,我们没能够察觉这个变化,所以战斗机们扑了空,只抓到几条小鱼。”卡姆胡贝尔坦率地讲述了防空作战的经过,霍夫曼陷入了沉思。
第二十六章 委屈的耶顺内克()
与一般人不同,作为军事专家,霍夫曼对第三帝国雷达发展非常熟悉:虽然雷达是英国人率先发明并投入运用的,并且在不列颠之战中大放异彩,但第三帝国除了在开战初期不太重视雷达运用而落了后手外,后续经过奋起直追的研发,其发展速度要比英国更快。【 】英国使用的“本土链”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为190千米,但只能探测120度范围的扇形空域,其天线是一座近百米高的铁塔,机动性极差。而德国开发的与之相类似的“弗雷亚”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是120千米,不但可以实现360度旋转、保证了装备的灵活机动,还提供了最早的敌我识别系统。紧接着,“猛犸”作为“弗雷亚”的改进,探测距离不但超过了300公里,而且精度上更加可靠,只可惜和“弗雷亚”一样不能准确地测定高度。而最新研制的宝瓶座雷达又升级了一步,安置在一个能转动的60米钢塔上进行不间断扫描,得益于德国科学家们的改良,最远能够发现300公里(改进型可探测到380公里)外的机群,不但可以知道来袭敌机的方向和距离,还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机群高度,足以提供有效的早期预警。
想了一下后,霍夫曼不解地问道:“难道英国人已可以有效地干扰宝瓶座雷达了?”
“不能。”卡姆胡贝尔的表情有些不甘,“但他们可以比较有效地干扰猛犸和弗雷亚,宝瓶座雷达的问题在于数量太少了,西线总共不到5部,其中柏林有一部,但昨天遭遇轰炸的man公司所在地域恰好缺乏这种预警雷达。”
“为什么不多布置一些?”
“因为优先级的关系,雷达生产的数量很有限,而且。”耶顺内克插话道,“这种雷达建设在高达60米的钢塔上,而且还必须建设相应的指挥中心,空军在其他早期雷达花费了较多资源,缺乏必要的后续配套。”
“资源?”霍夫曼转过头问施佩尔,“陆军原本要修建的几个大本营堡垒工事已全部被我叫停了,这些资源不能转过来么?”
“我的元首,这些资源早已被派给了在法国沿岸的u艇洞库工程和大西洋防线工程。”施佩尔面无表情地回答,“就是这样的安排龙德斯泰特元帅还很不满意,希望我能提供更多的钢材与混凝土。”
“优先级顺序必须改一改,在西线防备空袭是第一顺位,u艇是第二顺位,大西洋工事就暂时往后挪吧——那些钢铁三角锥能挡住盟军才是笑话。”霍夫曼沉吟片刻后做了决定,“如果不能停止盟军对帝国工业生产的干扰,物资和资源会越来越不足,届时哪怕建成了大西洋壁垒也不能保证自身安全。”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缺乏足够的夜间战斗机。”卡姆胡贝尔补充道,“夜间战斗机目前拥有3个联队,分别是njg1、njg2和njg3,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击落了不少于350架英国轰炸机,但英国人至少还保留着1000架以上的实力,可我们夜间战斗机联队剩余的飞机却不到300架,也缺乏有经验的飞行员。更要命的是,我们接到梅塞施密特公司的通知,根据航空军备重整案,目前在夜间使用较多的bf-110将于下个月停产……”
霍夫曼还没说什么,施佩尔却像是被踩住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卡姆胡贝尔将军,这您不能怪我,停产bf-110是统帅部统筹考虑的结果,在空军技术部的论证会议上你们也认为ju-88进行必要改进后担当夜间战斗机会更加理想,足以替代bf-110的角色。而且我还答应你们,一旦亨克尔公司的hs-219项目成熟,将列入优先级采购……”
卡姆胡贝尔尴尬地笑了一声:“施佩尔部长,确实如您所说,我没有责备您的意思,只不过,只不过……”连说了三个“只不过”,却说不出后续转折的话来,只把目光投到了耶顺内克的脸上,后者一脸尴尬,脸涨得通红,身体居然微微还有些颤抖——这是很明显的、出离愤怒的征兆。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其中有隐情了,霍夫曼见耶顺内克自己不肯吭声,点名加兰德问道:“加兰德,你应该知道情况,你来说是怎么回事。”
加兰德只好吐露事情的原委:ju-88通常作为轰炸机使用,西线空军因为轰炸作战任务不多,所以库存数量很少,施佩勒元帅以还需要兼顾比斯开湾反潜巡逻为由拒绝了防空司令部的调遣;而东线空军虽然装备了较多的ju-88,但格莱姆为大将以战事吃紧、支援地面作战需要的借口,同样不肯放ju-88作战单位回国接受改造,只交了15架bf-110应付了事,然后两手一摊说东线空闲的bf-110就只剩下这点了,还有几十架被改成了对地攻击机,同样交不出来。
凯特尔元帅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东线战略调整早已明确,以收缩、巩固为主,大部分现有突出部都将逐渐拉平,连一直保持进攻态势、扑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都停下来休整,哪里存在“战事吃紧、需要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情况?分明就是分管东线空军作战的格莱姆大将不把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放在眼里,说不定这个名单里还包括施佩勒元帅。
随着加兰德的发言,耶顺内克拳头捏得更紧,一张脸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一般。霍夫曼明白了:耶顺内克不是没有努力过,而是这种努力被人无视了,或者说他们根本看不起这位空军总参谋长,用各种各样子虚乌有的借口来搪塞他而已——问题还是出在空军的官僚体系上,这位年轻的空军总参谋长压不住这帮骄兵悍将们。
耶顺内克在1917年仅仅1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战斗机飞行员,成功打下两架敌机,其少尉的资历还算是说得过去。但问题出在后来,一战后年龄不满20的他一直在陆军军械部工作,1928年才成为总参谋部军官,等到1933年转入空军时,凯塞林、施通普夫等人都已是上校了,他却还是个中尉,靠着给米尔希元帅当副官,次年才升了上尉——从少尉到上尉这两级他整整花了17年!他在参谋业务上的才华是被人公认的,1938年出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得益于戈林和米尔希的赏识,他连连升官,仿佛要将以前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一般,此后8年之内从上尉晋升至大将。但这时候他的资历就显得太浅了,作为“坐火箭提拔上来”的空军总参谋长,他根本镇不住凯塞林,施佩勒、格莱姆这些前线的统兵大将。当然,戈林和米尔希安排耶顺内克出任空军总参谋长的目的也不单纯,就是看中他有能力、根基浅、好控制的这一面,让他经常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处处仰人鼻息。由于他不善交际且又升得太快,在空军高层也没有什么朋友,唯独和里希特霍芬大将的私交还不错,可里希特霍芬被霍夫曼安排去海军当了航空兵司令,耶顺内克在空军司令部里就更加孤立无援。
凯特尔元帅想得更多一些:除了资历,耶顺内克被人排挤恐怕还有派系原因——耶顺内克是戈林和米尔希提拔起来当空军总参谋长的,再加上担任过米尔希的副官,在很多人眼里耶顺内克早就打上了两人心腹的印记,在元首除去戈林、放逐米尔希后,耶顺内克也会在清洗名单上,让他继续出任总参谋长无非是个过渡安排。凯特尔记得自己当初也有相应顾虑,却被霍夫曼否认了,元首直截了当地表示:“选择耶顺内克继续担任空军总参谋长这个职务我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除参谋能力突出外,年纪悟性好、服从性高、执行力强才是我更看中的原因,空军充斥着太多的老朽军官,不依靠年轻人怎么行?”可这问题凯特尔清楚,别人就不清楚了,说得直白一点,这些高级将领们对元首前次人事调整会议上的安排并不心服口服,他们不敢针对元首,只管把气出到耶顺内克身上。
凯特尔向他投去了同情的目光:委屈的耶顺内克原来是戈林和米尔希的受气包,现在又成了元首的替罪羊,这日子可真是难过。
第二十七章 提前出世的斜乐曲()
霍夫曼有些生气,但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这种生气不是针对耶顺内克的:“在空军人事调整会议上,我不是当众宣布你直接对我负责汇报工作么?事后为什么你不告诉我这些情况?为什么不报告他们的破坏行为?”
“元首!”耶顺内克低下头,“他们也有一定的实际困难,我原本打算等段时间后再协调的,没想到……”
“你的资历或许浅了一点,但这不是他们无视你的理由,无论军衔还是职位,你的责任都在那里。”霍夫曼鞭策耶顺内克道,“蔡茨勒的情况恐怕你比我还清楚,他当陆军总参谋长前只是个少将,陆军上将还是我给他跳过中将突击晋升的,除了迪耶普战役的胜利,其他说得出来的成绩恐怕谁都不知道。但现在怎么样?他不仅将东线三个集团军群、200多万陆军管理得井井有条,西线近百万的陆军部队也不敢不服从他的安排,论资历、论功绩,随便挑一个集团军群司令官甚至集团军司令官都比他地位高、功劳大,但他还是干得有声有色。他靠什么?绝不是靠他自己的资历和功劳——他那点资本在别人面前提都不够提的!他靠的是我的信任,靠的是军队上下对总参谋长职位的敬畏与服从,靠的是自己的手段与能力。你要挺起胸膛强硬起来,不能让人把空军总参谋长这个位置当摆设,你要充分利用我的信任和权威并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有谁胆敢继续说一套做一套,我不介意继续调整人事——上次会议的时候我就警告过他们。”
“是!元首。”耶顺内克两眼噙着泪花、目光坚毅地回答,元首的信任和爱护让他感激得无以复加,其他人却知道霍夫曼动了真怒:耶顺内克大将是元首亲口宣布的空军总参谋长,不服从他就等于是不服从元首,元首向来对自行其是、论资排辈的陆军军官团印象很差,现在这种差印象都带到被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坚强堡垒的空军中来了。
看着耶顺内克的模样,霍夫曼情绪好转了一些,决心再鼓励他一下:“如果一切以资历进行论资排辈,那兴登堡元帅担任德国总统当然是毫无问题,难道我要等全德国的军官都死光了才能做元首么?”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出身奥地利下士的元首可是最痛恨军官团论资排辈传统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猛然醒悟过来自己都是元首破坏论资排辈体系的既得利益者,无论施佩尔、凯特尔还是卡姆胡贝尔、加兰德都是元首一手提携起来的,他们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