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挺神奇的,虽说一直有人看管老皇帝,可老皇帝派出去的那些内宦亲信们,竟都能不受阻隔地四处乱串,好像老皇帝根本不曾被人看守一般。
只可惜,不管是联络谁,派出的人都如石沉大海,一个回来的都没有,老皇帝终于醒悟过来,怕是有人在拦截他的人。
其实老皇帝只猜对了一半,他派出的内宦们,有的是出去之后反水投了新皇帝,有的则是被人当礼物送给了新皇帝,再有的就是被黄潜善派人干掉了。
如果按照黄潜善的意思,是打算让老皇帝提前升天的,可赵桓终究还是没忍心,那可是他亲爹,黄潜善不是人,他终究还是有那么点良心地。
让赵桓比较满意的是,种师道已经明确表示了对他的支持,并把老皇帝派去的人交给了他。
赵桓也是投桃报李,直接封种师道为枢密使,掌管大宋军事,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因为除了梁山大军和种家军,大宋已经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军队了,而梁山军队又岂是别人能指挥动的。
西北种家目前的家主是种师道,军队则是由他的弟弟种师中在统领,西北种家三代为将,一直忠心耿耿,牢牢地守护着大宋的西北门户。
历史上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都死在靖康元年,在这个时空,因为晁訾的出现,这两位老将军也得以幸免。
而种师道之死,可说是跟宗泽差不多,都是被新、老两皇帝折腾死的。
其实老皇帝对种师道还是不错的,不然他怎么会想要种师道来勤王,只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老种为什么也会舍弃他?
要说这事能怪得了谁?要不是他实在太不争气,群臣怎会转变的这么快、这么彻底?
不过凡事都有个万一,有人对老皇帝的许诺不屑一顾,当然也有动心的。
这个人叫姚平仲,在北宋末年昙花一现后就消失了,其实这也是个牛人,官拜兴凉军节度使,知凉州事,是个绝对的封疆大吏。
可这样一个牛人,徽宗怎会没想起来?原因就在于姚平仲也出身西军,曾是老种的手下,所以徽宗在找了老种之后,就把这个人忽略了。
老皇帝没想起姚仲平,姚同志却始终在惦记着老领导。
这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分子,他已经听说老皇帝在四下联络旧臣意图翻盘,这就让他看到了机会。
西北一直都是种家的天下,种家兄弟的后人虽没有再出彩的,但他们的弟子和门生,却遍布西军上下,只要他们在一天,那怕不在军中任职,也一样能调动西军,这才是最让姚仲平嫉妒羡慕恨的。
所以脱离种家军之后,姚仲平就一直琢磨着怎样能取种家而代之,现在机会来了。
不过这期间也有个问题,就是凉州距离临安太远,他就是想派兵南下勤王,却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机会都是创造出来的,姚仲平在仔细思虑一番后,就主动派人来临安联络老皇帝了。
赵楷的待遇同老爹差不多,都属于被限制行动那种,不过却比老爹自由多了,只是在知道赵楷也帮着老爹联络大臣之后,赵桓就不准赵楷去见老爹了。
日子过得虽然郁闷,可终究还活着,而且赵楷也多了个难兄难弟、赵构。
赵构的性子跟赵楷差不多,得势就翘尾巴,老皇帝现在把所有怨气都撒他身上了,要不是当初他把话说的太满,老皇帝又怎会动心收拾晁訾,也就不会被晁訾吓跑,更不会被赵桓钻了空子。
按老皇帝的想法,他能有今天,都是这个宝贝儿子造成的,幸好手里没权了,不然非弄死赵构不可。
赵构这个冤枉啊!简直比窦娥还冤了,原本到了临安,他要能消停的也不错,毕竟顶着亲王头衔呢,可他也同赵楷一样,中了一种名叫权力的毒药。
兄弟俩现在没事就做在一起喝点小酒,然后感叹一下人生,很奇怪的一件事,若老皇帝没事,他们哥俩是肯定不会坐在一起的,现在却都在想着怎么能让老爹翻盘,他们也好咸鱼翻身。
临安的天气对在汴梁待惯的兄弟俩,显然都十分的不适应,再加上心中烦躁,让兄弟俩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喝了口下人送上来的冰水,感觉稍好了些,赵楷挥手把下人赶出去。
“皇兄,小弟想了很久,觉得能帮咱们的,还得是晁訾,那可是你的亲妹夫,难道一点情面都不讲吗?”
眼见四下无人了,赵构才忍不住说起来。
赵楷冷笑一声道:“那个贼子若是稍有念旧之情,又怎会置本王于不顾?还有那两个小贱人,她们根本也没把我当哥哥”
“父皇对那贼子已经够慷慨,整个黄河以北都封给他了,他都不肯出手,我们还能拿出什么?难不成把大宋都送给他?我看你就别痴心妄想了,没用的”
赵楷说的跟赵构知道的差不多,赵构也皱起眉头,是啊!这么诱人的条件,晁訾都不肯答应,那他想要什么?大宋还能给他什么?
赵楷现在连两个妹妹、甚至还有母亲都恨上了,谁让她们不帮自己的?不帮自己的,那就是敌人,不管是谁。
哥俩又东扯西拉地唠了一会后,赵构就准备离开了,就在这时,赵楷最“忠实”的家人、冯六保快步走了进来。
“禀殿下,老奴刚刚在外出的时候,有一位自称从西边来的人,想求见殿下”
像冯六保这样八面玲珑的内宦,出入府门的时候,都不会遭到阻拦。
西边来的人?
赵楷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西边的人,难道是种家?如果种家能出面就太好了,老种在朝中的威望,根本是无人能比的,晁訾也不行。
这个人没有直接来求见,而是通过冯六保来转达,说明这个人知道自己的处境,难道真的要否极泰来了吗?
忙急切地问道:“这个人现在何处?”
问完才反应过来,赵构还在,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这个老阉货也是,这么机密的事,怎么不知道背着点说?
眼睛余光扫去,果然见赵构正支棱着耳朵听着呢,不由狠狠地瞪了冯六保一眼。
冯六保表示很无辜,你们哥俩天天腻在一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玻璃呢,谁知道你有事还要防着他啊!
似乎感受到了赵楷的怒气,忙乖巧地道:“白天守卫比较严,老奴要他明日和采买的人一起混进来”
赵楷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转头对赵构道:“天色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你放心,有什么消息,我一定会告诉你的,我们兄弟一定会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
赵构心中大怒,暗道,怕是有难同当,有福你享吧!不过这个时候,还是在赵楷这里,他当然不能说什么。
淡淡地道:“如此就不打搅皇兄休息了”说罢拱手为礼,然后转身离开。
看着赵构的背影,赵楷不由冷哼一声,他可没忘自己掉蛋时,这个好弟弟的表现。
打发走赵构之后,赵楷立刻道:“人呐!”
“他已经被老奴秘密接进府中,现在后院密室中”
听了冯六保的话,赵楷高兴地道:“很好!老冯啊,只有你一直跟着本王,你放心,本王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忠诚的老冯不敢居功,道谢之后,就领着赵楷向后院走去。
被姚仲平派来的是个叫郭望的中年书生,一脸书卷气,只是眼睛有些细长,给人一种诡计多端的感觉。
“见过郓王殿下,在下兴凉军节度使姚相公府上参事,受姚相公所托,转达姚相公对陛下的问候”
兴凉节度使姚仲平?
听到这个名字,赵楷不由一呆,心中也顿时涌起一股失落的感觉,怎么会是他?他原来是老种的手下,看样子,显然不是老种派来的,手下虽有些兵马,可一是鞭长莫及,再有,他的威望也远不如老种,在这件事上,怕是起不了什么作用。
想到这,不由意兴阑珊地道:“哦!原来是姚相公的家将,回去代我谢过姚相公,只是我现在也见不到父皇,怕是要让先生失望了”
郭望显然看出赵楷的失落,却豪不在意地道:“不知殿下想过没有,如果陛下离开临安,会是什么结果?”
离开临安?
赵楷再次愣住了,心底却也一下亮了起来,是啊!留在临安,就是处处受制于人,而一旦离开,凭老爹多年的威望,登高一呼的话,未尝不能与赵桓分庭抗礼。
可赵桓对老爹的看管,可远比自己严多了,那是那么容易跑的?眼见郭望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不由疑惑道:“郭先生可是有计划了?”
郭望神秘一笑,道:“殿下最好先去见见陛下,只要陛下有要去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制定计划了”
赵楷明白了,郭望很可能不是一个人来临安的,甚至已经买通了看守老爹的禁军将领。
想到这,不由精神大振,道:“郭先生稍待,本王这就去见父皇”
两人兴高采烈地说着,却没注意忠奴冯六保的眼角不自然地跳了跳。
(本章完)
第158章 应对之策()
随着大宋朝廷的南下,梁山原来在汴梁的情报机构也紧随而至,现在梁山在临安的负责人,就是大情圣、马麟。
居然有人要把老皇帝弄走?
接到这个消息后,马麟深感事情重大,是拦截还是暗中帮助?这却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马麟不是白胜,心思也没那么阴狠,但他有个好处就是,绝对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所以马麟一面派人盯紧郭望的一举一动,一面飞书向戴宗禀报,随即戴宗也在第一时间把信息转达给了晁訾。
徽宗不肯认命的事,早在晁訾的意料之中,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参合进来的人,竟是姚仲平。
历史上金兵南下,主张偷营的就是他,事后兵败身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只是这家伙不好好在平凉待着,跟着参合这事干什么?自古皇位之争都是极为血腥的,参合的人鲜有好下场,难道他不知道吗?
不过这似乎也不难理解,说到底还是一个“权”字在作怪。
权力真是个好东西啊!
晁訾感慨地摇了摇头,转头告诉戴宗,道:“先不要管他们,让他们自己折腾去,我倒要看看老皇帝是怎么逃出去的,又会逃到那里?恩!如果老皇帝有危险的话,倒是可以帮一下”
晁訾很清楚,以徽宗那养尊处优的身板,是决不会去平凉那个荒凉之地的,甚至大江以北都不会来,如果还是中原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地方了、蜀中。
北宋初年的时候,大宋朝廷对蜀中的盘剥很厉害,那里造反已是家常便饭,不过随着大宋政权的逐渐稳定,以及后来朝廷对蜀中策略的转变,凭借在险峻的地势,勤劳的蜀中百姓,很快又把那里变成了天府之国。
别说是老皇帝了,就是晁訾都非常喜欢那里。
命人继续监视大宋皇家的内斗后,晁訾又继续忙他的搬迁了。
正如晁訾所想,徽宗选的确实是蜀中,他要去成都府,只是路途太过遥远,若没有人沿途保护的话,他根本去不了。
就连赵楷听了老爹的主意后,都大为赞同,深感姜还是老的辣。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词可不是白说的,只要能顺利进入蜀中,他们就可以依托地势,潜心发展实力,继而东山再起。
想法虽好,只是如何逃出去,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其实赵楷能这么轻松见到老皇帝,还得归功于黄潜善,别看老黄面对金人的时候,奴颜屈膝,只知一味求和,可在内部斗争中却绝对是一把好手,典型的耗子扛枪、窝里横。
换句话说,这个黄潜善就是个心理有问题的病人,几十年了,他一直像孙子似的侍候着老皇帝,现在是他说了算了,他就要把这几十年受的屈辱通通找回来。
他故意放松老皇帝身边的警戒,目的只有一个,让老皇帝伺机逃跑,然后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杀人了。
够狠毒吧!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郭望找的内线就是黄潜善。
按照郭望的想法,看守老皇帝的侍卫是由黄潜善负责,这个老黄又贪财好色,只要搞定他,那么他就一定有办法让老皇帝逃出去。
黄潜善是有办法把老皇帝送出去,只不过送上的是另外一条路,一条通往天堂之路。
打发走郭望之后,黄潜善立刻来见赵桓。
赵桓最近状态不错,已经完全从晁訾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只是谁也不许在他面前提那个名字,谁提跟谁急。
另外赵桓最近的性格也有些转变,不再是一味地只求偏安,而是要开始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个叫许翰的御史中承,被他提拔到身边,而这个许翰则是个强硬的主战派,甚至比李纲和宗泽还强硬,就因为他太硬了,所以和李纲等人处不到一块去。
无意中听了许翰的一番慷慨陈词后,赵桓大受鼓舞,立刻引为知己,两人现在每天都在一起研究怎么加强军备、怎么收复失地等事。
还别说,单从这一点上,赵桓确实比他爹强多了,起码他还知道做。
黄潜善来的时候,许翰正在向赵桓建议从西军调一些将领,来训练朝廷到临安后招募的新军。
西军能征善战,从里面挑一些骨干出来,即可以增强京营禁军的实力,同时也是对边疆手握重兵将领的一种防范措施,可以说是一举数得的好办法。
赵桓只听的眉开眼笑,立刻就同意了这个办法,然后就命人起草诏书,准备给种师中送去。
听说黄潜善来了,赵桓想也没想就传见了,虽说黄潜善曾是老爹的近臣,不过在这次篡位事件中,却是绝对站在赵桓一边的,所以赵桓仍对他信任有加。
赵桓喜欢,不代表别人也喜欢,听说是黄潜善求见,许翰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
“陛下,这样的小人,还是少见为妙”
没办法,许大人就是这么个脾气,看不惯就说,不然也不会连李纲都跟他处不到一块了。
“哎!许爱卿误会黄卿了,人无完人,黄卿虽有些许缺点,为人还是很忠厚的,你们同朝为臣,还是要多亲近才是啊!”
赵桓的话音刚落,黄潜善就像只虾米似的,躬着腰走了进来。
事实上,赵桓和许翰的对话,他都听到了,暗暗对许翰切齿的同时,也对赵桓生出一种更加无比的忠诚来。
这老鬼进殿之后,先向赵桓施礼问好,然后主动跟许翰打招呼。
“许大人好!”
“哼!本官羞与佞臣讲话,陛下,臣先告退了”
许翰说罢,竟真的转身就走了。
许翰闹了这么一出,不光是黄潜善,就连赵桓也觉得很没面子,这个许翰,也太不知好歹了吧?人家可是主动跟你说话的。
黄潜善心中暗笑,姓许的,先容你猖狂一阵,待老夫收拾完老东西,在慢慢消遣你。
主动对赵桓道:“陛下无须介意,许大人就是这个脾气,微臣已经习惯了”
“唉!大臣们若都能像你这么懂礼让,朝廷将少多少是非啊!”
赵桓很是欣慰,当初的童贯、黄潜善等人,都是这么的懂事,从不让他操心,要是满朝文武都这样,该有多好。
“其实老臣什么都不懂,只要陛下能开心就好,老臣受点委屈没什么的”
老黄都快把自己感动哭了,赵桓则更加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