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存实力慎斟酌,遥思前景忽明暗。
要求攻击太原的圣旨,到了蓟城。史思明端坐在帅案前,将圣旨拿起来,放了下去。放下去又拿起来,疑虑重重。内心里想‘我从小与安禄山相交,一直是他唱主角。我始终甘心担当次要角色,维护他的权威。助他起兵不但摆脱困境,而且获得成功。现在难关已经度过,河北的形势已经明显好转。但是朝廷的圣旨再次催促我攻击太原,不顺我的心。攻城是要死人的,我要保存实力,伤亡太多不但损失兵员,而且打击士气,不利带兵。战乱时期,有兵就有说话的力量。我得想办法拖一拖,但是圣旨明确,不好抗拒。’
双眼盯着圣旨,史思明对护卫说道:“耿先生在吗?你去请他来一趟。”
耿仁智急匆匆的来到史思明的案前,史思明将圣旨推到他的跟前。看过之后,耿仁智说道:“夺取长安之后,我们燕朝并没有取得风卷残云的效果。唐朝的军队仍然非常顽强,李光弼、程千里仍然占据太原和云中,他们死守城池,继续顽抗。现在太原有三万唐军,又有坚城防守,要攻克城池,必须集中河北的军队。现在李亨在灵武即唐朝的皇帝位,唐朝的兵将有了主心骨,信心倍增。唐军心态稳定了,就不好打了。即使我们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概,但他们摆出拼命的架势,又有坚城防御,要攻下太原必定付出惨重的代价。损失巨大,得不偿失。现在正值乱世,手上的实力比什么都重要。如果站在元帅的立场上说话,不宜攻得太急。”
史思明示意他坐下,用商量的口气说道:“但是朝廷要求我向太原攻击,皇上的圣旨,一道接一道的来。催促我尽快攻下太原,与长安、洛阳连成片。从燕朝的利益出发,应该迅速攻克太原,不加紧不行啊。你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攻下太原?”
耿仁智说道:“现在太原的守军有三万人,我们的总兵力也只有八万人。攻击平卢用去了三万,加上各地留守需要军队,能用于攻击太原的兵力最多能抽调三万。现在郭子仪虽然离开了,但李光弼骁勇善战。如果不增加兵力,是攻不下太原的,更不用说迅速攻下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四面包围,阻断城内与外界的接触,只要半年时间,他们就会投降。”
史思明又拿起了圣旨,瞟了一眼说道:“上次圣旨来我已经上奏了情况,说得十分清楚了。可是皇上的口气比上一次更加严厉,不听任何解释,这很不符合雄武皇帝的作风。我感到十分为难,你出出主意,怎样应付过去。”
耿仁智坐正身体,摇了摇头说道:“为什么这样急啊?现在已经占领了唐朝的都城,唐玄宗也垮了。战争的焦点是唐朝的新朝廷,李亨的朔方,不是我们这里,只要消灭了李亨,接下来这些唐朝的将领都会投降,用不着攻击。这点浅显的道理,皇上难道不懂吗?我担心会不会有其他原因?是不是当了皇帝后,疑心多了,对最知心的人也不信任了吗?”
史思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房间里度起步来,耿仁智的话对他触动很大,功高镇主,安禄山做了皇帝,还会将他当兄弟看吗?他现在开始怀疑了。停下步子,他对耿仁智说道:“先生起草一份奏折,强调一下现时的原因,请求先安定后方,恢复生产,稳固政权。”
接到史思明的奏折,安禄山对前线的战事十分不满意,他在朝议的时候,对大臣们说道:“这一段时间,前线的战事不尽人意,拿下长安四五个月了,我们燕朝的领地并没有扩大多少。河北的进展尤其不定人意,郭子仪的朔方军主力已经撤走,唐军的兵力空虚,但史思明仍然不徐不疾,对太原、云中不进行攻击。朕连续下了几道诏书,催促他定快攻下太原,但他一直强调兵力不足,要先稳固政权。奏折一道接着一道的上报,朕又不能亲自去太原前线,不好办啊。南阳的战事毫无进展,武令珣、毕思琛对鲁炅一点办法也没有。东线的进攻十分不力,能元浩、杨朝忠的主力都不出动,却让一个投降的县令令狐潮在前方拼命,形势毫无进展。朕想尽快推翻唐朝,结束战争,好建设大燕的辉煌。但是不如人意,战争又一次出现胶着姿态。这如何是好?”
张通儒上奏:“启奏皇上,李隆基逃跑之后,李亨在灵武登基,成了唐朝的新皇帝。虽然李归仁大败房琯,但郭子仪回到朔方,加强了李亨王朝的防御力量,稳固了灵武的防守。现在的重点,应该是灵武。只要捉住了李亨,这些地方上的将领就会投降。臣认为史将军的建议有道理,建议派崔乾佑军团和安忠志军团,向西攻击,全力击溃朔方军,攻下灵武,所有的难题都解开了。”
张垍上奏:“启禀陛下,目前李亨在灵武有朔方、垄佑、河西、安西、北庭的边防军,总兵力不下二十万。因此李归仁和田乾真两个军团只能守住长安,根本没有力量进攻。李亨提前登基,已经得到唐朝老皇帝的认可,确保了唐朝新政权这杆抵抗我们燕朝的大旗不倒,使得唐朝不绝如缕。我们想在短期内推翻唐朝已不可能。现在将崔乾佑和安忠志两个军团调到西线是必要的,那样就没有力量围攻太原了。河北地区正忙着接管收复的失地,史思明进攻平卢,虽然占有绝对优势,但唐军固守,一时难以攻克。蔡希德进攻云中,受到唐将程千里的顽强抵抗,是不胜不败的局面,并无优势可言。东线和南线,宰相府一再催促这两个战区的军事将领,加大攻击力度,要求他们年前克南阳和雍丘,但是收效甚微。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各个战区的粮草已经不充足了,开战已经一年多,从唐军手中夺过来的粮草基本上已经用完。没有粮草,军队将失去战斗力。现在户部催收军粮和朝廷赋税的进展缓慢,这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情,应该定快解决。”
户部尚书达奚珣上奏:“启奏皇上,战争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我朝所管辖的地方一直在打仗,老百姓苦不堪言,征收税赋困难重重。但为了保障军队的粮草物资,使军队不乱,地方官员强行摊派,但从老百姓的嘴巴里掏出粮食,老百姓叫苦不迭,不是说办就能办到的事情。逼狠了老百姓不能生存,他们就会逃走。人跑了,地就没有人种,赋税就无从收起。好在臣对河南比较熟悉,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收取了一些粮草,不久将运往各个战区,用以解决燃眉之急。”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垍当政燕朝立法典 严庄挑唆宫廷生政变2()
听了张垍和达奚珣的上奏,安禄山说道:“战争又一次进入胶着状态,面前遇到不少的困难,各位爱卿也操了不少的心。这段时间,朕的身体愈来愈差,脾气也愈来愈急躁。但是心急了没用,我们不能犯李隆基的错误。现在要着重解决辖区百姓的生存问题,不稼不穑,百姓不能生存,百姓跑了,燕朝不打自垮。边令诚将唐朝皇宫的钥匙已经交来几个月了,达奚珣要与他清算一下,用这些钱财来做朝廷的开支,尽量减少老百姓的赋税。做好扶民的事情,稳定民心。命令崔乾佑和安忠志向西进军,争取明年正月与田乾真、李归仁合兵一处,攻击李亨的巢穴灵武。史思明抽调一部分兵力向西,与张献诚一起起包围夹攻太原,一定要让河北、河南连成片,成为燕朝真正的后方。”
严庄在朝堂之上不出一言,散朝之后到了高尚的家。吴氏为他们准备酒食。严庄对高尚说道:“张垍、张均和陈希烈到达洛阳之后,雄武皇帝将燕朝的所有政务交由他们负责。我严庄心里不是滋味,高兄能咽下这口气吗?”
高尚的内心也十分嫉妒,“唉,”长叹一声说道:“我们鼓动安禄山起兵造反,就是想赌一把,进入权力中心。攻克洛阳之后,又鼓动他建立大燕王朝,希望能够进入相府。没有想到安禄山启用投降的达溪珣和他的亲信张通儒担任宰相,只给了严兄御史大夫的职务,给我一个中书侍郎的职务。我本无所谓,但严兄抱负一直很大,虽说管理御史台,考察官员的权力很大。但不能发挥严兄的才能,凭严兄的功劳和能力,应该在宰相的位置上啊。”
严庄说道:“安禄山第一次任命宰相的时候,还征求过你我的意见,说明利弊,可以接受。但这次调整,使人难以接受。调整之后又过于依赖三省,我们这些随他出生入死的人,都靠边站了。”
高尚说道:“严兄的位置应是宰相,雄武皇帝调整朝廷官员结构,就应该任命你来掌管朝政。那样才能发挥你的作用,我也可以跟你当个配角。张垍、张均和陈希烈三人是投靠过来的,对燕朝无尺寸之功,怎能担任宰相?让他们三人主管三省,朝廷的大小事务都要经过他们三人之手。我们这些提着脑袋,跟随雄武皇帝的人,还要听他们的摆布,真让人心寒哪。”
严庄说道:“我有自知之明,无论是才华方面还是工作经验方面,与这三人都差着一大节。但当不上宰相,我们的冒险就失去了意义。”高尚说道:“明的不行,只有来暗的。我们就利用皇上一直以来的信任,前后抵诽这三人。我支持你,永远与你站在一边。”
张均按照安禄山的旨意,起草了燕朝的法规,先交给皇帝预览。安禄山眼睛已经看不到东西了,听了张均的汇报之后。
立即诏严庄和高尚进宫。两人向安禄山跪拜,安禄山立即制止道:“私下里不要那样讲究,还记得你们第一次到范阳帅府门前的情景吗?”两人同时答道:“怎么不记得呢?那时我们只想谋个职位,有一官半职就行了。”
安禄山说道:“十几年过去了,由于你们的努力,现在建立了燕朝。两位是我的心腹谋臣,功不可没。张均起草了朝廷的办事程序和法典,你们看看,有没有不妥之处。”
严庄粗略的看了一遍,对安禄山说道:“张均起草的法典和朝廷的办事程序,都是唐朝的老一套,基本上还是《贞观政要》上的那些内容,没有一点新东西。我们建立燕朝,是推陈出新的事,办事情不能还是老一套,应该注入新内容。”
安禄山说道:“这些规定和程序,有几本书,内容是太多了一些,规定得过细,你认真看一看,向中书省正式提出意见,要提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
回到住所,高尚对严庄说道:“这部法典和规程,是按照隋朝制订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之上,加进唐朝的改革成果,结合的产物。对皇帝、三省、六部、九寺的责权进行明确规定,对官员约束力很高,而且具体细致,可以说是一部好法典。”
严庄说道:“他是张说的长子,从小在他父亲的熏陶下成长,受其影响甚深。加上在唐朝任职时间很长,担任过侍郎、刑部尚书和大理寺正卿,对朝廷各部门的权力运作比较有研究。因此在制定制度上倾向于限制皇帝的随意性,和三权分立的作用。法典规定得比较细,而且特别强调办事程序。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知道朝廷权力运行机制。但是如果在制订燕朝法典的问题上,不能闹出些名堂来,你我就真的要靠边站了。”
高尚说道:“我们年轻时候也读过的几本书,就用书本对法典的草稿乱挑毛病。安禄山不懂中原文化,分辩不出对错。但是朝廷没有一部法典,办事没有依据也不好。”
严庄说道:“安禄山已经不行了,李猪儿说他有时痛得大汗淋漓,用鞭挞他人来减轻疼痛。郎中都说,他的病没法治了,只能说他没有病。现在他的眼睛已经全瞎了,看不见任何东西。所以我们不能让这部法典颁布,不让朝廷走上正轨。等安庆绪上台之后,我们就有优势了。”
高尚说道:“严兄高见,如果颁布了这部法典,张氏兄弟就有了功劳,再真赶他们下台,就不容易了。”
严庄向安禄山报告:“启奏陛下,张均的法典草稿不宜使用,那里面都是限制皇上决定的权利,皇帝说出去的话就是圣旨,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可张均却说,圣旨要按照法典的规定拟定,这是对皇上不忠啊。宰相还有权根据法典驳回圣旨,那不是皇帝还要听宰相的吗?唐朝之所以搞得一团糟,主要就是李林甫专权二十年和杨国忠一手遮天造成的,这个教训不能不吸取。因此燕朝的法典必须重新起草,张均已经不适合干这项工作,应该换人。”
安禄山已经看不清严庄了,他不懂汉文化,对三省六部制也只知道一些皮毛,严庄的话虽然没有全部听进去,但还是认为有些道理。
他对严庄说道:“你的这些意见对他说了没有?要你参与修改,向他提建议就行了,不用向我汇报。”严庄说道:“我提过多次,可他迂腐得很,还说什么圣人也是人,也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根本就不采纳我的意见,完全是一意孤行,不得已我才来向陛下个别汇报。”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张垍当政燕朝立法典 严庄挑唆宫廷生政变3()
严庄的态度,使安禄山有了警觉。制订朝廷法典可不是儿戏,不能只听严庄一人的意见,必须听听张均和张垍以及陈希烈的意见。对严庄说道:“张均是我在朝堂之上亲自点名让他起草朝廷的法典的,要废除他的草稿,总要听听他的意见。让两位宰相参加,再邀请高尚,你们五人一起议一次,朕听一听。”
张垍、张均、陈希烈和严庄、高尚在皇宫中向安禄山汇报燕朝法典草稿的内容和目的。张均的汇报可说是非常完美,引经据典,条理分明。张垍和陈希烈认为是一部好法典,如果实行,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严庄和高尚认为不行,但说不出所以然来,无非是那些奉承皇帝的那些话,安禄山有些厌烦,但严庄和高尚仍然滔滔不绝。安禄山用极大的耐心听下去,他的腹部又疼痛了一次,为了全面了解,他忍痛坚持下来。
张垍看到安禄山的额头渗出了汗水,关心的说道:“皇上身体不适,改天再议吧。”安禄山制止说:“不要紧,一会就好了。”
严、高二人说完之后,张垍说道:“燕朝的法典,是燕朝行事的规矩,要求对所有臣民公平公正。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朝中官员按照规矩办事,黎民百姓按照规矩做事,农民耕种,工匠做工,商人经商。各行各的道,才不会出现混乱。因此规定要明确,所以条款必须要细,如果只是作个大致的规定,官员执行的随意性增大,容易出现差错,引起百姓的不满。朝廷议事,三省按照各自的职责,提出不同意见,讨论决定比一人作主要好。这部法典草稿,引用了《贞观政要》的许多好的内容,如果从社稷发展的角度上看,这是一个很好的草稿。”
严庄说道:“条款规定得过死,官员没有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朝廷办事程序太过复杂,一件事情要经过三省往返几次,效率太低。皇上的权力限制过多,有必要减少程序,要树立圣旨的权威。”
他提出减少对皇帝的限制,是为了讨好安禄山,争取他的支持。不管怎样,皇帝有最后的决定权,在张均的法典草稿中也十分清楚。
张垍说道:“圣旨至高无上,臣民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但下达圣旨之前,要经三省充分蕴酿,陈述利弊,这样才能保持圣旨的正确性。”
“大胆张垍,竟敢说圣旨不正确,要皇上听你宰相的就正确了吗?这是对皇上不敬,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