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世此贩剑绦橹脚选2⒉皇且〈富剩龀銮腊喽崛ǖ牟恍⑿形S捎诔滦窳偈钡瓜蚋富室槐撸茨苋缭浮O衷诟富试诔啥迹沂翘煜卤泶笤В淙挝窬褪亲橹樱够髋丫缛帐崭戳骄!
裴冕和杜鸿渐都听出了李亨话中的含义,没有进一步坚持,汇报了当时招收新兵的情况之后,便离开了帅府。
只过了一天,两人又向李亨上奏,请求他登基。李亨说道:“怎么又提这事啊,我上次不是说过了吗?不考虑登基的事,只组织平叛。”
裴冕说道:“殿下登基,就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平叛。名不正则言不顺啊,现在是非常时期,殿下不登基,就没有号召力,对平叛不利。”
杜鸿渐说道:“我们请殿下登基,是为了平定叛乱。当今皇帝年轻时很有作为,创造了大唐盛世。现在老了,已经力不从心了,为了社稷,殿下当仁不让啊。”
李亨很想登基,但擅自登基是非法的,不能操之过急,还是应该推辞一番。他对二人说道:“现在父皇健在,不谈继承大统之事。”
只过了一个时辰,裴冕和杜鸿渐又来了,两人再次上表奏说:“现在皇上远在剑南,无法指导平叛战争,陛下登基有利于指导平定叛乱。从国家的利益着想,殿下登基越早越有利于国家社稷。”
李亨回答:“高祖传位太宗、皇祖传位父皇都是高祖、皇祖亲自下旨,现在没有父皇的旨意,怎能擅自登基?此议不妥。”
第一百三十七章 众臣拥戴新皇帝即位 同罗出逃崔光远策反2()
裴冕、杜鸿渐等人第三次上表劝进,李亨仍然推托。两人计议,裴冕说道:“殿下口上推脱,内心则十分向往。可能是认为劝进的人少了,力量不够。”杜鸿渐说道:“这个好办,我们串联一下,拥护的人就会多了。”
两人分别动员,组织一帮人第四次上表。这次不止是裴冕和杜鸿渐两人,还有西北地区的一大批文臣武将。
李亨见支持的人多了,对他们说道:“既然大家有这愿望,就派人将这个愿望报送父皇,在征得父皇的同意之后再行仪式。”
杜鸿渐、裴冕联合崔漪联系更多的人第五次上表,众人跪在李亨的面前上奏说:“现在叛军十分猖獗,要想遏制胡羯,对外必须联合回纥、吐蕃,对内必须统一思想,整理军戎。而且时间非常紧急,如果上奏皇上,往返巴蜀,旷时日久,难免生变。请陛下以归中外之望,尽早登基,与临国交好,在北方征集劲旅,在南面守住城池,迅速收复二京,雪社稷之耻,下安苍生,不要拘泥于旧制。”
看到面前跪着一大群文武官员,李亨认为时机成熟了,对众人说道:“众位爱卿平身。平定叛乱是头等大事,为了早日平定叛乱,朕顺从众位爱卿,立即举行登基仪式,由裴冕和鸿渐负责筹备。”
杜鸿渐裴冕都很熟悉帝王的陈布仪式,君臣朝见之礼,便按照以往的礼仪,布置好登基仪式,在城南设坛壝。准备好了以后,他们向李亨奏报。李亨说道:“圣君在远,寇逆未平,宜罢坛场。可按奏报之议,行事尽量节俭。”裴冕和杜鸿渐等人,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庙号唐肃宗,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年。唐玄宗被推尊为上皇天帝,这一年唐肃宗四十五岁。
接下来的事是建立朝廷,任命官员,唐肃宗任命裴冕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杜鸿渐授兵部郎中、知中书舍人事,朔方节度判官崔漪为吏部郎中、知中书舍人事,这三人成了唐肃宗王朝的首任行使宰相职权的人。
因为朝廷的尚书、侍郎都在成都唐玄宗的身边,现任宰相韦见素还在履行宰相的权利,因此李亨只能按照传统的惯例,任命低职位人员,代行高职位的职责。
他让杜鸿渐管理兵部,崔漪管理吏部,军事和人事这两个最要害的部门有人管了。小朝廷就能进一步组建了。让裴冕掌管中书省,进行决策,宰相府的官员有了配置,新朝廷就能运作了,就能发号施令行使皇帝的权力了。2yt。org但面对叛军,唐肃宗必须考虑自身和新朝廷的安全,任命李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长史,李泌成了他的军师,为他出谋划策。
建立新朝廷,必须行使朝廷的职权,而且有人保护新朝廷。因此唐肃宗又对灵武郡的地方体制和官员进行了一些调整:任命蒲关防御使吕崇贲担任关内节度使,并将治所迁到安化。任命河西兵马使周佖为河西节度使、陇右兵马使彭元晖为陇右节度使。任命房琯为户部侍郎主管钱粮。
提拔前陈仓县令薛景仙为扶风郡太守兼防御使。任命陇右节度使郭英乂任天水郡太守兼防御使。任命张镐为谏议大夫。这些人都是拥护肃宗的有功之臣,也有李亨逃亡路上觉得可靠的人。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一跃成为朝廷重臣,有的升了几级。
唐肃宗小朝廷算是建立起来了,接下来是要领导全国的抵抗叛军的战争,使之成为全国抵抗叛军的政治和军事中心。然而,就目前而言,唐肃宗的新朝廷是非法的,因为目前的朝廷在巴蜀,唐玄宗才是真正的皇帝。
从法理的角度上看,这是一次没有流血的政变,因为他不是唐玄宗亲自授命的,而是擅自成立的。如果唐玄宗不承认,就会出现两个朝廷。如果对立,后果不堪设想。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唐玄宗同意,承认他所做的一切。当天,肃宗就写好了奏折。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上奏此事,报告这一消息。
房琯上奏:“启奏皇上,上皇天帝远在成都,对陛下的登基不甚了解,单靠一纸奏折,恐难使圣上安心,臣愿送奏折到成都,向上皇天帝奏明。”李亨大喜,当即授权,让房琯赴蜀。
唐玄宗到达剑南后,几天没有出寝宫一步,思想极其消沉。在他垂墓之年,不但丢了江山,还丢了美人。接连的双重打击,使得这位七十二岁的老人的心灵创伤无法修复,时不时的捧着杨贵妃的画像观看。
高力士在旁劝说道:“贵妃娘娘确实不该归天,但为了皇上和朝廷的安全,她作出了奉献,这是她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她应该感到自豪。皇上也应该将对她的思念转到国家社稷的安定上。”
唐玄宗痛苦的说道:“现在国家已经破碎,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那胡羯猖獗得很,朝廷要员死的死,逃的逃,剩下这几个人,能成事吗?我们到剑南已经几天了,除了剑南留后李宓来朝见过之外,其它地方三品以上的朝廷官员没有一个来面君的。不是我意志消沉,实事上是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韦见素以及兵部侍郎崔涣和李麟等人走进寝宫,他们现在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官员,出入寝宫不用报告。皇上与高力士的对话,他们已经听在耳朵里了。
李麟跪在地上:“启奏皇上,朝廷顺利到达蜀地,不能没有作为啊。现在要行使职权,任命官员,统领全国的老百姓抵抗叛军。”
韦见素接过话题对唐玄宗说道:“开元时期皇上多么辉煌,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那胡羯嘴上说赤胆忠心,暗地里招兵买马,以诛杀奸臣杨国忠为由,起兵造反,给社稷以沉重打击,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现在百姓已经看清了那胡羯的真实面目,一定会全面抵制他的行为,大唐的地方官员也在全力抵抗叛军。现在朝廷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组织力量消灭叛军的时机已经到来,皇上如果以社稷为重,就应该立马下诏,抗击安禄山。皇上一直以太宗皇帝为榜样,要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好皇帝,如果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皇上还是好皇帝。”
“唉”唐玄宗深深的叹息一声说道:“朕何尝不想做一个好皇帝,只是国家已经搞成这样。要恢复大唐盛世已不可能,能否保住朝廷都尚未可知。”
第一百三十七章 众臣拥戴新皇帝即位 同罗出逃崔光远策反3()
韦见素见唐玄宗提不起精神,十分着急。为了增加他的信心,上奏道:“启奏皇上,叛军虽然得到了两京,只占有三道的地域。而且各地的军民还在自觉抵抗。大唐仍然有江南国土和七道的地域,百姓多于叛军一倍。朝廷凭依富饶的西蜀,东山再起,完全可以平定叛乱。再经过一番努力,使国家中兴完全可能。关键是皇上要振作精神,带领我们这些臣子,与叛军血战到底。”
听了韦见素的上奏,唐玄宗站了起来,眼睛之中释放出坚毅的目光。高力士上前说道:“韦丞相的话很有道理,请皇上一定要放在心上。虽然马嵬之变后,杨国忠等一批官员被杀,杨国忠的亲信翰林学士张渐、窦华,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人都跑了。途中还有一些官员生病掉队,人手短缺。但只要皇上有信心,官员和百姓就有信心了。虽然朝廷现在还只是一个空架子,连住房和办公地点都没有。但只要稳住了官员和百姓的心,缺乏官员可以网罗进来,需要办公的房屋,也能征到。”
唐玄宗说道:“众位爱卿的肺腑之言,使朕深为感动,朝廷遭此大难,官员残缺不全。现在要作的第一件事是必须重新任命官员。任命李麟为户部侍郎、兼尚书左丞,协助见素行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尽快使三省六部迅速运转起来。见素迅速与各地官员联系,重树大唐的权威。告诉李宓,朕要召见他。”
剑南留后李宓到了唐玄宗的宫寝,跪在地上奏说:“剑南留后使李宓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臣盼望圣上已久,听从皇上吩咐。”
“平身﹗”唐玄宗脸上露出微笑,这是逃离长安后不曾有过的笑容。他对李宓说道:“你给朕安排一处办公地点,我要行使大唐皇帝的职权。”
李宓说道:“启奏皇上,臣早就为皇上准备了行宫,虽然是临时改造的,不能与京城的皇宫相比,但比皇上这地方好得多啊,请皇上现在就搬过去。”
唐玄宗高兴极了,对高力士说道:“力士安排,马上搬家。”李宓带着一队军士,在高力士的指挥下,很快让唐玄宗移驾到行宫。果然有宫殿的派头,上朝的殿堂都准备好了。
唐玄宗对韦见素说道:“现在国家搞成这个样子,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代朕拟一道诏书曰:‘伊朕薄德,不能守厥位,贻祸海内,负兹苍生,是用罪已责躬。’诏告天下,朕承担所有责任。”
韦见素说道:“皇上承担责任,重整朝纲,大唐中兴在即。臣立即拟旨,诏告天下,让天下百姓仰慕圣恩。但是朝廷要有所作为,行使权力,组织全国的人平定叛乱。”
唐玄宗认真的想了一会,安禄山起兵以来,前方征战的将军都是大败。已经没有可信任的人了,只有靠他的几个儿子。当下说道:“见素所言极是,胡羯虽然猖獗,但是大部国土还在大唐手中,现在大难当头,皇室应该负起责任。再拟一道任命的诏书:太子李亨任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洛阳。永王李磷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征兵买马,守卫襄阳,保护江南西道。盛王李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淮南、河南等路都节度使,守卫江淮一线。丰王李珙充元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都使。”
韦见素刚刚起草好诏书,突然高力士闯了进来,身后带着房琯。房琯手上摇着金色奏折跪在唐玄宗的身前上奏:“户部侍郎房琯参见上皇天帝,天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唐玄宗没有反应过来,指着房琯说道:“房琯不是扶风太守吗,怎么成了户部侍郎了,朕怎么不知啊?”高力士从房琯的手上接过金色奏折,递给唐玄宗急不可待的说道:“启奏皇上,太子殿下在灵武登基了。”显得既兴奋又惶恐。
唐玄宗微笑的脸突然沉了下来,皇太子擅自登基,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不是高力士表现出异常兴奋,他恐怕就要发火了。
他接过奏折,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站起来右手捏着奏折的边缘,对着左手轻轻拍了两下。一言不发,但肢体发出了语言。意思是说,既然已经登基做了皇帝,还用得着向我递奏折吗?
房琯一直跪在唐玄宗的身前,看到他的举动,立即上奏:“启奏上皇天帝,”“站起来说话。”唐玄宗这才注意到这个一直跪在他身前的人。房琯忙不接的站起来说道:“当今皇上是为了平定叛乱,才提前登基的。是出于一种责任,而不是要抢夺皇位。肃宗皇帝到灵武之后立即组织平叛,但遇到了人事安排,官员任命,与外国交流等诸多问题不能解决。在身边大臣的劝慰下,一直没有答应,最后遇上与吐蕃谈判边境问题,才迫不得已提前登基。上皇天帝看过皇上的奏折就知道了。”
韦见素好像不懂唐玄宗的用意,他催促道:“皇上,新皇称您为上皇天帝,他在朔方登基是为了平叛大业,您快看看吧,大唐有希望了。”
受到韦见素情绪的感染,唐玄宗打开奏折,上面写道:“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知皇灵睠命,不敢畏而去之;知历数所归,不获己而当知。在昔帝王,靡不由斯而有天下者也。乃者羯胡乱常,京阙失守,天未悔祸,群凶尚扇。圣皇久厌大位,思传眇身,军兴之初,已有成命,予恐不德,网敢袛承。今群工卿士倹曰:‘孝莫大于继德,功莫盛于中兴。’朕所以治兵朔方,将珍寇逆,务以大者,本其孝乎。须安兆庶之心,敬顺群臣之请,乃以七月甲子,即皇帝位于灵武。敬崇徽号,上尊圣皇曰‘上皇天帝’所司择日昭告上帝。朕以薄德,谬当重位,既展承天之礼,宜覃率士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元‘至德’。内外文武官九品以上加两阶、赐两转,三品以上赐爵一级。”
看完唐肃宗的奏折,唐玄宗心潮澎湃,从内心说,他有些不甘心,虽然他有些厌倦,但至高无上的皇权并不想放弃。尤其是以这种近似于政变的方式逼他退位,他实难接受,拿着奏折,久久未发一言。
韦见素猜到唐玄宗的心意,生怕他作出傻事来,立即上奏道:“启奏皇上,平叛有望了,有肃宗为您分忧,大事可定矣。”
第一百三十七章 众臣拥戴新皇帝即位 同罗出逃崔光远策反4()
唐玄宗心情十分复杂,突然之间觉得自己老了,他只所以迟迟不肯退位,多数原因还是因为愧对杨贵妃。【氖前猜簧健4由琊⒗�娉龇ⅲ�匦胫С帧?
他不能再沉浸于个人情感了,要对江山社稷负责。抬起头来对韦见素说道:“皇帝自幼仁孝,在诸子之中最出色,朕岂不知。天宝十三年,已有传位之意,属其岁水旱,左右劝朕,且俟丰年。后来便属禄山构逆,方隅震扰,没有遂此心愿。昨发马嵬,亦有处分。今皇帝受命,朕心顿如释负,劳卿等远去,勉辅佐之。多难兴王,自古皆有,卿等乃心王室,以宗社为念,朕甚是欣慰。告诉新皇帝,社稷为重,早定中原,吾之望也。”
韦见素听到唐玄宗的口谕,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立即按照受意草拟圣旨,拟好之后,递交唐玄宗画押。
唐玄宗看过之后,签上他的标记,对韦见素说道:“见素辛苦一趟,立即将诏书送到灵武,以宰相的身份在那里辅佐皇帝。”
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