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庭圣旨到了朔方军镇,要郭子仪带领朔方军主力,立即起程,增援上党,到太原前线,攻击安禄山的老巢蓟城。
接到圣旨,郭子仪盘算,朔方是朝庭屯兵重镇,朔方军镇原有兵员6。47万,战马2。4万匹,主要敌人是吐蕃军。现在新增3。2万多人,总兵力差不多十万。抽一半走,虽然对边疆防御有影响,但不主动出击,单纯防守不成问题。
他与杜鸿渐商议:“现在主力前往东北,但吐蕃不能不防。我想让你留下来把守门户,可愿意?”杜鸿渐说道:“平叛是头等大事,我一定加强戒备。幸亏前几年哥舒翰不断向吐蕃进攻,使他们一败再败,近年来不敢来犯,防御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郭子仪说道:“这次新增了两个军团,需要两名将军带领,十个折冲府,需要折冲都尉十人,左右果毅都尉各十人,别将、长史、兵曹参军各十人,每个府辖五个团(镇),每个团要设镇将和镇副。突然增加这许多军官,我们拟定名单报到朝廷,没想到全部批准了我们的人选安排。其速度之快,我都想象不到。但新兵不加训练就拉到前线去,不利因素太多,这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你说该如何处置呢?”
杜鸿渐说道:“指挥打仗是元帅的事,如果讲民主,应该让李光弼和固仆怀恩将军一起商议,人多力量大,注意多。”郭子仪当即派人将这两人叫来,与杜鸿渐一起商量,固仆怀恩说道:“新兵不经训练,拉到战场上去,等于是送死。但圣旨不能违,不好办。”
杜鸿渐说道:“让老兵驰援,新兵留下来防守吐蕃,这样就能避免新兵直接上战场了。”李光弼说:“吐蕃人虎视眈眈,用新兵更危险。而且驻扎在边防的都是老兵,现在换防,时间也来不及。”
李光弼说道:“我建议拖延一段时日,元帅立即上奏,向皇上请求,明年过了正月十八出兵。有二十多天的时间,新兵就能掌握最基本的战术常识和最基本的单兵攻防动作,其他的到出征的途中演练。”郭子仪采纳了李光弼的建议,向朝廷上了奏折。
唐玄宗批准了郭子仪的上奏,定于天宝十五年正月十八出征。这样就有时间来训练新兵了。然而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天,如何能将新兵训练到位?郭子仪的要求是,能上战场,懂阵法,能使用兵器作战。
三万多新兵在校场上训练,由于时间太紧,平时三个月的训练内容,要在二十多天内完成,的确很难。
注①:古时的一种传动装置,与现在的起重葫芦差不多,用的是滑轮原理。
第一百零一章 群英汇集军营宴新军 兵员到位城楼阅出征(五)()
训练新兵的任务太艰巨了,而且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郭晞想出了新办法,他将新兵分成两部分分别训练,一部分是军官候选人,这部分人员不多,由他亲自训练,重点是军队管理,纪律条例,法规政策和行军战斗时的信息传递,以及攻击防御阵法的应用等等。
对张尚等人来说,这些都是全新的课程,尤其是作战指挥时的信息传递,相当麻烦。鼓声是命令前进的,但一支攻击军队,怎样协调进攻,那一队在前,那一队殿后,每支军队的攻击路线,攻击节奏,全在这鼓声和旗语之中。
鸣金收兵也是一样,锣声是指挥军队撤退的,如何做到有序的后撤,全靠锣声的节奏来控制。
尤其是在敌人强攻的时候,如何能够保持军队阵容不乱,减少伤亡,有序的撤出战斗,全靠撤退信号的传递。
战争是没有常态的,有时瞬息万变,如何驾驭,准确的信息传递,是保障胜利的有效途径。因此熟练掌握准确的信息传递方法,是一线军官的首要条件。
然而对张尚、宇文惠等人来说,这方面的知识是空白,要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他们都是精英,接受能力很强,学习十分刻苦,所以进步很快。通过考核,这些人都达到了要求,郭晞十分高兴。
郭晞的另一项任务是训练快速反应部队,按照郭子仪的意见,张尚担任镇将,项勇担任镇副。项猛、肖让和王伦等人担任戌主,一千人的队伍,配备战马,单独训练。
这些都是新课目,这些武林人士,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排兵布阵。现在要学习这全新的课题,即使他们都是出类拔萃之人,也相当困难。
张尚等人日夜加练,也不能在短期内掌握。郭晞向郭子仪建议,攻击骑兵团(镇)的训练,先贯输给每个人,然后在行军的途中慢慢消化。
这天,傅煜垣将一辆四轮车推到训练场中,张尚等人过来观摩。只见车上装着一把一丈多长的铁驽,上面有七个箭道。
傅煜垣说道:“张尚,你来试试,能否开启这铁驽。”张尚过去使尽全身力气,那铁驽不动分毫。
傅晟上前摇动轴转车,铁驽一寸一寸的缓慢张开。只听一声轻响,已然卡在拴上。他在箭道上装上七支箭,对着三百五十步外的目标,放下机关。嗖,巨大的哨声过后,箭矢已经射中了目标。
傅煜垣说:“高了,”傅晟上前调动瞄准的准星。郭晞来了,对傅煜垣说道:“老先生真了不起,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废物弄好,解决了攻城的大问题。有了这些无坚不摧的车驽,我们就如虎添翼了。”
傅煜垣说道:“你们到前线流血,我还不能用功吗?这车驽的弦是用十根玄铁丝扭成的,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但制作非常不易。不但将原来的十张废弃的修好了,还新制作了十部,可惜没有材料了,不然的话还可以多制作一些。”
“有二十辆就够了,交给我吧。”“现在还不能交,还有最后最后一道工序,调试瞄准器,不但要打得远,还要打得准,那才有威力。”傅晟一边调整准星一边说道。
朝庭的诏令又来了,要郭子仪准时出征。东征蓟城,路程两千里,这样大的运动,郭子仪一直在思考出征和防守的问题。
出征的前一天,李光弼、固仆怀恩、杜鸿渐等人到了帅府,杜鸿渐说道:“军队往返一次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大部队走后,必须有一定的军队防御吐蕃和突厥,以保证大唐不受外族的侵略。”
李光弼说道:“留下的人多了,东征的人员不足,将直接关系平叛的成败,如果东征的人员多了,留下的人员不足,御防外敌的力量不够,难保不后院起火。”
郭子仪说道:“权衡利弊,本帅决定,东征军队选主力五万人马,分为三个军团,本帅亲自带领一军主力两万人为中军。李光弼、固仆怀恩各带一军,每军一万五千人,向东进军,杜鸿渐留守,你们的意见如何?”
几人没有异议,郭子仪当即上报朝庭,决定在出征的时候,举行重大仪式,制造声势。临行前的盛大阅兵仪式,十分壮观。在仪式上,郭子仪亲自到校场,宣布新提拔的一批军官,将士们一片欢呼。
骑兵、攻击步兵、弓弩兵列队整装从他站立的台前开过,直接开赴战场。张尚身穿深绿色战袍,骑着黑色战马,走在队伍的前面。他是刚刚上任的镇将,身后是新任镇副项勇,以及项猛和他的徒弟王伦、肖让等人,他们穿着深青色军服,是刚刚提拔的上戌主②。
他们这一团骑兵是郭晞亲自组建的先锋队,超过了一搬上等镇的五百人建制,人员武器装备的配置都是一流的。精神面貌与众不同,雄纠纠气昂昂,显得格外的朝气蓬勃。
检阅三军的阅兵台设在城楼上,战鼓声又急又响,被检阅的军队直接出了城门,浩浩荡荡向山西进发。
留下镇守灵武的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杜鸿渐带着郭子仪的长子郭曜,第五个儿子郭晤及留守军官出城相送。
主力和主将以及优质装备都上了前线,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新兵,和弱质武器。杜鸿渐长期以来,一直负责后勤。
现在郭子仪、李光弼、固仆怀恩等主力战将都走了,他觉得身上的担子特别重,他一方面要防御外敌,一方面还要训练新兵,这是个很艰难的差事。所以内心之中,对郭子仪等人依依不舍。
郭子仪对杜鸿渐说道:“副使镇守灵武,责任重大,如若吐蕃来攻,务必坚守一月,等待大军回来救援。”
他看了杜鸿渐身后的郭晤一眼,深有感触的说道:“郭晤年方二十,血气方刚,你要严加管教,不要碍于我的面子而放纵不管,我把他交给你了。”
杜鸿渐握着郭子仪的手说道:“元帅此番东征,路途遥远,长途跋涉军心易疲。叛军一路猛进,势如破竹,士气正旺。我军没有优势,前面苦仗、恶仗甚多,艰难险阻重重。郭晤的事你尽管放心,我会将他当着我的亲儿子一样看待。”
两人依依惜别,直到军队都出城了,郭子仪才上马,冲向中军。他当然知道,此去前程并不乐观,高仙芝封常清是前车之鉴,以后的事很难预料,他不能不作最坏的打算。
注②:唐朝军官职位,分上、中、下三等,上戌主正八品下,带兵50人;中戌主从八品下,带兵30人;下戌主正九品下,带兵30人以下。
第一百零二章 逃命进村老汉说世道 出行归来媳妇吐辛酸(一)()
“蓟城胡逆起风波,男儿报国泣当歌。
山川奔行吹号角,苦战连溃败绩多。
挥剑斩贼狼虎阵,先死后生逃山坡。
冰雪寒风整盔甲,重展旌旗荡敌窝。”
方岚逃到一座山岗之上,感慨甚多,吟起了诗句。虽然大败,其志不绥,仍然希望卷土重来,想在叛军的后方举起义旗。
回想从东门跑出洛阳的时候,惊心动魄。看到那匹白马出了城门,十分慌乱。知道那马跑得快,生怕它追了上来,伏在马背上没命的催马前奔。现在远远的离开洛阳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没有发现追兵。放眼望去,白雪覆盖的原野上没有一个人影。虽然矢志不渝,但叛军的凶猛在他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方岚放慢速度,枣红马在大道上慢走。后面没有追兵,前面也没有碰军队,甚至看不到人。寒风凛冽,他静下心来,寻找水源,到处都是冰雪,白皑皑的一片,找水还真不容易。看到身上的血迹,自言自语的说道:“幸亏没有碰上人,要是遇上了行人,我这一身的血迹,一定会吓坏他们。”
那边有一条小溪,方岚纵马来到溪边,两边都是厚厚的冰块,中间有一线流水,十分清彻。他下得马来,洗干净身上的血污和绿色军服的血迹。
太阳还在天顶上,他将洗过的军服放在树上晒,自己躺在草地上休息。那马跑了两个多时辰,累了也饿了,跑到一片麦地上,吃起了露在冰雪面上的麦苗。
太阳西坠,冬天日短,他要找处休息的地方过夜。方岚站起来收起军服,幸好早晨出战的时候,他将随身的包裹背在身上。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那件天兰色丝织长衫,套在身上,然后将还不十分干的军服和盔甲塞了进去。
收藏好军服,打了一个口哨,正在啃麦苗的枣红马,昂起头来,狂奔到他的身前。方岚飞身骑上马,亡命地向东北方狂奔,一口气跑了上百里路。
天已经快黑了,跨下的枣红马也跑不动了,不停的打着响鼻。方岚四处张望,不见半个人影,便放下心来,缓慢行走。
前面是一个大村庄,一大片房屋,足有几百户人家。驰进村子,他跳下马背,牵着马,在村中行走。村庄很大,各式各样的房屋都有。见到一幢高大豪华的院落,走到门前,大门紧闭,敲门叫喊,无人应对。
只好走开,但见家家户户都关着门,他连敲了几家的大门,都毫无反应。他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叛军才过去没几天,老百姓为躲避叛军的洗劫,都逃难去了,那里还有人呆在家里。
他牵马慢行,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么大的一个村子,几百户人家,不会一个人都不留,总会有一些胆大的人留下来。这世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胆大妄为的人也不少。”
果然不出所料,村东头有一户人家,大门开着。方岚牵着马,走进院门。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坐在院子里,静静的望着门外,像是在等待什么人似的。
方岚牵马进来,老人坐在那里不冷不热的说道:“这位小哥,可是走错了门,我家是普通老百姓,不是大户人家。你们这些花花公子游玩也不看看地方。这里兵荒马乱,外面在打大仗,你们就不怕玩掉了性命。”
方岚衣着鲜靓,说他花花公子,并不过分。可方岚不这样认为,他可是从小就吃苦的苦孩子,与花花公子沾不上边。听到这话,很不好意思,脸上立刻出现了窘态。
老人又觉着有些不大对劲,通常游山玩水的人,都是成群结队。便斜眼看着方岚,慢吞吞的站起来,嘴里嘣出一句话:“怎么只你一个人?同伴都丢了吗?太阳已经下山了,是不是想在这里过夜?”
听话音方岚知道老人将他当成了游山玩水的人了,便顺着他的话说道:“走散了,就我一个人,现在想静一静,然后再去寻找同伴,能在您的府上住些日子吗?我会付您钱的。”他不愿说实话,但也不是谎言,他的确是与一起打仗的胡大来等人失散了,也正要找一处安静的地方,研究两种仙气的融合。
老人说道:“你不是本地人,还玩得挺远的,听口音你是江南人吧,你们这些有钱人家里的阔少爷,就是舍得花钱。我家不是客栈,你也用不着交房饭钱。只是我们家里穷,没有好的家具被褥,不合你的口味。如果不嫌弃的话,住一晚上也不打紧。”
老人没有拒绝,他上前将方岚的马牵进马厩。回头说道:“我姓郑,你一定饿了吧,我先去为你弄些吃的。”
方岚这才感觉到有些失礼,赶忙说道:“郑大爷好,我姓方名岚,从洛阳来,与同伙失散。打扰您老人家了。”
郑老头嫣然一笑,一边忙活,一边说道:“你们这些官宦之家的子弟,养尊处优惯了,我这简陋的农家,你能住得惯吗?”
方岚笑着说道:“郑大爷弄错了,我不是官宦之家的子弟,我也是乡下人,小时候还吃了很多苦。你家条件很好,比我小时候的家好多了。”
郑老头用不信任的眼神看着方岚,心里想:官宦之家就喜欢骗人,看你这身行头,还有这枣红马,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吗?嘴上却说:“能住得惯,就好,到时候你吃不好,睡不香,可不能说我没跟你说清楚。”他进了厨房,立即忙活起来。
方岚站在院子里仔细观察这座院落,院子不是太大,五间正房,和两间厢房,都是土坯瓦房。可以看出他家比较富裕,旁边还有一个较大的牲口棚子。牲口棚子虽然是茅草做的棚顶,但里面十分宽敞,除了方岚的枣红马外,里面还有一匹很健壮骡子。中间还有空格,另外一侧还放置了许多农具,还有一辆马车,摆得十分整齐。
几只鸡正在不停的拨弄撒落在地上的草料,寻找食物。已经到了该宿笼的时候了,它们还在找食,食物肯定不够。牲口棚旁边连着厕所猪圈,猪圈里面有两头猪,一头黑的,又大又肥足有三百多斤,睡在地上,时不时的哼上两声,鼻孔里呼出的气流,吹动地面上的灰尘,老远都能看到。另一头花白的架子猪,才几十斤,在猪圈里不停的转来转去,时不时的用嘴拱那用粗木桩做成的猪圈门。有时还发出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