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想继续对他劝说,但是自己心中郁闷,暂时没有情绪。
白鳥智香子说道:“天不早了,睡吧。”
躺在床上,两人各怀心事,各自沉默不语。
第二天早饭后,白鳥智香子说道:“李郎,你暂时现在这里住着,过两天我再来看你。”
白鳥智香子走后,李恪继续想着心事。他现在有些后怕了。
他尽管迷恋白鳥智香子,可是,这不是他生活的全部,卷进谋反事件,可不是好玩的。
他十分担心,万一他们造反,借助自己的名义,他就危险了。
他现在的想法是,要找到机会脱身。
白鳥智香子走出了关押李恪的院子,来到了前院,走进了一间客房。
长孙顺德问道:“蜀王答应了吗?”
白鳥智香子说道:“他已经心动了,您可以放心,我相信最后他一定会答应的。”
长孙顺德说道:“我想也是,现在他肯定会犹豫,等到时机就成熟了,形势所迫,他的想法一定会改变。”
白鳥智香子说道:“世家的人到了吗?”
长孙顺德说道:“各家的代表已经到了,你安排好了地点,我派人通知他们。
不过,还是不要集中见面的好,大家彼此都有戒心。”
白鳥智香子说道:“好吧,我和您分别和他们面谈。”
长孙顺德对于白鳥智香子能够同时说动李佑和李恪,还是十分佩服的,他说道:
“朝廷那里的情况,我会随时得到消息的。不久前的早朝上,皇上已经决定要大举增兵波斯和吐蕃。
到底是年轻人,好大喜功。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保住在波斯的利益。
朝廷的手中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因此,又开始征招百姓从军,这是又要走上隋炀帝的老路了。”
白鳥智香子说道:“等到他们的大军开到波斯的时候,国内空虚,就是咱们起兵的时候。”
长孙顺德说道:“李恪和李佑你打算如何安排?”
白鳥智香子说道:“李佑就是个幌子,他的影响力太小,泉盖苏文和李佑都不知道,我手中还掌握着李恪。
真正起事的时候,还是要借助李恪的名义。”
长孙顺德说道:“这样很好,等高句丽那里动起来以后,朝廷必然会调集留守的兵力前去平叛。
到时候,中原就是完全不设防的地方,咱们一定可以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白鳥智香子说道:“大人,事成之后,你您不要忘记帮助我回去复国。”
长孙顺德笑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帮助你成为倭奴新的女王的。”
长安城。
杨妃娘娘的承晖殿。
李恪失踪以后,他的妻妾多次找到杨妃娘娘,请她让李愔帮助寻找他的下落。
杨妃娘娘看到派人找来了李愔。
李愔说道:“母妃,我哥哥的事情,我已经派人去找他了,暂时没有确切的消息。”
杨妃娘娘担忧地看到说道:“我很担心他的安全。他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李愔说道:“应该不会,他仇家不多,应该不是有人报复而绑架了他。
根据报告,他的失踪可能和他以前那个倭奴女人有关,我猜想,他现在大概是和那个倭奴女人在一起。”
杨妃娘娘气愤地说道:“那可恶的倭奴女人,把恪儿带坏了。恪儿也是的,他一个堂堂的亲王,什么样的女人没有?那个女人还是个死了丈夫的人,恪儿怎么就那么对她着迷呢?”
这个话,李愔无法接茬。
男女感情的事谁也说不好,正像俗话所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胖的,有人喜欢瘦,有人喜欢受虐,有人有恋物癖,究竟那个倭奴女人身上有什么,吸引李恪的地方,只有李恪自己知道。
杨妃娘娘接着说道:“岑文本对我说了一些事情,朝廷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不仅外患不断,而且国内也有些不安定的因素。
现在的情况,和你外公当年所遇到的情况有些相似。愔儿,你可要把握好,不要走上你外公当年的老路。”
杨妃娘娘不是个普通女子,他有着相当的政治敏感度。
李愔说道:“母妃说的对,儿子记住了。”
杨妃娘娘望着李愔,欲言又止,终于她开口说道:“愔儿,我问你,恪儿不会卷进那些针对朝廷的阴谋里去吧?”
李愔有些头疼地说道:“母妃,因该不会吧?”
其实,他心里也是这样担忧的。
白鳥智香子这个女人有野心,也很有手段,李恪很可能会被她所利用。
李恪如果真是和那个女人在一起,而那个女人又图谋不轨,他们很可能利用李恪的皇子身份,来作为反对李愔的旗号。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管李恪是否真心参与,但是,在天下人的眼中,李恪就犯下了谋反大罪。李愔想救他也救不了。
杨妃娘娘说道:“愔儿,我就你们这两个儿子,你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赶紧找到你哥哥,不要让他卷进犯罪中去。”
李愔理解她的心情,说道:“母妃,我会想办法的。”
离开了承晖殿,李愔回到了东宫。
水仙接到哥哥波斯国王伊嗣埃三世的来信,说阿拉伯人策动波斯帝国内部叛乱,并且派兵干预波斯帝国的平叛行动。
水仙对阿拉伯人不满,连带着对希娜也有看法,午饭的时候,她看到哈罗德和希娜,跟他们打了个招呼,但是明显的,没有那么热情。
希娜见到水仙也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在希娜的客房里,希娜对哈罗德说道:“哈罗德,波斯人和咱们阿拉伯人之间的事情,与咱们无关,你是个学生,搞好你的学习就行了,千万不要卷入这些纷争之中去!”
第四百七十九章 全国一出戏()
听到希娜担忧的话,哈罗德笑着说道:“希娜姐姐,你说的对,我就是一个学生,国家大事,不是我能够搀和得了的。”
希娜说道:“那就好。唐朝和阿拉伯人发生冲突,长安的人可能会对阿拉伯人有看法,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你在学校,有没有人对你有看法?”
哈罗德说道:“没有,我在学校里和同学们相处的都很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哈罗德在学校里表现很低调,对同学们都很好,大家对他的印象很好。
希娜说道:“时间不早了,你该去上学了,我送你出去。”
希娜和哈罗德向东宫外面走,正好遇到了从承晖殿回来的李愔。
“姐夫好。”哈罗德行礼说道。
“哦,是哈罗德啊,在学校还好吗?”李愔问道。
“很好,谢谢姐夫了。”哈罗德说道。
李愔说道:“最近,你来得很少啊,下次来,和姐夫一起吃顿饭。”
哈罗德说道:“好。姐夫,我上学去了。”
望着哈罗德消失的背影,李愔笑着摇摇头,走进了到自己的书房。
这天下午,李愔没有去太极殿,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仔细地将整个事件,又过滤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疏漏,拿起笔起草了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他思考了整整一个下午,终于写完了,他派人叫来了杜荷,对他说道:“这封信,你派出得力人员,秘密送到李靖手中。”
陇右道唐军总部。
吐蕃战事胶着,李靖也开始调整战术。他经过总结,认为在吐蕃,采取大兵团作战,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难以取得重大战果。
吐蕃的城池不多,吐蕃人大部分分散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分成小股部队,采取游击战术,让唐军屡屡吃亏。
唐军出动大队人马,却抓不住对方的主力,唐军兵力薄弱的地方,却屡屡遭到袭击。
李靖决定大军稳步推进,依靠兵力的优势,采用大兵团平行推进的战术,不给吐蕃人分割包围的机会,逐个攻占其军事要点和经济重镇,逐步破坏其战争潜力。
在大军所占领的地区,派出有力部队,进行分区清剿,强化治安。
这天,他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向高级将领们布置唐军的新战术。
正在这时,飞虎军的信使到了,递交给了他皇上的来信。
在以往,唐军前线和后方的往来信件,一般是由总参谋部通讯部门负责传递的。皇上派飞虎军的人请来送信,表示了这封信的重要性和秘密程度。
看完李愔的来信,李靖深深的表示叹服!
他也写了回信,他对飞虎军的信使说道:“请转告皇上,臣已经领悟了他的意图,这出戏,臣一定会唱好的。”
长安城。
一个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吐蕃战事不顺利,唐军西路大军侯君集部,已经被迫退过怒江以东地区。其它方向的战事也未取得进展。
早朝,太极殿。
今天是一次大朝会,在长安城的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
朝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吐蕃的战事,以及波斯的局势。
朝堂上议论纷纷,大臣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了两种主要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放弃波斯,全力打赢吐蕃战争。
第二种意见是,既要打赢吐蕃战争,也要保证波斯不被阿拉伯人吞并。
这两种意见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要继续增兵。
尉迟恭代表军方发言,他说道:“皇上,吐蕃前线的唐军,虽然有百万之多,可是吐蕃人能够调动参战的人马也不下百万。
而且吐蕃人占着地利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顺利打赢吐蕃战争,不是件容易事情。
为了尽快结束吐蕃战争,臣建议,对吐蕃大举增兵。
波斯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它关系到朝廷是否能够保住西域。
现在,波斯内部出现叛乱,阿拉伯人虎视眈眈,朝廷应该派出大军进行防范。
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再征召一百万人从军,完成上述的任务。”
魏征站出来说道:“皇上,臣认为不可。我大唐虽然现在人口已经达到3000多万人,但是,大部分是这些年的新增人口。
这些新增人口,一部分是近十年来新出生的人口,他们还没有长大成人。
另外的新增人口,是朝廷这些年来拓土开疆,新纳入的臣民。他们还没有完全融入大唐,甚至可以说,他们还是不安定的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再征召大批百姓入伍,将会全面影响国内的建设。
因此,臣建议,可以适当的征兵,但是应该控制在30万人以内。”
高静明出来说道:“皇上,臣赞成魏大人的意见。
支撑吐蕃战争前线,以及现有的在波斯的人员,还有国内的正常开支,国库压力极大。如果再大规模的征招,朝廷的财力将难以支撑。
因此,魏大人人所说的数目,臣认为还是可以接受,因此不能超过这个范围。”
尉迟恭说道:“这怎么行?这么点儿人马上送上去,起不到什么作用。”
大臣们对这两种意见议论纷纷,最终,赞同魏征的意见的人,占了大多数。
尉迟恭说道:“皇上,这样不行啊,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臣建议,朝廷咬着牙坚持一下,一定要再征召百万以上的大军,参与这两个方向的增兵。
至于朝廷财力不足,臣愿意捐出一年的俸禄支援朝廷。”
朝堂上经过了这么多年换血,现在的大臣们,大部分都是真心拥护朝廷的,朝堂上的风气很正。尉迟恭的表态,引起了大臣们的响应。
大臣们纷纷表态,要向尉迟恭学习。
李旦代表工业部,霍强代表商业部,也表态要号召工商业,对朝廷捐款捐物。
李愔深受感动,他说道:“大唐在危难的时刻,有你们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是大唐的福分。
朕考虑再三,认为这件事情,魏征的意见,还是可行的。
朕的意见是,朝廷的对外战争,不应该耗尽朝廷的财力,影响正常的国内经济建设。
根据大唐的国力状况,朕决定,临时征召30万人入伍。
从国内的驻军中,再抽调30万人,从武警部队中,抽调50万人,
这三部分人,一共110万人,40万人派往吐蕃,和70万人派往,波斯前线,
这样算下来,朝廷只是只增加额外增加了30万人的负担,对于朝廷财政来说压力不大。”
魏征等人都表示赞成。
尉迟恭忧虑的说道:“皇上,这样的话,整个大唐国内的野战军,只剩下不到10万人,武警部队也只有20万人。
偌大个国家,一旦发生动乱,将如何处置?”
第四百八十章 序幕拉开了()
程咬金大大咧咧的说道:“皇上,没有关系,别看臣只剩下20万人,哪个敢造反,臣照样去砍了他们的脑袋!”
李愔说道:“程咬金的意见,我看有道理。目前整个大唐,边患就只有吐蕃和波斯方向,其它的方向,完全可以不必顾忌。
而我大唐内部繁荣稳定,只要不是因为战争引起大家的不满,不会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朝廷征兵的名额很少,以至于从军成了香饽饽,大部分地方,想要从军,还得托人,甚至要请客送礼。
哈罗德很快得到了消息,唐朝要派遣训练有素的70万大军,前往波斯镇压叛乱,其实也就是针对阿拉伯人的。
哈罗德急忙写了奏章,派人飞马送往大马士革。
在洛阳的长孙顺德和白鳥智香子得到这个消息,十分振奋。唐朝的主力部队都即将调往吐蕃和波斯,国内极度空虚。这就为他们起事创造了条件。
他们派人密切关注军队的动向。
这天,洛阳城。
长孙顺德的儿子长孙鸳是驻扎洛阳的唐军步兵第24师师长,他急匆匆地赶到白鳥智香子住处,兴奋地对长孙顺德说道:
“父亲,我接到命令,我们师只抽掉一个团前往波斯,其余部队留守长安。军区的其他部队全部调往波斯,也就是说,长安就只有我的第24师的部队了。”
“太好了。”长孙顺德说道:“大军何时开拔?”
“十天后,父亲。”长孙鸳说道。
这时,长孙顺德的心腹,骑兵35师师长刘文忠也来了,他说道:“国公爷,我们第35师要调往波斯,该怎么办?”
长孙顺德说道:“这件事好办,等到出发的那一天,你找个借口,在军营里制造一点事端,然后请求推迟一天出发。
这样,你的部队的行军序列,就处于洛阳军区的部队的最后,然后,你在每个团中抽出一到两个连,打主力的旗号继续前进,其余的部队,悄悄返回洛阳。给他来一个瞒天过海。”
骑兵35师师长刘文忠说道:“好计策。卑职明白了。”
随后,长孙顺德和白鳥智香子等人商定,唐军主力出发后一个月,在全国同时起兵。这样,即使唐军主力接到消息回援,至少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叛军利用这段时间,打下长安,改朝换代,前线的那些部队群龙无首,新的朝廷再进行分化瓦解,大事可定。
起事的同时,白鳥智香子负责在长安制造刺杀事件,搞乱长安。她开列了一个名单,主要有李愔、魏征、皇甫睿、尉迟恭和程咬金等人。
哈罗德派出的信使,快马飞奔,昼夜兼程,一路上异常顺利。
他所不知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