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晏、王和之点头答应了,李少阳也笑了笑:

    “但凭裴兄安排好了。”

    几人中除了裴元俊都算不得富裕,出了南院,不像其他考生那般早有马车过来接走。几人边走边离开了礼部南院。

    省试过后,的确是放松一下的好日子,踏青的日子被安排在了后面,放榜的日子还要过几天,但是刘晏等人还有报馆的事情要做。

    四人从贡院回到客舍,几人却为去不去李清侯府商议不决。

    “侯府我们肯定是要去的,但是现在没有放榜,这段时间最好还是避嫌。”

    李少阳说道。

    李少阳的话也有道理,从考试完到放榜的这段时间,是这些学子最为活跃的日子,除了出去游玩庆祝之外,更多的还是拜访此前提携过自己的勋贵,顺便加把火,希望对方能够在最终的进士人选决定中替自己说上几句话。

    科考之中存在着徇私舞弊的现象,大家都了解也多少有些习以为,这时候的等级观念严重,很少有人认为一个平民子弟能够跟勋贵家的子孙平等的,但是骨子里对科场的弊案还是深恶痛绝的。如果哪位学子真要被人揭发了,提携这人的贵人难免受到牵连。所以这段时间京城之中很多达官贵人都尽量避免跟这些参加春闱的学子接触。

    “哼,有什么好避嫌的。报馆那里总是要去的,难不成因为要避嫌就扔了报馆的事情?再说了,因为《长安时报》的原因,长安城中知道我们跟李侯关系的大有人在,又能避嫌到哪里去?你我才学如何,大家都清楚,如果能够高中,也不算辱没了‘进士’这个头衔,又何必去避嫌?”

    刘晏说道。

    不管怎么说,李清都算得上是刘晏几人的贵人。这次春闱的名单虽然还没有出来,刘晏等人也知道李清在其中做了不小的努力,中进士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之前跟侯府经常来往,考试过后因为避嫌就断了跟侯府的往来,如此行径确实令人有些瞧不起。

    “权宜之计罢了,想必李侯那里也不希望我们上门的。待春闱名单出来之后,我们再去拜谢不迟。”

    李少阳见刘晏有些愤慨之意,解释道。

    王和之、裴元俊两人哑然无语,李少阳说的有道理,但是刘晏的话也是实情,至于去还是不去的确是个问题。

    王和之怔了片刻,看着场中三人,刘晏和李少阳坐在那里沉默不语,裴元俊双眼不停地看向刘晏和李少阳两人,也不说话。

    四人之中,裴元俊不用面临这种选择,自然心情最为轻松,王和之叹了口气,问裴元俊道:

    “裴兄认为应该怎么做?”

    裴元俊没有想到王和之会问自己,愣了一下,随后淡淡说道:

    “这有何难选,去就是了,如果是我定会去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读书习武是干什么的,无非就是入朝为官,进而报答朝廷。朝堂之高、之远三位仁兄也有体会,好不容易得李侯提携,有可能登临天子朝堂,忠君爱国。怎么,今天这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去,就想着跟李侯撇清关系了?

    “去不去在我们,至于李侯若是避嫌,不见我等那是李侯考虑的。我们有什么嫌可以避的?”

    裴元俊习武之人,说话难免直率。一席话让刘晏、王和之以及李少阳脸上现出羞愧的神色。

    刘晏用手捶了一下旁边的案几,沉声说道:

    “那就去。”

第246章 且行且珍惜() 
“没想到你们今天会过来,坐吧,不用拘束,府上没有这么多规矩,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李清从后堂出来,看到刘晏等人有些拘谨地站在那里,笑着说道。

    之前刘晏、王和之四人也来过侯府,当时初临侯府多少有些紧张,但是再后来跟李清是见惯了的,紧张和拘束变得少了很多,更多的是礼节上的规矩。谁知道这次科考之后,四人再次登门,看上去竟然比第一次还要拘谨。

    刘晏、王和之等人知道,此次春闱过后,若是榜上有名,李清这位门师几人算是拜定了,以后仕途、前程皆与李清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这算是第一次依此身份拜访门师的府邸,身份、境况不同,心境自然不同,行事也就变得谨慎有礼了许多。

    看着比自己还要年长几岁的四人,李清心中难免有些怪异,之前没有春闱的事情在中间牵扯,李清与刘晏等四人说话多少有些随意,王和之几人也不会拘束,只是把李清当作身份尊贵点的好友,而今身份的变化使得双方的交谈再不像以前那样自在随意。

    过段时间适应了也许就好了,李清心中暗道。说实话,和刘晏等人的这种门师和门生的关系,李清也有些不太习惯,这毕竟不同于后世的师生关系。

    李清示意几人坐下,看到王和之,想起了一年多前在潼关寺庙里的那次相遇,当时的王和之身形憔悴,跟现在比完全判若两人。

    “我和和之兄是最先认识的,当日寺庙偶遇,没想到缘分竟然会结在这里。”

    李清笑着说道,随后挥挥手,

    “坐吧。”

    李清说完,率先坐下。李清知道如果自己不坐,几人也不会坐的。既然刘晏、王和之把自己看做了他们的门师,这师生时间的礼节还是要守的,这时候如果自己还像以前一样“平易近人”,看在四人眼里难免像是作伪。

    几人坐定,李清问了刘晏等人科考的情况,三人都一一答了,李清点点头,说道:

    “按道理说取中应该不难。不过也不要太过强求,这些年长安城中才华横溢却没能考中的不在少数。天生我材必有用,总不会埋没了你们的才华。”

    刘晏、王和之几人拱手受教,一旁的李少阳听在心里却总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

    看到几人恭敬的样子,李清摇了下头,笑着说道:

    “我年纪虽然小些,但是有时候总爱唠叨几句,大家不要见怪。”

    李少阳拱手说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师一句话真如醍醐灌顶,令学生茅塞顿开,以前确实对春闱有些痴念了。”

    李少阳这句话中恭维成分居多,李清也不以为意,摆了摆手,笑了下。

    王和之淡淡一笑说道:

    “不管春闱如何,我等也是要协助李候把《长安时报》办好。”

    李清点头笑了笑,看着刘晏和王和之说道:

    “你们来的正好,我在为明天《长安时报》的内容发愁呢,你们一来,我就有了主意。我正在整理明天的版面,一起过来帮我,是关于这次科考题目的,有几位在,明天的报纸内容无忧矣。”

    刘晏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郎君的意思是……?”

    李清看着在座的几人,从对自己的称呼上能够看出四人中间还是刘晏最为平常心,平日里怎么称呼现在还是怎么称呼。

    “你们三人刚参加完考试,题目肯定还记得,我想把这次省试的考题刊登在明天出版的报纸上面。

    “长安城人口百万,才华出众者数不枚举,能参加科举的不过区区两千余人。把考题刊登在报纸上面,也可以让长安城的百姓称量一下今年春闱的分量。”

    按照惯例,省试的名单下来以后,部分优秀才子的考卷是要公布出来以示典范的。李清在这之前把科考的题目公布出来,也让那些没能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心中自考一下,顺便跟随后公布的一些考卷做个对比,也让人们对今科进士的总体水平做一个衡量。

    “擅自泄漏春闱考题会不会有什么麻烦?”刘晏皱眉问道

    “省试已经结束,参加的两千多人口口相传,长安城也会有不少人知道科考的题目,算不得泄漏机密。这种事情你们尽管放心。”

    李清说道。

    一传十、十传百,今科省试的题目过不了多长时间肯定就会传遍长安城,《长安时报》刊登出来不过是加快了传播的速度罢了,并不影响什么。

    刘晏站起来,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

    “我和和之兄、少阳兄这就去文渊斋编辑版面。”

    王和之和李少阳也站起身来。

    李清看着几人,笑着说道:

    “天色尚早,时间还来得及,……。”

    已经是临近晚饭的时间,刘晏等人被李清留下来用了晚膳,这一举动让刘晏、王和之等人更加受宠若惊。

    晚饭过后,刘晏几人在侯府闲坐片刻,闲聊些日常趣事。这期间,李仁济和李瑞都过来跟刘晏、王和之说了会儿话。

    若是以前,刘晏等人对像李仁济、李瑞这些商人大都是疏远的,毕竟商人的身份地位跟他们这些读书人比起来还是要低的。但是眼前的两人一个是自己门师的父亲,一个是李清的兄长,刘晏、王和之、李少阳、裴元俊自然恭敬有加,礼数一样不缺。

    出了侯府,裴元俊回了客舍,而刘晏、王和之、李少阳三人直接去了文渊斋,筹备明天的《长安时报》。

    赶在三月之前,天宝五载的春闱中参加殿试的名单也就是省试的结果在《明报》上面公布了出来,而依照惯例,参加殿试的名单是张贴在礼部南院门外的朱墙之上的。因为没有人意识到《明报》会刊登这份名单,很多人都多跑了一趟。

    张榜当天,南院那里依旧挤满了前来看榜的考生们。

    按照往年的习惯,殿试中很少淘汰,这个名单也就相当于最后的进士名单了。

    朱墙面前,差役把榜单刚刚粘贴上去,焦急的人们早一哄而上,人头攒动,很多身着圆袍长衫、头戴幞头的读书人被挤得东倒西歪。

    刘晏、王和之、李少阳和裴元俊也早早过来了这里。因为身形魁梧,裴元俊自告奋勇的挤了进去,帮助三人看榜,刘晏几人在外围着急地等着。虽然知道自己上榜应该没有任何问题,表面上故作镇定,而藏于袖中的双周却颤抖不已。

    不多时,裴元俊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来:

    “士安兄,中了,中了。”

    听到裴元俊的呼声,王和之和李少阳连忙向刘晏拱手道喜,不过两人的心中变得更为紧张了。

    刘晏微笑了下,想表现出一副自矜的样子,但是这消息是何等的大事和喜事,想要伪装成淡然的表情最终失败,看着周围艳羡的目光,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极为开心的笑容。

    “同喜同喜,两位也是必中的。”

    紧接着,裴元俊又发现了王和之的名字,高声喊了出来。刘晏和李少阳也同样道贺。

    王和之掩饰不住喜庆之意,哈哈笑道:

    “自此以后,你我几人便是真正的同年,一路同行仕途官场,还要相互扶持。”

    刘晏点头:

    “与两位仁兄同勉,且行且珍惜。”

第247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杨钊最近的心情还不错,前几日,圣上李隆基因为杨钊在内库进项上面的功绩给了杨钊一个侍御史的职位。要不是前些天的行刺事件,杨钊的心情本来会更好。

    随着春闱接近尾声,阅卷完成以后,杨钊看到入殿试的人选名单时,心中更喜,自己递条子给礼部卢希的几个人选赫然在列,心中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这几年,因为杨玉环的关系,杨钊这个官职并不是太高的度支员外郎却能经常见到圣上,这的确羡煞了不少人。杨钊此人仪表堂堂,又舌如巧簧,对杨贵妃百般巴结,对李隆基万千逢迎,极得两人喜欢。杨钊对外又善于结交大臣,对这时候的李林甫也是言听计从,使得他在官场上倒也顺风顺水。

    杨钊知道,一个人的颜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手中的权力。这几年的钻营让杨钊一步一步往大唐的权力中心走去,因为杨贵妃的关系,朝堂之上诸多大臣对其也逢迎有加,杨钊也因此有些趾高气扬,杨府中的子弟仪仗着贵妃娘娘,成了长安城有名的纨绔。

    适逢任职侍御史,杨钊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春闱的殿试名单出来之后,自己推荐的几人俱在其中,杨钊想着这又有一笔大的财富到自己手中了,心中暗喜,连走路都轻飘飘的。递给礼部侍郎卢希的条子上的几个人选,除了出自自家杨氏的一个近亲,其余几人都是从蜀中和江南过来的一些读书人。这些人的才华杨钊不清楚,他也搞不清楚,但是杨钊只需要知道送进杨府的那一个个箱子的分量就够了。

    殿试并不淘汰人选,这几人是铁定过了的。虽然不能去争那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但位列二甲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过两日就是殿试,到时候自己这个侍御史却是可以参加的,自己可以替这几个学子提前争一下二甲进士的名次,到时候又是一笔进项啊,杨钊正美滋滋地想着,见杨喧有些气冲冲的进来,张口就说:

    “父亲,今日殿试的名单已经出来,那李清虽然没有参加,但是他的几位门生之中刘晏和王和之两人怎么会在里面的?”

    杨钊看了杨喧一眼,刚才还喜庆的脸色沉了下来,皱眉说道:

    “有什么值得大呼小叫的。”

    杨钊的学识和职位使得他没有资格去担任春闱考生的评判,今天春闱的考官基本上都会李林甫的嫡系。杨钊跟李林甫的关系还不错,兼之提前给卢希通了关系,杨钊保荐的几人虽然顺利过了,但是让卢希找理由淘汰李清的几个门生的计划却并不顺利。

    “这事为父已经知道,虽然没能淘汰那两人,但是殿试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机会,即使圣上开恩不罢黜,最多赐他们个‘同进士出身’罢了,以后日子长着呢,还怕没有机会。”

    杨钊冷声说道。

    杨喧听了杨钊的话,脸上浮现一种幸灾乐祸的神情,像是看到了刘晏和王和之等人未来的惨状。

    而作为当事人的刘晏和王和之却对此完全不知情。白天的喜悦没能持续多长时间,两人的心情就变得有些沉闷,虽然内心之中依旧欢喜异常,然而在李少阳面前却不能流露。

    白天四人去看榜,算得上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刘晏和王和之进了殿试,基本上已经确保进士无疑,忧的是李少阳不在名单之上。

    裴元俊从头到尾看完榜单之后,沉默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着急等在一旁的李少阳脸色刷的变得苍白,整个人几乎倒在地上。刘晏和王和之连忙上前扶住了李少阳,脸上的喜庆之色褪去,王和之有些不相信的又挤进人群找了一遍,也是垂头丧气的出来。

    本来还心存一丝希望的李少阳见王和之的表情,心灰意冷,痴痴地愣在那里半天,随后喃喃两声,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沿着长街远去了。

    刘晏、王和之、裴元俊三人对望一样,忙疾步跟了下去。

    春闱失败对李少阳的打击很大。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因为李清的关系,本来李少阳对自己高中是很有信心的,没想到结果竟然成了三人之中唯一落选的那个。

    其实,自从认识了李清这位侯爵,李少阳心中就存着一丝幻想。在李少阳的心中甚至于觉得自己跟李清的关系要比刘晏、王和之、裴元俊三人近一些,毕竟同为李姓,虽然两人的姓氏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并不妨碍李少阳认为同姓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唐朝这时候,五家七姓,乃至于诸多世家对姓氏看得极为严重,事实上也确实有这样的事情,不管两人之间有没有关联,同姓见面总是觉得亲近一些。可是李少阳哪里知道李清是后世之人,对这时候的这种以姓氏区分的家族式的姓氏观念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