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也在为此做着准备。

    当然,这些事情王四郎和李瑞等人是不知道的,李清也没有必要跟他们说起这事。

    “你去波斯寺做什么?那里是胡人聚集的地方,他们信奉的东西莫名其妙的,我唐人很少有人信那些东西。”

    李瑞皱了下眉,问道。语气中对胡人所信仰的景教还是有着些许不屑。

    “好玩而已,听说那里还供奉有历代皇帝的画像,所以想过去看看。”

    李清说道。

    “嗯,过去看看也可以。不过他们那里的教义和礼节跟我们大唐很不一样,不要让这些人冲撞了你们。”

    李瑞点了点头,看了下王四郎,随后又笑着说道:

    “差点忘了。四郎就住在义宁坊,对那里的胡寺肯定很清楚了。”

    站在一旁微笑的王四郎拱了下手,对李清说道:

    “义宁坊那里的胡寺是波斯过来的传教士建立的。贞观年间,从波斯国过来的传教士被太宗皇上恩准在义宁坊建立了自己的寺院。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他们信奉的好像是叫做景教的,拜什么明泰法王、卢珈法王之类的神,礼节和习俗跟我们差异很大,前些年我大唐还有人因为他们的礼节鄙俗而请求圣上取缔的。

    “不过这些来我们大唐传教的人都算是精明之辈,知道跟上层人士来往密切,与皇族也保持着很好的来往,听说当今太子身边就有官员是信奉景教的胡僧,前几年圣上还召见了景教之中的大法王,宁王等诸位亲王也前去波斯寺礼拜过。对了,礼拜是他们的叫法,好像有规定多长时间去寺庙朝拜一次。

    “因为经常组织施舍之类的善事,这些年信仰的人才慢慢多起来,不过主要的还是来长安经商的胡人,我大唐人很少有人信这些东西。这几年景教在长安变得越发活跃起来了。

    “据我所知,景教之中很多教义算是抄袭道家和佛教的典籍,二郎过去看看就知道。”

    王四郎侃侃而谈。因为居住在义宁坊有些年头了,对于景教的一些事情,王四郎还是比较了解的。当然这些李清也都知道的,甚至于比王四郎知道的还要清楚。

    “对了,我让王成跟二郎过去好了。这几年王成跟着我没少跟这些胡人打交道,波斯话倒是会说一些。”

    王四郎又道。王四郎叫过跟在外面的王成,陪着李清前去义宁坊。

    “小李少卿,我们这次过去最好还是摆明身份。这些胡人行为乖张的很,这几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是景教僧就不让进。平时还有人能进去瞧个热闹,看看这些人是怎么做法事的,这些日子倒是被限制了,很多人都不满,想着去长安县衙告状呢,在我大唐的国土上竟然还有我唐人不能进的地方。”

    王成在路上提醒道,语气之中略带愤慨。

    “知不知道是为什么?”

    李清有些好奇,问道。

    “不清楚,不过景教僧还是可以进去的。我们邻居朱武信这个,不几天就会去里面拜拜,也没有听说有什么事情。”

    王成摇头说道。

    李清皱了下眉头,虽然自己知道这次佛骨失踪的事情跟景教有关系,但是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作为赃物的佛骨舍利至今没有什么下落,李清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义宁坊位于长安城北靠近开远门的地方,因为连通皇城那里的安福门,这条大街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西来的胡商入长安除了喜欢走金光门,很多时候也走开远门。

    靠近城西北的这几个里坊因为靠近西市,来长安的胡商们也喜欢在这里地方居住,而义宁坊更是胡人云集的地方。

    李清和昆仑等人过来这里的时候,所在义宁坊的胡寺——波斯寺的门口围了不少人,除了看热闹的唐人之外,有不少的胡人也在寺门口围着。

    李清端坐在马上,在外围看着场中的情况。一队长安县的衙役在寺门口站着,一个唐人正躬身跟带头的县尉说着什么。

    那县尉摆了下手,不耐烦地说道:

    “不要说这些没用的,本县尉只是想知道这胡寺我唐人怎么就不能进去了?这里可是长安,不是波斯,哼,就算是波斯,我想也没有我大唐人不能进去的地方。”

    “吉县尉息怒,并不是不让我唐人入内,而是最近教内教徒在做礼拜,迎接我教圣灵降临,所以教外人士不便观瞻。”

    那人谄媚地解释道。

    “是吗,我倒是想看看这圣灵到底是什么样子,来我大唐竟然要我唐人回避?正好,本县尉倒想问问,这什么灵的来长安可有通关文牒。”

    说话的吉温。李清坐在马上笑了笑,想着吉温大约不知道所谓的圣灵降临只是景教的一个节日,并没有什么圣灵降临。

    “这……”

    那人迟疑了下。

    这时候旁边看热闹的人叫嚷起来:

    “我说苏五,你就不要在这里掺和了,吉县尉过来就是为我们评个理,这是长安城,我唐人为什么就不能进这胡寺了?也没有见慈恩寺、宗圣观什么的不准进,这一个小小的胡寺竟敢把我们拦在寺门外。”

    “就是,这苏五什么东西,脑子被门挤了吧,竟然信什么胡教,还帮着胡人说话。”

    “你这就不知道了吧,苏五可是有一个相好的是胡女,听说是信这个教的。”

    “哈哈,本郎君家里还有两个胡女呢,想找就去买两个放家里。也没见我就信这胡教。”

    群情激奋,不过更多的却是议论站在寺门口的苏五身上。说实话,这里是景教所在的教堂,即便是封了寺门不让人进出也没有什么过错,毕竟这算得上是私人的领地,同样受唐律的保护。

    然而终究因为是胡寺,这不准非教徒进入就引得唐人的不满。

    在唐人的眼中,这时候的西域、波斯等地无疑是蛮夷之地,这些胡人也不过是缺少教化的野蛮之人,来大唐就要规规矩矩的,没想到竟然还阻拦我等。

    其实,这大约算是唐人高高在上的一种表现了。李清来到唐朝十年,见惯了唐人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同样也见识了这些非唐的外族人来大唐的境遇,这时候的大唐很多的奴婢都是这些外族人。

    虽然围着看热闹的唐人情绪汹汹,但是并没有人想着上前去冲击寺门。虽然是胡寺,长安城的人们还是保持着固有的清高和遵纪守法。由于对私产的保护,这时候即便是再破的一间房间,若是没有主人的同意,私自闯入也是要受到唐律惩治的。

    “呸!什么东西!”

    跟着李清一起过来的王成看到寺门口的苏五,扭头呸了一声。

    李清笑了下,问道:

    “你认识那人不成?”

    “怎么会不认识。前些日子这苏五为了从京兆府救人,知道我家郎君跟王御史的关系,天天过来跟我家郎君套近乎,我家郎君没有理会他。后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竟然跟王七郎扯上了关系,以后见到我家郎君就爱答不理的,整个就是一势利小人。也只有这种人才会去信这种教派。”

    “可曾知道是什么事情?”

    李清问道。

    上次在曲江池那里李清是见过这苏五的,当时苏五还缠着王四郎喝酒。至于这苏五想托王四郎办什么事情李清一开始并没有多问,因为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李清也懒得去打听这些事情。这时候再见到苏五,没想到这人竟然跟景教也有关联。

    “听说跟一个胡女有关。”

    王成说道。这时候寺门打开了来,从里面走出不少人,其中有一个蒙着面纱的胡女。王成看过去,随后兴奋地对李清说道:

    “小李少卿请看,就是那个胡女。”

第177章 《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作者?() 
已近中午,阳光洒下来,照在义宁坊里面这条宽阔的街上。

    从寺中出来的胡女一身唐装的打扮,一袭白月长裙领口开的很低,露出丰满的胸部来,面如芙蓉,眉如柳,异族特有的那种眼神勾人心弦,肌肤如雪,一头褐色的头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头上的步摇在阳光下耀出闪光,透明的面纱遮住了脸的下半部,这女子身材高挑,虽然看不出全貌,但是还是很容易识别,在李清眼中真算是绝美的女子了。

    “就是她,跟苏五的关系不清不楚的。听说这胡女之前因为家里郎君犯事,受了牵连,最后还是苏五通过王御史家七郎君的关系,给这个胡女脱了罪。”

    王成指着那个胡女说道。

    “你认识这个女子?”

    李清看着王成说道。

    这时候来长安的胡人大都从事经商的行当,王成认识也是有可能的。

    “也只见过几面,以前杨二在西市那里霸道的很,很少能看到这胡女抛头露面,没想到杨二刚死,苏五就得了手了?”

    王成有些八卦地说道,不过正说着,突然想起什么来,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忙又跟李清说道:

    “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小李少卿,这胡女就是杨二抢来的老婆。之前刺杀小郎君的杨氏兄弟中的那个杨二。”

    李清挑了下眉毛,对于这个消息倒是有些意外。虽说之前李清被刺的案子由大理寺和京兆府共同负责,但是此次案件的侦查还是主要靠京兆府。而作为大理寺少卿的李清除了一开始去牢里见过杨二一次,后来就是找寻崔光尸首的时候去过一次京兆府。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犯案的犯人以及家属的抓捕和审查还是京兆府在做,李清只需要听取京兆府的审讯结果就好。

    上次刺杀事件中,杨氏兄弟和崔光以及其他的同伙固然是罪有应得,然而在李清这个后世之人的心里,还是有着祸不及妻儿的观念在,所以并没有太多去关注那些人的家属,即便是对杨二有过一番调查的李清也并没有见过杨二的这位胡女妻子。

    按照唐律杨二的妻子应该是被送去教坊司或者卖作奴婢的,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王御史府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让一个胡女摆脱了唐律的惩处。

    这时候的大唐,胡人的地位其实并不高,而能够让王御史府保了这胡女,看来背后有着什么交换才是,李清心中笑了下,看来事情变的越来越有意思了。

    一起跟出来的几人中间,有一个中年模样的胡人,穿着是景教的服饰,看起来应该是景教之中的主教人物。中年胡人上前跟吉温见过礼,恭敬地说道:

    “这件事是教中主事之人私自下的命令,此前阿罗含大法王并不知晓,现在阿罗含大法王已经撤了这条教令,唐国人可随意入寺观看。阿罗含大法王也会在圣上面前请罪,希望不会影响我教与唐人的和睦。”

    阿罗含是这时候在大唐的景教主教,曾被李隆基找去兴庆宫开坛讲道,更被李隆基封为“镇国大法王”,算是承袭了高宗年间景教主教阿罗本的封位。

    作为景教在大唐的最高负责的主教,阿罗含广交皇族子弟,跟数位亲王关系密切,兼之这些年景教发展迅速,阿罗含在唐朝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虽然是一个胡人,但是并不是一个小小的长安县尉可以得罪的。

    吉温见这中年胡人搬出阿罗含,刚才还义正言辞的表情缓和下来,看着眼前的这位胡人僧,缓缓说道:

    “不是我吉某故意刁难,这长安城中勋贵众多,有些人喜欢一些新奇的东西,贵教寺中建筑等异于我大唐,有很多贵人说不定一时兴起过来看看,贵教若是把这些贵人挡在了门外,那可是吃罪不起。呵呵,长安城中,即便是阿罗含法王怕也有不敢得罪的人。吉某过来正是要给你们提个醒,小心一些不长眼的人冲撞了什么勋贵,到时候给贵教惹来大祸。”

    “多谢吉县尉,景净在这里代大法王谢过了。”

    叫做景净的中年胡人忙拱手道了谢,

    “吉县尉过来辛苦,请到寺内用茶。”

    吉温看了一眼周围的人,摆手说道:

    “不用了,吉某还有差事在身,就不打扰了。”

    “送吉县尉。”

    吉温转过身,穿过人群往外走去,看到站在外围看热闹的李清,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连忙快步走了过来:

    “李少卿怎么过来了,难道来义宁坊有要事不成?”

    李清下了马,没有回答吉温的话,看着寺门后的众人,问道:

    “吉县尉过来这里是什么事?”

    “唉,有人去县衙告状说这胡教寺不准我唐人入内,明府大怒,命吉某过来看看。小郎君多日不见,一向可好?有什么吩咐直接跟吉某说,吉某一定办到。”

    吉温躬身问道。

    李清点点头,笑着说道:

    “有劳吉县尉牵挂。李某听说这义宁坊有间很大的波斯寺,想来就是这里了。”

    “是。长安城的景教所在就是这间胡寺。”

    “吉县尉可有时间,陪李某进去逛逛?”

    “有,有。”

    吉温忙答道,又扭身陪同李清往寺门口走去。站在门口的景净见刚才还飞扬拨扈的吉温见到李清一副温恭的样子,早就猜到李清身份高贵,这时候见李清在吉温的陪同下过来,忙迎上前去,笑着拱手说道:

    “景净见过这位郎君。”

    李清看着走上前的景净,心中暗道,不知道这位是不是历史上留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那位。李清见景净一身红色景教服饰,略带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景净大师在教中任什么职务?”

    “忝为主教。”

    景净看着李清有些迷惑地看着自己的一声服饰,笑着解释道:

    “这几天就是圣灵降临的节日,教中主教可以穿红色教服。”

    李清点点头,自己对景教并太多的了解,不知道景教这个基督教的分支跟后世的基督教有着怎么样的区别,还好没有把景净当成红衣主教。

    景净并不认识李清,眼光询问的看向吉温。吉温笑道:

    “这位是大理寺的李少卿。”

    “原来是李少卿,请随我来。”

    景净又重新见礼。

    李清笑着拱了下手,笑着说道:

    “李某这次过来是朝拜一下诸位先皇,倒是多有打扰。”

    景净忙引着李清几人往波斯寺内走去。

    刚才看热闹的人见李清过来,虽然并不认识,但见吉温和景净的态度自然知道李清应该是什么权贵子弟,忙让开了道。在寺门,李清留意了一下站在那里的那名胡女,那胡女微微躬了下身,跟着苏五走去了。

第178章 历史行程中的两朵浪花() 
位于义宁坊的这座波斯寺占地极广,虽然不能跟大慈恩寺和宗圣观那样的佛、道两家的寺观相比,但还是占据了很大一块地方。胡寺临街而建,外围被高高的院墙给遮挡住。

    从建筑风格看,里面的教堂依然保留着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拱门圆顶,四方墙壁托着一个大型的圆顶,圆顶上面是一个极大的十字架,整座教堂由几个相连的圆顶建筑组成,中间是最大的一处。

    教堂的外面由几根巨大的木质立柱支撑,托起整个圆穹顶。虽然整个教堂的建筑风格还是西式的样子,然而依旧受到唐朝建筑很大的影响,除了根基,整个教堂几乎全部采用的是木质结构,四方檐角隐约可以看出宫殿的影子。整座胡寺里面回廊相连,花草树木,假山奇石,俨然是一处另类的园林。

    李清在景净和吉温的陪同下往教堂那里走去。

    这座波斯寺最主要的建筑是里面的大教堂,离大门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李清沿走廊过去的时候,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