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着急,咱们保安军在苏北有三个主力营,要真打起来这帮家伙还不够看,倒是西边兵少了点,这回出兵你就别凑热闹了。”周彬轻笑道,指着毛贵,“参谋长,你说这回咱们拿不拿金陵?”
毛贵睁开眼睛,抬起头来,叹了一口气,拱手道,“大人,依我看来,战事还须从长计议的好。”
“怎么说?”周彬问道。
“因为,各处民生艰苦,如今再起刀兵,这多年的休养之功,岂不是功亏一篑?”毛贵苦着脸道,摇头道,“我恐明日今时,北地百姓又是怨声载道,感叹蒙元暴政又回来了。”
周彬摇摇头,道,“不行,你别再说这个了,这次得依我的,这个仗非打不可,这是国战啊。”
一旁的张瑜叹道,“大人有所不知,此次一战颇多困难,咱们保安军虽然施行新政,但是短时间内民心未附,且府库空虚,我刚才算了算,若是战端一开,我保安军至少用兵两个军,征发民夫四十万,粮饷用度朝少里说也得数百万,银子倒是问题不大,但这个粮食却可真是难为。”
张瑜苦笑道,“北地历来贫瘠,老百姓喝粥都喝不上,地方藩库根本难以存粮,若是真打,咱们还得从各地运粮过去,几经辗转,数百万粮秣就得翻番,没个千多万是拿不下来的。”
周彬反驳道,“只要能拿下整个苏北,这个代价值得!苏南可是鱼米之国,咱们拿了好好生养,国力得跳一大跳。”
“大人圣明。”姚广孝大声赞颂,旋即转移话题,“依着主公的意思,咱们此刻是一定要兵出苏北?”
“当然?”周彬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依着姚广孝的眼光,周彬根本不相信他会看不出其中的关键。
“主公恕罪,贫僧以为不妥。”姚广孝肃容道。
周彬笑道,“说来听听。”他素知姚广孝为人谨慎,绝不会没来由的这么说。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主公以为如何?”
周彬差点笑出声来,老实说就他看来,这些话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但如果说永远正确那就不行了,他含糊点头,“当然、当然。”
姚广孝微笑点头,拱手道,“朱元璋初定江南,百姓深受其苦,而今之势,能解万民倒悬者,乃主公一人也,故主公之胸怀,当在天下,苏北一地,不过蝇头小利,何去何从,主公自知。”
周彬一怔,定定的看着姚广孝,默然良久,愕然道,“你的意思是?”
“主公,贫僧以为,保安军应该进兵江西。”姚广孝说道。
打过长江去一向是保安军的既定方针,这个论调现在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支持。
这并不奇怪,方国珍如今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几乎都可以算得上是濒临绝境,名义上还是朝廷的万户,拥兵数万,其实方国珍的势力早已大大缩水,真正能够发号施令的或许仅仅只是周围的地域而已,收拾方国珍,很容易,也迫使方国珍不能做墙头草。
姚广孝现在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不过他倒没什么私心,,所以好处终归是落到别人身上,站在军师的角度来看,江西无疑要比苏北重要得多。
可是从南宋时代开始,苏杭之富就为天下之冠,拿下这个地方,对保安军的助益不言而喻,两下也不矛盾。
作为首脑,周彬当然不会连这点眼光都没有,不过现在他想的是倒是另外一件事情。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方国珍现在的实力都缩水得厉害,据情报所说,自从保安军兵出苏北,那些原本统一在方国珍麾下的各个大小头目,频频对保安军暗送秋波,维持一个大体上的和平共处。
可以想象,象这样的军队,要真打起大仗来,真正能有多少人能给方国珍卖命,那只有天知道了,按照茅十八那边的话说,只要三个营,保管可以把方国珍打的片甲不留。
不过问题就在于朱元璋,众所周知,方国珍和朱元璋还有些香火之情,朱元璋也需要方国珍打前锋,所以才有了联合北上的趋势。
朱元璋的算盘打的噼啪响,局势对保安军很是不利,按照现在的局势,保安军如果大军南下,估计打到方国珍那里应该不算难。
但是如果朱元璋扶持方国珍,保安军却又立即陷入和朱元璋的人马正面接触状态,当然保安军绝对不会认为方国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但雄踞江南的朱元璋却实在是令人头大。
虽然如此,但保安军也并非畏惧朱元璋和徐达,这个难题不在乎军事,而在于经济。
自从周彬亲自力主改革新政后,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当兴盛的阶段。
所以周彬一声号召,立即得到了普遍的拥护和支持,工商业成长迅猛非常,农业也得到了恢复,粮食产量连年增加。
但若是现在和朱元璋开战,这个大好局面无疑将不复存在,战争打的越晚,对保安军是越有利的。
周彬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兵出江西,利箭中插,二是集结主力于苏北,彻底剿灭方国珍,吞并苏北,和朱元璋进入直面接触的境地。
第一个选择,禁卫军若是成功夺取江西,除了获得一大片广袤而肥沃的国土之外,还得了一个进攻浙东的跳板,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朱元璋可不是木头。
所以,抛开后勤因素,仅用兵角度讲,要夺取苏北,拔除朱元璋的落脚地,保安军的部队至少也要两个军,不然将无法保证不出其他意外,但是,保安军于河南苏北的全部军事力量加起来,也不过四万人马左右。
虽然保安军骁勇善战举世闻名,但如此用兵却也实在是危险了一点,朱元璋的数十万大军可不是摆设。
所以,一旦把攻打苏北确定为战略目标,那么保安军势必要于各地抽调重兵集团入苏参战,然而苏北的战略位置重要之极,目前又是和方国珍直接对立面,局势紧张一触即发,谁能保证,如果抽调部队入苏北,方国珍会不会反弹?
保安军成军数载,旁人望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气势喧天不可一世,然而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支强悍的军队一直饱受兵力不足的困扰,每一个地方都兵力吃紧,每一军都轻易动弹不得。
这个庞然大物唯一的战略机动部队,仅仅只是周彬的亲兵军,而就是这区区一个军的机动部队,却又同时担负着大都的地方卫戍任务,就算勉强能够抽调,也至多只有两个营,四千人左右。
目前禁卫军能够抽调的兵力只有这一个军,这个情况确实是非常之令人沮丧,然而就目前的国力来讲,这已经是极限了。
自从周彬入主中枢之后,若说太平盛世无疑是痴人说梦,除了政治不稳的江南外,偏远地区仍然匪患丛生,流窜着大大小小的强盗,土匪以及所谓的红巾义军,虽然保安军努力清剿,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事情。
而除此之外,各地的恢复建设工作也没有完成,经过将近几年的修养,复耕的农民虽然取得了丰收,但是大部分人仍然吃不饱,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明年春天,大部分地区应该不会逃荒,北地的粮食平衡一下,算是可以度过一个安稳年。
按照毛贵的判断,保安军继续推行好的政策,至少还要经过三年修养,那才勉强算得上是温饱,保安军才有能力发动统一战争。
所以,鉴于以上两个选择,大部分官员认为目前的最佳选择无疑是攻略苏北,夺取富庶省份,用以滋养财政,扩充军队,为武力统一全国做好准备。
相对于这个宏远目标,江西攻略就显得颇为小器,就算能够获得成功,那也只是取得一隅之地而已,于全局助益甚少,要知道江西的一切也是需要苏浙等地供养的。
但是,若是选择第二个目标,那面临的困难亦更为巨大,除了朱元璋方面的政治因素之外,保安军的兵力也不宽裕。
目前保安军正面之敌除了朱元璋之外,还有将近两万方国珍军,这股敌军虽然建制不整且指挥不一,但却大多是久经训练且有战斗经验的军人,实力却不容小窥,若是保安军大军压境,方国珍和朱元璋联合起来,打上几场恶仗,恶心恶心保安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总参谋长毛贵慷慨直言之后,会议立即陷入一片争论,周彬听得有些脑袋大,老实说现在他非常犹豫,就目前的局势来看,两种选择都各有优劣,实在是难分上下,而现在一时之间要他作出一个决定命运的选择,委实太过艰难。
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式,会议除了决定再次扩军备战外,没有作出任何有意义的决议,然而此刻战争的大幕已经拉开,容不得他们左斟右酌。
正当一众大将聚集大都之时,苏北局势又有大变,徐达的部将蓝玉率领大军进击苏北,战争爆发了。
镇守前线的茅十八闻讯后,立即命令所部即刻开拔进攻苏北,前线兵力总集结,进行战争动员,同时飞马奔赴大都,请周彬派出增援部队。
等到信使到达大都的时候,苏北战事早已如火如荼,茅十八在得到后勤输送的大批军械辎重之后,立即兵分两路进攻苏北,其中茅十八自领主力大军于淮安出发,围攻高邮,窥视扬州;另一路由部将统率,偏师东南,进击安丰,威胁泸州。
苏北局势恶化至此,战争已经爆发,保安军再也没有周旋的余地,虽然茅十八的决定有些突兀,然而此时此刻,保安军却没有任何人出来追究他的责任,作为坐镇一方的大将,他的做法看似冒险,但却是无可奈何之下的唯一抉择。
保安军总参谋部发出紧急调令,命令陈成所部大军、姬继祖所部大军,于十天之内赶赴苏北前线集结,同时遏制方国珍乱兵异动,稳定局势。
如此阵容,可谓空前,茅十八,陈成,姬继祖,陈鍒头无一不是威名赫赫的名将,麾下部队亦是全额满编的精锐部队,整个南下兵团,总兵力近四万人,其中骑兵近两万人,步兵一万人,炮兵近八千人,装备大小火炮二百二十余门,火枪三万支,按照周彬的意思,此次苏北战役,唯一的要求就是快,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打垮朱元璋的先锋部队。
针对苏北方向的严峻局势,大都极为迅速的作出了反应,其中第一批应援入苏北部队是原本驻防河南的陈成所部,接到开拔命令之后,立即全军开拔,前锋仅六天就抵达淮安。
然而此刻苏北战事已经白热化,茅十八所部万余人已经对淮安发动了全面进攻。
和其他农民军出身的部队一样,朱元璋的部队仍然保留了许多农民军的习惯,其部虽然威名赫赫,但就军事制度上讲,和保安军比起来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而且还不小。
蓝玉这支部队说是全军三万余人,但实际上能够打仗的最多只有两万不到,其中约莫六千多骑兵,而且大炮很少,火枪不足一千支。
蓝玉本人出身微末,后来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一路晋升,现在官居先锋将军,立功心切的蓝玉在进攻初期,很是下了血本,给保安军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这时保安军已经接管交替了防务,保安军援兵马赶来,而茅十八所部主力汇合于淮安,一路开拓,马不停蹄。
因战事仓促,保安军方面根本没有做好后勤补充,在上一轮的军事行动中,茅十八所部近万人全线逼进,在获得新的物资补充之前,大军根本无力对淮安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进攻。
淮安一线的大规模战事已经暂时停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前线就此风平浪静,蓝玉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否则也做不到先锋官,恰恰相反,他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是徐达麾下大将中相当出色的一个,虽然就资历以及战功来讲,他比之常遇春、李文忠等要差上一线,但这也仅仅只是资历而已,与他的本人的才干关系不大。
经过几天激战,茅十八所部趁蓝玉防卫疏忽之际,突然派遣小股部队奔袭各处要塞,随后大军掩进,连续攻占崂山屯,小辛庄等战略要地,主力集结淮安之北,之后围攻府城,经三日苦战,在陈成的大炮掩护下,终于攻克了淮安府城,打开了通往高邮的通道,蓝玉大骇,残余部队朝高邮一线撤退,意图据险扼守,守住高邮。
第209章 【青年才俊的接班】()
这时茅十八率领大军虽然连战连捷,并且得到陈成所部第二军的接应支援,但发动攻击所需的粮秣军械武器却消耗殆尽,加上苏北道路崎岖,补给困难,而且近万大军消耗惊人,火药尤其紧张,因此虽然兵力数倍于当前之敌,却也只能困坐淮安,等待后方的物资补充,尤其是武器弹药的补充,保安军自从过度到火器时代后,对火药的消耗量大的惊人。
苏北战争暂时平静下来,除了小股斥候部队的试探性交锋之外,两军都未有大规模作战动作,前线传回来的最新情报,都是徐达增兵高邮,固守城防之类旧闻,双方都严防死守,有用的情报反而少了。
保安军第二军于秋后率军抵达淮安,陈成是此次南下兵团的最高指挥官,周彬将主力划归到他的麾下,作战兵员三万余人,连同两万六千余辅助民夫,近有六万之众,而保安军对外宣称的口号是十万大军。
从表面上看去,这支主力兵团的任务是支援苏北战事,和茅十八兵团席卷苏北,然而实际上却不仅仅如此,否则陈成也不会因此着急。
保安军此次发动苏北战役,虽然达到了突然性的效果,而且战果不菲,但于军事布置上却颇为被动。
因为兵力投入的关系,原本坐镇河南的兵团经抽调之下,多数都已非常空虚,在防备西南方国珍的防线上,目前竟然只有姬继祖麾下的一个营,实在是令人放心不下,所以迫切需要从别的地区抽调重兵填补空白,震慑方国珍。
除此之外,这支朝前线运动的部队也给方国珍发出了一个明确暗示:即苏北我们是非拿下不可,识相的就不要乱说乱动,否则大军一拥而上,让你们死得很难看,连个便宜王爷都没得做了。
陈成很清楚自己肩负的任务,这一路上他的部队进兵非常迅速,三万三千余人的大军,被拉成了一条1字长蛇阵,骑兵在最前方开道,四个步兵营整装跟进,而辎重营和炮兵营被远远的拉在后方。
前不久,苏北地区下了一阵大雨,道路上泥泞不堪,衣甲鲜亮的保安军官兵踩在齐踝深的污泥上,艰难的向淮安方向前进,深秋的山地一片荒芜,大军过处,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家,这片土地又陷入了重重兵荒之中。
陈成将前进指挥部设在骑兵第一营,尾随骑兵的快速前进,现在跟随在陈成左右的只有一队卫兵。
千多里长途跋涉下来,这位草根出身的将军居然有些烦闷,或许是因为人地生疏,不太习惯的缘故吧。
顺着大道一路前进,过了小山,巍峨高大的城墙,已经隐约可见,这时前锋骑兵飞马回报,淮安守将出城迎接。
因为淮安尽在保安军的掌握之中,小辛庄的战略位置显得不太重要,而且眼下大军尽调东线,军力颇为紧张,所以后方留守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为防小股敌人的空架子,打仗未必能行,但是唬人绝对足够用了。
现在负责淮安防御的军官居然是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身材瘦削,满脸稚气,尽管极力修饰,但嘴唇上却也只是一圈略略发青的绒毛,这时远远看见陈成一行,少年急忙下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