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丫头,倒是能想!”一个声音传了进来,让汝南公主和安康公主姐妹两个皆是一惊。
第九十一章 夷男来朝()
更新时间:2012…08…18
汝南公主和安康公主见了来人,忙参拜道:“儿臣参见父皇!”
来的正是太宗,方才太宗听了马宣良的回禀,知道杜睿并没有拒婚的意思,一桩心事也就放下了,正想着去寻安康公主,却听宫人说,安康公主去了延福宫。
安康公主与汝南公主交好,太宗自然知晓,对那个自幼便体弱多病的次女,太宗的心中也多了几分怜爱,此前也想过将汝南公主指婚给杜睿,但是一来汝南公主相较杜睿还年长一岁,二来汝南公主体弱多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一来杜睿脱不了干系,自己也不好回护,二来也对不起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呕心沥血的杜如晦。
杜如晦所生三子,嫡长子杜构才智平庸,最多也就能为一州之长,担不起扶保江山社稷的重任,次子杜荷更是纨绔之名,传遍京城,太宗也时常听人说起杜荷的荒唐事,要不是碍着杜如晦的面子,不想对不住已逝的挚友,早就断了城阳公主的婚事。
唯有庶子杜睿成器,硬生生的将杜如晦的才气占了九成九,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想着太宗便也到了延福宫,想要顺便去看看汝南公主。前些日子,汝南公主又发了一次病,宫中的太医们也是束手无策,几服药下去,虽然暂缓了病情,却也未能尽除,为此,太宗还发了老大的脾气,要不是长孙皇后求情的话,太宗差点将几个太医一同砍了脑袋。
刚到宫门前,太宗便听到了安康公主那番娥皇女英之言,顿时也是哭笑不得,故意板起了一张脸,迈步走了进去,大声道:“你这丫头,倒是会想!”
安康公主见太宗唬着一张脸,也不害怕,笑嘻嘻的走过去,拉着太宗的衣袖道:“父皇是说女儿想的不对!”
看着安康公主天真烂漫的一张脸,太宗便是真的有气也发布出来,伸手捏了把安康娇嫩嫩的小脸蛋,道:“那杜承明何德何能,朕将你这个心头肉许了他,便是他天大的造化了,如何还能将两位公主都许配给他,你倒也不怕折了他的寿数!”
一旁的汝南公主道:“父皇休要听安康妹妹乱说,她年纪还小,不过是一时戏言罢了!”
太宗放了安康公主,快步走到了汝南公主的身旁,俯身将她抱起,疼惜道:“汝南!你身子弱,要躲在榻上休息,这里的奴才也不晓事,也不怕你累着!”
汝南公主听着太宗关怀的话,心里也是阵阵温暖,道:“不干他们的事,是女儿觉得这两天身子松快多了,便想着下床来走走,总在榻上躺着,人都乏了。”
太宗见汝南公主这两天果然气色好了不少,也是高兴不已,虽然对于每个儿女的亲厚不同,但是太宗对膝下的这些儿女,都是一般的爱,当初金山公主,和还没有赐予封号的皇十八女早夭的时候,他便心疼的死去活来,生怕这个次女再有什么不测,太宗可不想再经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惨事。这些年来,便时常的延请名医为汝南公主诊治,却总不见好。
“便是好了,也应当注意休息,你自小的身子弱,当尽心调养,不要让父皇,和你母后担忧!”
汝南公主乖巧的点点头,道:“父皇和母后都放宽心,女儿记下了!”
太宗将汝南公主抱着安置在了榻上,替她盖好了被子,就在一旁坐下,此时的太宗哪里还像是一个君王,分明就是一个疼惜女儿的慈父。
回头看着安康道:“你这丫头,年纪也不小了,整日里就知道四处乱跑,如今许了婚,以后当多多和你汝南姐姐学,小心将来过了门,被人嫌弃!”
安康公主不服道:“他敢!杜睿要是待女儿不好,女儿就来父皇面前告状,父皇要是不管,女儿便去找母后做主就是了!”
听着安康公主孩子气的话,太宗也是忍不住一阵笑,那么多儿子,除了仁厚孝顺的李承乾之外,没一个让他省心的,虽然说众多皇子,随便哪一个都看成人中龙凤,但是偏偏心思多了,管束不了,倒是这些女儿能让太宗时常的开怀一笑。
“你今日这般说,等到他日真的嫁了过去,恐怕就和杜睿那小子一条心,一起算计你父皇了!”
安康公主闻言,忙跑了过去,依偎在了太宗的怀里,道:“女儿便是嫁了过去,也还是和父皇一条心,父女连心,父女连心,岂是那么容易就能隔断的!”
太宗揉着安康公主的小脑袋,享受着女儿带给自己的欢乐,父女三人聊了一阵,太宗突然道:“安康!近日薛延陀部首领夷男来朝,朕要在太极殿摆宴招待他,满朝文武,长安城中的宗师,勋贵,皇亲都要来,你也告诉杜睿,让他也来参加!”
安康公主知道,太宗让她去通知杜睿,是给她一个名正言顺去见杜睿的机会,此时她既然已经被许了婚,今后自然也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去杜睿府上了。
“儿臣领旨!父皇!让杜睿来,是不是那个什么薛延陀也会像此前的倭人一样,在宴席上出题来考校我大唐的学问啊!”
太宗笑道:“该是不会,那夷男对朕倒也十分恭顺,不过他此次来却是另有目的,前次他背反颉利,杀了颉利的侄女,他的后敦,此次来朝,恐怕也想着向朕求亲呢!这几日朕也在为此烦闷,不知该如何应对!”
安康闻言一惊,道:“求亲!那夷男可是要娶个公主回去!”
安康公主这么一说,汝南公主的脸色都白了,如今太宗的众多公主当中,除了几个还年纪幼小,尚在襁褓之中的,便是她还没有许婚,难道自己便是那个要嫁到薛延陀的公主。
安康公主见汝南公主的脸色都白了,忙道:“父皇!女儿便是死也不要让汝南姐姐嫁到什么薛延陀去!父皇如果一定要嫁的话,女儿便去回了杜睿的亲事,嫁去好了!”
太宗闻言,也知道两个女儿都想多了,忙道:“没有的事,朕如何舍得把你们两个嫁去薛延陀,此事还尚未有定论,便是当真要许婚,也不会是你们两个,朕这般说,你们可放心了!?”
听太宗这般说,安康公主总算是放心了,笑道:“女儿便知道父皇舍不得女儿和汝南姐姐!方才都是女儿错怪了父皇,还请父皇恕罪!”
看着安康公主一本正经的模样,熟知她性情的太宗也是忍俊不禁,哪里还舍得责怪。
大唐贞观五年二月十五这一天,长安城外,以河间郡王李孝恭为首的一些文武一大早便奉旨出来迎接薛延陀部来朝的真珠毗伽可汗。
当初倭国遣使臣来朝,可没有享受到这样的礼遇,关键便是这夷男在大唐北伐期间,率部响应,为大唐剿灭颉利,立下了大功,所以被太宗封为了漠北诸部的首领。
官道上,夷男一行人已经看到了长安城的城门,夷男也是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当年颉利攻击他的部族,他的父亲被颉利亲手斩杀,他却不顾兄弟,部将的反对投靠了颉利,这么多年卧薪尝胆,总算是在大唐北伐之时,在颉利的身后捅了一刀子,如今虽然归附了大唐,却也称得上是功成名就了。
“可汗!前面大唐皇帝派人来迎接可汗了!”一个探路的骑兵回禀道。
夷男闻言,道:“可知派来的是谁?”
骑兵道:“是李唐的宗室,河间郡王李孝恭!”
夷男听了,面色有些不愉,对身旁的属下道:“看起来李世民并未将我薛延陀部放在眼里,居然只派了一个宗室前来迎接,当真可恨!”
身旁一人道:“可汗不必如此,臣听说那李孝恭在李唐宗室之中也甚有名望,当年李唐的太上皇奇兵之时,便甚为倚重,后来更是西取巴蜀,攻占三十余州,俘获朱粲;南征萧梁,得李靖之助,灭了萧铣;又招抚岭南诸州,擒辅公祐于武康。江南平定后,拜扬州大都督。其后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因军权过重受到猜忌,才被召还的。”
夷男闻言,道:“如此说来,也算是英雄了!倒也不算慢待,走吧!一起去会会这位河间郡王,毕佳罗!你来说说看,本可汗此次来朝,大唐皇帝会把哪位公主许配给本可汗!”
方才说话的那人便是毕佳罗,是夷男的心腹之人,闻言道:“臣听说大唐皇帝的众多公主,大多都许配了人家,唯独汝南公主和安康公主尚没有许婚,不过那汝南公主自幼便体弱多病,倒是那安康公主,虽然年纪尚幼,但却长得如同草原上的鲜花一般,是大唐皇帝的掌上明珠,恐怕不会轻易嫁到外邦的!”
夷男道:“娶回个病秧子作甚,要娶就娶他们皇帝的掌上明珠!当初要不是我们薛延陀相助,李唐如何能轻易的灭了颉利,大唐皇帝要是不肯的话,本可汗便也学着颉利带兵来他长安城下,逼他同意!”
第九十二章 情敌()
更新时间:2012…08…19
太极殿内,薛延陀部的真珠毗伽可汗来朝,是大唐贞观五年以来的头等大事,听人回报李孝恭已然将夷男一行人迎入了长安,太宗便遣人召来满朝文武,此次夷男来朝,关系重大,也容不得太宗君臣不重视。
历朝历代的君王所追求的不过就是建立丰功伟业,为后人所敬仰,而身为华夏正朔,无论是那个朝代,评定盛世的标准就是有没有万国来朝的景象。
太宗虽不好大喜功,然位居寰宇,使外邦来朝,还是让他激动万分,特别是如今刚刚平定颉利,大唐最重要的便是确立他们的草原霸主地位,总不能刚解决了一个颉利,又蹦出一个人来和他争锋,薛延陀部作为如今草原上最为强盛的一个部族,前来朝贡,自然史意义非凡。
长安城内,外邦来朝,一大早长安城中的百姓也纷纷出了门,前来观看,历来能使外邦来朝的都是太平盛世,明君在朝,如今连漠北的薛延陀部的可汗都到了,可见大唐之兴盛如斯,这些百姓们也是与有荣焉。
杜睿本来正在书房内著书,此前资料收集的都差不多了,如今杜睿已然写到了秦纪的一多半,正是文思泉涌的时候,虽然也听说了薛延陀部的可汗来长安朝见天子,安康公主还特意来宣讲了太宗的口谕,让他晚上去参加国宴,可是杜睿当真是兴致缺缺,一个外邦的小部族首领,前来朝见,哪里值得如此兴师动众的。
如今杜睿正写到商鞅变法一节,对于商鞅,杜睿是非常敬仰的,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倡导变法之人,商鞅的功业不仅仅是完成了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型的最后一步,更重要的是他为秦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结束了平王东迁以来,中原纷乱的局面。可以说一统六国的最大功臣不是王翦,李斯,甚至都不是秦始皇,而是商鞅。
突然杜睿书房的门被人强行撞开,现在还是早春月份,贞观一朝又处在一个小冰河期,天气还冷得很,一阵风吹进来,将他的书稿都吹乱了。
杜睿正想着埋怨几句呢,却看见进来的是安康公主,顿时纵然是有天大的火气,也发不出来了,安康公主虽不娇蛮,但也是个不讲理的,看着被墨迹玷污了的书稿,他也只能苦笑道:“安康!做什么有风风火火的,门摆在那里,就不知道敲一下吗?这半天的功夫算是又白费了!”
安康公主也不理杜睿的埋怨,道:“你整日里就知道埋头在书房里写写写!难道就不知道如今发生了大事吗?还是你早就忘了我的话。”
杜睿将废了的书稿团了扔到一边,又取过了一张公子纸,道:“有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夷男来朝罢了!”
安康公主闻言一愣,道:“外邦来朝,这可是当今大唐头等的大事,你如何这般不经心!”
杜睿边写边道:“一个部众不足二十万的族群首领来朝,这算得什么大事,便是此前来朝的那些倭人,国中也有数百万口众,不也是被打发了吗?一个小小的薛延陀,哪里用得着兴师动众,再说我一介白身,朝中大事自然有圣上和满朝文武操心,我跟着凑什么热闹!”
安康公主闻言,不满道:“怎么不关你事,你是我的驸马,自然也是大唐的亲贵,如今朝中出了大事,你还这般漠不关心的,你再这样,我可就要去找父皇告状了!”
杜睿见安康公主又用这手,也是无奈,将笔放下,道:“好!好!好!你且说说,我该如何是好!”
安康公主见杜睿服软,这才笑了,道:“你也跟我一起去瞧瞧,人们都说薛延陀的人长得人高马大,穿兽皮,脸上涂着油彩,我也想要见识一下!”
杜睿闻言,心中不禁替夷男默哀了一阵,感情安康公主将薛延陀的人全都当成了山顶洞人了,还穿着兽皮,脸上涂着油彩。
杜睿心里自然不愿意去:“安康!你看着外面天寒地冻的,人出去连耳朵都要冻掉了,还是待在家里的好,实在不行的话,今日我便将那《西游记》说上两段,小莲还等着我给她讲故事呢!”
安康公主好像根本就没听见一样,过去就拖住了杜睿的胳膊,道:“你少唬我,上次也说讲两段,结果两段合起来和一段也没什么区别,你也别把小莲做挡箭牌,她早就在前厅等着了,要不我就让小莲来请你如何!”
让小莲来请,那还了得,那丫头被杜睿给娇惯坏了,要是发起脾气来,还不把他这书房给烧了,闻言杜睿赶紧起身,道:“好!咱们这边去,总行了吧!”
被安康公主拖着到了前厅,杜云莲等人早就在等着了,敢情安康是先说动了众人之后,方才来叫杜睿的。
一家人出了门,感到了朱雀大街,这条大街横贯长安城的南北两向,定是夷男等人的必经之路,杜睿他们到时,大街两侧已经挤满了长安民众,杜睿见挤不进去,便带着安康等人去了街边的一家酒楼,上了二楼,里面人倒是不多,找了个临街的位置,让店小二上了几样点心,便凭窗看去,正好看到夷男一行人到了。
安康公主听夷男一行人到了,一把将杜睿推到一旁,伸着脖子一个劲儿的看,很快就失望而归,道:“什么穿着兽皮,我看和执失思力姑父的穿着打扮也没什么两样!”
说完就退到一旁去了,杜睿笑了一下,他今天可不是来看原始人的,历史记载,这个夷男虽然目前对大唐甚是恭顺,却也野心不小,他当初趁着大唐北伐,突然竖起反旗,也不过是为了能取代颉利成为草原的霸主,可如今定襄一代都被李靖的大军占领,让他的野心没有施展的地方,以至于在贞观十四年的时候,他还是按耐不住寂寞,对着大唐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不过那时节大唐可不是武德年间的模样了,一通狠揍,让夷男知道了什么叫做天威难测,从那时起,才总算是认清了自家的实力,老老实实的趴下了,不过目前来说,这个夷男还是大唐的不稳定因素,绝对不能小视。
杜睿凭楼远眺,看着在李孝恭身边那个神态倨傲的年轻人,心中便给这个夷男下了定义一一不过如此!志大才疏!
若是这样的人都想要取代一代枭雄颉利的话,那草原上的阿猫阿狗就全都成了大唐的心腹大患了。
在茶楼坐了一会儿,杜睿便带人回府了,临走之前,安康公主还不忘叮嘱,让他记得晚上进宫赴宴。
杜睿点头应了,到了晚上,梳洗过后,又换了件新衣服,杜睿就这么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