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姬长安得造势,第一步,就是在民间散播童谣,这种方式,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人用,而且效果出奇的好,姬长安也决定用一用。
从明天开始,“贞观灭,李氏亡,姬姓者,当为王!”这种类型的童谣,将在一天之内,传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哪怕是帝国最遥远的边境,都会明白这童谣中传达的意味。
再比如说秦始皇的陨石,陈胜吴广的狐狸叫以及武则天用过的那些招数,姬长安都准备用上一遍,到时候,恐怕整个天下都要被洗脑了。
而且姬长安还有杀手锏,九鼎,白泽,甚至他可以通过阿西,用积分来制造祥瑞。
夺取民心这种事情,对自己来说,实在是简单得很!姬长安思及此处,脸上不由得泛起一阵微笑。
在姬长安的思考中,国公府到皇宫的距离仿佛转瞬即逝,一千血衣卫保护着姬长安的马车,来到了太极殿前。
姬长安下了马车,看着乱糟糟的太极宫,叹了口气,昨天晚上所做的事情对于太极宫伤害太大了,虽然没有对财物建筑造成什么破坏,但是所有的宦官,衣绯宦官用衣服表明身份高低,衣服绯色乃五品者及以上,全部死绝,同时为了保密,所有的史官都被杀死了,没有一个遗留,光是这两种人的消失,就对帝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事实上,史官的集体死亡是姬长安也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没办法,史官不直接死了,那么姬长安的谋划就一切成空了,史官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记载下来,甚至传播出去。
大部分史官的头都铁的很,他们一点都不怕死,为了追求真实,他们一定会把事情完完整整的记下来,姬长安只有杀了他们,才能免除后患。
高级宦官们的死,也和这个差不多,一部分是为了防止泄密,另外就是,姬长安实在是不相信那些宦官会忠诚于自己,与其如此,还不如杀了干脆。
姬长安蹙着眉头,开始走向太极殿,宦官们的死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现在的太极宫,完全是一片混乱,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为首之人,连命令都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不过这些在姬长安看来其实还好,到时候,自己把姬方圆拉过来就行了,他一定会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当然,不是让他当宦官,只是让他管理一下而已。
真正令姬长安头疼的是帝国史官的死亡,姬长安的命令下达以后,帝国史官真的被将士们杀绝了,虽然当时爽了,而且对姬长安也有好处,但是恶果渐渐的也慢慢将要呈现了。
据姬长安所知,帝国的国史,现在起码在五十卷以上,史官一死,国史简直要完蛋了,在没有一个合格的史官系统建立之前,姬长安所做的事情,都将不会出现在任何正史上,虽然姬长安没想过名留青史,但是这段失去的历史,该怎么办?
skbshge
第225章 大势已定()
最要命的,其实还不是国史,国史只是记载大概发生的事情而已,要命的是,实录和起居注等物。
国史基本上是纪传体的史书,比较像后世的《旧唐书》《新唐书》。
而实录以编年体为主,主要按时间顺序,罗列一个皇帝在位时发生的各种大事,更像是《资治通鉴》。
起居注是逐日记载皇帝言行的一种文字记录,由“起居舍人”或“起居郎”每次朝会的时候拿笔现场记录,除了记皇帝当天说啥、做啥,还广泛记录一切与国家大政有关的人和事。
起居注记满三个月就送史馆一次,所以数量比国史、实录更加惊人,姬长安估计,现在起码有几百上千卷。
除了这些,还有许许多多,比如时政记,时政记一般是由宰相记录的与皇帝小范围谈工作的要点,每天送史馆一次。
还有各种祥瑞,由礼部记录,每三个月报送一次;天文祥异,由太史局记录并占卜吉凶,每三个月送报一次。
外国使节来朝贡的情况,每来一次,由鸿胪寺负责勘问那个国家的土地、风俗、衣服、贡献方物、距离远近、国王名号,报送史馆。
蕃夷入寇及来递降表,由中书省记录并送报。
打了胜仗,写报捷文书挂在一根杆子上一路宣扬入京(这文书叫“露布”),由兵部抄报捷文书,报送史馆。
出征军队回朝以后,由统军将领详细记录陷破城堡、伤杀吏人、掠掳畜产,并报送史馆。
变改音律,新造曲调的记录,由太常寺记录原因来源和音乐歌词报送。
改变州县设置的记录,以及哪里出了孝义道德榜样得到官府旌表了,只要有,就由户部报送。
法令变改和审案新思路的记录,只要有,刑部就报送。
农业丰收、歉收、饥荒、水、旱、虫、霜、风、雹、地震、洪灾各种灾害记录,一旦出现这种事,户部和州县详细记录时间地点,以及官府采取的赈贷存恤措施,一起报送。
封王、封国公、给封地、封高官显贵相关的继承事宜,主管的部门司府报送。
京城各部门主管,及外地刺史、都督、护、行军大总管和副总管的授职和去职,连命令文书的内容一起报送,文官由吏部送,武官由兵部送。
各地刺史、县令的善施效果口碑,由本州整理,去考核的使臣带回京城报送。
各色硕学异能、高人逸士、义夫节妇,州县里如果有这种人,要勘察确实,每年记录下来给考核使臣带回京城送史馆。
京城各部门主管的死亡记录,由本司记录详细情况报送。
刺史、都督、都护,及行军副大总管以下官员死亡,由本州、本军负责报送。
公主和百官定谥号、总结一生事迹,在外的王来朝,由宗正寺勘报。
除此之外,如果还有什么事是史官听说了、比较感兴趣、认为可以写进史书里的,还可以向负责部门下公文,要求该部门写详细情况报送。公文下到一个月之内必须报上来。
姬长安突然有点想吐血,当时下命令全部杀光爽是爽了,计划是完美了,这段历史也不会出现在正史里面了,但是史馆彻底完蛋了。
姬长安叹着气,走进了太极殿中,此刻的太极殿,虽然血腥气仍在,但是尸体和血迹已经全部清理干净了,与此同时,诸位大臣武将正在太极殿中,等待姬长安的到来。
姬长安踏入太极殿中后,直接跑到了皇帝宝座之前,不过他并没有坐下去,反而对诸位大臣行礼道:“昨天晚上,太子兵变……”
等姬长安把那通对李丽质说的瞎话重新说了一次以后,姬长安开口说道:“此刻的当务之急有两个,第一,从天下宗室里面选出新的帝国皇帝,第二,加快恢复帝国的正常运作,比如史馆,太极宫,我们必须尽快的恢复帝国秩序,希望诸位齐心协力,过此难关。”
在皇亲国戚已经彻底消失不见的朝堂上面,诸位大臣都是一脸悲痛的采纳了姬长安的意见,可是实际上……整个朝堂此刻已经成为了姬长安的一言堂。
直言上谏的魏征?他忙着“哭”先帝呢,哪有那么多时间“怀疑”姬长安做了什么,与李世民关系最好的长孙无忌?抱歉,今天早上,长孙无忌已经因为卷入太子谋反这个罪名死了。
李世民的老兄弟,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他们也在痛哭流涕,同时向与他们“同级”的姬长安“保证”,帝国军队绝对不会发生动乱,请姬长安“放心”!
众生众像,在帝国最高的权利中枢,每个人都“悲痛万分”,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先帝的“忠臣”,可是在这个朝堂下面,隐藏着的是什么呢?他们的面具下面,隐藏的是什么?
下面隐藏的,或许是欲望,罪恶;或许是无奈,悲哀以及无力反抗的妥协;又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家人,爱人所作出的艰难抉择……姬长安做了很多事情,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从来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他现在掌控了一切。
不过姬长安也知道,这种关系肯定有一天会走向崩溃,只要他死……姬长安看了看自己属性上面的寿命一栏,嗯,他也就只能活个百八十年了。
姬长安现在并不在意他们的想法,大势已定,就算是他们真的集体后悔,给姬长安反戈一击,那充其量也只是让姬长安稍微麻烦一点而已,这群理智的老狐狸可不会那么做。
说实话,姬长安也觉得自己的手段卑鄙无耻,过于狠辣了,不过他会慢慢改的,当然,是成为皇帝以后。
姬长安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始皇帝那样的人,一人,便可压服天下之心,在姬长安看来,如果不是活得太短了,始皇帝未尝不能建立一个如同大汉一般的帝国。
姬长安自信,他肯定会比始皇帝活得久,而且他掌握了帝国几乎所有的兵力,想掀桌子随时都可以,所以他还是那句话,大势已定。
skbshge
第226章 盯上武则天()
姬长安说的话很快就结束了,姬长安绝口不谈称帝之事,这也让众人的心安定了许多。
虽然如果姬长安真的要马上称帝的话,众人都无法反对,但是如果不那么急,阻力自然也是会小一些。
姬长安拜托完诸位大臣以后,就直接离开了皇宫,有些事情,他是不能去做的,他得把自己摘出来,现在他要做的,只有等待,以及发动自己埋下的后手。
在姬长安走后,众人各司其职,开始制订应急预案,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叛乱,同时,开始商量起了皇帝的未来人选。
而此刻,帝国军队其实进入了战争状态,姬长安在命令兵变的同时,也命令他们,兵变完成以后,必须严加防备叛乱和来自明国的进攻。
为什么是明国?姬长安认为,帝国四境之中,明国入侵的可能性最大,蒙古死了铁木真,黄金家族必然要争夺汗位,这件事情,会牵制蒙古人的所有力量,姬长安估计,他们选出新的大汗应该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而宋国,宋国实力羸弱,赵炅正在努力发展军力,但是想追上大唐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自保有余,进攻不足。
至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事实上,马其顿帝国想发兵大唐并不容易,虽然理论上大唐疆域与马其顿疆域大面积接壤,但是喜马拉雅山脉等地形实在是阻挡了两个国家所有的野心,虽然还有一些地方比较好走,可是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总体路况还是十分的烂。
所以姬长安认为,大唐周围的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趁这个机会进攻就是明国,朱元璋他,垂涎大唐的土地可是很久了。
重新踏上马车,准备进去的姬长安,突然回头看了太极殿一眼,他突然想到,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和武则天未来或者说历史上做的事情十分相像,不同的是,他比武则天更狠。
姬长安在心中暗自算了算,现在的武则天应该只有十岁,而且她的名字现在也不是那个日月当空的曌zhao,音同照,而是珝音同许,武珝。
姬长安在马车里面仔细回忆着有关武则天的信息,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yue,一声,以后称呼他的字,不说名,武士彠字信此时乃荆州都督,说真的,姬长安并没有见过他,但是他身为武则天的父亲,姬长安对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唐武德年间,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君之争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武信当时也面临着选边站队的无奈。
武信乃大唐开国功臣之一,他曾经倾其所有资助李渊,追随李渊起兵反隋,只想着光宗耀祖改换庶族门庭。
李渊投桃报李,唐军攻克霍县后,李渊即拜武信为寿阳县开国公;等到兵临长安城,又擢升其为光禄大夫;武德元年李渊称帝,论功行赏,武信以“首参起义”之功,爵拜太原郡公,荣列免死功臣之列(“合恕一死,以彰元勋”);武德三年,武士彟擢升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唐高祖李渊的知遇之恩,令武信感激涕零,发誓竭尽忠诚。武信在任工部尚书时以本官“简校右厢宿卫”(专职保护皇帝安全)。
期间,武信儿子夭折、妻子病逝,他既不告假、也不声张,而是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地坚守在工作岗位。
李渊得知消息大为感动,称赞其“遗身殉国,举天与比”。
不久,武信中年丧妻,李渊亲自过问他的婚姻大事,亲自作媒选前朝贵胄遂宁公杨达之女,许配与武信,并命桂阳公主作主婚。
武信大概作梦也没有想过,正是因为自己的再婚,从此被李世民打入了黑名单。
原来,桂阳公主的驸马杨师道是杨雄之子,也就是杨氏的堂兄弟,尤为重要的是,他的女儿是齐王妃,而齐王李元吉是铁杆太子党,以李建成马首是瞻一门心思与秦王李世民为敌。
武信二哥武士逸“为齐王府户曹参军”,武信算是与齐王有一些瓜葛,在一些人眼中看来,他算是太子党的人。
其实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武信与李建成、李世民之间并无来往,他也并非骑墙派,而是只踏踏实实尽职尽责,作好李渊皇宫的安保工作。
武德九年,武信改任扬州都督府长史,武信被调离长安外放不久,玄武门事变爆发,太子、齐王被杀,李渊被软禁,不久秦王继位为帝位。
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才得以上位,因此登基之初尚须作足表面文章,对太子党官员极尽拉拢利诱之能事。
在政权稳固之后,李世民开始有条不紊地清除父兄政治残余势力。
不久,武信被踢出开国功臣名单,代替叛臣李孝常出任利州都督之职。这个任命,显然是包藏祸心的,哪知道武信在利州,“招辑亡叛抚循老弱,贩其匮乏,开其降首”,很快“郡境又安”。
见自己为李世民所忌,武信也琢磨着如何弥合君臣间的猜忌。
贞观五年十二月,武信主动上表请求李世民泰山封禅,本来是想以此取悦太宗,哪知道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贞观六年,李世民将他调离利州,改任荆州都督。
在荆州,武信打击豪强,“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地方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因政绩卓异,武信因此受李世民称赞,可李世民却丝毫没有让武信回到帝国权力中枢长安城的意思。
后来,贞观九年,李渊病逝,武信听说后也病倒了,李世民听说后,好几次次遣医送药,嘘寒问暖,或许李世民没有别的意思,但是他的行为在武信眼中看来就是迫不及待的加大了对自己的监察力度。
忧惧之下,武信不治而死,他死后八年,太宗绘二十四功臣画像于凌烟阁,可是却根本没有追随李渊起兵的从龙功臣裴寂、刘文静、武信等人的名字,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skbshge
第227章 出头死鸟()
姬长安觉得,现在武信的身体应该也不怎么样了,等到李渊死亡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面,恐怕他又要生病了。
不过,生病不代表一定会死,因为李世民也死了,说不定被压抑很久的武信身体反而会好一些。
姬长安想了想,决定还是顺其自然,如果武信死了,自己自然可以暗中把武则天养起来,如果武信没有死,那么姬长安就决定调他入长安城了。
武信为官多年,能力绝对不差,在姬长安心里,如果武信识趣的话,自己是不会介意他的过往,反而会委以重任的。
至于什么程度才算识趣?姬长安表示,是个男人都懂。
姬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