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咯吱……”轻一用力,房门便应声而开,董卓迈步走入,却正好迎上赵氏、张氏两人的目光。
天色此时也不过刚刚黑了不久,两人还没有睡下,正在屋中说着董卓。事实上,董卓一行人从洛川出发不久,消息便被人沿着洛水而下,转道渭水直入长安,在董卓未到时,董卓回来的消息已经在长安传扬开来,赵氏、张氏两人虽然足不出户,对这消息却也得了,只是想到之前董卓在长安半年多的时间里都不曾踏入门庭,两人的心中也是难掩苦涩。
再是坚强的女人,也总是需要一个男人来撑起一片天空,董卓不与她们同房,已经过了花开年华的她们也知道其中缘由,对此到不会强求什么,可是别说说话谈笑,连面都很少能照上,就让她们心中空落落的,仿佛是没了支柱。
董卓突然推门而入,两人脸上顿时怔住了,惊喜、惊诧、疑虑、不可置信……种种情绪在两人脸上眼中显露出来,一时间竟然连起身行礼也忘记了,就那么呆愣愣的望着董卓,眼眶瞬间湿红。
“怎么?莫不是连我也忘记了吗?”董卓心中微微有些发沉,他从来都不是绝情之人,面前这两个女人虽然不是他的,却也算是他的,感觉到气氛不对,董卓嘴角牵强的笑了一下轻声道。
自己爱或不爱,两人对他的感情却从来不曾变过,这么多年来始终如一,一心伺候董母不说,在心中更是将他董卓当做成了一生的依靠,单只是这么一点,就足以让他感慨、感动,看着两人脸上流露出来的表情,董卓被深深的刺痛了。
要知道,当年他准备将董母接去洛阳的时候,就是做好了今后将家族迁至长安的准备,是以在离开临洮的时候,董氏一族的人尽皆被带上,除了留下一些年迈的老仆外,剩余不愿跟随而来的人都被遣散了,这之中,董卓的女人不在少数。只是她们不似赵氏、张氏这样,正式被董卓纳入门中罢了。
“老……老爷……”两人恍若做梦一样,急惶惶的起身,手足无措的望着董卓喃喃出声。
记不得有多长时间,这两个字再没有机会让她们两个喃语出声,记不得有多长时间,她们两人想见董卓,只能在董母那边“偶然”巧遇,而那,也只能是远远望上一眼,而后错身匆匆走过。
“还记得,记得就好……”董卓缓缓走近,在两人身前站定,忽然间伸手将两人拢入怀中,埋头在两人颈间轻声低喃。
“呜……姐姐,不是在做梦,我真的不是在做梦。”年纪稍小一些的张氏突然喜极而泣,另外一边的赵氏虽然没有出声,一双眸子也是泪珠翻滚,只是她毕竟年岁稍长,坚强的咬着牙不愿哭泣出声。
西北民风彪悍,说的不只是性情,还有身形,即便是女人也是如此,赵氏、张氏两人,个头儿几乎已经衬到了董卓的下巴处,将近一米七的个头,对女人而言已经算是高的了,而且边地苦寒,两人又是常年劳作,是以身量骨架比之一般的女人而言更是粗大了许多,可是此时两人却小鸟依人般的被董卓拥在怀中。
“不哭了,以前是我不好,忽略了你们两人,这些年,却是辛苦你们了。”将两人拉着在床榻边上坐下,董卓一左一右的将两人拥着,不愿松开。他也是一个干脆的人,在决定下过来两人这里的时候,就没再想着自己离开。
古人征战,数月、数年不能得回的事情几乎是家常便饭,男人与女人之间,一旦存有了爱,虽然不能说是至死不渝,却很少会出现什么各种理由籍口的偏差,不是他们不能,而是在责任这一方面,古人较之现代的人更加看重。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古代封建,可是在这样的时代下,没有人能够否认,男人之于女人,并不只是由性(xing)来维持,更多的,是爱,是对家庭的责任。
“嗯。”臻首不住的点着,两人眸子中,泪珠却倏然变得更多了。
skbshge
第168章:情到浓时()
后世时,董卓也曾是欢场常客,对那些追逐极致刺激的男男女女,董卓打心眼里鄙视着,连带着,对他自己,也从来没有看的起过。
也许是时代发展的太快,等到董卓成长起来后,整个社会已经变成了物欲横流,董卓从来不去猜测、揣摩那些极致黑暗,曾经的他也是相信天长地久,也是相信“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爱情,可是那时的人,已经没有了爱之心,那种至死不渝,却成为了传说中之物。
曾经,他只是觉得,他所要娶的女人,是一个她的世界里只有他的女人,因为,他可以将他的世界,只有她。
曾经,他只是觉得,两个人朝夕相处,一定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对爱情充满憧憬,可是现实的打击,却让他心中的那片天空轰然坍塌,最终沦落成为了一个欢场常客。
可是这一世,那个她的世界只有的他的女人有了,可是他却不再是当年的他,爱或不爱,有些事,有些人,都必须他去直面,一个将她的世界装满他身影的女人,无论如何董卓也不会去选择辜负。
拥着两人,董卓低声的与她们说着话,有他征讨黄巾时的豪壮,有在河内任职时的苦闷,有入帝都洛阳时的惊喜,也有诸侯讨伐时的惶惶不安……直听得两人心神驰荡。
三人静静地相拥,低声喃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拉近。
“夜深了……”不知何时,一声低喃彻底将董卓心里的欲望激发了出来,砰地一声点燃,轰然勃发【】
skbshge
第169章:有一种厚度叫底蕴()
【】一夜,极尽疯狂。
【】屋子中,炭盆仍旧在熊熊燃烧着,噼啪的声音不时自其中响亮传出。
【】董卓丝毫不为日头高照而觉得尴尬,自顾的去与董母拜了早安,这才迤迤然的转身去了议事厅。
原本,董卓处理政务是有专门的地方的,只是从洛阳返回的大半年中,董卓几乎都是足不出户的躲在家中日夜笙箫,李儒、贾诩等人无法,只好将他们处理不了的事情带回到董卓府上,久而久之,董卓索性堂而皇之的在家中辟出了一片地方,一座微缩型的议事楼阁平地而起,之后再处理政务,就被董卓这样半强制性的迁到了府邸之中。
董卓赶到时,屋子中已经坐了不少的人,李儒、贾诩、郭嘉、蔡邕、钟繇、顾雍等人已赫然在坐,还有几个董卓不认识的文士同样在座,就连刚刚投效的乐隐、甄俨两人,也被董卓让人请了过来。
“诸位,之前我远去无极,所为如何想必大家都已知晓,如今粮食的危机已经度过,不知现在长安城情况如何?”坐定后,董卓没有说什么虚话,直接就奔入主题。
“回主公。”李儒起身,拱手回道:“长安城中,所有士卒已经造册,士卒家眷也已记录在案,按照主公之前的吩咐,在雍凉每一处城池中都设有士卒居住的专有住宅区,现在除了长安城中已经建成外,其他城池的住宅区也已经开始修筑。”
作为董卓离开后统属长安的人,李儒所要做的事情多不胜数,只有比较大的一些事情,才是他亲自插手督促的,就好似董卓提起的这个住宅区一样,李儒几乎是在听完的瞬间,就已察觉出了其中所蕴藏的巨大好处,是以第一时间就在长安城中寻了工匠,再搭上长安城中十数万士卒,只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占地近百平方公里的住宅区竟然被生生建造完成。
董卓提出的这个住宅区,其实就是后世类似于家属楼一样的东西,只是将所有士卒造册完后,每名正是士卒均可在此得到一座房屋,房屋不算大,只有四五间的模样,一道围墙将这些一间一间的房屋围了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宅院,已经足够一个十余口家眷的士卒居住,正好可用来集中安置士卒家眷。
不同于后世,无论是便捷的交通,还是时代变革后所造成的对家庭的淡薄,这个时代的人,无论男女,无论行走在何地,士卒心中最为牵挂的,就是家中的妻儿老小,不少士卒即便是在战死前的那一刻,所想的都是如何将手中的粮饷传递回给家中妻儿老小。而女人,在照顾老幼之余,几乎很少会出现为了性抛家弃子之事,默默的守候,是旧时中国女人对家庭的执着。
可以说,董卓的这一个办法,在今后完善后,已经在无形之中,让士卒心中起了对董卓的归属感,李儒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第一时间倾尽全力的对其支持。
skbshge
第170章:侠之大者()
都说西凉士卒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可是谁又知道,为了这所谓的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董卓又付出了怎样的待价?每一年,董卓都要在其中投入巨额的金银钱帛,只是单单这样,却还仍旧不够,每战之后,董卓只能放纵士卒烧杀劫掠,可以说,董卓的名声之所以败坏如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论凝聚度,除了隶属于董卓亲属的飞熊军外,根本就再没有一支队伍能够让董卓放心无忧,也是这样,董卓在将手中的实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后,便坚持重新训练出了三卫士卒,一方面是为了今后,可另外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被手中无可用之人给逼迫的?
不过,后来的发展,却明显超出了他对局势的预料,在大军快速扩张的时候,他的威望也在一系列的动作中逐步攀升,并依靠自己震慑三军,今时今地,虽然说在凝聚度方面已经完全不用董卓忧心,可是谁会嫌麾下士卒的忠心度高呢?
心思胡乱的想着,很快董卓就被李儒接下来的话吸引住了。
“如今主公治下总计有士卒六十八万,按照主公吩咐,其中约十五万人的年纪老迈者,已被遣送至二队,作为各个城池的守卫士卒而存在,平均下来,各地的守卒几本都在一千五百到三千之间,至于说其中体弱多病者,也已被尽皆登记造册,只需主公点头,这之中的五万余人随时可以裁撤掉。”李儒的声音不大,然而说出来的话却让众人悚然而惊。
五万人,不过是在什么地方,都算是一支不小的队伍,可是如今,在董卓面前,五万人的队伍,竟然只是能够被他给说舍弃就舍弃掉的存在,只是想想,都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征战沙场,老幼在任何一个人眼中都不是什么问题,可是这对于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就是一个很难能够让他度过的坎,是以在最初的整顿过程中,年迈者是第一个被他剔除出队伍的。
“百姓呢?”点点头,董卓没有接着问下去,而是直接转移了话题,问起了他所关心的另外一件事情。
“主公的计策果然绝妙。”这一次,李儒还没来得及说话,钟繇已经起身出声赞道:“在雍凉之地原本居住的百姓之中,农村合作社的出现,最受他们欢迎。”
对董卓,在有些事情上,钟繇已经算是彻底折服了,唯一对其还有些诟病的,就是当初他在洛阳时被董卓麾下士卒用刀架着强逼效力之事了。
与后世不同,农村合作社的出现,更多的是董卓为了将百姓用一个个“大村”串联起来而准备筹建的,按照原本董卓的计划,合作社的存在由原居住在雍凉之地上的百姓牵头,将后来迁入数倍于己的百姓集中在一处处早已划归好了的地方,组成一个一个的“万人村”,不仅极大的方便了百姓,也方便了董卓对其进行管理。
雍凉地广不错,可是面对着近三百万人的迁徙,一时间也是难以完全承受,之前的粮食危机正恰恰说明其事。百姓散乱,管理本就是不易,分散之后想要统筹或是管理的话,就更是难上加难,而现在,一个合作社的存在,却让这一切的问题迎刃而解,唯一需要董卓花费心思的,是这些所谓的万人村中,对人才的需要与渴求。
作为一个类似于政体机构而存在的组织,合作社更为重要的是对来自不同地方的百姓的一个相溶、整合,半军事化的筹建与管理中,取而代之的,是整个雍凉之地整体实力的疯狂飙升。
合作社的作用,不知是钟繇能够看得出来,蔡邕、顾雍等人也能够看得清楚,这次屋中坐着的那些新的面孔,他们之中,基本上都是在合作社任职的,为了此次议事,专门被招来与董卓照面的。
“很好,成效不错,这段时间,辛苦诸位了。”了解完众人汇报上来的消息,董卓大是满意的点点头,对着众人不吝夸奖道。
“主公英明,全赖主公之功。”几人相视一眼同时起身拜谢道。
“呵呵,你们之中,有些人我还没有认识,不过这些却不是问题,我董卓一向奉行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段时间你们的辛苦我已知道,只是现在前路坎坷,诸位还没到休息的时候,不知你等,可否有信心与我一道,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董卓说着说着,声音忽然变得高了起来。
“愿为主公,誓死效力。”轰然应诺声中,董卓看到了钟繇,看到了顾雍,也看到了蔡邕,忽然之间,董卓咧嘴哈哈笑了。
没有人能够明白,董卓为了得到人才的效力,究竟是在做着怎样的付出?没有人能够明白,董卓为了能够挣扎着生存下来,一直在怎样的苛责自己?更没有人能够明白,所谓的苦尽甘来,又带给了他怎样的冲击?
大笑之中,董卓眼角不经意间滑过一滴泪珠,是酸楚?苦涩?亦或是喜悦?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董卓喜欢这份情操,却从来没有起过这样的心思,不是说他不想,而是他实在是没有这份能力。
自他意外来到这个时代后,一双命运的大手无时无刻不再逼迫着他,他董卓也不过如同那些平常百姓一样,在生与死的道路上苦痛挣扎,直到现在,看着跪伏在自己面前的数个人才,董卓激动的有些难以自控。
算上李儒、贾诩、郭嘉,董卓麾下的人才也是屈指可数,武将是有不少,可是,如果说要论治理国家,靠着武将却是不可能实现,可是原本就短缺不已的文人就少之又少了。
不说蔡邕被迫,就算是钟繇也是给华雄无意间用刀架来的,顾雍则是给蔡邕一封书信招来的,两人之才虽然不算是小,可也绝非是什么王佐之才,可是就这么的两个人才,董卓为了让他们归心,耗费了多少的心思?
skbshge
第171章:花非花()
名望,真的是一个好东西,既然在名望上寻不到出路,董卓能够做的,就只剩下民心、军心。军分为二,将士卒与守卒区分开,以及士卒家属区的规划,让军改得以初步完成,等到时间日久,合作社遍地花开的时候,民改也可以算作是初步完成,等真正到了那个时候,雍凉之地上,一套完整的体系将逐渐开始成熟,董卓的统治地位,再无人能够撼动。
可以说,这是在之前的时间里,董卓就一直在考虑规划的,原本是打算要等雍凉稳定后再开始施行的,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粮食危机,让董卓不得不提前开始计划,只是唯一一点董卓没有想到的就是,冀州一行竟然会出其的顺利。
而如今,看着钟繇已露明显的效忠之意,看着顾雍深思摇动,表忠之日也明显可期,董卓心中只剩下了被这“双喜”砸晕的感觉。
在他麾下,可以为他征战天下的武人已经不少,随便拉出来一人都有着不俗的能力,人才济济,大有历史上曹魏时的那种气势。只是在文人方面,却一直是他的弱项,处理政务,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