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消息保密度高,这个时候袁绍还以为身在蓟城的那个刘虞就是真的刘虞,只能依靠政治手段不断逼迫公孙瓒。
刘虞身死,公孙瓒也不可能把假的送回去,因此只能不断拖延。说刘虞在路上偶感风寒,不便行路,只能慢慢休养好之后才能南下。
对于公孙瓒的这个借口,袁绍异常气愤,连忙派遣了不下30个名医前往蓟城准备为刘虞治疗,早日迎接刘虞登基。
可是这30个名医到达蓟城之后都被公孙瓒软禁在蓟城,每天严加看守,连续十余天不得出门一步。
这些名医里有袁绍的精锐细作,他们把此事从秘密渠道悄悄传到了邺城。
公孙瓒不送还刘虞不说,还加紧修筑防御工事,积极练军,扩大征兵,一切动态都说明公孙瓒正在准备一场战争。
为免夜长梦多,袁绍命蓟城的细作不惜一切代价尽入蓟城刘虞的住所查看情况。
经过一夜突袭,袁绍的细作拼死冲入刘虞府邸,找到了正在房间里大吃大喝的假货。早已得到袁绍手书的细作当然知道刘虞的模样,假刘虞立刻被揭穿身份,一个袁军细作拼死逃出包围圈,将消息传了出去。
虽然公孙瓒费心寻找的替身非常形似,但是神态模样却与刘虞有天壤之别。蓟城的刘虞是假的!这个消息不到三日便传到了邺城袁绍手里。
知道自己被人耍了,袁绍又调集了几万大军北上,逼迫公孙瓒送刘虞南下。
瞒不下去的公孙瓒眼看自己的防御工事已经完成得差不多,大战的物资准备得七七八八,于是书写榜文传书天下,言“刘虞因南下途中偶染瘟疫,于中途病逝。”
刘虞病逝,整个大汉一片哗然,没有一个人相信公孙瓒,大家都认为是公孙瓒不愿放刘虞南下,半路加害了他。袁绍更是火冒三丈,辛苦费劲两个月,就换来这么个结果,他二话没说,开始调集冀州的物资送到幽冀边境,看起来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第146章 谋定而后动()
3月中旬,刘虞的事情持续发酵,北方阴云密布,而南方也不平静。
3月初的时候,袁术就带着大军安全进入了治下。从汝南到寿春,赶得快的话也只是用了不到4天的时间。
原先与刘表的贸易协定早已在商定完成后就派人回了扬州要求荀攸、袁涣二人主持,他们两人知道袁术的意思后,将存在府库中的5000普通扎甲1000铁胎弓运到豫章边境。刘表的动作也很快,一个月的时间,他便抽调了10万石的粮食与扬州完成了交易。
得到了扬州的铠甲,刘表立刻将这5000铠甲装备部队,然后派遣了这5000的精锐南下,准备解决长江南岸的孙坚。
孙坚经过这两年的发展,逐渐扫平了荆南四郡的反对势力,把整个荆南控制在了手里。可惜荆南与荆北完全没有可比性。整个荆州人口的70%都聚集在荆北三郡内,荆北的粮食产量也占荆州的80%左右。
因此孙坚如今控制了荆南四郡,可军事实力还是与刘表相差了一大截。刘表拥兵超过7万,孙坚满打满算军队都不超过3万人。
由于孙坚一直以来都带着家将在大汉各地南征北战,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打刘表就是依靠他们丰富的战争经验,每每得胜。不仅没有形成防御态势,反而常常派军越过长江,想要进攻南郡。
考虑到孙坚其人能征善战,若放任孙坚继续加强实力,自己肯定不是对手,刘表决定在孙坚羽翼不丰的时候南渡长江,一举剪除孙家。而袁术的5000套铠甲就是这次南征的利器。这5000套铠甲算不上什么好盔甲,可也是覆盖率很高的甲胄,加上最为宝贵的5000柄长枪与1000铁胎弓,运用得当,能对孙坚的军队形成大规模杀伤。
3月中旬,刘表亲率大军3万人兵分两路,直扑席陵与赤壁,准备打开江南口岸之后南下,依靠荆州军队数量与质量优势,意图短期内解决盘踞在长沙郡的孙坚,剪除心腹大患。
刘表如此迅速的动作,令袁术非常高兴。现在北方乱局已成,公孙瓒与袁绍二人在北方合纵连横,打得不可开交。按照公孙瓒与袁绍的实力,他们两人现在实力几乎不相上下。哪一个要消灭另一个少说也得好几年的时间,而曹操与袁遗的战事也因刘岱、张邈的加入变数横生。
曹操急切的攻击袁遗,想必是想要快速击破袁遗,然后夺取兖州的充足物资,从而组建更多军队。可现在袁遗每每据城死守,同时以自己充足的大军绕道,多路并出,劣势并不明显。从这方面看去,曹操想要依靠15000多士卒短期内取得优势不太可能。
除非曹操将司隶的30000军队调到兖州,彻底放弃司隶,不然曹操灭掉袁遗还得费一阵功夫。
从这几方面看来,袁术的北部现在十分安全,几乎不可能有战事发生,认为时机已至,可以展开对荆州的攻势后,袁术召集了手下的所有人,准备商讨该何事出兵征讨荆州。
等扬州所有将官到齐,袁术才发现自己麾下已经聚集了一大波的人才,这些人中还有很多是明传千古的名将,也许还有更多的人因为此时没有做出功绩,得不到晋升,没能到这个地方。
从最上边往下看,右边的文官中,为首的是袁涣、荀攸、郭嘉三人,他们三人这两年里功绩众人有目共睹,升职也是最快的。其次的便是扬州六郡与豫州三郡太守及袁术麾下资历颇老的大臣,最后则是最近新起的少年人如袁霸、鲁肃、张昭、顾雍、张承等人。
武将中为首的是纪灵、文聘二人,随后有凌操、华雄、赵云、朱然、留赞等人。至于像周泰,他还在负责与北方进行交易,蒋钦、徐盛则去了胶州。
这一年,扬州因为安定,不断的有人来投靠,这些人里面,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周瑜了。这周瑜还是他的从父周尚推举的。周尚前几年在庐江皖县做县令,周异去职之后回到舒县没几年就病死了,将周瑜托付给了周尚。这几年周尚因功被调遣到寿春做了寿春令,周瑜也一同过来。
因年近弱冠,周瑜已经凸显出了他自己的能力,加上扬州新订的法令,可以提前进行查举预备,周尚便向袁术推举了周瑜。
周瑜年未满弱冠,不能出仕,袁术又见到他能力颇强,且十分擅长合纵连横与战阵,于是征得他同意,将他与徐盛、蒋钦等一批年幼的人全部安排到胶州,帮助治理胶州,胶州偏远,开发状态不是太好,对扬州影响不大,这样这些年轻人到胶州,即可积累政治资本的同时又锻炼能力,还可以避免他们因年轻经验不足在北方诸候手里吃亏,避免几人做错事情,影响到扬州大局。
“今陛下身死,刘虞已亡,各路诸侯蠢蠢欲动,我扬州多年发展,也是时候扩展以面对今后越来越复杂的局势,尔等觉得我们该如何拓展势力?”虽然袁术自己觉得攻略荆州较好,但是一人计短,这种事情还是集思广益为好,于是召开会议商议此事。
对于袁术的问题,堂下众人都有所预料了。自半年前袁术开始囤积军事物资,嘱令扬州各郡筹备粮草,只是大家不知道袁术准备对那个势力开战,如今袁术一问,早已看清局势的郭嘉便起身道:“若说要攻伐哪个势力的话,我认为首选荆州为好。”
随后郭嘉开始细细说明自己的想法。“现在中原战局诡秘多变,可大势上来看,无非就是公孙瓒与袁绍二人争雄,其余人都是二者的附庸。如今两人实力相差不大,决出胜负最少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我等若是北上,击败曹操与袁遗陶谦不在话下,可如此一来,没有曹操、袁遗等人相互制约,我们就要面对雍州的李郭二人,且等到我们击败这三个人,无论如何北方二人都会决出胜负,到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正面面对北方的胜者,加上到时候我等军力强大,周边的弱小势力定然会连结在一起,对抗我们。”
“以扬州现在的实力,同时击败曹操等人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可若是只击败其中一两人,都会帮助到北方两人中的某一个,加速他们决战的时间,这对我们十分不利。因此,攻伐荆州是最好的选择,荆州只有刘表实力较强,他的军力与我们相差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夺取荆州比较容易。”
“如今刘表正在攻伐孙坚,以孙坚的性情,其人定然不会坐以待毙,二人少不得一场大战。只要等刘表与孙坚二人两败俱伤之际,我等就能以最少的代价,夺取荆州。以我观之,等我们夺取荆州之后,这北方的战局说不定还没完结,我们还有插手中原战事的机会。”
“那我们以什么借口出兵荆州呢?我们现在可是与刘表进行着贸易!”主管与荆州陆上军火贸易的韩胤问了一句。
“打击刘表还需要借口吗?现在朝廷衰败,天子尚不知是何人,我等一切行动只要有个说得出口的理由就行,而不需要与以往一样受制于大汉律法。攻打刘表我等可以以他窥视天子位,助董卓迫害天子等借口出兵。以刘表的作为,我们出兵,天下人也不会有非议,至于北方的各路诸侯见到我们出兵荆州,他们说不定还会更高兴。”
“奉孝认为出兵荆州为好,那我等如何夺取荆州?”袁术心中早已想要夺取荆州,如今郭嘉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于是问道。
“攻伐荆州,我们需要注重一字——快。只有在北方双雄决出胜负的以前我们攻下荆州才会比较容易。若北方双雄决出胜负,胜利的人一定不会希望我们更加强大,所以攻略荆州最好在两年内完成。”
“我认为,我军进军荆州可采取南北齐进的方式。南边由交州苍梧郡攻入零陵郡,北方则由长江为通道,沿途攻下各大重镇,争取用一年时间攻下南郡江陵,然后再北上慢慢蚕食襄阳一带与南阳郡。”
“外交部分则可以联系一直屯驻在武关的张济,与他缔结盟约,邀他共同攻击刘表,若是能够说服张济的西凉军加入我军,则荆州之战可能最多一年左右就能完结。”郭嘉说完,慢慢坐下,等待大厅内众人的反应。
过了一会儿,见厅内众人都理清了思路,袁术问了一句,也不见有人起身反对,于是立刻让郭嘉荀攸等人商议大军进军路线,而后勤物资的准备则交给袁涣等人去处理,准备实施早已预备好的荆州攻略。
第147章 刘表心事()
荆州州府,时至三更,夜色微凉,刘表接着油灯的微光,轻轻紧了紧身上的貂皮袍子。
“主公,近天下大乱,我荆州当在乱世作壁上观群雄互斗,今若贸然挥兵南下,岂不是削弱自己,要是袁术挥兵西进,诺大基业毁于一旦矣!”
“主公,孙坚只不过界痫之疾,我所虑者不过是扬州袁术,今尽起大军南下,万一袁术来攻,我等……”
想到白天座下的文武一个个奋力相劝,力图让自己不要挥兵南下,剿灭孙坚,刘表忍不住狠狠的捏了捏手。
“呵呵,袁术才是头号大敌,我不知道吗?这些人啊!不过都是想要用孙坚之乱来掌控荆州的军力,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刘表轻轻嘀咕一声,望着月亮久久不语。
“孙坚不灭,我如何控制荆州南?我又怎么依靠荆北阻挡住四周虎视眈眈的袁术、李傕等人?”
自问了一句,刘表不禁想起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少年成名,在洛阳为官多年,相交遍天下,可这一切不过都是过眼云烟。在官场上跌摸滚打多年,刘表早就看清了大汉朝廷已然孱弱不堪。
朝廷日薄西山,他们这些皇室宗亲恐怕也是时日无多。想到长子刘琦,刘表内心中无时无刻不希望摆脱朝廷中各方势力的牵扯,到地方,打下一片基业,让子孙能够长存。
所以在董卓乱政的时候,刘表毅然接受了董卓的诏令,脱去了北军中的官职,立刻带领家小南下荆州,妄图摆脱洛阳这个大漩涡。
结果,他成功了!混迹朝堂几十年,依靠高深的政治经验,荆北的贵族被他收拢在一起,不服从的则被诛杀,仅只一年时光,荆北就落入了他的手中。
“还是袁公路厉害啊!我想尽办法从洛阳脱身,没有想到,袁术却早已料定了局势,先我一步。”
“刘协啊刘协!你怎么就死了呢?你一死,这天下诸侯岂不是没有了束缚,要是你还活着多好,只要在给我几年时间,我就可以中兴大汉!”
想到刘协的死,刘表忍不住一阵悲伤。若是刘协不死,大汉的上下级制约还会存在,到时候袁术出兵攻打荆州就是不仁不义,以袁术爱护名声的特点,他不会轻举妄动,而北方则会形成激烈的争夺战。有了这一年两的时间,刘表就可以把荆州打造成铁桶一般,在长江两岸屹立不倒。
刘协一死,大汉名存实亡,各路诸侯没有朝廷的名义上制约,攻伐随着己心,整个大汉局势势必混乱丛生。最令刘表不可接受的就是袁术在一旁虎视眈眈。这次刘表到洛阳,本就欲与袁术结为同盟,避免袁术攻打荆州,可袁术直接拒绝了。这表明袁术对荆州已经有了想法,所以刘表才会匆忙征集大军,攻打孙坚,清除荆州内部的反对势力,然后防备袁术的攻击。
刘协对刘表来说,就是一个可以争取时间的工具,可惜此次刘协已亡,刘虞身死,那么对刘表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实现他梦中愿望的机会就在眼下了,前提便是他能够拥有不逊色于天下诸侯的实力。
“呵呵呵,孙坚,传国玉玺不是这么好拿的!”望了望天色,刘表起身吹灭油灯,转身进了内室。
第二天,刘表便传下了自己连夜书写的军令,对大军的将领进行了任命。
这次对荆南的攻伐,刘表决定采用蒯越的计策,从两路进军,直逼孙坚的大本营长沙郡,意图短期内逼迫孙坚与己方进行决战,从而依靠兵员质量与数量上的压制,解决掉孙坚的大部分实力,然后迅速夺取南部控制权。
这种战略措施充分考虑了刘表如今的现状,能够极短时间里完成攻伐,以争取时间,从而防备周围其余诸侯的进攻,最为主要的是这种措施能够有效减弱孙坚军的优势,让孙坚百般计谋无以施展,而刘表一方则减少了与对方进行遭遇战的数量,增大了战胜的几率。
刘表考虑到这几年来因他依靠蔡家得以稳固荆州,蔡瑁如今如日中天,加上蔡夫人生了一子,蔡瑁极力加强对荆州军权的争夺,整个荆州军队近半落入其手,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考虑到江陵不是这次主攻地点,于是刘表令蔡瑁总督江陵军务。
江陵一线刘表决定安放30000大军,他自己上乌林前线督战,以蔡瑁为副都督,蒯越为军师,负责江陵地区的攻伐。
江陵一线是这一年来形成的战略防线。整个江陵防线从西到东由夷陵县开始,沿长江布防,经江陵、华容、乌林汉阳直至江夏为止,形成以长江为主要防务的防线,防备南方的孙坚从水路进军,攻击荆北。
江陵防线最为主要的就是防备孙坚位于孱陵的8000大军与位于巴陵的12000左右军队。孙坚这几年经营稍有起色,整个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这20000大军,其余的军队仅仅只是游兵散勇,主力一败便不足为虑。
决定了总督的人选后,刘表决定这次进攻采用分兵协同的方式进行。孱陵一方地广人稀,而且靠近江陵,可由于孱陵临近长江,易守难攻,所以若想依靠攻取孱陵打开局面耗费会很大,于是刘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