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袁公路-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已经夺取并州南部,并州北部局势复杂,我等对那里的控制力度不够。把要裁汰的部队派到那里去,然后任其自生自灭,他们要是造反,头疼的也会是当地的胡人与虎视眈眈的曹操,各位认为这个方法可否?”心中早就有了计略,公孙瓒没有掩饰,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听完公孙瓒的话,厅内众人久久不语,看起来公孙瓒的这个计策可行性极高,不过军队裁撤关系着各人的切身利益,他们也没有妄下结论。

    “大王,我们可不可以联络南方的袁术,请求他的帮助呢?”一直主持政务的关靖想了想,问了一句。

    “恐怕不行了。随着我等与袁术贸易越发深入,他逐渐压低了兑换比例,更是时常与公孙康来往,使得公孙康实力大增。我看在这种时候,他是不会帮助我们的。而且现在我们也没有东西吸引袁术。”公孙瓒想了想,泄气的说了一句。

    “要不要让南方的刘备筹措一些物资过来?听说刘备也在弄海上的运输,他们是可以从海上运物资过来的。”关靖又一次的建议道。

    关靖其实并不愿意裁撤军队,因为公孙瓒大军的粮草筹措几乎都是由他操办,每一次筹措粮草,关靖都可以按照人员数量相对的谋取一些自身利益。同样因粮草买卖,关靖才能在幽州各大豪族见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要是公孙瓒裁撤了军队,关靖的地位肯定要受影响。同时大军数量减少了,管理的人员多了,从中牟利的机会就会相对减少。这是关靖不愿意看到的。

    “哼!刘备!这刘备恐怕是占据了青州之后,生出了二心,想要脱离我们了。先前我就让他出兵北上,夹击渤海的袁谭,但他却以青州黄巾肆虐为由百般推脱,拒不奉令,你觉得现在他还会听我的吗?”说起刘备,公孙瓒怨气飙升,语气不断加重。

    “那……那……就遵辽王之意吧!”关靖见公孙瓒有些愤怒了,害怕触怒他,想了想自己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得违心的同意下来。

    关靖同意了,大厅内其他地位不高的人也知道没办法改变公孙瓒的决定,只得相继同意公孙瓒的裁军方略。

    194年2月初,因常年大战,又受瘟疫之困,无法再维持庞大军队的公孙瓒下达了裁撤大军40000人,保持80000之数的军令,成为了北方最为重大的消息,让公孙瓒周边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第268章 过河拆桥(一)() 
益州,渡过了最为混乱的几日之后,州内的情况逐渐好转下来。

    就在赵沨造反不过三日的时间内,赵沨手下的副将李异突然率兵将赞同北上夺取成都的赵沨一干武将全部抓获,枭首,拉拢了保持中立的部将之后,一同稳住了赵沨手下军卒,然后将赵沨等人的首级快马加鞭送往成都,投靠新帝刘瑁。

    本来局势还非常不好的益州受此影响,不过数日内,其余还未表态的太守全部相继表明态度,支持刘瑁登基,承认了刘瑁的帝位。

    接到了赵沨被杀,南部叛军投诚的消息,孙策本来得好心情遭到了极大破坏,整日黑着一张脸。

    孙策一直没有忘记孙坚的嘱托,要他好生照顾家人,同样也一直没有忘记曾经孙家的辉煌。对于投靠刘焉,成为别人的打手,孙策常常自怨自艾,把所有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认为是他自己能力不足,无法重现家族辉煌。

    这一次冒险联合吴家,公然聚众冲击皇宫,帮助本来不受欢迎的刘瑁上位,就是孙策的一种尝试。他希望自己能够持从龙之功,获取刘瑁的信任。

    只要获得刘瑁的信任,外部军队的统领方面,孙策便可与吴懿一较高下,加上内部徐庶的帮助,即可逐渐架空刘瑁的权利,从而掌控益州,重现昨日辉煌。

    赵沨叛变一事,正是孙策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这一次的政变成功,孙策功不可没。孙策也知道,刘瑁对孙家之众不像对吴懿的吴家人一样信任。对孙策,刘瑁一直保持着一种警惕之心。

    所以孙策料定,刘瑁不会将护卫成都的重任事情交给孙策乃至与孙策同时投靠的孙氏将领,只会交给吴家人。

    如此一来,赵沨叛变之后,为树立新帝威望,刘瑁定然会派遣孙策前去攻打赵沨,树立自己的威信。

    这就是孙策的机会。赵沨此人,能力不强,又不善领兵,对于他,孙策并不担心。剿灭赵沨之后,孙策即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收编其军,然后慢慢控制南部地区,增强他的实力,以此达到架空益州大权的目的。

    可惜,现在一切都成了空想。赵沨身死,南方势态平息下来,根本不需大军出征,只要一股小股部队南下,再派出一个将领,那收拢南方士卒便是很简单的事情。同时由于赵沨被部下击杀,变相的树立了刘瑁的威信,那州中有二心的人也会偃旗息鼓,再也没有了孙策实施自己计划的前提。

    “哎!本想此次顺利的话,就可以大势逼迫刘瑁,让他不得不倚重于我,没曾想会发生这样的变故。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重现孙家辉煌,父亲啊!是孩儿无能矣!”哀叹了一声,孙策将手中的密报给扔进了火堆里。

    孙策在为自己失去一个良好的机会在叹息的时候,成都皇宫内,新帝刘瑁也在头疼该如何处理孙氏将领问题。

    如今孙策一系的将领可不是如他们刚来的时候一样了。孙策的家臣很多都爬到了中层将领的位置。把持着很多地方的军权。

    一直以来,刘焉就没放心过孙策与他带来的人。除了政事上徐庶颇有建树,刘焉对其多有倚仗之外,对孙策等人,持的是防备的态度。

    刘焉如此防备孙家,刘瑁也多有感触。这孙策带来的军队就有数千之众。由于有了敬献玉玺的功劳,刘焉不得不让孙策统帅手下的大军。

    原先派遣孙策参与攻打荆州的战事,刘焉也有自己的计较。他并不是听信了徐庶之言下的决定,而是想要以攻打荆州为借口,名正言顺的剪除孙策在军中的实力。

    可惜作为主将的吴懿办事不利,导致孙策的实力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立下数功,他手下的将领得到晋升的机会,使得孙策的实力在军中越来越大。

    后来刘焉突然撤军其实也不全是战事不利的原因,有一部分也是不想看到孙策的实力增长太快,这才收兵回了益州。

    收兵回益州之后,刘焉立刻加封吴懿为太尉,加封庞义为光禄勋,让吴懿节制大军,让受其信任的庞义掌控都城军队。至于孙策,则封了爵位,便一直闲置不用。

    除了这些办法,刘焉还将孙策的家将分开来,不让他们呆到一起,分散到荆州各个地方,然后不断收买,使得很多人渐渐表现出与孙家离心的状态。看似孙策的掌控区域增大了,不过却成了一盘散沙,再也不能翻出什么浪花。

    可惜这次为了击败刘璋登基为帝,刘瑁不得不同意了徐庶的观点,让孙策秘密召集了离成都最近的绵竹韩当、江原程普二人率军秘密到达成都,进行外部军力支持。

    如今孙策三人立下大功,刘瑁无奈,只得封孙策为骠骑将军将军,其余两人也被封为了偏将军,执掌的军队从原先10000人的数量,变成了收编赵韪在成都德军队后的近20000之众。

    好在孙策没有造反,韩当、程普二人遵诏带着大军回了治地,让担忧不已的刘瑁松了口气。

    意识到身边除了刘璋这个威胁,还剩下孙策这只猛虎在旁,刘瑁很是忧心。他决定改变现在的状态,不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孙策的手下,除了韩当、孙静二人乃是茅坑内的石头,油盐不进之外,程普、吴景已经对刘瑁的拉拢心动了,据刘瑁所得的密奏,他们二人的关系已然疏远。至于其余的黄盖、徐鲲之流,早已经投入了刘焉帐下。

    现在孙策与韩当二人掌握着15000左右的军队,对刘瑁来说,是一个大威胁,必须得尽快清除掉。

    看了一眼赵沨身亡,南部闻风而降的奏报,刘瑁决定,当即展开对孙策势力的清除行动。拔除内部的钉子,好控制住益州之后,再平定天下间的反贼。

    想到这里,刘瑁当即让侍候他的侍卫前去密诏吴懿、张松二人前来。至于位高权重已成为卫尉的徐庶,其人与孙策关系匪浅,刘瑁对徐庶不是太信任,但又不愿失去一个大材,决定与心腹相商之后,在做定夺。

    心绪不定的等了一炷香左右时间,收到密诏的二人便联袂进了殿内,到了刘瑁的面前。

    见两人对自己深夜相诏有疑惑之处,刘瑁没有多做解释,直接开口道:“今朕初登大宝,寝食难安,唯恐有负先帝重托,今日特召你二人前来,以解心中困苦。”

    “陛下无须忧虑,陛下登基,名正而言顺,百姓诚服,今日南部地区已经平息下来,这是对陛下的肯定啊!陛下定能承袭先帝意志,中兴大汉!”吴懿虽然搞不清楚刘瑁到底是什么意思,但现在皇帝找自己抱怨,还是劝劝为好。

    “朕所虑者,并不是此事啊!朕实力本不及皇弟,正是得谋太尉与太常、骠骑将军之助,才能揭破赵韪等人的阴谋,不使国家沦落小人之手。但现在有一件事,让朕如鲠在喉。”刘瑁夸赞了吴懿等人一句。

    “不知是何事让陛下忧心?”张松颇善察言观色,一听刘瑁之言,就知道刘瑁先前都是废话,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先帝常言‘骠骑将军败逃益州,却不忍放弃兵权,所图甚大!’,如今其实力暴增数成,朕岂能安心?”刘瑁反问了一句。

    “刘瑁这是要卸磨杀驴啊!”听了刘瑁的话,被刘瑁问及的两人心中一个咯噔,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处,相互望了望,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第269章 过河拆桥(二)() 
看着厅内两人知道自己的意思之后都沉默不语,刘瑁也不生气。这是人之常情,要出卖先前并肩作战的人,一般人可能心头都不会好过。况且,出卖别人难保不会留下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印象,对自身不利。

    而且孙策才刚刚立下大功,现在他逼吴懿两人表态,一起处理掉孙策,恐怕这两人心中也会有担忧,害怕他下此就拿他们开刀。

    “吴太尉,你乃跟随先帝至今的老臣,功勋卓著,最得先帝倚重,乃是益州不可缺少的重臣;张太常,你乃益州大家族族长,见多识广,又有识人之术。为何你二人俱是沉默不言?难道孤的话没说清楚?”刘瑁故意提了两人身份,表达出自己重视他们的意思,从而减轻两人的防备。

    “陛下,今骠骑将军立下大功,我们是不是可以使那明升暗降的策略,以此降低他对军队的控制力?”吴懿不愿行那小人之举,不过对孙策吴懿也有所防备,出了个主意。

    听到吴懿说话,刘瑁心头不喜。若不能一次性拔出孙策势力,难保以后孙策不会复起。行明升暗降之举固然可以,但刘瑁怎么都觉得是治标不治本的方略。不过吴懿松口,就表明他的想法还是能被接受的,刘瑁顿时扯出一个笑脸。

    “骠骑将军在军中的关系错综复杂,难以梳理,明升暗降之举只能保一时平安,难护将来啊!”刘瑁脸色变换,先前装作对吴懿的提议极为高兴,随后又似想到了什么,笑意泯灭,一脸的忧虑之色。

    在一旁的张松见到刘瑁的表现,后背生寒,顿时觉得坐在上头的刘瑁此人极为可怕,心中生气一些惧意来。

    “这……这……陛下,臣……”吴懿也不敢置信,他本以为孙策怎么着也有扶助刘瑁登基的功劳在,刘瑁定然不会下死手,这才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可刘瑁还不满意,看样子是铁了心要至孙策于死地了。

    看到吴懿吞吞吐吐,刘瑁也知道自己心急了,害怕自己给下面的人留下残忍、凉薄的印象,眼珠一转,道:“孤只不过想解除骠骑将军在军中的势力而已,难道就这么难吗?”

    刘瑁的欲盖弥彰让张松更加觉得刘瑁此人心性凉薄,要是为了剪除孙策在军中的势力,其实采用吴懿的手段就足够了。只要限制住了孙策的发展,然后不断拉拢他的家将,要不了多久,远离军队的孙策就没了现在这样的势力。

    “张太常,你可有好计策啊?”见吴懿又一次默然不语,刘瑁也觉得自己逼迫过甚,把视线转到了张松身上,语气不像是在询问,而是在命令。

    这张松能够告发自己的亲哥哥,大义灭亲,怎么看也不是仁义之士,刘瑁觉得也许二人这相似的地方,能让张松帮忙他达成目的。

    其实刘瑁作为皇帝,要害孙策,不需要这么费力,他所虑的不过是加害孙策引起的后果而已。若能联系了吴懿与张松等人,便可将所有问题推到孙策头上,消除掉不利的影响。或是在事情败露之后,把事情推到臣下身上,将他自己摘出去。

    听到刘瑁在问自己,语气变化非常明显,张松心中一个咯噔。张松早就知道,他出卖亲哥哥投靠刘瑁,此事定然会成为一个污点。可没想到,这刘瑁真个以为他张松就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

    那张肃虽说与张松为亲兄弟,但二人可不是嫡亲,双方之间由于家族事务,仇怨可不小。张肃上位的话,张松定然也没有活路,要不是因为这个,张松怎么可能同意家里族老得要求,告发张肃。

    “臣,臣倒是有个计策!”张松想来想去,他与孙策交情不深,现在还是自保为好。

    “哦?速速道来!”听到张松之言,刘瑁很高兴,虽然心中已有了处理办法,但只要张松的策略与自己有相合的地方,以后即可将这事变成臣子间的倾扎,把他自己摘出去。

    “汉中太守张鲁公然反叛,陛下新登大宝,正需要有人树立威信,张鲁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既然陛下想要剪除骠骑将军在军中的势力,可命那一部分人北上夺取汉中。不管能不能拿下汉中,他的势力势必都会有损。拿下汉中之后,可依吴太尉之计行事,一举多得,拿不下,也可消耗张鲁实力,减轻北部的压力。”张松很快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等待刘瑁抉择。

    “攻打汉中吗?嗯?”听到张松的计策是攻打汉中,刘瑁心中大喜,张松之言,正好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但刘瑁却表面假装思考,一副审慎这个计略的样子。

    早前刘瑁欲除孙策的时候,张松就加强了对刘瑁的警惕,对于刘瑁的表情变化观察得很仔细。

    看到刘瑁严肃的表情上,眼睛却不自然的向下收,张松就知道刘瑁言不由衷,也知道自己的办法就是刘瑁早已想到的,不禁对刘瑁加强了警惕。

    “好!就按太常、太尉之意办!今日夜深了,二位回去好生歇息!”刘瑁想了一会儿,对着厅内心思各异的两人说了一句,然后让他们走人。

    行了一礼,二人退出了大殿。到殿外之后,相互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在内侍的带领下出了宫门。

    回到家中,张松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要他们密切注意皇宫中的动向,同时让人开始打探起刘瑁所下诏书情况,看看刘瑁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刘瑁下诏,言汉中张鲁骄纵,拒不奉诏,实乃反贼,天下共讨,派遣战功卓著的骠骑将军孙策为主帅,让卫尉徐庶随军督军,领大军20000人北上攻打汉中。

    得知刘瑁派遣孙策领军去攻打汉中,张松终于知道了刘瑁的全部计划。汉中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只要孙策率军出了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