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了,还是秦将军讲吧,百姓太多,本抚老矣,音量不够。”

    事犹未定,能参加此次行刑,是明日要天雄军帮忙驰援济南府的原因,颜继祖哪里还会继续深陷?

    “也好,如此末将僭越。”

    秦浩明顺势应承,他煞费苦心处心积虑来这么一出,为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大明百姓,如何会浪费机会?

    轰然大鼓骤然响起,声震数里,激沸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德州的百姓们,本将是天雄军指挥同知秦浩明秦破虏,借此机会向支持大明将士的父老乡亲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秦浩明全身甲胄,右拳抚着左胸,高大的身躯站在高台前端,朝底下万千德州百姓深鞠一躬。

    “秦将军威武!”

    “秀才将军!”

    ……

    德州百姓稍稍愣神,他们活了一辈子,何曾见过如此诚意向他们行礼的大明官员?

    很快,现场就响起轰声如雷的呐喊声,叫什么的都有。

    高台上的秦浩明双手团团作辑,继而做下按动作,阻止百姓们的高声呼叫。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叫唐人,叫宋人、叫明人?”

    秦浩明深吸一口气,声乍如雷厉声喝问。

    不等下面百姓有所动作,秦浩明挥舞着双手用尽力气大声咆哮道:

    “那是汉武大帝刘彻及卫青、霍去病,七征匈奴,使得胡马不敢度阴山、匈奴妇女无颜色,终雪汉初之国耻。

    确保大汉四百年基业安定,祭出空前盛势之华夏,汉人由此成名。

    太宗李世民,开疆拓土,战突厥、却吐番,开创华夏盛势景象,方有赫赫唐人之威。

    大宋抗金名将岳武穆,呼应太行山数十万抗金义军,数破金军,而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明太祖、明成祖,灭元廷复汉人江山,方有明人。以大明之盛而有七海之航,大明天威远播四海,横扫蒙古草原,何其壮哉!

    及近,平倭大将军戚继光,出身抗倭世家,承武士门风,外则主动出击倭寇盘据的海外离岛,内则清洗严惩勾结倭寇的奸商。

    书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德州的百姓们,吾等汉人先祖何其壮烈慷慨,能叫这些数典忘祖的不肖奸商、无耻的武士将领败坏祖宗基业吗?”

    “不能!

    ……

    “吾等能从贼否?”

    “不能!”

    ……

    “我大明人的血液还热乎?”

    “热!”

    ……

    “午时三刻已到,斩!”

    “斩!”

    ……

    德州百姓的热血被秦浩明刺激得无以复加,随着他的声声喝问,场中的气氛立马走向高氵朝。

    德州府衙彪悍且面带凶相的专业刽子手,把早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王世选和范家子弟五十五人,让他们跪着,引颈于木墩之上,高高地举起宽大的鬼头刀,向下力劈……

    急促的热血喷涌而出,溅得刽子手滴滴点点,一颗颗人头带着血迹滚落在德州漕运府衙前,无头的尸身犹自微微抽搐。

    行刑时,秦浩明作为监刑官,目无表情的坐在前面搭建的棚子里,口里默默的念叨着,“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

第一百七十二节 病入膏肓()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崇祯十二年元月初四上午,余佑汉满载着秦堡的硝石、棉布、粮食、生铁等战略物资,足足把二十五艘左帮船装满。

    剩下十二艘空空如也的漕船,则用来装运沿途的青壮流民。

    随行的有两百天雄军将士和未来的临浦书院山长刘宗周。

    当然,其中还有秦浩明费劲心思敲诈而得的一百万两银票。

    下午,德州商户但有派出探子而被擒获的商家,无不遭到秦浩明的勒索,罪名是窥探军事机密,与范家谋逆有牵连。

    好在秦浩明并没有过分,求财而已。

    依据被拷打的暗探之言,问清其主家情况和平常的生意往来伙伴。

    他们能作为探子,不是心思灵动之辈便是被主家倚为心腹,自然比其他人更了解这些商家深浅及合作对象。

    故此,凡是跟晋商来往密切的大商家,无不惨遭盘剥。

    只不过秦浩明分寸拿捏得很好,虽让你肉痛但也不至于心痛,总之还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

    多则五六万,少则七八千,想要一文不出,他也不介意露出狰狞獠牙。

    昨日,秦浩明在刑场的举措和言行,早为他赢得德州百姓赞誉有加,说是如日中天也不为过。

    人心民望都在他这边,这些为富不仁的商家此时凑上前去,秦浩明哪里会让他们有好果子吃?

    此举,顿时让原本囊中空空的秦浩明腰包再次膨胀起来,从二十三户各地大商家中筹集“善款”近四十万银两。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手中有钱有粮有人,秦浩明的心里活络起来。

    不管怎么样,此间事了,无论如何都得回临浦一趟,安排今后的发展方向。

    并不说张云和卢欣荣包括刚启程回去的余佑汉能力上有什么问题,但自己的大局观和今后走向无疑比他们更有目的性。

    元月初五,收入颇丰的秦浩明磨磨蹭蹭在颜继祖的催促下离开德州,驰援济南府。

    说内心话,他压根就不打算救德王朱由枢。

    一个把山东自德、衡、泾三府庄田全部占据,民间地土搜括殆尽的大明宗室有何好救?

    可想而知,再加上德王府的禄田、脂粉田少则数千顷,多则万顷,济南地区的膏腴之地,所余能有几何?

    可自己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济南府百姓被多尔衮屠戮,要知道,他的凶性可比岳托残忍许多?

    至少得牵制住这条杂种的兽性,让他有所顾忌,不能放开手脚残杀大明百姓。

    “颜大人,这就是济南府精锐?”

    纵使有心里准备,明白大明除了有限的几只强军外,其他的部队都没有什么战斗力。

    可两军会师之际,望着萎靡不振无丝毫军人形象的济南府部队,秦浩明依旧感到触目惊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若这就是颜继祖口中所谓奉命调往德州的主力部队,那他口中留守济南府能打仗的老弱残兵五百余人,和由莱州赶来增援的七百人又有多不堪?

    “皆是忠义之士,为大明无怨无悔!

    许是太劳累的缘故吧,毕竟来回几趟,难得休息。

    再说,若是大明兵马都似天雄军,有怎有建奴寇边之说?”

    颜继祖无奈地望着精神面貌截然不同的两支队伍,虽有满腹牢骚和几许不甘,但还是非常识大体的说出违心之言。

    这位快花甲之年的巡抚,山东省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带着只有三千兵马的“主力部队”,连一个副将都没有,频频奔波于济南府和德州府之间。

    倪宠的漕丁部队他指挥不动,而理应挺身而出守护济南府安危的刘泽清刘左都督,却带着他的精锐家将避战德州虎威镇。

    于是乎,所有的事情和责任全部都落到他头上,且还要四处哀求援兵护卫济南府。

    崇祯十二年的徐徐春风拂过颜巡抚头盔间露出来的斑斑白发,让秦浩明颇感苍凉心酸。

    大明的军事弊病,早在战争来临之际便已经显现出来,然而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将不专兵,兵不私将。

    大明的兵和将不是在一起,而是分开独立,需要打战的时候才集结一起。

    这样能够防止大将拥兵自重造反,但是作战起来,则是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和训练不足。

    另外兵源也是一个大问题。

    强制的军事屯田,世代不得脱籍,军饷微薄,战时做炮灰,平时做苦力,逃亡则采取连坐,强制亲戚家人代替。

    这样的兵源先天缺乏强大战斗力和高昂的士气,而且这种“为战而战”的“职业”士兵很容易军心涣散,厌战心理很强。

    到了大明后期,采用募兵制的方式征集部队。

    可这要求将领有非常高的觉悟和责任心,毕竟像卢象升、孙传庭这样的人不多。

    于是军队的管理变得非常混乱,军官大肆贪污,虚报兵数。

    造成军费开销越来越大,户部越来越没钱,只有加重老百姓的赋税。

    这样矛盾越来越激烈,军事问题没有解决,政治上的战略直接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大明委实病入膏肓,非药石可救。

    “秦将军无需忧虑太甚,济南府城墙高大,城内各种储备也较充足,若是城内军民同仇敌忾,建奴断然攻破不了。

    另外,杨本兵已经下令高监军和祖参将星夜来援,不日即可抵达。

    有关宁铁骑和天雄军两支强军,济南无忧矣!”

    颜继祖见秦浩明默不作声,以为他担心济南失守或者心有顾虑,急忙把周围态势一并说出。

    “唉!”

    秦浩明重重的叹了口气,望着鬓发苍苍,干瘦的身躯骑在高头大马上,显得有几分不和谐的颜巡抚,却犹自精神抖擞鼓励自己,不禁肃然起敬。

    无论如何,一定不能让这样忠心国事的大臣成替罪羔羊,无辜惨死!

    “颜大人,务必立马派人催促高监军和祖参将,同时告之兵部此事。特别是杨本兵,措辞尽量严厉些。”

    秦浩明知道,高起潜和祖宽是绝对不可能驰援济南府,那么有些工作不妨做在前头。

    “秦将军在担忧什么?”

第一百七十三节 事预则立()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颜继祖领兵作战或许不行,可是政治上的悟性很高,否则也不可能做到封疆大吏的位置。

    秦浩明不同寻常的举动和特意的反复强调,让他嗅到浓浓阴谋的味道。

    “未谋胜,先虑败。

    颜大人,千钧万担集与一身,您是首则之人。

    无论是高监军还是祖参将,抑或是末将,皆是客军,有驰援之务,却无必然之则。

    若是济南城破,天子的板子肯定是先打在您老身上,此乃刘泽清、倪宠之流敢于抗令不遵有恃无恐的原因吧!

    更何况,杨本兵天性凉薄,遇事推诿,向来以孤臣自居,若是有个万一,想来他未必会……”

    迎着颜继祖疑惑的目光,秦浩明没有藏着掖着故作玄虚,态度诚恳语气低沉。

    颜继祖悚然而惊,坐在马上朝秦浩明行礼作辑默然不言。

    大恩不言谢!

    这位军中新贵能够冒着大不讳指点自己,传扬出去,把周边一众文臣武将全部得罪,可谓用意极诚。

    说起来是自己盲目乐观,多有错断,尚不及眼前年轻人思路清晰虑事周全。

    生死大事,岂可尽信他人?

    这些年,君臣之间,臣子之间,没有相互协作,只有猜忌、诋毁,彼此间的勾心斗角屡见不鲜。

    大意啊!

    好在亡羊补牢犹为晚也,只是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不妨留待将来!

    “颜大人,末将兵马速度快,就先行一步,权且充任先锋如何?”

    颜继祖队伍中有少许火炮,步骑掺杂且携带辎重粮草,断然无法快速前行。

    由德州至济南府,尚有两百余里路程,自己天雄军快马奔驰只需一两天即可,他们怕是要三五天。

    如此一来,贻误战机矣!

    “如此甚好,秦将军高义,本抚铭记在心。”

    兵贵神速,颜继祖自然明白这是最好的方案,可此事若是秦浩明不主动提出来,他还真不好开口。

    如此一来,倒是皆大欢喜。

    “李百户,方圆三十里范围,把军中夜不收全部撒出去,务必不可有遗漏之处。”

    尚为分兵前行,秦浩明便吩咐李三率领的夜不收开始侦查。

    行事之稳健,让身旁的颜继祖暗自赞叹!

    果然,善战者俱是行事缜密之辈。

    “临别之际,末将恳请颜大人,别把希望寄托在高监军和祖参将身上,最好筹谋好措辞,以应对今后危局,告辞!”

    说完,右手轻拍马首,疾驰而去。

    该说的不该说的俱已说完,若是颜继祖还不明白意思,只能说他死得不冤,不适应大明官场争斗。

    马蹄声震荒野,秦浩明率领的精锐已然远去。

    可颜继祖却怔怔望着满天的扬尘,脑海翻滚,久久不曾片动。

    朝堂皆言高起潜知军事,天子也信任他,可他在军事上有过作为吗?

    自崇祯六年起,叛军势力发展极快,天子命太监陈大全、阎思印、谢文举、等为内中军,分别派入大帅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各个营,名为监军,实为监视。

    高起潜被分配监视宁远、锦州各部队。

    后来这些太监多数都侵吞克扣军用物资,而面对敌人则往往带着精兵率先逃跑。

    崇祯八年,天子把派到各镇的宦官全部撤回,只有高起潜仍然照旧监视。

    崇祯九年七月,当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外出指挥增援军队,宣府、大同总督梁廷栋亦领兵南下。

    并特别命令高起潜为总监,给他三万金,一千个赏功牌,由司礼太监张云汉、韩赞周辅助他。

    但是高起潜并没有真正打过一仗,只是把死人的头割下来冒认军功。

    之后拥兵不前,大败,致兵部尚书张凤翼吞服黄麻而死。

    十年,高起潜到各部队检阅,命令监司以下的人员对他都要行军礼。

    永平道刘景耀、关内道杨于国上疏争辩,俱被革职。

    便是此次鞑虏寇边,高起潜也是一仗未打,那他有什么理由驰援济南府?

    刘泽清、倪宠摆明要脱身事外,若是高起潜在临清坐拥重兵,不来救援,那势必引起另一路援军祖宽观望彷徨,如此……

    “备笔,摸磨。”

    颜继祖不敢再想下去,脸色阴沉大声喊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心谨慎总无大错!

    秦浩明他们离开颜继祖,一路快马奔驰,一日间几近百五里路程。

    沿途所见,数百里的农田俱是蓬蒿野草,村落破败,几没有人烟。惟有靠近坞堡的一些田地,尚有些许人耕种糊口。

    时下,盗贼四起,民不聊生。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抗盗贼还有大明官兵。

    坞堡是一种防卫性建筑,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墻,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

    大型的坞堡相当村落,较小的一如宅院。有的旁侧另附田圃、池塘。

    堡门一般辟于南墻正中,入口有庭院,院中建主要厅堂及楼屋。另有厨房、厕所、猪圈等辅助建筑,且多置于北面。

    齐河县胡官屯村,据载,三国时期魏王实行屯兵制,有个姓胡的将领率重兵在此村屯居。

    村南设有点将台,起名胡家台,故村取名胡官屯。

    此处与济南府隔黄河相望,有一座浮桥相连,距离济南府只有一个时辰的马力,秦浩明选择在这里扎营休息。

    “秦将军,外面有胡官屯村民来犒军。”

    刚刚扎营不到半刻钟,新任赞画阎应元脸色怪异进入营帐禀告。

    “好,丽亨,赶紧请他们进来,切莫怠慢!”

    军民鱼水一家亲,秦浩明闻言大喜,把卸下了的甲胄小心折叠,头也未抬。

    “将军,要不您亲自出去看看?”

    阎应元初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