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设计,基本已经接近后世的盐场技术和水平。
经过测算,在这南方的夏秋时节,盐田日极限蒸发量能达到六毫米。
这样一来,即使雨天不能生产,阴天产量再减半的情况之下,这五百亩盐田,一个月最保守的产量也在一百五十万斤以上。
这个数量看上去很大,其实相比整个大明的食盐消耗量来说,实在有点微不足道。
这点产量,在大明过亿的人口面前,实在少得可怜,也就是沧海一粟。
甚至秦浩明在想,如果将来水军强大,除了蒙古诸部,诸如朝鲜、倭人、南洋等地,均可以建立商道。
而这些盐田,完全可以再度扩建,从而将给他带来更多的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与财富。
这制盐走私的利润,实在是只有身在其中,才会明白这银钱数额有多么惊人。
第三百九十节 检阅()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六横岛天空蔚蓝一片,只有缕缕浮云偶尔飘过。
正午时分,数十口行军铁锅支起,一些锅里弥漫着鱼肉的浓郁香味,另一些则飘荡着虾蟹的清甜。
岛上欢声笑语一片,新招募的六千将士端着粗碗,依序排着队伍,满脸激动的等待着今日的美餐。
浙江虽然是沿海之地,可这些从处州、义乌和台州等地招募的浙兵,却身处中部山区,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县城,更遑论海上孤岛。
故而,他们对于秦督口中天下少有的美味甚是期待。
人要活着,最实际的就是一日三餐。这六千浙兵之前多为穷苦人家子弟,平日里别说一天三餐,两餐还要一干一稀,才能勉强对付。
此次听说戚家子弟在义乌募兵,众人也没多想,急吼吼的就报名参加,就想图个温饱。
哪里知道,事情居然出乎他们的意料。
粮饷丰厚不说,每日里还有三餐,荤素搭配的可口菜肴敞开吃,说是给他们补补身体,没听说大明的将士有如此好的待遇呀?
看看卫所里的那些粗汉就知道,吃喝比普通人家还不如,穿的跟叫花子一样,成天就是一套浆洗得发白的破战袄。
到后来,他们听说长官是秦浩明秦大总督,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
现在整个大明谁不知秦督是建奴的克星,以抗击建奴而名扬天下?
他们浙兵跟建奴可是有血仇在身,最近的一次就有三千人长眠于北地黑土,连遗骸都没有一块埋葬在故乡。
这下好了,终于有机会替先人报仇雪恨。
不过先前检阅的时候,秦督说得风趣,叫他们好好享受美味,把身体跟上去才能干死狗日的建奴,把他们丑陋的金钱鼠脑袋当夜壶。
而此时他们的秦督,正在稍远处背阴的海滩边,单独摆放一桌,陪着未婚妻婉儿一家人品尝海鲜。
“婉儿,来,这海蟹最好吃的就是蟹脚部分,一个字,鲜!”
秦大总督完全是把这里当成度假的场所,温柔的把几只海蟹的蟹脚剥开,装在盘子里递给身边的戚婉如。
戚夫人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默默地扫视一眼不作声,优雅地吃着鲜美的海虾。
对这位女婿她是及其满意的,少年成名却无丝毫盛气凌人的态势,关键是对女儿真心好,这才是主要的。
“贤婿,陪老夫喝一杯,就一杯。”
戚纲拿起花雕酒壶,要替秦浩明倒酒。
“老戚,真不成,喝起来控不住,改日!时间紧迫,下午还要和那些国子监的学子们商定事情,盐场也要敲定下来。”
秦浩明大手罩住碗口,态度坚决。
非常奇怪,同样叫三十多岁的戚夫人为岳母,秦浩明叫得相当顺口。唯独对戚纲这个岳父,总觉得便扭,难道因为是战友的缘故?
身旁的戚婉如乌黑的头发挽着一个公主髻,身着一件嫩绿到近似浅黄色的衣裙,容貌细致清丽,双眼眯得像一个月牙儿,专心的啃着蟹脚。
戚夫人也含笑拿起一个蟹脚放入口中,不理会一脸无奈的夫婿,只是看着他们翁婿间的斗法。
午时过后,这场海鲜盛宴终于结束。
刀疤六盖得有点类似别墅的宽敞大厅内,一片沉静,只闻得窗棂外老树上不知名的鸟雀正倦懒地叫着。
三十二名士子在颜蛰和吴锋的带头下,按他们的去留排成两个纵队,正在接受秦浩明的检阅和训话。
“首先恭喜诸位熬过严格的军训,捶打锻炼自己的个人意志,正式加入总督府。相较于半途离开的士子,尔等是最优秀的,可谓文武双。
其次,诸位的起点是一致的,本督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尔等,只要大家勤恳努力,不犯错,诸位的富贵前程肯定有保证。
当然,随着表现不一样,职位有高低而已。
好了,最后送诸位一句话,与诸君共勉!
老师再好,给的是引领,代替不了自己。平台再好,给的是机会,代替不了努力!脚下的路,没人替你决定方向。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稍微几句话,秦浩明就结束了首次训话。现在对他们还不了解,只有今后再慢慢观察,提拔使用。
不过,凝望着站成笔挺军姿的国子监士子,已有几分军人模样,秦浩明自己心里知道,这些人,将是他的文官班底。
而朝廷诸公,断然是不可用了。
“学士谨记秦督教诲!”
有了两省总督的亲口许诺,士子们的心情可想而知,声音中透露的俱是喜气。
“好,下面探讨对舟山群岛的开发使用,讨论过程中,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发言。”
秦浩明点点头,让张云拿来大明舆图,和众人一起对舟山群岛的各个岛屿使用情况进行初步安排。
舟山群岛有舟山岛、衢山岛、六横岛、岱山岛、朱家尖岛、金塘岛、鼠浪湖岛、鲁家峙岛等,其中舟山岛面积最大。
其他岛屿较小,主要还是对舟山岛、衢山岛和六横岛的使用。
说句实在话,在秦浩明心中,舟山群岛重要程度还在登州卫之上。
概因这里地处大明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尤其是对倭国的位置,可以像一把匕首指向倭人。
“行,盐场的事情就这样决定,登州盐场好说。
此处就由苟志新千户负责,立刻从登州卫抽调一批精干工匠,带着大批流民,按规划好的地方兴建盐场。”
由于苟志新对盐场熟悉,秦浩明当场拍板让他负责。
苟志新一脸喜色,他向秦浩明保证,如果有一千多人的建筑队伍,在充足的青石板、泥灰、糯米汁与砖头供应下。
有两个月的时间,五百亩的盐田,数十个大型卤水池和结晶池,海水涌道,以及卤水池结晶池的防水雨棚等设施,可以全部修建完毕。
就这样,一项项事情,在定下目标和计划后,由专人负责落实解决。
第三百九十一节 高手在民间()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事情一切都很顺利,唯独在流民的处理上,颜蛰提出碰到麻烦。
原来,登州卫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收留期间,人数从十万激增到二十多万人,已经远远超过登州卫的吸纳能力。
之所以现在还能撑着,那是因为有渔业在支持,流民至少还有鱼粥喝。
虽说食物可以勉强解决,可很快冬天即将来临,来自蒙古草原的极冷寒潮,绝对会将大部分流民迅速冻死。
若是这样,虽说乱世人命贱如狗,但面对这样的悲剧,还让人扼腕叹息。
“登州卫现在收容多少人?”
秦浩明低头盘算,朝众人问道。
“秦督,登州卫能容纳百姓的机会,一是军队,二是渔场、三是卫所各类商肆店铺,经过挑选,有五万一千的青壮被吸收。
学生估计,有十七万多人无法安置。
当然,随着建设盐场工作开始,还会有人力需求的地方。不过,现在还有个很重大的问题是,这些人当中老弱居多。
而且,即便全部项目都建好并运行,学生估计,顶多再吸收一万余人就到顶,剩下的百姓依然无法容纳。”
颜蛰一直负责统计人数,数据张口就来,而且,分析得非常透彻。
“无妨,剩下的都转运到舟山群岛。从登州卫运粮过来,在这里垦荒,应该可以安置。”
让登州卫接受流民之前,秦浩明就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他毫不犹豫的说道。
“禀告秦督,恐怕这里容纳不了十几万人。
学生在几个岛屿走了一圈,稍为统计一下,现在舟山群岛中,还有大量的盐碱地未能加以利用。
其中轻度盐碱地约七万亩,分散在各个岛屿中,重度盐碱地约十万亩,主要集中在六横岛。
而真正能用于开垦的良田不多,约十几万亩而已。如此一来,平均一人才一亩地。而新开荒的地,恐怕难以养活这些人。”
此时,吴锋站出来,苦笑着说道。
秦浩明哦了一声,皱着眉头不觉暗叹,还真没有考虑到这些盐碱地,庄稼难种,谷麦难收,如何利用倒还真是一件难事。
真的只能这么闲置么?
“秦督,学生所忧之事,乃这么多人聚集在登州卫,对我军期待殷殷。如果被我军冷漠对待,那些百姓定会大失所望,满怀怨恨。
如果其中有不良之徒,趁机煽动百姓闹事,恐怕难免有一场血腥的纷争。这样的结果,将会使百姓与我军两败俱伤。”
吴锋郑重的话语,让秦浩明不觉点头称是。
“先运过来再说,好歹这里暖和一些,粮食本督从福建接济,先保证这些人活下去便可。
至于其他,总能够想办法慢慢的地安排消化,更何况我军将来还要扩充军伍,也可从流民中优先选拔。”
秦浩明当机立断,朝众人吩咐道。
“秦督,这些盐碱地,其实未非一无用处!
据末将的经验,盐碱地经改良后,其盐碱程度会减弱很多,虽然还不能用于种粮食,却可以用来种其他耐碱作物。
比如轻度盐碱地改良后,可用于种植桑树,重度盐碱地改良后,可用来种苜蓿、碱蓬、盐角草、滨藜等作物。”
蓦然,其中一个登州卫副千户高声说道。
“哦,没想到这盐碱地还有这般用途,你叫什么名字,倒是让本督开了眼界,你怎么懂得这些。”
秦浩明指着他问道。
“禀报秦督,末将叫李晓峰,三号福船舵手兼副千户。
末将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以前在河南老家时,也在盐碱地种过桑树。
这桑树为耐弱盐碱、耐低温干旱之树木,完全可以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种植。
桑树若能成功在轻度盐碱地上种植,便可以养蚕缫丝,当可为我军一大财源。
若秦督信得过我,末将愿意试一试。”
高手在民间啊!
李晓峰的这番话,让秦浩明大喜过望。
他可是知道,养蚕缫丝的利润乃是极高,若能改良盐碱地,用来种桑养蚕,却是最好不过,比种田强太多。
生丝这种东西,若只在大明销售的话,价格不算太高,真正利润大的,乃是对外出口贸易。
上次好像听郑芝龙谈过,由于完全垄断了对日贸易,在把福建生产的生丝贩运到日本后,每担的出手价高达几百两两!
这个近乎可怕的价格,达到大明市场价格的十倍多,实在是完完全全的暴利!
因此,生丝贸易成为郑芝龙迅崛起的重要财源。甚至,在福建沿海,还传开了一船细丝朝东去,一船花银往家来,这样的的儿童民谣。
秦浩明笑着走过去拍拍李晓峰的肩膀,微笑说道:“李千户,你的建议甚好!放手去做,不要有顾虑,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这样,你从三号福船中调出,今后就在舟山群岛任职,专管桑蚕之事。若是事成,你的前途包在本督身上。
只是这桑田改良需要多久,桑何时可以开始种植?”
“禀秦督,桑树要在春季方可种植。
故末将安排,从现在到明年开春,应该可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先将这轻度盐碱地与重度盐碱地先行整治,使其达到可以使用的条件。”
李晓峰一脸喜色答道。
这时一旁的张云插话问道:“李千户,那你说这重度盐碱地改良后,能不能用来种植桑树呢?”
“张守备,这重度盐碱地,因为土壤之中,含有的盐碱成分实在太高。
若要改良至可种桑树的程度,那要花费的人力与钱财实在太多,况且时间也会耗时过长。这来一算,便得不偿失了。
还有一点,重度盐碱地,因为其地下水份,多已被海水严重侵袭,即使改良成功,今后成为盐碱地的机率也很高。
所以这些土地,却是实在不能用于种植桑树的。”
见秦浩明与张云一脸失望的样子,李晓峰接着说道:
“不过,这些重度盐碱地,在经过改良后,用来种植苜蓿和滨藜一类作物,却还是极好的。
将来,可以用作我军养马场,也可以用来饲养牛、猪、兔、鸡、鸭等动物,特别是猪和牛,最喜吃滨藜,长肉也快。
而碱蓬与盐角草,则是可以作为中药药材使用呢。”
李晓峰这段话,让秦浩明大笑。
没想到啊,此路不通通彼路!如此一来,战马草料的事情也一并解决了。
“李千户,你立马去岛上看看,然后报一份人员和资金计划给本督。还有,要带几个徒弟出来,听见没有?”
秦浩明哈哈大笑,南方没有牧场,原先还不知道如何解决此事,不意机遇在此。
李晓峰欢天喜地应诺离去。
第三百九十二节 让他们全部趴下()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
舟山群岛盐碱地的解决,让秦浩明高兴的同时,也提醒了他的新思路。
不仅仅是因为能多安置一点流民,而是他从中看出蕴藏的商机和其中的适用性。
但凡沿海地区,因为海水的渗透,距离海边的土地,基本都有盐碱地的存在。这样,造成土地大量荒废,寸草不生。
大明长达上万公里的海岸线,盐碱地又岂是舟山群岛区区十七万亩可比?
当然,这话现在说得有点远。
不过,若是李晓峰能够成功,至少在福建和广东,秦浩明打算改造盐碱地,用于种桑养蚕,重点发展纺织业。
相较于用工较小的肥皂作坊,纺织业在用人方面堪称巨无霸。
据了解,江南轻工业的最大部门,分为两大类:棉纺织业与丝纺织业,它仅次于农业位居第二产业的位置。
棉织业的从业人员多是农村妇女,传统的小农经济使她们拥有娴熟的技术,这正是纺织业所需要的。
随着纺织业的发展,江南富有的商人将这些农村妇女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以提升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棉纺织业最为集中的松、太、苏地区,以纺织业为主业的妇女数量大幅增加。
棉纺业的发展刺激了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专业染坊和农村小染坊,其次受益的是原料商人和运输业。
与棉纺织业不同的是,丝纺织业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江南官营织机有三千五百台,民营则有一万台,从业人员十几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