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秦浩明却没有丝毫察觉,这些私人的事情考虑完,他又在想练饷的事情。

    大明朝廷征收的练饷,除了陕西和辽东外,其它大部分集中在宣大总督的区域内,像宣府、大同、保定、畿辅、山东、河北各镇,据是练饷征收的范围。

    可以说,随着练饷开始征收,三饷就聚齐了,同时也揭开大明灭亡的序幕。

    练饷是搜刮民脂民膏,朝廷把练饷的筹措进度当成官员考绩的主要依据。

    这就使得一些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的地方官,不但不申请灾难补助或者减免,而是变本加厉收取重税,横征暴敛以换取政绩,好去富裕的地方当官。

    再加上明末小冰河时代气候的影响灾难特别多,而皇权不下乡的原因,负责征收的乡绅雁过拔毛还要在里面捞油水。

    最后,终于把百姓整的没法活下去,爆发大规模的流民。

    而苦难中彷徨无依的民众,更是各种多如牛毛的邪教滋生的温床,白莲教、弥勒教、闻香教等等各种邪教,煽动百姓抛荒土地去流亡,去抢劫其他村庄。

    那些本来还想安心种地生产的农民,被抢劫之后一无所有,只能被裹挟加入流民大军,继续去祸害下一个村庄。

    流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而那些地方上的小地主,在这种流民大军面前毫无防御能力,多半被攻破宅院抢得一点不剩。

    至于那些勾结官府造成这个惨剧的大地主、大乡绅,他们有正规训练的家丁,战斗力比大明朝的卫所兵强多了,流民其实还真不敢惹他们。

    一次流民过境十室九空,可是最终居然还有受益者!

    这些在流民潮中没走的大地主、大乡绅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些“无主之地”,成了更大的地主,然后再招募流民来耕种当佃户。

    可以说,祸国殃民的流民潮,背后到处都有这些大地主大乡绅的煽动,发得都是国难财。

    如何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或者自己也加入发国难财的行列?这是秦浩明将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百三十八节 视察兵仗局()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次日凌晨,睡得不多的秦浩明依旧精神奕奕,第一件事就是指使随身亲卫赶赴临浦,召集张云和卢欣荣带人赶往登州。

    既然打定注意,动作就要快。否则,等到他卸任,有些事情就不方便了。

    至于今天,他的目的就是视察兵仗局。

    宣府镇兵仗局位于城南,靠近宣府衙门。

    由于是内官二十四衙门之一,受宣府边镇和工部兵器局双重管理。

    总督大人亲自光临,兵仗局大使副使带领一众属僚恭恭敬敬迎候。

    “你们谁懂火药配比?”

    和众人预想中的官场问题完全不一样,秦督大人第一个问题既然是这句,一时间人群中鸦雀无声,竟没有一个回答。

    在好一阵子的寂静过后,那个声音又慢悠悠地问了一句:“那谁懂工匠考核?”

    仍然是沉默和静寂。

    等到秦浩明第三个问题,“谁知道兵器保养需得注意些什么?”

    现场仍然是一片沉寂的时候,秦浩明终于忍不住了,陡然怒喝道:

    “这个也不知道,那个也不知道,要你们这群酒囊饭袋在兵仗局有什么用?来人,把这些废物统统带下去!”

    不等人扑上去,掌管兵仗局的大使太监带着哭腔说道:“秦督息怒,小的会考核工匠!”

    “你会考核工匠?”

    “是是是……”

    大使是宫中兵仗局委派的太监,此刻他恨不得露出全天下最动人的笑容,头更是点得犹如小鸡啄米似的,“小的会考核工匠。

    这些工匠都是贱骨头,最会偷懒。没事更爱装个病,只要巡查严格,再加上鞭子,保管让他们服服帖帖,想出多少东西就能出多少东西……”

    “本督问的不是这种所谓的考核。皇上让你们在兵仗局做事,不是让你们用鞭子做监工。

    要是连一丁点火器兵器的常识都没有,和在其他地方有什么两样?

    即刻起,你们全部滚回宫里去,否则休怪本督不客气!”

    秦浩明摇摇头,对这些太监不再报任何希望,寒着脸自顾率众一路走去。

    剩下十几个宦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一般来说,各地的兵仗局虽然接受当地的督抚衙门管理,但由于上头还有主管单位,且多由天子喜爱的大太监担任,一般人都会给几分薄面。

    可这位暂代的总督倒好,几个问题下来,不分青红皂白就赶人,让他们不知所措。

    “要不找找高公公?”

    其中一个宦官小声提醒正副大使。

    如果就这样灰溜溜的被赶回去,回到宫里也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可以说,为了出来担任这个肥差,他们不知耗费多大的劲。

    正副大使回过神来,让他们留下候命,急急忙忙赶往镇守中官大营。

    秦浩明在宣府兵仗局转了一圈,发现但凡大太监起居的地方都修缮得宽敞亮堂,但凡工匠做事的地方都是低矮阴暗。

    等到了那些专事火器研发的工匠居处时,从上至下全都眉头大皱,觉得眼下这情形委实过分了。

    大通铺上堆了些破破烂烂的铺盖被子,

    甚至还有一股说不出的馊臭味。

    一间不大的房间,居然住满二十几人。

    “指望住这破屋子的人造出什么好火器来,无疑是痴人说梦!”

    秦浩明恼怒不已,搀扶起下跪中年纪最大的工匠,叫他们都起来。

    早就听说大明工匠待遇差,可也没想到会糟糕成这个地步。

    把那个年纪最大的工匠招了过来,询问了几句,见其始终是嗫嚅不敢答,他便淡淡地说:

    “这兵仗局上下的内官都已经被本督驱除,尔等若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那些工匠平日里被中官们死命盘剥,就连口粮衣物都是如此,早已经是吓得如同惊弓之鸟。

    尽管秦浩明和颜悦色,又说内官们都被驱除,可他们哪里敢轻易相信?

    那个年长的工匠犹豫了许久,最后把心一横,只憋出了一句话来。

    “大人,小的……小的们已经服役半年多了,别的还能忍受,只是没法见家人。

    恳求大人能放小的们数日假期和家人团聚。这之后小的们必定尽力做事,绝不敢偷懒。”

    半年多被拘在这里做工没见过家人,这和奴工有什么两样!

    秦浩明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把心中愤怒压了下去,扭头对身边的亲卫浩子说道:“把那些太监全部抓起来。

    还有,把其中掌管物资的太监带过来。”

    说完,走出屋外,里面空气委实太难闻。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制度,能做出好的兵器才怪?

    “小武,把匠头全部叫过来。”

    宣府镇兵仗局分为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军用器械部门,林林总总有十几个匠头。

    一会功夫,亲卫带着人聚齐。

    “诸位师傅们,本督虑事不周,不知此处的情况,让大家受苦了。”

    说完,秦浩明朝十几人作辑行礼。

    “使不得,大人!”

    这些工匠哪曾听见官员这般说话,一愣之下,要跪下磕头,却被秦浩明阻止。

    “那些内官们怎么从你们碗里盘里克扣的禄米,本督如今就要他们怎么吐出来!

    需要请假的师傅,请分批分次,本督随后会总督衙门的人来登记。

    今后,大家每月只要完成定额便可回家和亲人团聚,若是超额有赏钱,绝不会役使大家半年见不到家人。

    万一有什么奇思妙想,本督试过之后可行,则有另行赏赐,”

    虽然自己很快要走,但把那些宦官赶走后,秦浩明相信卢象升绝对可以做到这些。因此,当着众人的面,他还是大方许诺!

    “感谢秦督,感谢秦大人!”

    秦浩明话音刚落,十几个匠头噗通跪倒在地,磕头作揖。有几个头发发白的老匠人,更是嚎嚎大哭,委实让人心酸不已。

    长久以来,有谁把他们当人看?

    此时,亲卫提着分管物资的宦官过来。

    “把屋子里的柴炭米粮被褥衣物等补齐!”

    秦浩明怒视着他,冷然说道。

    哪知那个太监噗通跪地,不停磕头,带着哭腔惶急的说道:“秦督,仓库内没有这么多东西,早就……早就……”

第二百三十九节 招揽工匠()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不用他说完,秦浩明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肯定是被贪墨了。

    大明官场,各行各业,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没有才叫奇怪。

    可纵使如此,秦浩明还是气得不行,抬腿一脚,把这个太监踢得满地打滚。

    最可恶的就是这些贪腐下层百姓血汗钱的人。

    吩咐把这些太监全部打入大牢,追问财物。至于说严加拷打之类,那是不敢的。

    太监属于天子奴才,外臣无权处罚,便是把他们收监,也多少有些僭越。

    现场十几个匠头见往日对他们不可一世的太监被收监,俱到感到高兴不已,进而对眼前的青年总督产生亲切感。

    秦浩明向众匠头详细了解宣大兵仗局的情况,

    最后,把负责制造火器的匠头单独留下。

    “王匠头,把你这组所有人召集起来,到你们的作坊去。”

    制造火器的匠头叫王大力,江西人,四十多岁。天启七年从南京兵仗局被征召宣府,一直至今。

    “诺!”

    王大力脸颊通红,着实有些激动。

    总督何等大的官,竟然要到作坊这样一个肮脏的地方视察,让他委实有面子,许多人怕是一辈子也不见得有。

    王大力一组共有一百七十人,其中又分为若干小组,有生产火铳、火绳枪、三眼铳等等。

    宣府是边关前沿,战事较多,故而对枪械的需求大,他们经常人手不够,加班较多。

    宣府镇火器作坊很大,里面堆满成型和未成型的各种火器,其中又以火绳枪居多。

    秦浩明缓缓走一圈,指着火绳枪问道:“你们一个月可以生产多少?”

    “火绳枪一组有四十人,若是枪管供应得上,一个技艺娴熟的工匠,一个月可以打造十五杆左右。

    只是从小人过来宣府,每月从未超过五百杆,主要还是枪管供应不上。”

    王大力躬身说道,接着怕秦浩明不懂,继续解释,“大人有所不知,打造火绳枪最关键在于一根合格的枪管。

    而卷成一根枪管,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即使如此,真正打造火枪的过程中,枪管的合格率最多只能达到五成。

    也就是,每打造出两根枪管,才会有一根枪管满足要求,可以装枪使用……”

    秦浩明点点头,现在没有无缝钢管,按照传统工艺,先把铁片打造成坚硬的钢铁,然后通过一根坚硬的铁棍,将铁片卷成枪管。

    之后,再一次又一次重复上面动作,并且要在不出一错的情况下,才能打造出一根合格的枪管。

    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成功的钢管不炸膛。

    见秦浩明点头肯定,王大力高兴之余有些唏嘘说道:“大人,火器制作不难,一难在钢管,二难在百炼钢数量不足。”

    秦浩明嘿然一笑,这两点他倒是有些办法。但现在人多嘴杂,且事情未定,他不愿意多说。

    转头朝陪同而来的一百多名工匠大声说道:“诸位师傅,本督决定在福州扩大兵仗局规模,有谁愿意去南方?”

    现场寂静一片,没有人应答。宣府离福州何止千里,人生地不熟的,不知什么情况,众人如何敢答应?

    秦浩明环视一圈,

    不以为意,微笑着继续说道:“本督只要你们当中技艺娴熟者前五十名,一人去,全家同行。

    由总督府负责一进三房供其居住,每人每月足额十两纹银,一月休息五天。

    确定者,当场给五十两纹银作为安家费,不计每月饷银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当场问。”

    秦浩明此言一出,犹如重磅炸弹,把一百多人震得昏昏沉沉,纷纷交头接耳。

    每月十两纹银什么概念?

    他们现在属于匠户,和卫所兵一样,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

    饷银和卫所兵一样,每月一两五钱纹银,但经层层扣刻,实际到手不足八钱,并且劳动强度非常大。

    而现在这位总督大人提出每月十两,那岂不是相当于干一个月等于一年收入?

    更何况五十两的安家费,更是让他们难以自持,便是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至于说一月休息五天,一进三房反倒让他们忽略不计,若真有这样的饷银,还敢不拼死拼活干,这些东西又算什么?

    只是,只是给得太高,反而让人感到不真实起来。不要是水中月镜中花,让人空欢喜。

    当然,也有一些胆子大的跃跃欲试,毕竟是几省总督亲自说这番话,还是有几分信服力。

    “大人,小人愿意去,只是不知如何考核?”

    匠头王大力倒是甚有决断,也不管身边议论纷纷,第一个做出选择。

    他相信眼前的年轻总督,就冲他处理盘剥他们的几个太监内官,还有一系列的战场赫赫威名,至于对他们这些低贱的匠户食言吗?

    再说,穷人到哪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想那么多干什么?

    王大力一开口,剩下的大部分人也抛却一丝犹豫,纷纷出声报名。

    作为匠头,王大力的技艺无疑是他们当中最优异的。作坊匠人地位低下,靠的就是自身手艺,取不了巧做不了假。

    秦浩明抬起双手,让匠人们安静下来,开口说道:“诸位,还有月余的时间,大家不妨慎重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另外,本督不允许粗糙烂制火器,管理要求严格。所以,没有一定实力,本督概不接受。

    如果学艺不精真要勉强,反而是害了自己。

    至于考核的标准,总督府会拟定一个条陈,到时再通知大家。

    这段时间,宣府镇兵仗局将由许书办负责管理,报名的事情大家可以找他。

    现在大家请他说两句。”

    此时,一个年近三十的士子站出来,朝工匠们团团作辑。

    他是由洪迪新举荐,名叫许杰,字进生,山东人,国子监生员。

    “诸位匠公,鄙人许杰,将暂代作坊大使一职,这段时间诸位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一定竭尽所能为,尽力解决。”

    许杰温文尔雅,话不多,却显得极为可靠。

    应该说,他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也不乏野心。于他而言,这次一个机会,一个在秦浩明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好友洪迪新告诉他,认真做事,做好事,定能在总督府有一席之地。

    秦督跟他说得很清楚,把兵仗局最优秀的工匠带回南方,目前他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唯有少言多做,尽快完成秦督的交待。

    “秦大人,没有兵仗局少监的任命罢黜,私自任免大使怕是不大妥当吧!”

    外面一阵鸡飞狗跳,隐隐约约有嘈杂是声音传来,下一阵,秦浩明耳边传来一阵阴测测的讽刺。

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秦浩明吔视一眼,其实不用看也知道,在宣府边关,肝胆如此和他说话的,除了高起潜,别无他人。

    只是这死太监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