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的粮饷俸禄大家照领,其它偏财的事情交给本督。

    当然,目前先要解决伤残将士的问题,之后会有规章标准,不同级别会有不同补助,大家以为如何?”

    对于自己赚钱的手段,他还是相当自信。

    “愿听秦督安排。”

    秦浩明的话无疑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作为身边人,他捞钱的手段大家是见识过的,应该说有信心才对。

    别的不说,目前军中的伙食比卢督在时委实好很多。

    但秦督的官声则……

    “秦督,那个水泥确实好用,且造价低廉快速。

    不如趁此机会,把宣府上北路之龙门许家冲,其要塞垣墙年久失修,西路张家口、洗马林、西洋河、新宁墩也多有破损。

    刚好现在夏季来临,估计雨水较少,一并修筑如何?”

    阎应元今日来找秦浩明的原因,直到此时才有机会说出来。

    自从用水泥代替三合土后,独石口城墙建设势如破竹,快捷得出乎他的意料。

    关键还牢固,费用比他当初的预算省了近半数还多,让他欣喜若狂。

    故而,他兴冲冲的一路巡防过去,有意把上北路和西路一并修筑起来。如此一来,宣府边关固诺金汤矣!

    哪知原本他认为秦督一定会赞同的事情,后者却思索很久,方才一脸沉重缓缓点点头,“可,希望是最后一次修建城墙。”

    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秦浩明的双拳紧握,开声解释道:“胡人不敢南下以牧马,士不敢弯弓以抱怨。

    先秦建城墙,是秦军的实力根本就不惧匈奴,相反还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

    再如后来的汉唐,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压制了北方的游牧民族。

    但是他们却依然不断的修缮长城,可见修不修长城跟能不能在野战中击败游牧民族一点关系都没有。

    便是太祖时期,洪武五年,出兵十五万分二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

    洪武二十年,大将军冯胜、蓝玉经略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永乐八至二十二年的十五年间,先后五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

    大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

    故而,请诸位牢记,修筑城墙的意义是为了预警。”

    秦浩明讲得很慢,声音很沉重,这都是汉人先祖的辉煌。

    后世多数人误解长城的作用,认为历朝历代修建城墙单纯是用于防守,其实不止如此。

    游牧民族的骑兵往往机动力较强,流窜的速度非常快,再加上通信不便,往往人家抢完了准备打道回府,军队这边才刚知道消息。

    等到主力大军赶来之前,强盗早就已经逃之夭夭。

    而长城的建立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烽火台,这是用来预警的工具。

    长城虽然挡不住敌人,但可以及时预警,让关内的军队尽早得知消息,尽快来驰援。

    大明的例子就是如此,长城挡不住皇太极,却可以尽快做出预警,通知关内的军队来援。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真正的保护墙后的居民。

    故而,长城的作用,就是预警,使得墙内的居民和军队能尽早察觉到建奴的入侵。

    因而有时间做出及时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是保护墙内居民的一道屏障而已。

    真正打败关外草原的强盗,不是又高又厚的城墙,而是一个个可以在野战中与之一决雌雄的血性男儿。

    无论是汉唐,都是依靠着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在草原上拒敌于千里之外,在野战中用绝对的实力消灭敌人。

    诸君,请让我们的天雄军恢复汉唐的荣耀,御敌于千里之外。

    终其一生,本督定要让大明国无界,界无疆!”

    秦浩明一拳砸在桌上,溅起碗里的酒水,泼洒一身,但他毫无感觉。

    他是特种军人,一生信奉的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宋朝与大明,将所有的资源用于修建城墙,而不是组建一支精锐的职业军队。

    因此,只能在野战中被动挨打,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相让。

    无论是范仲淹对西夏的筑城战术,还是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的战术,总的来说,都是因为军队实力不足采取的消极战略。

    而这种消极的战略,往往会拖垮一个王朝的经济,最终将王朝一点点的拉入深渊。

    躲在城墙后面,将警报器当成护身符,终究不是什么好办法。

    “诺!”

    众人轰然应声,心怀热血,群情激昂。

    国无界,界无疆!

    何等的壮哉!何等的快意恩仇!

    值得热血男儿一生为之奋斗!

    他们不知能否实现,但宣府边关的改变却是实实在在,所有的变化俱看在眼里,全部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这一切,都是眼前刚刚弱冠的青年总督。

    有了领头羊,便如军中有了灵魂,跟他一路走下去,何惧之有!

    是晚,众人在大明广阔的夜空下,心里相当敞亮。

    是因为有了目标,还是因为有了领头羊,不得而知。

第二百二十五节 天灾将至()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四月,亦称初夏,进入夏季,气温回暖。

    宣府镇的初夏是美丽的,那是有别于艳阳春的另一种美。如果说春天美在百卉争妍,初夏就美在万类竞绿。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绽放,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

    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田野里的麦子,在不知不觉间由青色而变成枯黄,使一片原野瞬间换了一副面目。

    一直以来,秦浩明都不愿意管理民事,而是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整修军备上。

    概因他只是宣府镇的过客,终究,他的目的地是在福建、广东等地。

    可巡抚宋贤今日非拉着他视察农事,

    在几番推脱之后,对方依旧不依不饶,令秦浩明相当奇怪。

    “宋大人,究竟是何事连你都解决不了,还是说想让本督欣赏这初夏的景色?”

    总督、巡抚联袂外出,排场自然小不了,二人身后浩浩荡荡几十个亲卫衙役跟随。

    宋贤虽然是文官,可久在边关,倒无京畿文官那般娇气,也是骑着战马和秦浩明并排而行。

    “秦督说笑了,如此大规模的阵仗,若只是为了踏青游玩,传扬出去有碍官声。

    再说,有谁在如此热的天气,尚且有此闲情逸致?”

    宋贤身穿绯色官袍,身后湿漉漉一片,却犹自笑呵呵抚着长须,保持着风度。

    秦督和卢督风格既有不同又有相同,一个稳重,一个谐趣,可难得的都是用于任事。

    说起来,也是他这个巡抚的运气。多了几分和气,少了几分争斗。

    “却是为何?”

    路旁的林阴树郁郁葱葱,蝉儿齐声歌唱,它们好像在夸耀属于自己的季节。

    可秦浩明热得想把官袍解开,如此才好。

    跟这些文官打交道委实累得慌,一个个云里雾里,事情不能爽快的说出来,大明官场的臭毛病,真让人受不了。

    “秦督休怪本抚故作玄虚,概因此事宣府衙门根本无力解决。但又干系到整个边关粮食问题,故而恳请秦督实地考察一番。

    今年自从三月初下了几场雨,可如今快一个月的时间里,滴雨未至。若按往年光景,怕又是一个干旱之年。”

    宋贤一脸正色的说道。

    听宋贤一说,秦浩明这才发现,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

    杂草抵不住太阳的爆晒,叶子都卷成了细条。

    村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

    结合大明遭遇小冰河时期的田地特点,他可以肯定今年又是灾年。

    “宋大人有何对策?”

    秦浩明不打算继续看下去,

    驱马走到树荫底下,直接开口问道。

    对方费劲心思把自己带出来,若说没有什么计划,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自己是上官。

    “前年秋冬,宣府镇衙门疏浚了百户渠的一小段,不过很显然,现在河低渠高,需要引水。

    以往一般是使用龙骨水车引水,但一是需要每日使用专门人力,二是引来的水太少,不够灌溉。

    因此本抚想,是否可以使用兰州大水车,这水车不需要人力畜力,用水流带动便可。

    而且引水量极大,一架水车一个月可引水灌田达七百余亩。

    当然,有利有弊,这种水车好是好,就是造价太高。”

    宋贤下马,把马缰交给侍从,扭头看见秦浩明很没形象的坐在树下石头上,犹豫片刻,捡了一个干净的石头坐下来,轻轻地说道。

    此事原本不应找秦督,奈何宣府衙门钱财不足,故而只有厚着脸皮试一试。

    秦浩明似笑非笑绞铀蜗鸵谎郏绕了一大圈,敢情是有求于他。不过,此事好像必须去做啊!

    “估计要耗费钱粮几何?”

    兰州大水车他知道,是大明嘉靖年间发展出来,水车小者直径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一辆水车可灌溉农田七八百亩。

    兰州水车是一种利用水流自然的冲击力的水利设施,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

    水车立于河流两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将水提升二十米左右,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到明末以后,大水车在黄河流域的皋兰、白银、银川及陕西得到了广泛使用。

    “宣府有官田七十五万亩,其中有水源的约四十万亩,其它的或许要靠打灌井来解决。

    大水车体型庞大,用料甚多,估计连材料工费计算在内,造一轮水车怕要近六十两纹银。

    而用于灌井的水车,一架费银五两左右。一口灌井五两,需要一千五百口。

    如此,四处寻找河流水源,预计需水车五百,耗银三万两。

    打灌井和制造灌井的水车,耗银一万五千两,加上人工费用,预计需耗银八万两。”

    宋贤明显有准备,张开就来,把所有费用计算得一清二楚。

    八万银两并不多,可考虑到仅是宣府一地,秦浩明负责的可还有大同、河北、山东等地,总不能厚此薄彼。

    更何况宋贤计算的只是官田,其他私人的田地并没有包括进去。

    当想到还是富商田地居多,他的心里稍稍安定一些。

    “宣府衙门可以出多少,本督职责所在,不可能只考虑宣府镇,请宋大人谅解!”

    沉吟片刻,秦浩明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总督和巡抚的关系有点类似后世地方政府和省政府的关系,前者管理范围更广,后者只要考虑自己的辖区即可。

    宣府镇做好了,政绩有他的一份,但不是全部。

    故而,在钱财上,就需要摊派了。

    当然,他问这话还有其他意思。

第二百二十六节 心思难测()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三千多人的伤残将士家属,拖家带口合起来有近两万余人。

    可目前水泥厂才解决几百人,更多的还在苦苦煎熬,等待他的安排。

    造兰州大水车、打灌井和用于灌井的水车,需要专业人士,但如此多的数量,更需要众多打下手的人。

    所以,他打算用此次机会,尽量安排军属。虽说替朝廷做事工钱不可能很高,但至少吃食有保证。

    乱世当中,对于穷人而言,有口吃的委实不容易啊!

    “建奴寇边,为了筹措大军的粮饷,宣府衙门早已入不敷出。

    连最后的万余银两,也给高公公用于发放将士们的粮饷。现在,委实一两都拿不出来。”

    宋贤苦着脸大声哭穷,

    竟是打算分毫不出。

    眼前的总督大人搞钱厉害,马市、定亲都可以用来或明抢,或巧取,听说还建了一个水泥厂,也是吸金的东西,为何还要跟他一个叫花子巡抚计较?

    “宋大人,没有这样的吧?事情是巡抚衙门提出来,买单的却是总督衙门,那到时功劳政绩算谁的?

    更何况,宣府是你的大本营,打秋风您老可是轻车熟路,总不能一直让本督干脏活累活啊?

    连高太监贪腐你都给了万余银两,难道干正事竟然分文不出,传扬出去恐怕不好听吧?

    公平些,一人一半如何?”

    秦浩明跳将起来,丝毫没有几省总督的风范,竟然**裸的开始或威胁,或讨价还价。

    “轻声,轻声。”

    宋巡抚为官多年,哪里见过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总督?功劳政绩、打秋风、脏活累活就这样光明正大提出来,也不知道婉转。

    “没事。”

    秦浩明笑笑,接着朝正在偷笑的宋贤幕僚和洪迪新喝道:“你们都走远点。”

    “秦督,两万吧,委实拿不出来。”

    “三万,人员由总督衙门安排。”

    “也好,拜托。”

    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宋巡抚无奈答应。

    大明不缺造兰州大水车的工匠,只两天功夫,宋巡抚便招募到百余人。

    分配好军属,按每家每户出一人的原则,这帮工匠便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设计图纸,准备材料。

    制做水车转轴的木料,需要一种粗长耐磨的硬木,好在宣府镇不缺,便由总督府提供。

    同时交代工匠不许藏私,若是军属中有人愿意学习制造兰州大水车,必须认真教授。

    否则,军法从事。

    北地边关,讲的就是军法,特别是秦浩明威名,现在已经如日中天,鲜有人胆敢公然违抗。

    同时,为了应对将来的灾荒,他四处搜罗二万余斤红薯种子,强制卫所将士栽种。

    红薯作为一种高产作物,于万历二十一年长乐海商陈振龙从菲律宾引进,在很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种植,并且耐干旱。

    经大明官府推广,如今这种作物在大明遍地都是。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红薯作为一种杂粮大户人家不屑种,贫民百姓又没有田地种,致使这样可以度过饥荒的高产作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秦浩明知道崇祯年间北方人口锐减,主要是恰逢小冰河天气高峰期,所以灾情要比历朝历代严重得多。

    与往年相比,崇祯年间北方旱情延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大,与旱灾同时发生的还有波及北方及长江流域的大蝗灾。

    纵观整个崇祯年间,粮食短缺一直是最大的问题,所以粮食对秦浩明来讲,相当重视。

    夜色如水,倾泻在总督府的每一个角落,窥视着这里的一切。

    “找死,这些奸商。”

    突然,总督府中传来一声咆哮,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亲卫首领浩子悄悄的探探头,有点奇怪究竟什么事情能惹得秦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