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桌旁,满脸愁容,桌上的粥和咸菜一点没动,已经凉透了。
“哥,你这是怎么了?你身体不舒服吧?怎么粥一点都没动?”
“没什么!”海瑞摆了摆手:“我身体还好,这是心里有事,没有胃口吃东西,都拿下去吧!”
“哦!”海玥应了一声,却没有去拿盘子,径直在书桌旁坐下,问道:“大哥,你是为进京的事情『操』心吗?”
“嗯!”海瑞点了点头,海玥虽然只是海瑞的从弟,但两人从小感情就很好,而且海瑞在外为官时,家中便是海玥撑着门户,历史上海瑞无子,还是将海玥的第二个儿子过继为之,才没有绝后。因此海瑞在许多事情上并不隐瞒自己这个从弟。
“大哥,难道这吴公子是不会好意?这是给你设的圈套,想把你引到南京陷害?”海玥问道。
“这倒不至于!”海瑞摇了摇头:“周可成这人别的不说,气魄极大。再说以他现在的权势,想要害我的『性』命也用不着这么麻烦,派个刺客就够了!”
“那是为何?是不是去当这个左都御史很困难?很危险?”海玥又问道。
“那怎么会?”海瑞笑道:“左都御史掌管都察院,已经是正二品的高官,而且上至天子,下至百官,皆可进谏弹劾,即便不和天子之意,最多也就是辞官还家,又能有什么危险的?”
“既不是圈套,也不是危险,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个你就不明白了。我是担心被人利用,成为害人的工具!”海瑞叹了口气:“这吴公子也还罢了,躲在他身后那周可成却着实是个厉害人物,我稍有不慎便会被他所利用,做错了事情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 南京()
“大哥,你说的吴公子身后那人便是写信给你的吗?”
“嗯,就是此人!”
海玥想了想之后问道:“那兄长可曾想到那人会利用您来害何人?”
“这个——”海瑞陷入了迟疑之中,半响之后苦笑道:“这个我着实不知,我也不瞒贤弟,此人之行事非常人所能测度。以愚兄之才具,实不能知!”
“若是如此的话,那照小弟看,大哥还是不用多想,明日随那位吴公子去南京便是!”
“哦,为何这么说?”海瑞不解的问道。
“大哥,我们琼山府是个荒僻所在,消息闭塞,您在这里凭空苦想就算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什么的。要么就什么都别想,一辈子在琼山府当个隐士;要么就随那位吴公子去南京,把事情搞个清楚,再无其他选择。可如果那个周大人是想用利用您来害人的话,计算您不去他也能找别人,到头来肯定还是成的,到时候大哥您在琼山也肯定是没法安心度日的!”
海瑞听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当局者『迷』,贤弟说的不错呀!如果我留在琼山倒是可以独善其身,可若是周可成真的有什么阴谋诡计,将来事情发作了,我在琼山只怕也不得安枕。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南京做这个左都御史,与他周旋一番便是!只是家中之事,要劳烦贤弟了!”
“一家人何须说两家话!”海玥笑道:“小弟我没有什么本事,只能做这些小事!”
“贤弟不必过谦了,家事岂能说是小事!”海瑞站起身来,向海玥敛衽拜了一拜:“一切都拜托贤弟了!”
海玥笑着受了海瑞这一拜:“些许小事,何须如此!也罢,我便受了你这一拜便是,兄长只管放心去南京,家中一切有我!”
海瑞是个果决『性』子,他次日便与吴伯仁一同前往广州,果然数日后便在官府的塘报里看到了周可成辞去五军大都督官职和受封申王的消息。他便与吴伯仁一同上了船,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与1566年的四月抵达了金山卫码头。
“海公,年余未见,久违了!”周可成微笑着上前一步,向海瑞长揖为礼。
海瑞神『色』冷淡,并没有还礼,两旁的同行之人脸『色』微变,周可成却好似全然没有发觉,伸手将一旁的中臣镰成召来,笑道:“海公,这便是小犬!镰成,还不快向海老先生行礼!”
“中臣镰成拜见海老先生!”中臣镰成赶忙敛衽下拜,向海瑞磕了两个头。海瑞这次脸有些绷不住了,上前一步将中臣镰成扶起,对周可成道:“你这孩儿倒是生的俊秀,想必容貌更随母亲一些,可为何不随你姓?”
“海公猜的不错,镰成他个子随我,容貌倒是更像他的母亲!”周可成笑道:“海公你有所不知,我毕竟是大明人氏,在日本是异国之人,倭人多有不服,所以我将在日本的领地和官职都给了这孩子,让他随母姓中臣。”
“原来是这么回事!”海瑞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个办法,不过你远隔重洋,时间久了只怕还是会生出事端来!”
“是呀,所以我才这么急着辞去官职,无官一身轻呀!这样就可以专心管我的海外生意!”周可成笑道:“不瞒海公说,我周可成就是个商贾,能多赚些银子,积攒些财货,多娶几个漂亮娘子,富贵安乐一生便好了。可没有你们治国平天下的念头,这次若非是朝廷搞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我是真的不想管的。所以我让伯仁请你回来当左都御史,把那些『奸』臣贼子都好好管管,这样我就可以安心过快活日子了!”说到这里,周可成一把拉过一个棕发碧眼的丽人来:“海公,这是我新纳的一位娘子,叫阿迪莱,虽然长得与我大明仕女有些不同,可也别有一般韵味吧?”
海瑞下船前在腹中准备了好几套预案,准备狠狠的痛斥周可成几句,哪怕拼了『性』命不要,也要让对方看看自己的风骨。可没想到对方先是让儿子来向自己磕头,又介绍自己的小妾,口中更是东拉西扯,没有一句正经的,弄得他心浮气躁,哭笑不得,原先准备呵斥的腹案早不知道被丢到九霄云外去了。那棕发丽人倒也大方的很,笑道:“阿迪莱见过海公!”便向海瑞鞠了一躬,海瑞没奈何,只得拱手还礼,口中道不敢当。
“好,好!”周可成见阿迪莱与海瑞见过了礼,笑道:“海公,我现在已经被封申王,没有圣上的旨意,就不方便去南京了。所以今日我就在这里给您设宴接风,明日便让伯仁与你一同去京城,如何?”
“也好!”海瑞没想到周可成竟然还这么守规矩,略有些惊讶:“设宴就不必了,太过铺张了!”
“海公请放心,就是家宴而已,没几个人参加!”周可成笑道:“再说我又不是用大明的银子请你,又有什么好怕的!”
周可成果然没有撒谎,桌旁只有数人,除去周可成、中臣镰成、阿迪莱、吴伯仁之外,剩下的一个也都是海瑞的熟人——徐渭,也没有寻常达官贵人宴会上的繁文缛节,除了两个不时来上菜和清理桌面的婢女外,屋内就没有其他人了,就连倒酒的活计都由中臣镰成抢着干了,菜肴虽然鲜美,也只有七八道,这让生『性』简朴的海瑞也不由得暗自点头,觉得周可成的立场虽然不同,但在这方面倒是颇对自己的胃口。
酒过三巡,周可成放下筷子道:“海公,今日设宴除了为你接风洗尘之外,还有一桩事!我想让你见一个人!”
第六百四十三章 重任()
“见人?谁?”海瑞问道。
“阿迪莱,你去把孩子带来!”周可成低声道,只见阿迪莱起身出门,片刻后推着一个小车进来,车里躺着一个两三岁大小的孩子,睡得正香。海瑞莫名其妙的看了看那孩子,问道:“这是——?”
“这位就是当初圣上南下时留在京师的骨血,徐阶、李春芳、黄锦在世宗皇帝驾崩之后,先是立了景王为帝,不久后景王突然病故,由于景王无子,他们只好又立这位为帝。”
“啊!原来是他!”海瑞吓了一跳,赶忙起身仔细打量了下那孩儿,只见这孩子长得胖乎乎的,显然在周可成这里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便问道:“既然是圣上的骨血,大王你为何不将其送到南京,而将其留在自己这儿?”此时海瑞的语气凝重,已经有几分责问之意。
“阿迪莱,你把孩子送回去,免得把他吵醒了!”
待到阿迪莱推着小车离开了,周可成才笑道:“海公你有所不知,周某这也是为了孩子打算。我在辞官之前,就曾经向陛下上书,请求给这孩子封一个王爵,你知道圣上怎么说吗?”
“怎么说?”海瑞问道。
“留中不发!”周可成苦笑道:“后来通过圣上身边人打听到,圣上想要把这孩子废为庶人,打进凤阳高墙,囚禁终身!”
“此事当真?”
“海公过两天就要入朝了,到时候可以自己去向圣上查证就是!”周可成叹了口气:“按说这是天子家事,周某一个外臣是没有什么资格置喙的。但不管怎么说这孩子也是圣上的骨血,还就是个两三岁大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就被抬上了帝位,错并不在他。就算不能立为太子,千秋万岁后继承大统,但封一个王爵,让他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也是应该的。如果让圣上这么做,只怕将来史书上不太好看,我们做臣子的将来也逃不脱一个不忠的评价!”
“原来是这么回事!”海公叹了口气,此时他看周可成的目光已经截然不同了。不管旁人怎么说,冒着触怒天子的风险把废帝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这是事实,都说商贾重利轻义,那这个两三岁大的孩子又能给周可成什么好处呢?明眼人都知道这孩子已经没有什么可能继承帝位了。这样的风骨,即便是士林中人也是极为难得的,何况周可成素来是以商贾自居的。
“大王是希望我在圣上面前替这孩子说话是吧?”海瑞问道。
“嗯,大明贤士大夫虽多,但若论耿介敢言,不计生死,唯有海公一人!”周可成笑道:“我身份特殊,很多话不好说,否则让圣上起了疑心便不好了,所以只好请海公出面。些许小心思,还请海公见谅!”
“无妨!文死谏武死战,这是海某的本分!大王以大义相责,海某只有高兴!”海瑞沉声道:“只要事情是如大王你说的这样,海某一回南京,就向圣上上书!”
“这倒也不必这么急,至少等出任左都御史之后!否则海公现在一介白身,很多事情也不太方便!”徐渭一旁『插』嘴道。
“是呀!”吴伯仁笑道:“朝廷的诏令应该还要几天,要不海公先在这里呆上几天,看看松江府的变化?”
“不必了!”海瑞沉声道:“即便是白身,士子也可以上书天子,岂有先做官然后再上书的道理?至于松江府,我相信以大王和小徐相公的才具,肯定是百姓富庶,士民安堵的,将来再看也不迟!还请大王赐海某一条小船,送海某入京!”
“既然海公这么着急,那周某就不强留了!”周可成笑道:“镰成,护送海公入京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莫要出什么差池!”
“是,父亲大人请放心!”中臣镰成赶忙站起身来,躬身领命。
“海公!”周可成打断海瑞的道谢,沉声道:“这里都是自家人,我有几句心里话要说给你听。大明闹成今天这样,我周某是有一定责任的,但最大的责任不在我,而在先帝,在当朝诸公。如果先帝不是私心太重,自己躲在深宫修道,倦于国事,利用严家父子『操』持国事,聚敛以奉己;故意不立太子,又利用景王来制衡裕王,闹得父子离心,兄弟相疑,朝堂上也是一团糟。如果当朝诸公不是各怀私心,欺上瞒下,大明何至于闹到今日这般田地?周某举兵靖难,招藩国之兵击破『乱』臣,扶助裕王继位,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把这些陈谷子烂芝麻一扫而空了。将来无论如何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了,因为大明再也经不起再来一次了,说到底,就算大事不成,周某最多驾船出海,当一个海外之王还是没问题的,而大明的百姓士民们呢?”
海瑞叹了口气,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周可成竟然如此直言不讳,他毫不隐晦的承认自己对于靖难之役的爆发是有一定责任的,而不是将这一切推卸到那些已经无法出声喊冤的死人和失败者身上。至于他说最大的责任者不是自己,而是嘉靖皇帝和当时的那些当权者,海瑞也是赞同的,因为这是事实。像大明这样一个拥有两京十三布政司,近亿人口的大帝国,如果自己内部没有出大问题,仅凭周可成这样的外因是不可能闹出这么大事情的。而靖难之役的后果也正如周可成说的那样,有好也有坏,坏处是战争不可避免的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破坏,九边的军事实力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好处则是一举将大明开国近两百年的沉疴一扫而空,重新分配了土地,直接或者间接的消灭了大量勋贵、宗室等寄生者,以及朝堂上各种盘根错节的势力,这些对于帝国都是有好处的,这一切都是海瑞通过自己的双眼和耳朵看到听到的。但这样的战争不可能再来一次,因为大明的政治资本已经不允许了,像周可成这样一个拥有如此强大军事力量的人能够认清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
“大王明见万里,实乃大明之福,天下苍生之福!不过与海某说这些是为何呢?”
第六百四十四章 独立调查办公室()
“因为海公是一位正人!”周可成笑道:“我希望您能够约束圣上,约束朝廷的『奸』佞小人!”
“圣上?”
“没错!”周可成笑道:“海公你可以放心行事,你这个左都御史,就算是圣上有些不喜,也是可以做的下去的!”
海瑞一愣,旋即『露』出了惊诧的眼神,他当然知道这御史实际上就是圣上打压重臣的工具,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政治中,虽然帝王拥有无限的权力,也是国家所有权力的来源,但实际上任何一位帝王都必须把手中的权力转授给诸多大臣,才能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行。显然,帝王们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管理大臣们,迫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权力。由于帝王在信息获取方面相对于大臣们处于绝对劣势,所以只能采取轻罪重罚的手段,即稍有不如意便让其去职。但这在政治上又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乎只好采用让监察官来弹劾掌握权力的重臣,然后帝王选择不如意的将其免职或者治罪。以海瑞的脑子当然能明白这一把戏,可问题是如果监察官没有得到天子的信任,那他的权力实际上等于零,因为天子可以把他所有的弹劾全部驳回,这种左都御史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可以放心,只要你弹劾谁,哪怕天子不予通过,那个人也会自己请辞的!”周可成笑道:“但是必须有个条件,不可以是风闻奏事!”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这种在现代人看来属于公然耍流氓的做法是宋仁宗的发明,谏官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理由是过去御史台不接受诉讼,有人就拿着状子,站在御史台门口等着,御史出去收下后,将状子的名字涂掉,免得告状人遭到报复。此例一开,台谏官员与执政大臣势如水火,而皇帝却在一旁偷着乐。而周可成方才说的前者是提高了海瑞弹劾的威力,后者却要求其真实『性』。
“那也好,海某也觉得风闻奏事多子虚乌有,有害无益!”
“海公这么想就好!”周可成笑道:“这样吧,我打算在海公麾下搞一个独立调查办公室,可以按照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