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二章拒绝() 
“暗号、口令什么的,那些被俘的倭人肯定知道!”俞大猷露出了狡黠的笑容:“至于倭人首领嘛,就让那个辛五郎一起去就好了,把下面的人换成你的人就是了,难道徐海还能连下面的小兵都认识?”

    周可成暗叫不好,已经猜出了俞大猷的心思,他可不愿意把把辛辛苦苦招募来的雇佣兵玩里应外合的特种作战,失败了自然不用说,成功了除了引起老爷们的猜忌之外也并无半点好处。赶忙推诿道:“俞大人,这是九死一生的勾当,非得是百里挑一的勇士方才做得的。我这些都是计日发饷的佣兵,你让他们打打顺风仗也还成,去做这等九死一生的事情,肯定会出问题的。”

    “九死一生?”俞大猷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徐海在拓林镇外挖开河堤,将水放入稻田,又修建了几道寨墙,矢仓,硬攻的话谈何容易?可没拖延一日,便要花费千百两银子,而这计若是能奏效,便是能一鼓拿下徐海贼人。周先生你放心,这件事情你只用出二三十人即可,其余的可以让我的人化妆混在里面便是!”

    “您的人?”周可成的心中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俞大人,您该不会要亲自——”

    “不错,这次我打算亲入虎穴,取下那徐贼的首级!”

    “不成,不成,绝对不行!”如果说刚才周可成还只是推诿,现在他的态度就是非常干脆的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俞大猷这样的二品大员如果失陷在拓林镇中,朝廷肯定会严加斥责,即便是为了自己脱罪,张经也必须找出一个替罪羊出来。而周可成这种体制外的临时工肯定脱不了干系,说不定一个与徐海勾结的帽子就扣头上来了。因此哪怕是今天和俞大猷撕破了脸,也绝不能惹来天大的麻烦来。

    “并非小人吝啬那几个倭兵的性命!”周可成神情严肃:“大人千金之躯,岂可轻入虎穴?若是万一有个闪失,朝廷怪罪下来,在下这点家业定然化为糜粉。”

    “这个——”俞大猷听到这里,心知无法强求,只得叹了口气,笑道:“周先生,我看你破曾一本如拾草芥,何等豪气?想不到此时却如此胆小!”

    周可成见俞大猷不再强逼,也松了口气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怕的不是曾一本,更不是徐海,汪直,而是朝廷的王法。大明天子,亿兆士民,万里疆土,在下虽然有几分家业,又如何能不敬,不畏呢?”

    “怕朝廷的王法,说得好,说得好!”周可成最后几句话倒是触到了俞大猷的痒处,他拊掌笑道:“知道畏惧朝廷的王法,这就是你胜过汪直、徐海诸贼之处。周先生,只要你保持着这颗敬畏之心,朝廷就决计不会亏待你的!”

    “是,是!”周可成面上称是,腹中却暗喜。他之所以自带干粮来帮明军剿灭徐海、汪直,固然是报当初一箭之仇,更是为了向大明朝廷表明自己的恭顺之心。说到底像兰芳社这等啸聚海上的海商集团,始终是大明的一块心病,眼下自己在中左所春风得意,说到底不过是东南倭乱闹得太大,朝廷没有多余的兵力财力来对付自己。等到汪直、徐海两人授首,肯定就有人跳出来攻讦自己。所以周可成一方面抓紧时间经营台湾、日本、安南等大明兵锋所不能及的基地,一方面进贡良木,拉拢大臣,搞好和项高、胡可俞大猷、张经这些处理过东南倭乱大臣武将的关系,表明自己的恭顺之意。说到底大明朝堂上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说要打,肯定就有人反对要打,两厢争吵那就看谁能说服天子和首辅相公了。而天子肯定会多听听真正在第一线打过仗的那些官员的意见,那这个时候一个良好的私人关系就是能救命的。

    俞大猷直捣虎穴的计划没有实现,心里也有几分沮丧,他一边向城下走去,一边问道:“周先生,按照制台大人的吩咐,这些俘虏船舶都是你的,你打算怎么处置?”

    “回大人的话,我在东番有不少田土需要开垦,我打算把这些倭人都送到那边去。至于这些船。”周可成稍微停顿了一下:“说实话倭人所造的船舶并不怎么样,在近海也还成,稍微遇到大一点的风浪便不成了,这几条船就留在金山,当成巡船用就是了!”

    “嗯,这些倭人的船的确入不了你的法眼!”俞大猷有些神往的看了看停泊在海澳深水区的“巨人”号和“长须鲸”号,微微叹了口气:“不要说这些倭人的船,就是大明的水师,也没有一条船能够和你那两条夹板大船可以比的。我原先还以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的十万石宝船多有虚夸,现在看来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周可成没有说话,虽然没有由衣的异能,他也能感觉到俞大猷心中的那一丝悲凉,身为帝国的高级将领,居然发现帝国的海军所装备的战舰居然还及不上一个海商的私人舰队,若是自己易地而处,恐怕心底也是难受的很。

    “周先生!”俞大猷没有让自己的情绪继续低落下去,他突然问道:“我听说你两条夹板大船两舷三层甲板都列有十余门大铳,那加起来怕不是有近六七十门了?”

    “巨人号计划安装120门,长须鲸号要少一点,不过也超过一百门了,最底一层甲板是32磅的蛇炮(一种长管加农炮)、中层甲板是24磅的蛇炮,最上面一层甲板是12磅的长炮。船首和船尾甲板上还各有两门十二磅的长炮,其他的轻炮没有计算在内!”周可成稍一犹豫,还是说了实话,他已经从吴伯仁的口中得知这位俞大人对于炮舰十分感兴趣,而在《海上荡寇志》一书中有许多描述海上炮战细节的文字。像俞大猷这种有着丰富火器使用经验的将领完全可以从这些细节推断出许多真相来。既然自己想要拉拢对方,就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隐瞒。还不如索性大方一点,实话实话,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四十三章耗费() 
“居然有这么多!”俞大猷咋舌道:“你说的磅是什么?”

    “是弗朗基人用来衡量大炮口径的单位,十二磅的火炮就是发射十二磅重铅弹,一磅大概比一斤轻一点!”

    “嗯,是这么回事!”俞大猷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已经全然消失,他口中念念有词,倒像是在计算什么,半响之后他叹了口气:“难怪曾一本那么容易就被你剿灭了,我原先还以为他浪得虚名,现在看来算是他倒霉,遇上了你!”

    “大人说笑了!”周可成赶忙谦谢道:“其实即便没有在下,大人剿灭此贼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你也不要哄我开心了!”俞大猷摆了摆手:“赢应该问题不大,但肯定没法赢得像你这么漂亮,而且肯定有不少贼人乘船逃走。海上不像岸上,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铳胜少铳,没有半点花样的,海上碰上你这样夹板大船,孙吴复生也是死路一条!”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原本我没见到你这船队的时候,还有一点想法,现在却已经完全死心了!”

    周可成心中咯噔一响,赶忙笑道:“俞大人,我可是忠诚于朝廷的!”

    “哈哈哈!”俞大猷笑了起来:“周先生,我不是想要对付你的意思。原先我曾经觉得大明的海防模式太蠢了,沿海设堡防守,遇到倭寇入侵,力分则散,就只有人自为战,十分被动。与其这样,干脆造大船,载大铳,御敌于海上,倭人虽然凶悍,但舟楫简陋,绝不是我大明的对手。”

    “大人您这想法很好呀?”周可成有些讶异的看了对方一眼:“为何又死心了?”

    俞大猷看了周可成一眼,苦笑道:“很简单,没钱!”

    “没钱?”

    “不错,我原先算了笔账,一条船上载七八门小铳,一门大铳,约四百两银子就够了。像金山卫有四条船即可屏蔽几十里的海岸线。这样算来还可以,可我看了你这等巨舰,一条怕不要几万两银子?若是贼人有了这等大船,我预想中的小船再多又有何用,还不如用老办法,至少你的大船上不了岸!”

    周可成这才明白对方是拿自己的舰队当假想敌了,暗想这俞大猷倒是个出色的职业军人,一门心思都在打仗上了,这御敌于海上的想法倒是超前于时代,索性自己就开导开导他,把他把最后一层窗户纸也捅破了。

    “俞大人,海上御敌是不错的,但不是你的那种办法还是有点差池!”

    “差池?”俞大猷听周可成指出自己的差错,也不着恼,赶忙问道:“哪里?”

    “大人,你方才说海战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铳胜少铳,这话是没错的。但你却想着造许多小船来分散防守各个隘口,这却错了!”

    “哪里错了?”俞大猷不服气的反驳道:“大明有数万里海岸,贼人随处可能上岸袭击,若是不造许多小船分守,岂不是弃沿海百姓于不顾?”

    “那为何不造一些大船,载运许多大铳,远航到敌人的港口,将敌人可能威胁到我大明的船队都消灭在港口里呢?”周可成笑道:“您方才也说过了海战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铳胜少铳,既然我大明国力强盛,可以造出更大的船,更多更大的铳炮,那与其被动防守,不如直接杀到敌人家门口,将其消灭在港口之内。大海固然是屏障,更是通途呀!”

    “大海固然是屏障,更是通途呀!”周可成这句话好似当头棒喝,让俞大猷如梦初醒。在明嘉靖朝,俞大猷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但以当时人与后人的评价看,身为后辈的戚继光是要胜过俞大猷的。尤其是戚继光所著述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为后人大加推崇,认为是中国近代军事的开创者。但俞大猷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比如他在海战方面认为当用大船巨铳,御敌于海上,而不是沿海设置卫所,这个思想可以说是领先于时代了。他听到周可成这番话,自然大有恰逢知音的感觉。

    “不错,当初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时候,又何尝有什么倭寇侵袭?若有挑梁小儿,便直接杀到尔等的巢穴,一举将其消灭!”俞大猷拊掌笑道:“周先生这番话说得好,让俞某有云开雾散之感!”说到这里,他向周可成躬身行礼。

    “不敢!”周可成赶忙向旁边迈开半步,不敢受俞大猷的礼。两人话语说的入了巷,气氛活跃了许多。俞大猷向周可成询问了许多海战、造船的问题,周可成也不隐瞒推诿,尽数告知。到了最后俞大猷叹道:“俞某自束发从军,本以为在海战上也知晓一二,今日遇到周先生,才知道自己过去不过是井底之蛙!他日若是我大明舰队横行于海上,周先生便是第一大功臣!”

    “俞大人说的哪里话!”周可成笑道:“愚者千虑偶有一得罢了,周某这点玩意,若是能对俞大人有所帮助,也是在下的光彩!其实海战之上最难的不是打胜仗。”

    “最难不是打胜仗?那是什么?”俞大猷好奇的问道。

    “自然是建立、维护一支强大的舰队呀!”周可成笑道:“您方才不是说了吗?海上交锋,便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铳胜少铳。这个道理你我知道,别人自然也会知道,那么比较的就是谁的舰队船更大更多,船上的铳炮更大更多了。”

    “你的意思是比谁的钱多?”

    “是,也不全是!”周可成笑道:“海船要花多少钱俞大人应该也是知道一二的,但花钱的地方不只是造船、还有铸炮、火药、水手的薪饷,船只会遇上风浪礁石沉默,还会朽坏需要修补,这些都要花钱。要朝廷一次性掏出一大笔前来造船雇人容易,但要是让朝廷年年月月的掏一大笔钱出来维持船队那就难了。”

第四十四章豆子() 
“周兄说的是!”听了周可成这番话,俞大猷不由得心有戚戚焉,对对方的称呼也变成了更加亲密的“周兄”了。说到底,古今中外的政府都是钱不够花的,临时拨款也还罢了,增加一笔经常性开支那是千难万难,这一点俞大猷可是比谁都清楚的。

    “那周兄你哪来的钱养这么大一支船队呢?”

    “因为我一不用养宗室和京师一大票官僚勋贵、二不用修长城养边军呀!”周可成在腹中暗自吐槽,这也是他方才对俞大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因——明帝国的政治军事重心在抵御北方的入侵,东南沿海地区承担提供财税供养北方庞大的政治军事机器的奶牛角色,假如东南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并凭借其在海外获得大量的领地和利益,那明帝国中央集权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东南沿海地区不再需要帝国的保护,而且可以凭借其武力拒绝继续承担奶牛的角色。只要朝中的大佬没有傻到自掘坟墓的话,他就无需担心出现帝国舰队的出现。

    “我是个商人嘛,最大的本事就是赚钱了!”周可成笑道:“俞大人若是有兴趣,不妨参上一股,赚点小钱?”

    “那还是算了!”俞大猷赶忙连连摆手:“周兄这么大的生意,我哪来的钱参股!”

    “诶!瞧周兄这话说的,我请俞大人参股还要钱?就凭俞大猷这三个字就价值千金了。”周可成笑道:“不瞒俞大人,周某过段时间便要去一趟苏州,为自家的生意奔走一番,俞大人若是有兴趣,不妨同去,参不参股不要紧,好歹也可以看看怎么从海上赚钱的门道。您方才不是说了吗?这海上打仗,就是钱多的赢钱少的!您身为朝廷武将,学学怎么赚钱不为过吧?”

    “这个——”俞大猷听了不由得有些意动,他倒不是想赚钱,却对周可成从哪里赚到这么多银子养兵组建舰队颇有兴趣。

    “也好,那俞某便随周兄走一趟!”俞大猷笑道:“不过先得平定了倭患再说!”

    “倭患那就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这样吧,拿下拓林镇,我们就去苏州,如何?”

    “也好,那就说定了!”俞大猷想了想,确实东南倭患规模如此之大,将其剿灭确实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人家的生意却等不得,若是能把拓林镇夺回,击败徐海,战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拓林镇。

    “又是豆子?”王亚六用他粗大的手指指着眼前木勺里的煮豆子抱怨道。

    “怎么了?不想吃就别吃!”伙夫的木勺收了回去,煮豆子回到木桶里,他用木勺敲了两下桶沿:“不吃就让开,别挡着路,下一个!”

    “谁说我不吃了!”王亚六大怒:“月初还是吃大米饭,有腌鱼腌肉,隔三差五还有点酒,几天前就变成大麦饭了,不见荤腥。今天倒好,只有煮豆子了,老子提着脑袋卖命就吃这玩意?是不是好东西都被你这火头军给私吞了!”

    王亚六的抱怨引起了海盗们的共鸣,他们大声鼓噪,敲打着自己的餐具,向伙夫发出凶恶的叫骂声。那伙夫的额头上顿时渗出一层薄薄的汗珠来,他可知道眼前这些人没一个是善男信女,一个对答不当把自己砍成肉酱都有可能。他赶忙举起双手,高声道:“可不能诬赖好人呀,上头给大米,我就煮大米饭给大伙吃,上头只有豆子,我自然只能拿出煮豆子来。若是我私吞了半点好处,天打五雷劈!”

    伙夫的诅咒发誓没有引起众人的同情,海盗们拥挤了上来,将那伙夫推到在地,拳脚相交,将他打的满地乱滚,哀叫不止。那木桶也被推倒,煮熟的豆子散落了一地,四处乱滚。

    “都给我住手!”

    熟悉的吼叫声让海盗们回过头来,他们看到徐海正站在一旁,身边跟着二三十个随从,正满脸怒气的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