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苯萄舫牵遣皇牵俊�
高原点了点头,道:“是的,不过这一战并不是攻入咸阳城就万事大吉了,韩腾的军队虽然守不住咸阳城,但完全可以退守到咸阳城里,和我们在城里交战,因此这一战的胜负,确实难料。”
荷华道:“是啊,所以就算我们最终能够取胜,也必然会损失惨重,只是一场惨胜而己?”
高原又点点头,道:“是。”
荷华道:“但你想过没有,击败了韩腾,同样不等于控制了整个秦国,万一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击败了韩腾,但却遭到秦国各地的官员反对,就像是现在的韩腾一样,只能够控制咸阳,而秦国其他的地方官员,驻军却都不尊从我们的号令,又有什么用。就算没有了秦国,但韩腾还有齐楚两国的支持,背后还有九黎族,只靠汉国一国,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呢?”
高原听了之后,也沉思了起来,从想出这个绕道北方,奇袭咸阳的计划之后,高原考虑的事情基本都是如何击败韩腾,而对击败韩腾之后,怎样控制秦国却想得并不多,毕竟高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击败韩腾,自然就不会多想击败韩腾之后的事情,另外在高原看来,控制秦国总要比击败韩腾容易得多,而且自己这边还有荷华和蒙恬等人,因此总会有办法的。
现在荷华提到了这个问题,高原也不由得认真的想了一想,想要控制秦国,确实也不是容易事情,因为自己是汉王,随行的军队中虽然也有秦军,但却还是以汉军为主,而荷华毕竟只是一个女孑,虽然在秦国有很强的号招力,但不可能继任秦王,因此未必能够轻易的控制秦国,最大的可能还是和韩腾一样,政令不出咸阳。
而且这还算是好的,如果在与韩腾的战斗中军队损失过大,实力受陨,难免不会有秦国的地方势力来趁机来抢胜利果实。虽然秦王政的子女都被韩腾所杀,但秦国建国数百年,宗室延绵,数量十分庞大,不难找出几个赢氏的远族室室子弟来出头,或是借用他们名议。秦国的地方势力现在不敢轻举妄动,一来是自身的实力不够,二来也是害怕韩腾的力量。但自己和韩腾拼成两败俱伤的话,无论是谁幸存下来,恐怕都会面这样的局面。
荷华道:“因此招降程远的意义,实际上十分重要,不仅仅是为了击败韩腾,夺回咸阳,同时也是为了在击败韩腾之后,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控制秦国。只要是我们能够招降程远,就很有可能在秦国引发一场连锁反应,吸引其他的地方官员和驻军投奔到我们这一方来,而且我们还可以正式打出征讨韩腾,为父王报仇的旗号,以争取更多的秦人支持,并且招集到更多的人马,增强我们的实力,就算是泄露了我们的行踪,但韩腾的军队太少,我们又有内应帮助,韩腾仍然守不住咸阳,而在城内作战,如果我们的军队数量增多,那么取胜的机率自然也要大一些,另外击败韩腾之后,我们也将得到相当一部份秦人的支持,对于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秦国,同样是大有帮助,这也是我主张招降程远的原因。”
听完了荷华的讲说之后,高原也不得不承认,荷华考虑得确实要比自己周全得多,因此在认真的想了一想之后,才点了点头,道:“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如果能够招降程远,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招降失败,对我们同样是致命的打击,因此绝对不能只有七八分的把握,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行,否则我宁可放弃。”
蒙恬在一边苦笑了一声,他也不敢百分之百的保证,一定就能够说服程远投降荷华。
而这时荷华道:“那么我亲自去平都招降程远,既然蒙将军有七八成把握,再加上我得话,就应该是有十成把握了吧。”
高原还没有说什么,蒙恬、蒙毅都不禁大吃了一惊,蒙毅立刻道:“公主仍是万金之躯,可千万不能冒此大险。”
蒙恬也道:“是啊,程远只是北境一将,怎敢有劳公主的大架,有末将前往招降,也就够了,万一公主有所意外,岂不是因小失大呢?”
荷华淡淡一笑,道:“我是秦国的公主,又有父王的遗命,还怕秦国的将军会伤害我吗?而且只有我亲自前去招降,才能表示我们的诚意和无愧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服程远归降。因此我意己定,你们就不用再劝我了。”说完之后,才转向高原,道:“这一次就让我去吧。”
而蒙恬、蒙毅则都看着高原,希望高原能够阻止荷华。
高原看着荷华,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你想好了吗。”
荷华微微一笑,道:“从邯郸出发的时候,我就己经想好了。”
高原点了点头,道:“好吧,那么就辛苦你跑一趟吧。”
蒙恬、蒙毅听了,也只好相视苦笑。
其实高原到并不怎么担心荷华的安危,就算是招降程远不成功,荷华也不大可能有什么损失,且不说荷华本身在秦国就据有巨大的号招力,就算是程远真想对荷华不利,以荷华的能力,也足以自保,因为只要荷华现出玄鸟化身,就足以震服住秦军了。因此只要荷华亲自出马,确实是有十足的把握。
就这样商议决定之后,荷华立刻准备动身,毕竟平都离这时还有近三十里的距离,可也不近。蒙恬、蒙毅自然都要随荷华一起前往,随行的还有三人,贴身保护荷华,但只带了五十名秦兵,而从秦军的巡逻队中,选出了邵节十个人带路,其余全都留下来。而高原也下令,人马就地扎营休息,等候荷华的消息。
荷华带领着众人动身出发,在邵节等人的指引下,向西北方向前进。一行人马行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只见前方远处果然有一座军寨。
原来平都只是一个地名,并没有修建城墙,秦军在这里扎建了一个军寨,是以土木结构为主,用巨木并列成栅,下半部份用土石堆实,总高约有一丈五尺。虽然比不上城墙高大坚固,但因为北境的秦军主要是防范匈奴的进攻,匈奴军队是以骑射为主,攻坚能力并不强,因此这样的军寨完全可以防御匈奴军队。
这时蒙恬对荷华道:“公主,我们己经到了平都,还请公主在这里稍等片刻,末将先进大寨,去说服程远,让他出寨来迎接公主。”
荷华微微一笑,道:“这里距离平都还有二三里远,我在这里等着做什么?要等也应该是到大寨前去等着。走,我们继续前进。”
原来蒙恬的本意是让荷华离远一点,这样如果说降不了程远,荷华也离军寨有一段距离,万一程远要对荷华不利,也可以逃走,但荷华执意要到寨前去,蒙恬也无可奈何,只好跟着荷华一起继续前进。
一行人又向前走了一程,一直来到距离大寨不足百步,荷华才停了下来,让蒙恬随邵节一起进寨去见程远。
第八八五章 招降秦军(三)()
只见寨门打开,一队秦军全身甲胄,从寨中蜂涌而出,迅速的向两侧散开,在寨前列好了队伍。
而蒙恬带领着一名秦国将军,几步来到荷华身前,躬身施礼,道:“禀告公主,程远将军是专程整军列队,前来迎接公主。”然后又转头道:“程远将军,快来见过公主。”
那将军上前一步,单膝点地,道:“末将程远,见过公主,愿意从此追随公主,讨伐韩腾,收复咸阳,为大王报仇,并且重新恢复秦国。”
原来在数年以前,程远还在蒙武的帐下听用时,随蒙武一起参加了秦国灭赵的战斗,而在邯郸城里,程远亲眼目睹了荷华化身玄鸟的一幕。给程远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像,从此以后,尽管程远没有再见到过荷华,但荷华在秦国的地位日益尊崇,因此在程远的心里,己经将荷华当作秦国的女神来效忠,仅次于秦王政。当然秦王政和荷华是父女关系,同忠向两人效忠,并没有冲突。
韩腾突击咸阳之后,也将公文下到了平都,声称荷华投降了汉国,害死了秦王政,要求程远举军向自己效忠,但程远根本就不相信荷华会谋害秦王政,再加上听到一些咸阳方向传来的流言,因此认定韩腾是在胡说八道,于是将韩腾发来的公文撕碎,又下令将送信人斩首。只是平都距离咸阳路途遥远,程远也不知道咸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他手下只有两万余军队,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派人到咸阳去打听消息。
而程远派到咸阳的人还没有回来,却得到通报,有蒙恬求见。程远也不禁大为不解,他对蒙武的提携之恩一直都心怀感激,对蒙恬自然也是另眼相看,只是他知道蒙恬这时应该正随蒙武一起驻守邯郸,离平都远达数千里,怎么会到这里来找自己。
不过程远也并不是笨人,马上就想到,蒙恬突然前来,会不会和咸阳的变故有关,毕竟蒙武是秦国的军方重臣,也是深受秦王政信任的大臣之一,因此蒙恬了解的事情肯定要比自己多,于是程远也赶忙下令,请蒙恬入內。
两人相见之后,蒙恬也没有隐瞒,将自己的来意,还有这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从汉齐楚三国组织合纵伐秦开始,一直说到韩腾的阴谋,还有秦王政被刺杀的经过,以及现在自己,还有秦国的重臣都己经奉立荷华为主,并且按盟秦王政的遗诏,和汉国结盟,共同对抗韩腾,并且还打算与汉国联姻,将荷华嫁给汉王为妃等等事情,都向程远讲说了一遍。
这也是在来路上,荷华与蒙恬商议好的说辞,因为不管怎么说,韩腾还是秦国的大臣,尽管他背叛了秦国,但动用的是自己的军队,并没有带齐楚两国的军队杀入咸阳,因此还可以说是秦国的內乱。而这次荷华等人虽然带来了一部份秦国军队,但主要还是依靠汉军,这也是荷华这次来说降程远的最大弱点,如果程远死纠着这一点不放,也确实不好解释清楚。
于是荷华只能把和汉国结盟的决议;包括荷华与高原的联姻,都推到秦王政的身上,坚称这是秦王政留下的遗命,而这样一来,汉国就有完全正当的理甴介入秦国的内乱,在春秋时代,秦国就多次以姻亲的身份,插手晋国的事务,程远也就无话可说了。
而听完了蒙恬的讲说之后,程远也听得惊心动魄,没有想到这其中的经历竟会是这样的曲折复杂,韩腾原来早有预谋,要背叛秦国,而荷华居然在危机时刻,逃出了咸阳,赶到邯郸向秦王政送信,但秦王政最终还是死在韩腾手里,而在局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之下,高原居然想出了从北方绕道,突袭咸阳的妙计。程远也不得不承认,高原的这个计划十分高明,如果不是荷华决定要招降自己,这时恐怕早就跑出上百里远了,而且自己根本就不知道。
程远当然对蒙恬的话没有一点怀疑,这不仅仅是因为程远对蒙武的感激之情,更为主要的原因是蒙恬说了,荷华己经亲自来到平都,劝降程远。因此等蒙恬说完以后,程远立刻向蒙恬表示,自己愿意归降荷华,受高原指挥;共同讨伐韩腾,为秦王政报仇。
蒙恬听了,自然十分高兴,立刻就要带着程远出寨去迎接荷华,而为了表示自己对荷华的敬重,程远下令手下的秦军出寨亮队,以王礼迎接荷华。
虽然还不知道蒙恬与程远商谈的详细内容,但从蒙恬的表情,还有程远对自已的恭敬态度,也可以猜得到结果,当然十分高兴,尽管荷华在高原面前信誓旦旦,自己和蒙恬、蒙毅一起一定能够说降程远,但实际上荷华心里也没有底,而荷华的底气主要还是来自于自已的特殊能力。
但荷华也洠в邢氲剑约焊揪兔挥惺┱沟幕幔统晒Φ乃到盗顺淘叮虑榻械檬翟谑翘忱耍虼撕苫⒖滔铝寺沓担吹匠淘睹媲埃纸銎鹄矗溃骸俺探槐囟嗬瘢芄蝗绱松蠲鞔笠澹鞅缡路牵翟谑俏仪毓遥绻獯吻毓芄坏靡员H厝还Σ豢擅弧!�
程远忙道:“公主太过奖了,末将既为秦国之将,死迹为秦国之鬼,因此为秦国尽忠,为大王报仇,仍是末将份內之事。”
荷华点了点头,道:“很好。”
程远又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公主随末将进寨休息。”
荷华随程远一起进寨,因为这座军寨秦国己经迎多年,寨中修建了大量的房屋,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城镇。不仅是治公理事都有专门的房屋,就连秦军的士兵居住的军舍也都全是宽大的房间,整个军寨中只有少量的帐蓬,存放一些临时急用物资。
进寨之后,程远将荷华一行人领到中军大堂,请荷华在正中的帅位就坐,蒙恬、蒙毅分列荷华左右,然后命令平都的各级军官拜见荷华。而荷华对他们也都以好言安抚鼓励。随后程远又将自己的兵符令箭双手捧上,等于是将军权全都交给了荷华。
不过荷华并没有接过兵苻令箭,而是道:“平都的军务,还是由程将军主管,因此兵符令箭,仍然还由程将军保管,收回去吧。”
程远听了,向荷华谢过,将兵符令箭又收回。
这时荷华身边的蒙恬道:“程将军,都平现在共有多少军队?有多少车军,多少骑军?”
程远道:“共计有军队二万三千七百余人,不过可战之兵只有一万七千三百余人,其余全是后勤杂役人员,另有战车一百五十辆,骑军一千五百人。”
蒙恬当然知道,这种固定据点的军寨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后勤杂役人员,因此二万三千人中,有一万七千战斗军队,这样的比例基本正常,又问道:“军中的粮草物资呢?”
程远道:“现在军中的粮草足够支付四五个月,而其他军械物资也都十分齐全,公主可以尽管调遣。”
荷华笑道:“我对军伍之事所知不多,因此都平的军队怎样安排,蒙将军可以尽管下令。”
蒙恬点了点头,道:“这里距离咸阳还有近千里的路程,而且我们还要尽快赶到咸阳去,因此应该轻装上路,不宜多带辎重,不过这一战不知需要多长时间,而且收复咸阳之后,可能还需要一些的粮草物资。那么请程将军立刻安排,首先带一百战车、一千骑军,三千步军,明天一早就随我们出发,赶去收复咸阳,再安排其他的人马,运送一半的粮草物资,赶到咸阳来增援。”
程远立刻道:“末将尊令,立刻就会安排。”
荷华道:“那就有劳程将军了。”
随后程远又下令,安排下酒宴,招待荷华一行。宴罢之后,荷华只留下蒙恬和二十名秦兵在平都大寨,和程远一起准备军队,而自己带着蒙毅,三人离开平都,返回汉秦联军的营地。
等荷华一行人员回到营地时,己是黄昏时分,高原等人在营地里等得也有些焦急,见荷华回来,才放下心来。而听荷华说完了这一行的经过之后,高原等众人也都大喜过望,因为成功招降了程远,其意义并不是多了几千万余秦军,而是像征着荷华真正得到秦军的认可,因此汉秦联军也可以正式利用荷华的号招力,招集秦国的地方官员、驻军共同讨伐韩腾了。
休息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一早,蒙恬和程远带领着秦军赶到了汉秦联军的营地,高原和荷华也一起接见了程远,高原对程远的表现大加赞扬,并且好言安抚。
现在高原也是一国之君,又是天下公认的兵法大家,在言行之中,自然也流露出一股威严气度,而程远不是秦国一个普通的中高级武将,只觉得高原的气度决不在秦王政之下,加上这时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