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一脸洋洋得意的看着穆良奇,脸上十分的自傲,像是再说,别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一清二楚。
穆良奇眼珠一转,随后假装惊讶的说道:“我还以为你不知道的,话说你怎么知道司马防大人给我写了这一封书信?”
郭嘉看见穆良奇如此惊讶,心中更是自豪无比,一脸傲娇的说道:“还想瞒着我,幸亏伯达在信中跟我说了,否则还真被你藏了去,快说,到底什么时候给曹操看,或者给不给他看了?”
穆良奇想了想当初他们在中牟县收到的信,好像其中确实有司马朗写给郭嘉的,毕竟两个酒鬼感情那么深。
换句话说,也就是郭嘉早就知道这封书信了,但是一直假装不知道,心甘情愿的被自己欺骗,瞒着,想到这,穆良奇心中有些感动。
穆良奇恍然大悟的说道:“你说那封书信啊!”
随后双手一摊,一脸无奈的样子说道:“丢了。”
“什么!丢,丢了!”郭嘉满脸惊讶的看着穆良奇,那副表情,仿佛是在说,你是在逗我笑?
穆良奇被郭嘉炯炯的眼神盯着,看着他慌张的样子,心中一震舒畅,换个懒散的坐姿,随意的说道:“是啊!都四五年了,早就不知道放哪了。”
郭嘉懵了一下,心中想道:是啊,都这么久了,弄丢了一封书信,不也是很正常的吗?毕竟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书信。
穆良奇见郭嘉反应如此之大,心中非常好奇,他问道:“不就是一封书信嘛,有必要如此吗?以我们现在的名声,还需要那封书信吗?”
穆良奇说这话并不是夸大,他和郭嘉在曹操那里的威信非常高,君不见夏侯惇,曹洪和夏侯渊都对他们服的体体贴贴的,基本上是言听计从,还需要那推荐信?
郭嘉想了想发现穆良奇说的好像是这么回事,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说的也是,倒是我冒失了。”
穆良奇白了他一眼,郭嘉尴尬的笑了两声。
郭嘉选择了无视穆良奇的白眼,随后问道:“你说,现在司马朗,还有你那个好学生司马懿,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郭嘉一脸感慨的望着天空,像是在怀念,又是在想念,还有淡淡的思念的忧愁。
见郭嘉问这个,穆良奇脑海中的回忆像是犹如奔腾的河流扑面而来。
“小朋友,你家中可是有人病了,来买药的吗?”
“我与家人走丢了。”
“那先到我店中坐会儿,待你家人来寻你时,你再离开,可好?”
……
“那你说说,若你为执政者,你取哪几家的学术?”
“我若为执政者,当以儒家开百姓之智,以兵家御敌,以法家行政,以墨家监察天下,以纵横家为使者,以农家理天下农事。”
……
“今天来此本意,一为感谢昨日继志传一门家学于二子,二是希望继志能够收下懿儿为弟子!”
“请师父收我为徒,传我治国之术。”
……
一弯弦月,依苍穹而悬,黄盈盈的月牙着一袭朦胧的雾纱,飘飘渺渺,如半点明眸初妆般素雅。
穆良奇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对着月亮说道:“月色素,人无助,泪相思,与谁述,遥望海角天涯处,幽池鸳鸯宿。”
一股暗淡,相思的情绪充斥其中,像是在无尽的思念,又像是无尽的哀怨。
郭嘉喃喃的说道:“泪相思,与谁述……”
真是好诗好诗啊!看来继志也十分的想念司马懿他们啊!郭嘉心里想到。
穆良奇望着皎洁的月亮,明亮的星空,说道:“我曾经听说,两个人就算相隔千里,也能在同一时间,欣赏着相同的月亮。你说他们是不是,此时此刻也在看着月亮?”
郭嘉想了想,随后笑道:“肯定的,他们也在看着月亮。”
穆良奇说道:“我们肯定还会与他们见面的,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郭嘉说道:“谁说不是呢。”
“我估计,到见面的时候懿儿肯定长这么高了。”说完,穆良奇还兴奋的比划了一下,十分的高兴。
郭嘉笑道:“那肯定的啊,我估计伯达那小子估计这些年,偷喝了不少酒,不行,我得借机敲诈他一波。”
说完还奸笑一声,好像已有十足的计划在心中。
穆良奇感慨的说道:“不远了,只要我们把徐州拿下,谋取司隶,豫州,那么相见的时间就近在咫尺了。”
“是啊!”郭嘉也认同的说道:“想想还真是期待那天的到来呢。”
穆良奇问道:“你会举荐伯达为官吗?”
郭嘉好奇的看着穆良奇,说道:“为什么这么问?就算我不举荐,为了家族利益,他必须出来为官。”
“你举荐和他被逼出来不一样!”
“哦?”郭嘉问道,“哪里不一样?”
“你举荐可以把他作为你的助力运用到一些关键的地方,对你有利。如果是他自己出仕,那么他肯定会选择当一名地方官来维护家族的利益。这个,你要好好考虑。”
郭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我会考虑的。”
他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问道:“你会给懿儿安排官职,让他出仕吗?到相见的时候,懿儿估计也到了出仕的标准。”
穆良奇沉默了一会儿,他再考虑,因为司马懿现在年纪还小,还没有长大后的那么老奸巨猾。
况且历史上的司马懿本来也就十分的懂得自保之道,毕竟经验这东西,被坑的多了,就慢慢就有了。
曾几何时,司马懿为了抵抗曹操的征召,不惜自己弄断了双腿,现在穆良奇在,当然不会在让这件事发生。
穆良奇说道:“我先给他安排一个闲官散职,让他先跟在我身边,多学学吧。”
郭嘉感慨的说道:“继志待懿儿何其厚也!”
穆良奇笑了笑,没有说话。
(今天一更,刚刚从学生会办公室回来,整个人都不好了,哼,阿西吧)
本章完
第170章 未来呵,未来()
历史的车轮总是不停的向前前进着,不论谁都无法阻止它的前进,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是穆良奇从前深信不疑的道理,但是现在有些犹豫了,因为他不知道上天,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他现在身在局中,冥冥之中感觉有一双大手,在操控着一切。
不由的叹了一口气,郭嘉见穆良奇叹气,还以为他在为明天的事情而担心,随口笑道:“继志,以你看,明天曹公会怎么样迎接我们?”
穆良奇微微一愣,陷入了沉思,看着星空那轮皎月,眼色迷茫的说道:“不知道啊,明天也是一种试探他的方式。若是不符合我等心意,就挂冠而去。”
“试探?怎么一个试探法?”
穆良奇嘴角微微一笑:“昔日: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
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
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
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
范睢才愿意出山辅佐秦昭王,我等自认为不是什么扛鼎之臣,但是守牧一方,安民于国的本领还是有些,曹公若是不能礼贤我们,而不如弃之而去。”
其实穆良奇对于曹操会怠慢他们,他内心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史书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记载着: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但是这是史书上记载的事情,并不是亲眼所见,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眼见到才是真相,想到这不由得就对明天有些期待。
郭嘉认同的点了点头,孟子曾经有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在这个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这是双向选择的时代,而不是单选,其实郭嘉也非常的期待明天,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几百年前,韩信的那种待遇。
想到这,郭嘉轻轻的吟诵道: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郊,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何曰:“臣不敢亡,臣追亡者。”
上复骂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不必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进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穆良奇认真的听着,古文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看得出,郭嘉也是非常的期望明天。
穆良奇有时候感觉这个时代的人都是非常幸运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要有才,都会得到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在这个时代,机会都是相对平等的状态,好吧,有些地方或许不是太公平,但是熟悉未来历史的穆良奇,对未来门阀政治还是有深刻的了解,毕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还是非常著名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混战,导致对人才的格外珍惜,对于君主来说,手下的人才更像是一种形象,用古代的说法就是千里马。千金买马骨,稳赚不赔的生意。
所以持才而骄,用自己的才华,或者说在天下士林里的名气,来威胁君主的还不少,最著名的就是祢衡,那真的是,特别牛皮的人。君不见曹操被这位牛人,气的暴跳如雷,不还是笑呵呵的礼送他去荆州。
但是这种待遇只是相对于有才华,有点背景的士人,或者说有点名望的人,对于那种寒门,那种无助的百姓,那么他们生在这个时代,就是他们的悲哀了。
明月皎洁,人在看天,天也在看着人,人们常常说,人生是被注定的,这是上天的安排,天天要说逆天而行,强行改命,殊不知一切的一切也在天道的算计之中,命运的轨道之上。
以前穆良奇对什么逆天改命的事情从来都不屑一顾,但是现在由不得他了,这个命运或许在多年遇到郭嘉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历史,能不能改变,怎么变?怎么去变?往哪个方向变?。。。
一堆问题随之而来,穆良奇仿佛回到了当年高考后,填志愿的那一刻,人们常常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钥匙,但是却不知道它在打开一扇门后,门后的无数条路才是你真正要改变命运的时刻。
而现在穆良奇就是如此。明天他就要面见曹操了,他该怎么做,怎么说,把曹操往历史轨道上推一推,还是说静静的看着。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还有对于世家,穆良奇虽然做过无数次决定,下过数次决心要为华夏民族做点什么,但是转过头他又动摇了,不是他不想去做,是他没能力,因为他太明白,这个时代世家的力量了,一点都不像现代小说中那样,说的那么容易。
九成以上的知识分子,全部出身于世家,只有那可怜的凤毛麟角的寒门子弟,还大多数与世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妄图改变,难!难!难!
(哈哈,作者君回来了,这个暑假争取把这本书写完,大概150万字吧,暑假60天,也就是说,我一天要。。。额。。那个啥,我刚刚说啥了?)
本章完
第171章 无论昨天还是明天,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久,两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直到屋里的妻子各叫他们回去,两人又默契的相互看了一眼,笑了,多年来的相处早已让他们都深知对方,了解彼此。
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有些可笑,事情无论怎么想,明天都会发生,不会因为你知道了,而改变,每次自己所想的事情,若是相符,又无人为你喝彩,若是不中,又会感到伤感,那么无利可图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还要去想呢?不是一件很蠢的事吗?
或许每个人都会希望事物的发生,发展都能控制在自己,自己所掌握,自己了解的范畴之内,而不喜欢未知的事情,或者说对未知,不可预料的恐惧。
这就是人。
郭嘉笑道:“明天见。”
这是穆良奇认识郭嘉以来,第一次见郭嘉如此的期盼明天,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也非常的期盼明天,因为明天,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一天,对于他们来说。
穆良奇也微笑的回道:“明天见。”
随后二人笑着走进房屋,像是刚刚的犹豫统统的一扫而空。
进屋后,穆良奇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吴玲正在整理床单,笑了笑,没有去理会她,肚子一人走到桌子旁。
屋子里很暗,只有案牍上的两盏油灯支撑着整个室内的亮度,但是这两盏油灯的火焰,也是摇摇欲坠,像是随时都可以熄灭的样子。
看到这,穆良奇就有些好奇,按照刚刚程昱的礼貌,怎么会放如此低下的错误?油灯这么少,不怕我等怪罪于他吗?
穆良奇有些责怪的问道:“这油灯,怎么这么少啊。”
吴玲继续整理被子,回头说道:“夫君,如今县城内食物稀少,哪有什么野兽供抽取油脂,所以油灯短缺,这已经是人家家中的半数油灯了,还有一些油灯要供府中书吏使用。”
穆良奇理解的点了点头,关于古代的油灯的制作,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在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
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
按《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
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我们现在把凝固的叫脂,融化的油,“膏脂”一词在现代已经基本不用了,但是有一个成语却流传了下来:民脂民膏。
事实上以动物的脂肪提出的油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已经足够的照明度。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