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方各地目前尚在建设中,除了广东的一些城市尚未完全覆盖之外,其他的地方已经基本上覆盖了。
香港的收复,让张野看到了一丝的危险。英国作为全球霸主,他们是不可能就这么束手就擒的。如果他们不进行反扑的话,那就说明他们不是英国。英国人若是不反击,若是不取胜,那么英国人全球霸主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香港一次失守,这对于英国来说并不重要。其他国家也不会因此而觉得英国已经没落,因为香港的失守有很多原因,或许是兵力短暂的不足,又或是别的原因。但很多人都明白,当时英国的远东舰队并不在香港。而这,也是香港失守的主要原因。
临沂,今日张野召开了扩大会议,全国高级官员全部出席,更包括一些省份的省长也一并出席。这次会议的内容极为重要,甚至有可能关系到中华帝国的存亡问题。
而在当初张野决定了要拿下香港的时候,张野就想到了要开这个会议。现在并不是后世,开会也不可能是件那么简单的事,全国范围内顶多也就半天的时间就能赶到。现在,尽管有了拖拉机,可许多省份的省长更是在拖拉机上日夜兼程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赶到临沂。
临时会场内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下至省长,上至国务。院,军部等职权部门,以及其手下的许多职能部门领导纷纷出席。这,同样也是中华帝国自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上午八点整,会议准时开始。会场内一片乱糟糟的,不少人都相互打着招呼,聊着天。对于他们这样的地方官员来说,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联系更多的时候也是通过电报,很少有面对面的坐在一起聊天的。
张野从后场走出,会场内顿时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眼光看向张野行注目礼。哪怕这里是国家会议,在座的全部都是国家的高层,可今日,会场内依旧有不少的士兵站岗。所有人进出,都必须要严格接受检查,不准携带任何武器进场。甚至在进场之前,他们也要在专人的监督下换一套衣服。
开会时所需要用到的纸笔,也统一供应,个人所携带的一切物品,均不准进入会场。安保严格更是前所未有,史无前例。
“长话短说,没用的话今天也别说了。这个会议的时间不会太久,我希望大家能够遵守这个规定。该做笔记的做笔记,该干什么的就干什么。
好了,接下来说下第一件事,我们收复了香港,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接下来英国人肯定会全力反扑,我们将会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准备。各省的工业建设也必须要加快速度,并且保证质量,特别是安全生产这一块,决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回去之后,各地分别寻找合适的地方,筹建一座与台儿庄差不多的工业园区,至于具体的,会后会有人发给你们台儿庄工业园区的介绍,过几天你们也可以亲自到台儿庄工业园区去参观一下。
一切所需要的设备,均有我们自己生产,若是实在生产不来,我们会去美国采购。另外就是钢铁这一块,各省必须要加紧排查,进行搜查,一旦发现有铁矿,必须要进行仔细的勘察,拿出具体的报告,一旦可行,立即进行开采。暂时没有炼钢厂不要紧,先把开采出来的矿石堆积起来,等日后炼钢厂建好之后在一起炼钢。
山东各地的五年计划已经进行到了第二个年头,南方各省的计划还没有提上日程。今天我就给你们下个命令,也算是给你们做个统一的规划。接下来的五年内,各省必须要全力发展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工业等方面。
公路的要求是县城与县城之间,必须要有一条新标准的公路。至于铁路,接下来会给你们每人发一张概括图,以及你们各自境内的路线。各自在修铁路、公路的时候,务必要与邻省做好交接,避免到时候双方碰不到头的尴尬局面。
按照目前的规划,全国将会修建两横一纵三条铁路大动脉,各个省份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修建数量不等的铁路,但基本上各省都要修建一条十字形铁路,个别省份除外。
另外,还有一点,这个也是最重要的,沿海地区的省份,必须要做好一切应对准备。一些适合登陆,或者暴漏在海边的地区,所属居民必须要内迁至少三十公里。严防英国海军袭击我国海岸地区。五年之内,我们是战略防守任务,所有人都不要想着打出去。这是个长久任务,必须要执行。同时,公路也必须要修通至各个炮台所在地。
未来五年之内,各省的任务只有三个,铁路、公路,工业园区。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正好可以给各地的百姓找个活干,让他们挣点钱。接下来中央银行将会全力配合各省,也会按照帝国的预算,将资金分别下发给你们各省,剩余不足的,由各省自己筹备。”
张野好不歇息的一口气说了一大串,下面的众人也是不停的记录着张野的话,一点也不敢马虎。
这就是皇帝与总统的区别,总统讲话的时候,或许会有人敢偷懒,可皇帝讲话的时候,绝对不敢有人分神。而张野之所以采用帝制,原因也很简单。刚统一的中华,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掌控全国的发展,否则的话,总统上位,其他人会不服,到时候又是胡乱的扯皮。
搞不好历史上的北伐什么的还会再次发生,当然,部队都在张野手中,军事斗争倒是不大可能,可口水战,相互扯皮也是会影响到国家发展的,这是实情。未完待续。。
第二一四章 战略防御()
会议的声势浩荡,可在一些人看来却有些龙头蛇尾的感觉。张野聚集了全国所有的高级官员,可最终张野却只露面了第一天的会议。接下来的几天,则是由各部门的负责人分别上台讲话,将各个部门未来的计划告诉大家。
最后一天,则是由各省的省长进行汇总工作,主要在于各省工作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规划设想等等。这些将会由专人进行整理,最后呈交徐世昌或者张野那里进行最后的批复。
张野的官邸内,一圈几个人坐在那里,双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始终没有开口讲话。这场会议张野其实很早就想召开。现在只不过是趁着统一了全国,所以才一起开的会。
可这次会议的真实目的,却并非只是开这个会这么简单。最近英国人闹的挺凶的,张野也必须要通过这场会议,来给下面树立一种决心,让他们不要去管外面的那些事情,安心的稳定下来发展工业,发展民生,稳定民生。
“都看看,最新的情报。”张野拿出了一份电报,交给众人逐一阅览。
情报上的内容并不多,但每一个字却都透漏着凝重的气息。英法联盟,将以越南为海军基地,派遣更多的主力舰队,攻打香港或其他,英舰队不日将会。
先是国务。院总理徐世昌,看完电报之后满脸的惆怅,这个结果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而且当时在攻打香港的时候,他就极力反对的,他认为现在并不是时候。他们虽然有能力打下香港。但却没有能力守住香港。非但不可能增加中华帝国的威严。反而会将中华帝国拖入新的战争当中。
现在中华帝国初立,根本就经不起战争的折腾。但是香港又是必须要收复的,但在徐世昌看来,二十年之内,中华帝国根本就没有收复香港的能力。这是徐世昌的看法,也是事实。
海军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哪怕你建造出来了军舰,却无法提供更多优秀的士兵。现在虽然是拼军舰的时代。但何尝又不是在拼士兵?海军不比陆军,他们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块宝,金贵得很,死了那就没了。
国防部长王林看完之后也紧紧的皱起了眉头,他虽然料到了英国人会反扑,但却没有想到力度竟然会这么大。本来还以为英国人会让远东舰队直接攻占香港的,可没想到竟然会调派一支新的海军主力舰队。
这意味着什么?英国海军,欧洲区的实力最强,装备最新,最先进。威力也是最大的。亚洲区的则是装备最老,相对落后。威力也不是最大的。
可即便如此,中华帝国在英国远东舰队面前也依然没有任何的优势。尽管都是新船,火力什么的也很猛。但人家毕竟是老牌世界海军,不是你一个中华帝国这个新崛起的国家能够抗衡的。
人家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新的军舰,你能吗?除了从美国购买之外,自己的制造能力又有多少?上海的耶松船厂公司?虽然在前段时间经过合并之后,耶松船厂公司的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可现在他们也只能建造千吨级的战舰,而且技术也不是很先进。
最要命的是,张野竟然放弃了建造战列舰的计划,转而选择了一种在很多国家都被淘汰了的小吨位军舰。当然,这种军舰的吨位也并不小,大多都在七千至三千吨左右,偶尔也有万吨级的,但那些耶松船厂造不出来,必须将订单交给美国。
英国海上力量极为强大,船厂又是在上海,守的话根本就守不住。除非放弃所有的沿海地区,将舰队全部安置在上海附近,在这里阻击来袭的英**舰。
接下来,陆军总长苏道看了看电报,同样也是眉头紧皱,来的虽然是海军,可对于陆军来说压力也同样不小。
在之后,是海军总长刘春贵,看了之后也没有什么表情,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都看完了?说说看都有什么看法?”张野笑言道。
“这仗不好打,搞不好的话还的丢地盘。”王林想了下,说。
“我们倒是好说,大不了就后撤,可以保证部队的安全。就是海军那边的压力会比较大。”苏道说道。
“压力归压力,敌人来了总不能不打?我们又不是满清,不想他们那样胆小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哪怕拼个全军覆没,我们海军也不会让英国海军占便宜的。下面的士兵打光了我这个海军总长就亲自上,我打光了还有下一任总长呢。”刘春贵冷哼一声,道。
“打,是肯定的,但也不能盲目的打。先前我要求沿海地区的百姓撤离,主要也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英国海军虽然厉害,可他们的陆军却很一般,而且英国的补给线太长,根本就打不了持久战。这一仗,我们不需要去死拼,但也绝不能不拼。
海军想要进步,就必须要去打仗,否则的话,光靠练是练不出来的。但是这个打,我们也必须要有计划的去打。接下来,海军方面放弃所有海域,全力退守上海,守卫耶松船厂。不要小看现在正在建造的那些小吨位战舰,以后我们打败英国,可全靠他们了。
另外陆军方面,在沿海地区,所有适合修建炮台的地方,都修建永久性炮台。哪怕这一次不用,以后也还是要用的。我们不能只守某一个地方,而放弃其他大片的国土。只要英**舰敢靠近,我们绝对要给他们来上一拳头,哪怕打不死他,也要打的他一脸是血。
海军退守到上海之后,务必要与炮台形成联系,一旦交战,必须将敌军引入到炮台的射程之内。也只有这样,海陆联合,才能暂时击败英国海军,不至于全军覆没,在无防守之力。现在我们是防守期,必须要熬过这段时间才行。”张野突然说道。
张野虽然是个愣头青,但也绝不会不经任何思考就去做一个决定。英国人固然强大,可这一次张野却是抓住了英国人的命脉。他们的陆军不行,所以,我不跟你拼海上力量,但是你要是想打的话,那么我就奉陪。但我只在岸炮的射程之内跟你交战,这样你不仅要防御我的军舰,同样也要防备我的岸炮。
至于什么射程问题,这个根本就不用担心。哪怕你装备的舰炮能打二十公里又如何?你的士兵能看到二十公里以外的情况吗?你能确保命中率吗?所以,要想提高战斗质量,舰队还的往前来,只有双方都在视线范围之内的时候,你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你的战斗质量。
但是这么一来的话,那么问题就来了。视线范围之内,我的岸炮口径虽然小,打的距离也近,但视线范围之内还是没问题的。在一个,岸炮打军舰本就有巨大的优势。在连带上永久性的工事,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估计一艘军舰打完所有的弹药,也未必会摧毁一个岸炮。而他本身则至少要挨上几炮。
耶松船厂,其实就是上海造船厂的前身,现在还属于私企。但因为张野是皇帝,亲自下了命令,所以他们也不敢抵抗。因为在这种制度下,你要你敢反抗皇帝,只需要皇帝一句话,你这个船厂就要成为国家的产物。
而且造船厂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赚钱?如果自己的国家有钱给他们赚,他们为什么要拒绝?所以,在耶松船厂合并的时候,张野也是下了功夫的。不仅加速了合并进展,同时还给船厂拨付了更大面积的地皮,并且所建造的船坞,也一并由帝国负责。所以,现在合并之后的耶松船厂,其实就是官民合办的企业。
所有所需要建造军舰的材料,由政府提供,船厂负责出人,同时,政府在单独向船厂支付一笔加工费。在外面买军舰为什么那么贵?因为那是政府只需要下单,军舰上所有的东西,都由船厂自己去采购,而这些东西的制造商,也是要赚取利润的。
现在张野等于是省掉了这一环节,他只需要出铁矿工人的工资,炼钢厂工人的工资以及这些运费就可以了。所以,再买过买相同的一艘军舰,在自己这边可以造三艘,甚至更多。
“皇上,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人家的军舰都是越造越大,吨位也是越来越重,我们为什么放弃大吨位的军舰不造,偏偏要造这种小吨位的呢?”徐世昌疑惑道。
这里真正能让他说上话的地方并不多,而他之所以参加这次会议,主要也是考虑到要配合军方的行动,所以一些事情也必须要告诉他,让他知道。
“我曾经说过,未来战争将会是立体战争,大炮巨舰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到时候天上飞的,水底游的,都将成为战斗的组成。他们造几万吨级的战列舰,那就让他们造去,到时候你们会看到一种绝对想不到的场面,甚至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画面。他们的战列舰,在我们的打击之下,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只能看着一艘艘的战列舰被我们击沉。”张野说。未完待续。。
第二一五章 战略部署()
张野的话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特别是海军总长刘春贵。他本身就是海军,对海军可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到底有什么东西能打的战列舰毫无还手之力?如果真要有的话,估计只能是比战列舰更大的战舰。
“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战列舰那么强大,这怎么可能呢?”刘春贵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刚不是说了吗?未来打的是立体战争,海陆空三方齐头并进。战列舰虽然强大,可他真的就没有弱点了吗?”张野笑了笑,说道。
刘春贵摇了摇头,他实在是想不出战列舰还有什么弱点。要是战列舰弱点很明显的话,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去改进?怎么可能会让其他人抓住把柄?而战列舰已经出现了这么多年,也经过了很多次的战争,包括各种环境,事实证明了他是没有问题的。唯一的弱点就是害怕遇到比他更厉害的战列舰。
“立体!立体!战列舰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