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魏臣子-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周鲂那么快就跳出来了?

    不应该是再晚几年的吗?

    好嘛,陈恒不知道的是,因为他这些年将江东打太狠了,让孙权忌惮不已。便想先将东线的威胁给打掉,好专心的来对付他这只世之狡狐。

    “子初,思虑如何?”

    看着陈恒依旧在沉『吟』,曹休便出声催促了一句。还很善意的误会了,说道:“去岁荆南大战方歇,若是子初调度不出兵马策应也无碍。吾所督三州,有近十万兵马,亦足以让江东丧胆矣!”

    老实说,曹休与狡狐陈恒交集并不多,对他也谈不上什么恶感。

    虽然世人皆拿陈恒的功绩,来嗤笑于他的官职。但曹休自忖也是大好男儿,当恩怨分明!岂能因功绩不如人,便嫉恨之?

    只是,这个说法,也有点激将法的意味。

    好歹也是征战数十年、有百战不殆大好名声的狡狐,岂能调度不出兵马来策应呢?

    “大司马误会了。”

    陈恒拱了个手,以示对曹休体谅的谢意,语气豪情万分的说道:“荆南虽去年大战方歇,然今岁将士已经休整完毕,可堪一战矣!某可征调五万大军,足以让江东在荆南的兵卒,不敢调动一人!”

    天子曹丕与曹休听完,都大喜过望。

    刚想说句骠骑大将军壮哉什么的,就被陈恒下一句话给憋在了嘴里。

    “只是臣方才所思,乃以为彼周鲂者,不足为信!举郡而降,乃是江东孙仲谋诱我军深入的诡计矣!”

    狡狐陈恒是这么说得,语气也无比确凿。

    咳。。。咳。。。。

    天子曹丕被陈恒说话大喘气的方式,差点没憋出内伤来,当即干咳了好几声。

    而曹休的表情就精彩了。

    他先是满脸愕然,然后阴沉不定,最后羞怒难当。

    这种瞬息变换脸『色』的神技,技术再精湛的染布作坊,都叹为观止,甘拜下风。

    好嘛,他有如此精彩的变化,是和他这些日子承受的压力有关。

    他自己早就对周鲂投诚深信不疑,自然会对狡狐的断言,愕然不已。随即,他便思考缘由,便先入为主的觉得,陈恒出此言的心思,是不信任曹魏宗室大将的能力!

    去年荆南交州大战,陈恒调度大胜,正要扩大战果的时候,却因为夏侯儒的全军覆没,不得已退军。

    弃剑于崖,长恨不语!

    这个事情,曹休是知道的。

    是故,他觉得陈恒的断言,是将他当成了夏侯儒,不想再来一次“弃剑于崖”!如此一来,他怎么能不羞怒难当呢?

    “骠骑大将军此言,有何依据邪!”

    他不再称呼陈恒的表字,而是用官职来称呼,用官职的尊卑来表示自己的愤怒。

    “无他,某以为彼周鲂投诚,疑点太多矣!”

    对于曹休的愤怒,狡狐陈恒不卑不亢,直接一拱手,朗声说出了理由。

    “其一,周鲂既然被孙仲谋『逼』迫至断发谢罪,为何不弃了官职邪!自古士可杀不可辱,周鲂若无有所图,为何能忍如此奇耻大辱!”

    “其二,若是周鲂真心归附,为何不将长江南岸防务作书告知,让我军得以长驱直入!反而让大司马亲率大军深入敌境,犯险前去迎接邪?一旦江东以水军截断我军后路,后果难以想象!”

    “其三,江东去年新败,正当君臣齐力共赴时艰!江东孙仲谋为何如此不智,在此时刁难于一郡太守?难道他不怕治下人人自危,而让我军得可趁之机邪!”

    额。。。。

    狡狐的反问,让偏厅里一片死寂。

    尤其是曹休的脸,黑得没滴下墨水来。但是呢,立功心切的他,终究还是搜刮脑海,找到了一个反驳的理由、树立自己信心的根据。

    嗯,他不是拿出来和陈恒辩论,而是以此来劝说天子曹丕,“陛下,周鲂曾告知庐江主薄吕习投敌之事,其若不是真心归顺我大魏、江东若是行诡计,安能放弃夺得庐江郡的良机邪?是故,请陛下恩准,让臣率大军将江东灭之!”

    顿了顿,他又加了一句,“陛下,此良机可一,不可再矣!”

    也就是他的这句话,让狡狐在心中叹了口气。

    有些惆怅,有些兴奋。

    惆怅,是陈恒太了解曹丕了!

    也知道,他一定会应了曹休的请命!

    这个无器量的天子,自从掌控曹魏权柄后,就一直对自己被江东折辱而耿耿于怀,没有胜算都要连年去攻伐!

    更何况如今周鲂来降,让他看到了攻灭江东、俘虏孙权的曙光!

    而兴奋,则是觉得自己这次,是最后一次看到曹休了;自己野心的绊脚石,不用费力气就除去了一个!

    不过呢,某还是想想,该如何将江东切下几块肉来。

    曹休不听良言就算了,大魏的家底不能跟着败光了不是?

    未来,可都是己吾陈家的!

第四八四章、江东可万劫不复() 
夏四月,下旬。

    江东荆南大都督陆逊,伫立在艨艟船头,听着着顺流直下的破浪声,眉目间没有什么豪情大发的神采。

    而是剑眉微蹙,一缕忧愁凝固其间。

    这缕忧愁,自从朱桓大败,狡狐陈恒督战荆楚之地后,就伴随他了好几个月。

    他自从出仕后,就听过狡狐的各种战绩。

    也曾经想象过,自己如果是对阵狡狐,将会是什么光景?

    犹如当年周公瑾的遗恨而终?亦或者能大败狡狐,让天下侧目?

    然而,当这个期待真的来临时,陆逊感受的,是无边的压力:他没有这个自信击败狡狐,更输不起!

    因为江东,已经再也经不起失败了。

    从孙策入主江东开始,江东每一年都有狼烟起。

    一开始,是孙权大举进攻杀父仇人刘表;然后是山越首领和各地豪强,各种反抗孙家统治;现在,则是曹魏的连年征伐。

    打仗,是要死人的。

    驱使兵卒,是要粮秣钱财的。

    江东之地,本来就是世家林立,土地兼并堪称举国之最!

    而这些世家,给孙权缴纳的赋税钱粮是很少的。就如陆逊出身的陆家,良田连绵遍野、庄园产业遍地,而代价不过是族里子弟率领部曲私兵为孙家效力。

    世家占去的土地多了,黔首百姓的土地就少了。

    这就是孙权一直频频对山越用兵的原因。为了开拓田亩,为了充实户籍和兵源。

    若是没有外忧,江东暗地里积攒实力,未来成就王霸之基也不难。但这些年,曹魏的攻伐,太频繁了。

    江东的兵力,每一年都在大量减少;库存财力,也是每一年都在困顿。

    尤其是去年!

    朱桓与吕岱的大败,让江东直接少了近七万大军!

    七万大军啊!

    说没就没了!当年周公瑾在赤壁大败魏武帝,所需要的兵力,还没用到这个数呢!

    兵力少了,各地防务的驻军就捉襟见肘。

    以荆州为例,江陵城、公安城、益阳城和始安城,战线连绵近千里,都需要重兵驻防,才能让曹军没有可趁之机。

    如此一来,就会造成一个致命的忧患:江东外强内虚!

    一旦曹军突破任何一个重兵把守的城池,就能长驱直入江东腹地,将整个江东都烽火遍地!变得哀鸿遍野!

    这个纰漏,陆逊在去年的时候,就去信给了吴王孙权。

    而吴王孙权的回复,是让他现在悄悄赶往潘阳郡!

    是的,孙权打算让陆逊来担任攻杀曹休的都督!以这位江东如今最杰出的统帅,将东线的忧虑打掉,好安心的布局南线。

    对此,陆逊很感激孙权的信任,也很担忧荆南的防线。

    他走了,万一荆南有事,潘璋、骆统等人能抵御得住狡狐的兵锋吗?

    “都督,莫非是在担忧狡狐兵寇我境邪?”

    一个略带沙哑的嗓音,打断了陆逊的思虑。

    回头一看,却是朱然。

    嗯,朱然与全琮也被调令赶往潘阳郡。如今荆南防线,是潘璋守江陵城、骆统守公安城、朱据守益阳城,而贺齐守始安城及交州的南海郡。

    朱据,是朱桓的从弟。朱桓兵败后,被革职闲在家中,私兵部曲都被孙权扔给了朱据,让他前来益阳城给朱然当副手。

    “然也。彼狡狐在侧,某心不得安矣!”

    对于左右手朱然,陆逊也没有瞒着心思,“义封,某觉得狡狐胸中韬略异于常人,恐怕已经洞悉我军腹地空虚的纰漏,将欲有所为矣!”

    朱然默然。

    陆逊的担忧,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担忧。同样的,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够弥补江东兵力紧缺的困境。

    良久以后,他才在心中叹了口气,语气却有些激昂,“都督,我等此次前往潘阳,力争速战速决,将东线忧虑就此除去,再归来防御狡狐。潘将军等人,守城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像是在给彼此勉励,又像是在向老天爷祈祷垂青。

    陆逊回首,冲着他『露』出个笑容来,轻轻谓之:“但愿如此!”

    之后,两人不再言语,只是听着艨艟破水声的欢呼。而陆逊眉目间的那缕忧虑,也出现在了朱然的眉目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们此时的心态,都是这句话。

    而在荆南西陵城,守将高祚的将军府邸内,狡狐心中却是截然相反的一句话:事在人为!

    他此刻正拿着一根细竹竿,立于铺在地上的舆图前,轻轻的敲打着两个地方。

    扬州的庐陵郡,与建安郡。

    周边围着法正、王昶、高祚、魏延、马谡及邓艾。

    其中马谡与邓艾两人,脸上神情疲惫不堪。不光一身的风尘仆仆,眼睛里还布满了血丝,好似好几天没睡好了。

    好嘛,他们两个之前督战在交州,路途遥远,却被狡狐勒令三天之内必须赶回来。。。。

    之所以那么着急,不光是要荆州要出兵策应东线曹休,更是因为狡狐正如陆逊所料,洞悉了江东防务得纰漏:腹地空虚!

    看到了,一战便可让江东陷入万劫不复的机会!

    一开始,狡狐做出这个推断,是和法正一起商讨出来的结果。但是没有任何证据,也不敢一锤子敲死。

    征战之事,绝非儿戏!

    常言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身为督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就会让无数兵卒白白送命,导致全局崩溃。

    刚好,在临贺郡潜伏着的廖立,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无意中提及的事情,让狡狐陈恒与法正再无疑虑。

    嗯,廖立在书信没有提及江东腹地空虚的事情。

    而是说了愿意归顺曹军、一起攻伐贺齐部的山越首领及贼寇头目。

    分别是庐陵郡的李桓、路合,和南海郡的罗厉。还感慨了一句,说会稽东冶贼寇头目随春(以上皆史实人物),也有意为曹军效力,只是路途有些遥远,赶不上这次大战了。

    狡狐和法正,看到这些地名的时候,眼神就亮了。

    庐陵郡和南海郡还好说,两地至少是挨着。而会稽郡,在东边的沿海地带呢!隔着那么远的地方,廖立竟然能联系上了!

    江东各郡的贼寇变得猖獗,肆无忌惮的相互联络,这意味着什么?

    不就是证明了江东腹地兵力空虚,无力压制嘛!

    连贼寇都无力压制了,若是以一股精锐之师,顺利『插』入江东腹地,江东还能抵御吗?

    不能抵御得话,曹军就可以来个长驱直入,来个蝗虫过境!

    做一些焚烧仓库、破坏世家庄园产业等等伤天害理、人神共愤的事情,孙权还有民心可言吗?孙氏基业,还有人为之效死吗?

    呵!

    狡狐陈恒的目光,环顾了一圈,最终停留在了两个人的身上。

    魏延,魏文长!

    邓艾,邓士载!

第四八五章、魏延何在!() 
民心这种东西,看不到『摸』不着。

    看似虚无缥缈,却能决定掌权者是流连在天堂,还是徘徊在地狱。

    比如狡狐在南中,不但对汉夷一视同仁,还大兴蒙学、医社和拾遗馆,让黔首百姓都受利,让南中部落为之死不旋踵。

    如此得人心,让人垂涎三尺。

    江东孙权,就很羡慕。

    但是呢,他也就只能羡慕,而不能效仿。如果他胆敢效仿了,江东之地将永无宁日,甚至会推翻了孙家的基业。

    因为江东的民心,分为两种。

    其一是黔首百姓的心。

    这种人心,只要让他们有口饱饭吃、能安安稳稳的将日子熬下去,就不会失去。这也是如今这个世道,所有黔首百姓的心态。

    而其二,则是世家大族的心。

    这种人心,要求就高了许多。得保障和维护他们的利益,让他们的门楣得以传承或者发扬光大,才能得到。如果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就会期望换个人来保证他们的利益。

    反正,效力于姓孙还是姓曹的,不都是效力嘛!

    至于,谈什么忠诚之义,之前江东也没姓孙不是?

    而刚好,狡狐陈恒就深谙这些世家大族们的心态,也针对他们利益休戚相关,制定此次攻伐江东的计划。

    夏五月,荆州狼烟再起。

    法正引本部和荆北郡兵,约两万余兵马,于江陵城外驻扎。让江东守将潘璋紧急传讯于建业,说自己兵力不过万余,守城无忧,然而无法再支援荆南等地。

    因为狡狐也带着本部与高祚部合兵,威『逼』公安城。

    兵力并不多,堪堪两万人。却让有同样兵力的公安城守将骆统,还没开打呢,就直接将求援的书信,扔去了孙权的案几上。

    唉,没办法,世之狡狐的名声实在是太盛了。

    任何人对上了,都要做好战败的准备。

    骆统在书信里也一样,他一点都不忌讳的说:若是狡狐攻城一月,他可以让公安城无忧;两个月,胜负乃未知之数;两个月后,若是没有援军的话。。。。

    那么,还请吴王孙权记得派个人来,将他的尸骨带回去安葬,落叶归根!

    好嘛,这个语气,搞得很悲壮的说。

    驻守益阳城的朱据就不一样了。

    他给孙权的军报,直接扔了一句豪迈万分的话:还请吴王安心,益阳城坚若磐石,无须挂念!

    他还真不是狂妄,而是益阳城本来就是最容易守住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益阳城在衡阳郡,属于江东荆南防线最为纵深的据点,城防工事也很完备,曹军若是想攻下,就得发大兵而来。

    但曹军是可不可能这么做的。

    因为发大兵而来,就会面临公安城、始安城袭击粮道、或者断掉归路的危险。也就是说,只要公安城、始安城在江东手里,益阳城都不会面临大军来袭。

    曹军也是这么做,来到益阳城附近扎营的,不过是王昶部的万余人。

    目的只是威慑,让益阳城的兵力不敢调动,连围困城池都假装一番的。

    如此一来,朱据有什么理由,不来个豪气万分呢?

    但是驻守在始安城的贺齐部,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从始安城到临贺郡、再到交州的南海郡,都是他的防线。而他能调动的兵力,除了本部八千人外,只有陆逊从各地拼凑的、战力很一般的五千郡兵。

    但是呢,曹军的兵力,足有五万大军!

    分别是魏延督领的两万巴蜀兵卒,马谡与邓艾督领的三万南中蛮夷。

    更让人崩溃的消息,是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