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疆不稳,南疆更是战乱纷纷。浙江舟山的张名振张煌言、福建的朱成功、广西的永历、云南贵州的孙可望李定国,他们屡屡兴兵叩城劫掠,这都让多尔衮头疼不已。不过这些人都被朝廷赶到了边疆之地,折腾不起多大的浪花来。可是那团匪却深处中原腹心之地,且四处流窜剿之不尽,如今更有扎根诸省之势,着实让人揪心不已。
除了外患,对内也是矛盾渐多。眼看着小皇帝一天天的长大了,即将就要大婚了。小皇帝一旦大婚后就要开始亲政,这权利的过渡可是一件丝毫不能马虎的事情。虽然多尔衮当了摄政王其实他却没有篡位的心意,只是他想放权可手下们却不一定这样想了。部下们跟着他是想谋取荣华富贵的,若权利都归了小皇帝的党羽们,那他们还有什么地位也言?所以,他的这些部下们也得好好安抚才行,这也是一桩烦心事。这天下依然动荡不安,朝廷势力虽大可本族人口稀少,族人之间可千万不能互相攻杀,不然就得重蹈蒙元之覆辙了。
内忧外患让多尔衮头痛不已。其实多尔衮一直身体不好,自二十岁后总是生病,尤其是这几日更是感觉胸闷气短,有时还会感觉到一阵阵的眩晕,他感觉在城中待得烦闷不已。于是,多尔衮决定出城去散散心,顺便去解决一下小皇帝的婚事。于是在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准备出游行猎,他召集各部落的王公贝勒携女前来,好给小皇帝挑选一个皇后。
如今因为团匪肆虐,山西陕西山东几地战局紧张。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和硕豫亲王多尼三人皆在外作战。于是多尔衮便带着在京的巽亲王满达海、多罗承泽郡王硕塞、多罗端重郡王博洛、多罗谦郡王瓦克达,以及诸贝勒、贝子、公、固山额真等人一同出城狩猎。
当十一月十七日团匪攻克江宁时,多尔衮已经在遵化州境内了。而扬州知府派人八百里加急将奏折送到京师时,多尔衮已经到了永平府迁西县的三屯营了。于是,京师留守官员派出快马将扬州知府的奏折紧急送往多尔衮处。
当奏折即将送到多尔衮面前的时候,他的心情正好。就在今天下午的宴会上,多尔衮看了多名王公贝勒之女后,心里有了人选。他比较属意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多尔衮觉得此女美丽贤惠,是太后侄女,和小皇帝又是表兄妹,身份背景都很合适。终于挑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多尔衮烦闷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可就在他准备梳洗一番去睡时,门外的戈什哈帐外禀报说京师连夜送来了扬州知府的奏折。
听到戈什哈的话,多尔衮心里猛然一惊,一个小小的知府的折子都要连夜送来可见奏折里的事情绝对是大事。
“难道是江宁?”多尔衮心中划过这个念头。他赶忙让人呈上了奏折。
可是当多尔衮打开奏折看见团匪已经攻克了江宁城时,他只觉得脑子一下子懵了。然后身体不受控制的想要从椅子上站起来,只是刚刚站了起来,多尔衮就感觉脑袋里仿佛什么东西爆开了,然后接着整个人都软软的瘫倒在地上。
华兴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多尔衮猝崩于三屯营,比仇天行前世的历史早了十八天。
多尔衮之死和江宁城失陷这两个消息瞬间将鞑子朝廷炸的稀里哗啦。小皇帝党羽们来不及高兴即将到手的权利,纷纷陷入了惶恐之中。
江宁城失陷,那么整个江南即将陷入动荡之中。而朝廷屡屡兴兵急需江南之地的赋税供血,没有来自江南的钱粮朝廷大军征伐就将难以为继。没有大量钱粮赏赐,蒙古各部落就不会对朝廷俯首帖耳。再加上山东的团匪和榆园军教军威胁漕运,山西的团匪尚未平定有突袭京师的可能。
内忧外患,小皇帝的党羽们根本没有大权到手的喜悦,反而是愁眉苦脸起来。甚至那席卷中原财富再回关外享福的呼声也在朝中甚嚣尘上起来。关键时刻,小皇帝的母后一锤定音,将这股怯弱之人的议论压了下去。
摄政王多尔衮死了,仇天行原本的历史中小皇帝接下来就要清算他的党羽了。只是如今朝廷似乎处境不好,正是需要同舟共济的时候。于是,原本历史中或贬或杀的那些人纷纷逃过了一劫。得到了一条生路后,这些人纷纷改换门庭,换做效忠小皇帝。这样,鞑子的朝廷也稳定了下来。只是,这样的过程却不短暂,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
鞑子朝廷梳理内部的同时也给了仇天行的喘息之机,终于可以稍息兵事,积蓄实力了。
第207章 天下震动(二)()
因为鞑子的刻意封锁消息,所以当保安团总部拿下江宁城和鞑子摄政王多尔衮猝崩的消息传到南方各抗鞑势力的耳中时,已经是华兴八年初了。
广西南宁,残明永历政权正在此苟延残喘。在连续失去金声桓、王得仁、何腾蛟、李成栋等人后,残明势力从横跨数省一下子退缩到了这一偶之地。而在高必正与党守素李来亨等人率领李闯余部离开后,残明实力更是大损。甚至在孔有德的兵锋逼迫下,也是靠了大西军的援手这才堪堪支撑了下来。只是这大西军也不是对残明那么友好与无私的。
早在永历三年,也就是华兴六年四月时,孙可望就派杨畏知为正使,与残明永历政权谈判联合抗鞑之事,孙可望请求封为秦王。但是他的要求却被永历及其臣属拒绝了,于是孙可望在部下任僎的撺掇下,于永历四年(华兴七年)八月自称为秦王。
今年初,永历派使臣前往贵州,封孙可望为冀王,但孙可望不接受。李定国等人劝孙可望仍派杨畏知与残明谈判,孙可望虽然表面答应,暗地却派出精兵赴南宁杀死了残明永历政权五大臣,逼迫永历改封他为秦王。
这时,正是永历政权上下对大西军最是无比愤恨的时候。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若无大西军的援手,残明朝廷早就覆灭在孔有德这个大汉奸的手上了。
当江宁城被保安团攻克的消息传到残明朝廷后,整个朝廷都沸腾了。他们做梦都想完成的事情竟然在保安团手上实现了。而当他们再得知鞑子摄政王多尔衮病逝时,群臣们更是疯狂起来,开始高呼天佑大明了。
在朝堂上,首辅吴贞毓率先恭贺永历帝。
“恭贺圣上,保安团光复南京,鞑子摄政王多尔衮病逝,这意味着鞑子即将要由盛转衰了。这正是我朝北上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若是能将保安团招安,那国朝就能还都南京了。”
吴贞毓话音刚落,朝堂中顿时就议论纷纷起来,一些人不停的微笑颔首,似乎也认可吴贞毓的话,认为国朝大兴指日可待了。连多尔衮这样的大鞑子都死了,岂不是上天要再兴大明?真是祖宗庇佑啊!
只是此时却有人站出来泼冷水了,兵部尚书马吉翔站了出来对着吴贞毓冷笑道。
“吴首辅只怕是想得太好了吧,保安团来历神秘,又一直未打出尊崇国朝的旗号,恐怕其心有异吧!眼下又攻克了南京,如此坚城怎会轻易让出?”
虽说永历朝上下对于孙可望无比敌视,只是当中也有例外的。例如马吉翔,他便与孙可望勾结,一直妄图将永历朝廷迁往孙可望的地盘——贵州。
就在不久之前,因为鞑子日益逼迫,永历帝便召集大臣商议朝廷的退路。
在这些文武大臣们中,有的主张前往海滨的李元胤处,有的说到安南今越南避难,有的还主张渡海直抵福建去依附朱成功。除此之外,马吉翔和宦官庞天寿两人也是极力主张去贵州。
因为如今孙可望兵强马壮,马吉翔和庞天寿两人便早早的投靠了过去。在永历朝中马吉翔是兵部尚书,他手握兵权,所以将其余不同意见的声音都压了下去。眼见自己和宦官庞天寿即将能鼓动永历帝移驾贵州了,这时刻怎能让吴贞毓这厮给破坏了?
在马吉翔说出了这一番话后,吴贞毓竟然被挤兑的一时无言了,他张了张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马吉翔的话说的确实没错,保安团从传出名号算起已经有数年了。这么长的时间,保安团都没有打出尊崇国朝的旗号,也没有主动和国朝联系。在某些人眼中确实是居心叵测。也有一些隐居在家的前国朝官员想要与当地的保安团势力联系,想要为国朝将保安团招安的,只是都没了下文了。可见,这支打着抗鞑旗帜的势力也有着自己的野心。
吴贞毓没有说话,却有官员开口了。因为吴贞毓刚刚从文安之手中接过首辅大印不久,再加上如今国朝国势如此衰败,那吴贞毓这个首辅的威信自然不是太高了。
翰林院检讨蒋圪昌直接说道:“马尚书所言不错,保安团确实不能值得依靠,此乃是李闯张贼之流。”
虽然蒋圪昌不耻马吉翔溜须拍马的行经,但是对于马吉翔的这番言论,蒋圪昌还是支持的。对事不对人,这就是蒋圪昌此刻的想法。
虽然翰林院检讨只是从七品的小官,但是在这个战乱纷纷,国朝朝不保夕的时候,官员之间的品级已经不重要了。
“蒋检讨此言差矣!文督师不久前就前往四川去招安四川湖北两地抗鞑势力。对于保安团若是朝廷不试一试,又怎知能不能成功呢?”御史李颀也说道。
接着,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纷纷争论起来。永历就坐在高坐上呆呆的望着下方的臣子们互相喷着口水。此刻,他心中突然闪现了一个滑稽的想法。
“若是这些人能将动嘴皮子的力气用在抗鞑作战上,那是否就能再兴大明了?”
当这个想法闪现在永历的脑海中时,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好半天后,永历才自嘲了一下,抛弃了这个滑稽的想法。这时,下面的大臣们争论的面红耳赤几乎要赤膊上阵,来一场全武行了。大臣们激动地挥舞的拳头,恐怕已经将高坐台上的皇帝陛下给忘记了。
因为被孙可望压迫的太狠了,大臣们心中都憋着一口气。此时正好借着保安团这件事情发泄出来,招不招安保安团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人家兵强马壮,恐怕也看不上朝廷的这一亩三分地。此时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图个爽快,痛痛快快的将内心的恐惧烦闷憋屈给发泄出来。
见自己的大臣们真的快要干架了,永历只能开口说话了。若是他再不开口,那真的要打到谁伤了谁可就不好了,朝廷现在草药也是紧缺的啊!
其实永历自己也不想去贵州,孙可望嚣张跋扈,竟然为了一个秦王的爵位就派兵前来南宁杀死自己的大臣,这让永历无法容忍。只是,当涉及自己的生命时,再难容忍永历也会忍下去的。若是真的走投无路,永历还是会去贵州的,毕竟那里相对安全一些。如今,当摆在自己面前多了一个选择时,永历不想白白放弃。
“传旨,命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文安之转道南京,与保安团商讨招安之事。”
当然这只是永历的口谕,而为招安保安团朝廷付出的具体内容还会细细写在圣旨之中的。
第208章 天下震动(三)()
与永历朝廷一样,当得知南京被保安团一战而下后,朱成功心中也是无比震撼,没想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南京城竟然被保安团拿下了,于是他也决定派出使者前往南京。
此刻,朱成功刚刚收复了厦门。前不久鞑子福建巡抚张学圣得知朱成功的主力军队已经前往广东,厦门防务松散后,便命令马得功、王邦俊等趁虚攻击厦门。鞑子偷袭得手后将朱成功全家积蓄、武器装备掠夺一空。当朱成功于广东得知了厦门遭袭击的讯息后,原本他仍坚持继续南下勤王,但终因全军将士思归不愿南下,于是不得已班师回返,并收复了厦门。
此刻,厦门几乎成了一座空城,留守在厦门的将士们家眷死伤惨重,军中士气无比低沉。
当朱成功辗转从张名振张煌言处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刻将南京城被保安团攻克的消息传播全军,顿时全军上下士气高昂起来。奋战数年,朱家军依然周旋在福建广东两地。年年征战之下小胜不断,大败也不少。结果朱家军是越打越弱,甚至还赶不上朱成功父亲时的强大。
因为对未来的绝望,朱家军中屡屡有将领投降鞑子,甚而转身就攻打曾经的袍泽。此刻,当将士们知道抗鞑大业再起**,南京城光复后,所有人都沸腾了。
值此乱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乃是常事,将士们走上了抗鞑这条路自然知道自己以及家人们今后很大可能就会遭受不幸。所以纵然他们伤感于家眷们的离去,但是当得知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有成功希望时,也是纷纷激动起来。
南京一下,那意味着长江以南抗鞑势力终于有了一座可以与鞑子京师相抗衡的都城了,那么鞑子的京师自然便退为了北京,甚至更有激进的还对鞑子京师以伪朝伪都相称。拿下南京对天下抗鞑势力将是一支强心针,让如今已经日渐低迷的抗鞑力量重新活跃起来,让原本坚定跟从鞑子的汉奸们再次摇摆起来。
前明亡于天灾人祸亡于边疆战事,亡于朋党内斗亡于财政不足,但最主要的还是亡于人心不附。正因为大家都认为前明要灭亡了,所以李闯东进时请降无数,鞑子南下时也争相归降。不过后来鞑子一道剃发易服令让天下之人群情汹涌反抗不断,保安团也是借着此机趁势而起。
只是数年下来了,鞑子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无数支义师被剿灭了,而那些原本心向前朝的地主缙绅们也慢慢接受了鞑子的统治,这对抗鞑势力是极其不利的。
不过如今不一样了,南京城落入了抗鞑势力的手中,这对南方诸省的影响极大。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在两湖、两广、浙江、福建等地将会再起一拨抗鞑的热潮。那么,此刻朱家军的机会来了。
于是,朱成功召集了诸多将领前来议事。
议事大堂上,朱家军的将领们兴奋不已,与左右相熟之人聊着南京光复后的大好前景。厦门失陷带来的影响渐渐被这南京光复的大好消息取代了。
望着手下们恢复了士气,朱成功心中终于松了口气。因为厦门失陷的事情朱成功明显的感觉到了军心不稳,如今他终于放心了。
当人到齐后,朱成功首先将保安团光复南京的事情说了出来,虽然这事大家伙都知道了,但是将领们依旧听得兴奋无比,甚至有人开口叫好起来。
虽然这样有违纪律,但是朱成功此刻却一点都不在意,他心中也是被满满的喜悦充斥着。
这时,朱成功帐下大将甘辉起身说道。
“国姓爷,保安团占据了南京对江南的抗鞑大业影响甚大啊!恭喜国姓爷了,我军终于不用局促在这沿海之地了。”
“是啊!国姓爷,南京一下,四周的鞑子势力兵力收紧,鞑子朝廷还会调集大兵围剿南京,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末将认为我军可以北上福州了。”施琅也笑着说道。
因为对抗鞑大业的沮丧,认为鞑子不可战胜,在厦门失陷后施琅便有了投降鞑子的心思。只是这时南京光复的消息传来后,施琅心中的那点小心思自然就灰飞烟灭了。纵然施琅与朱成功意见不合,纵然朱成功对施琅削权打压,但是如今抗鞑前景大好,朱家军前景大好,施琅自然就夹起尾巴重新做人,对朱成功亦步亦趋了。
听见施琅如此一说,朱成功满意的微笑颔首。他对施琅的态度十分满意,虽然施琅是一名知兵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