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还没有思想准备,对面的阵地上已经腾起了淡淡的硝烟,紧接着站在前排的士兵纷纷被命中倒地。
“冲,快冲。”发现对方射程如此之远,图赖也是大吃一惊。只是现在不能有丝毫犹豫,一旦命令撤退全军都有可能崩溃,现在唯一避免更大伤亡的方式,就是加快冲锋的速度,与对方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战。
清军全体加快速度,不仅仅是步兵加速狂奔,就连骑兵也纷纷提高马速,希望能够尽快冲到唐军面前,至少也要进入骑射的范围之内。然而满清骑兵加快速度,让唐军的攻击重点移向了两翼,立刻就有两个营的骑兵分别对准了满清骑兵射击。
密集的子弹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歇,犹豫雨点般泼洒向满清骑兵。九毫米口径的孟侯式短弹虽然是圆头弹,但其穿透力已经不是棉甲所能抵挡了,在进入两百米之后,一枚枚子弹已经能够轻松穿透满清骑兵的两层棉甲,将他们直接击毙。
这样的战斗如同一场屠杀,三千多满清骑兵只过了十分钟就已经全部变成了尸体,而中路的绿营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人数更多,移动速度却慢,在密集弹雨下,他们已经无法越过一百米的距离了。
一批批的绿营士兵冲上来倒在地上,紧接着是下一批,再下一批,不少人哭嚎着冲锋,他们的内心充满恐惧,却又不得不冲锋,然而武器的差距却不是勇敢所能抹平的,他们只能在绝望中无奈的挣扎。
图赖也是看得冷汗直流,他知道自己今天已经很难逃出生天了,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驱赶着绿营去送死,最后连他自己也死在战场上。军号声突然响了起来,似乎还认为绿营士兵受到的精神打击不够大,各路埋伏的唐军骑兵突然出现,堵住了他们撤退的一切道路,现在他们只能在投降与死亡之间选择了。
“我们投降。”终于有绿营士兵压制不住内心的恐惧,跪倒在地哭着哀嚎起来。这样的情绪似乎会传染,很快整个战场上都跪满了嚎哭乞降的绿营士兵,看到大局已经无可挽回,图赖长叹一声挥刀自刎。
残存的三千多绿营士兵成了俘虏,他们将被送到北方各省,甚至是美洲的冰雪省至少服五年苦役。“问了没有?他们招了吗?”指挥大军包围过来的吴之番询问着已经打扫战场完毕的郑锡明。
“军长,我已经让宪兵查问过图赖的亲兵了,他们说高杰的人头还在河对岸的沛县,图赖打算在攻占徐州之后一起上报。”郑锡明回报道。
吴之番冷笑道:“图赖真是不自量力,可惜搞得自己也死在这里了。派人过河去与清军谈判,要求以图赖的人头调换高杰的人头,我想他们一定会很愿意的,这样也能完成高杰夫人的愿望了。这个郝大勇给我发电报催了几次,如果再弄不好会耽误王爷兼并高杰所部的计划,你可要抓紧了。”
“明白,我立刻去办。”郑锡明笑着回答道。
这件事情做得非常迅速,很快高杰的人头就被换了回来。有了全尸之后,徐州城内大丧三天,邢秀娘则决定扶灵将高杰带回陕西老家安葬,临行前她表示愿意将高杰麾下军队转交唐军改编,这里的地盘也一并移交。
有夫人的这句话,李成栋自然是同意加入唐军,近四十万高杰麾下军队也需要重新筛选。不合格的将遣送回家,合格的将依靠封地内大量的预备军官,组建新的守备军。
此时在总参谋部的作战指挥室内,朱聿键却皱着眉头,双眼紧盯着桌面上的沙盘。这个沙盘是参谋们根据各方情报,以及地质勘测数据亲手制作的,它能够很形象的表现出当地的各种情况,比军用地图要详细立体得多。现在桌面上的沙盘,现实的就是两淮流域的地形,那上面插着数种颜色的旗子,分别表示不同的势力范围。
“真是可惜,刘泽清溜得还真快。”朱聿键摇头叹气道。
“刘泽清不是跑得快,他是想尽量多弄到些利益,又生怕高杰抢了先,所以才会进兵神速,如今他已经在六合与黄得功的人马汇合了。”戚成友笑呵呵的说道。
“刘良佐也已经到了和州,这三路人马都在渡江向南,朝廷新建立的那支小型水师则在应天府下游地区设置拦江铁索,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与咱们为敌了。”王之浪愤然道。
“最可恨的是清军在北,那可是家国复兴的大事情,他们居然不顾陈兵边境的强敌,首先发动内战对付自己人,委实令人心寒。”茅元仪更是痛心疾首。
“从未接受过国家民族主义教育的人,是很难将家国摆在个人私利之上的。我看他们向南也好,免得我们还要渡江去打他们。至于淮河防线嘛,既然他们不要就由我们接手,反正我也没有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朱聿键说得豪气,显然不把朝廷军队放在眼里,更不把清军放在眼里。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轻松破敌()
如今利用清军清除北方各地宗族势力的工作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宗族势力最顽固的京畿之地都被彻底打散了,他也该收获这个胜利果实的,等到解决了南明小朝廷之后,就可以动手了。
“王爷,如今皇上毕竟在他们手上,他们能以奉旨讨伐的名义对付我们。这名不正言不顺总是有负面影响的,更何况我们这次要推翻弘光朝廷,总要有个名义。”戚成友问道。
戚成友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单以弘光帝无故攻击八贤王的名义,那是以君诛臣,就算弘光帝再不对,大家也会认为君是正确的,这就是传统忠君思想的威力。这样的情况下八贤王就只能隐忍,一旦反抗那就是叛逆,按照那些老夫子们的想法,不管你有多么贤良,单是叛君这一项就十恶不赦了。
如果真的要与皇帝对着干,就要名正言顺,要建立起自己的名号。实际上戚成友这句话是许多人的意思,他们都巴望着朱聿键能够称帝。尽管在朱元璋制定的继承谱系中,朱聿键一样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他毕竟是大明宗室血脉,当皇帝就不算叛逆,至少从法理上也能说得过去。更何况唐军势大,只要战胜以后稍加掩饰,就能将这件事情的不利影响压低到最小,避免了对八贤王名誉的损害。
朱聿键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只是他自己真的没有当皇帝的意思,看看周围众多军官的目光,他笑道:“对此我早有后手,实际上先皇的三皇子朱慈炤以及他的生母田贵妃始终在我手上。当初任由他们去折腾,是为了找个朝廷背黑锅,让我们的各种政令能够通行,也给我们争取到稳定后方的时间。如今一切时机都成熟了,我们就能利用更加名正言顺的手段,将他们一脚踢开。”
朱聿键的话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这样做他们的底气就更足了。只要将小皇帝抓在手里,八贤王就等于是狭天子以令诸侯,等到消灭清军之后,大可以搞一次禅让,这样接收政权会顺当得多,至少在场的军官都是这么想的。
失去高杰以后的三镇纠集七十万大军抢渡长江,唐军也秘密向扬州府调集了一个守备军的力量,开始配合着已经驻守此地的第一骑兵军和近卫师,共同接手三镇离开以后的地盘,悄然掌控了江淮之地。
因为消息的闭塞,三镇还不知道自己放弃的地盘统统被占,他们还以为朱聿键并不知道他们的行动,所以七十万人全都汇聚在应天府内,准备着一次雷霆万钧的进攻。
马士英和阮大铖也非常忙碌,他们为大军准备物资,同时协调三方人马,首先商讨战后的势力划分,以避免友军之间的摩擦和误会。十天时间内,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和马士英之间,已经就地盘划分达成了协议,同时大军的后勤补给也基本完成了。
七月初三的清晨,全军开始发动进攻,三路大军分别进攻三个方向,朝着八贤王封地内冲去。西路由朝廷的三万兵马与黄得功的十五万人组成,他们由马士英和黄得功率领进攻太平府。这支部队是实力最弱的,不过他们的目标也简单,就是唐军刚刚吞并的湖广地区。按照他们的想法,这些地方尚未被巩固,只要他们打明朝廷旗号,各地百姓必然望风而降。
东路军的刘泽清率军二十五万进攻常州府,其目标是富饶是苏松二府和整个苏南、浙北地区。
中路军由刘良佐率领三十万大军进攻广德州,他手下兵力最多,自然也要进攻最危险的方向,唐军核心地区浙南。当然利益是伴随着风险的,那里也是八贤王封地的精华部分,只要能够攻下来,其收获不是任何一路所能比拟的。
三路大军出征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唐军已经在边境线上严阵以待,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冲得最快的刘良佐。他已经被浙南的繁华蒙蔽了双眼,打算借着唐军没有准备的时候,借道广德州先占据杭州和绍兴等地,然后再吞并浙南,借助那里的财富扩军,一举成为大明境内最有权势的军阀。
然而刘良佐的美梦并未做多久,大军刚刚抵达建平城外,就遭遇了第七守备军的阻挡。只有五万人的第七守备军将第十九守备师摆在正面,挡住了刘良佐的大军进攻,同时集中所有火炮对着敌军猛轰。在集合全军火炮的密集轰击下,刘良佐的大军第一次享受到数百门火炮的集中轰击,而且使用的全都是开花弹。
量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更何况唐军火炮在质量上已经是全球之冠了,在这样密集的炮火轰击下,刘良佐军伤亡惨重,随后另外两个师也从侧翼迂回包抄,最终造成了刘良佐军的崩溃,他本人也死在乱军之中。
三镇虽然兵力看似强盛,但实际上多少刚刚抓来的壮丁,这些新兵没有经受过训练,甚至连武器都不全,其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在密集的开花弹轰击下,这些本就没有多少士气的新兵唯一能做的就是抱头鼠窜,所以刘良佐军的迅速崩溃也就不难想象了。
刘泽清的遭遇也好不了多少,自从上次扬州府大败之后,他征集了许多士兵,但因为那一战老兵死伤太多,其战斗力更加低下。结果刚刚进入常州府就遭到了第十八守备军的进攻,在唐军强大的火力下,刘泽清的军队同样没有支撑多久便崩溃了。刘泽清掌控不住军队,只能带着些人逃跑,他唯一比刘良佐幸运的地方,恐怕就是能保住性命了。
两路大军很快崩溃,让应天府朝野震动,向来不问世事的弘光帝也临朝听政,询问阮大铖应该如何应对。只是如今应天府倾巢出动,根本没法进行防守,他们只能一面给马士英传去加急文书,让其赶快撤回来,一面派些潜伏在封地内的枪手在封地内各大报纸上谴责朱聿键无故攻击朝廷军队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新皇登基()
阮大铖也不是傻子,如今他已经明白了舆论宣传的威力,打算借此阻止唐军的进攻。他哪里知道,朱聿键早已放出的杀手锏,专门对付朝廷可能的舆论反扑。
阮大铖的命令还未传递到封地内的枪手们那里,宁波日报已经在头版头条发布了一个惊天消息,先帝三皇子朱慈炯和生母田贵妃历经“艰难险阻”,在曹化淳的保护下,已经到了宁波府城。
三皇子不但带来了皇上的玉玺,还带来了盖有大印的传位昭书。朱聿键当即命令在八贤王府设立皇宫别院,迎新皇帝朱慈炯登位称帝,但是新皇登基后却没有设立新年号,而是将年号纪元改为黄帝纪元,而朱慈炯登基的这一年,也就变成了黄帝纪元4336年。
与此同时,新皇奉田贵妃为皇太后,封八贤王朱聿键为监国摄政王。朱聿键同时宣布取消封地,将封地全部并入国家领土,并将封地的整个国务院都照搬放在了朝廷中。国务院整个编制不变,这等于彻底改变了大明的官僚体系,并将应天府的那群人排斥在外了。
有曹化淳这个在外做过多年监军的大太监,又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太监之一作证,没人敢说朱慈炯是假的,更何况还有田贵妃也在一起,如果真的要栽赃他是假的三皇子,恐怕逃出洛阳城一路颠沛流离逃到南方的朱由崧造假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似乎是还嫌说服力不够,二天后报纸再次披露,有人向新皇进献传国玉玺。经多为有名大儒的坚定,这块玉玺正是当初秦始皇下令雕刻,已经失传数百年的那块传国玉玺。
历史上始终流传着一个传说,得传国玉玺才是上天选定的真龙天子,所以自汉朝以来,各个朝代的建立都竭力将传国玉玺拿到自己手中,以宣扬自己政权的合法性。直到南宋末年崖山海战之后,传国玉玺失去了踪迹,就连朱元璋驱逐元顺帝,回复华夏正统之后,也因为没有传国玉玺,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朱元璋刻了二十多方玉玺,但仍旧无法消除这个影响。虽知道这个被历代皇权视为精神传承的传国玉玺,会被北元秘密带往草原,经过数百年的转折才能回到国内。
如今朱慈炤登基为帝,别说他皇子身份真假如何,单单是被国内诸多大儒鉴定为真品的传国玉玺,已经让他的位置无比稳固了。朱聿键的这一套舆论组合拳,已经宣判了弘光朝廷死刑,让他们失去了正统意义,也让本来地位处于弱势的八贤王封底彻底翻盘,变成了以顺诛逆的形势。
南京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朝廷顿时大乱,不少坚持正统的迂腐官员,以及那些不再看好弘光朝廷前途的人纷纷辞官离去,就连刚正不阿的史可法也辞去东阁大学士之位,回家养老去了。短短五天之内,济济一堂的大殿上就只剩下了不足三十名官员,连上朝也变得冷冷清清。刚刚建立起来一年的南明小朝廷,此时竟然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人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上朝?简直是无法无天,无法无天了。”阮大铖歇斯底里的吼叫着,对面呆立当场的官员们却都是面无表情,低着头谁也不说话。
“启禀次辅大人,首辅大人回来了。”一名侍卫传报道。
“太好了,快随我出殿去迎接首辅大人还朝。”阮大铖连忙提起衣服,就要迎接,一个声音却传了过来:“首辅大人回来了又有何用?我们现在只是苟延残喘罢了,还需要讨论出一个章程来,如何应付八贤王。”姜曰广叹气道。
“谁说我们是苟延残喘?我们还有十八万大军,我们还能一拼。”阮大铖气急败坏的跳脚说道。
“已经没有了,我们现在最多还有五万人。”这是已经跟随马士英跨入大殿的中年武将所说。他一身扎甲早已被烟熏得看不清颜色,乌黑的血迹已经涂满了战袍的袖子,脸上乱蓬蓬的胡子看上去几天没有洗脸了,他正是江北四镇中最为忠心,身份也最高的靖国公黄得功。
“什么?又打败仗了?”坐在御座上始终不说话的朱由菘也忍不住惊呼一声。
“不光是如此,唐军已经用大炮炸断了我们的拦江铁索,长江舰队的大铁船沿江而上,已经封锁了应天府附近的江面,我们回不去江北了。”黄得功的这个坏消息让众人气息为之一滞,这个消息比打败仗还要坏。一旦长江遭到唐军封锁,他们就被困在了应天府这个一隅之地,甚至连逃跑的地方都没有了。
这些留下的人大多数都是东林党,他们与朱聿键作对已久,早就失去了投降的可能,所以他们才会硬着头皮与马士英一伙人共存亡,不过现在看来他们已经只剩下覆亡这一条路了。
“我们还不算输,如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