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军工帝国-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的吧!

    秦翼明和秦拱明听到朱慈炅的吼声,也不啰嗦,道了声遵命便往下飞掠而去。他们为了节省时间,竟然直接掠到山包下的战马上,打马就向城墙奔去!

    战马的速度可想而知,不到一炷香时间他们便冲到了城墙下,他们也不下马,直接跃马鞍,然后往上一纵,再用长枪在旁边的井阑上一点,整个人就掠上了城墙。

    这两人的威势一点都不比莽古尔泰弱,只见两人相互配合,交错前进,前边的后金士兵就像遇到十二级台风一样,一个个被挑的往两边飞去,不一会儿他们就冲到了莽古尔泰面前。

    两人也不打话,举起长枪,对着莽古尔泰就是一阵猛捅,捅的莽古尔泰手忙脚乱,直骂他们无耻。

    其实这两兄弟并不比莽古尔泰差多少,就算是一对一跟莽古尔泰单挑也不一定会输,两人一起上那自然是完全碾压。

    很快莽古尔泰就支持不住了,他正要抽身后退,却被秦翼明瞅准机会,一枪将他手中的大刀挑的往上一扬,秦拱明心领神会,闪身上去就是一枪,直接把莽古尔泰胸口扎了个对穿。

    莽古尔泰有些不敢置信的捂住胸口,随后便眼睛一鼓,缓缓的向后倒去。

    后金士兵见主将都被干掉了,渐渐的失去了勇气,明军还是如同蚂蚁般的涌上城墙,慢慢的后金士兵被淹没在明军的海洋中。

    此战,大明将士阵亡三万余人,轻伤一万多,重伤两万多,伤亡极其惨重。

    后金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主将莽古尔泰阵亡,三万五千士兵,直接阵亡三万余人,剩下的五千余人也全被孙承宗下令砍了,用来祭奠历年来阵亡在辽东的大明将士!

    朱慈炅对这点倒是很赞成的,因为后金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动不动就屠城,这些士兵里面可能就有人多人曾经参与过屠城,你屠城的事情都干的出来,我就杀点俘虏不行吗?

第五卷 第十四章 报纸雏形() 
盖州大捷,朱慈炅感觉这几天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心情特好,精神特足。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击败外敌,收复失地,此乃大喜,从明神宗万历皇帝开始,到明光宗泰昌皇帝,再到明熹宗天启皇帝,大明在辽东一败再败,从东北角的开元一路被压到西南角的宁远,整个辽东几乎全部沦丧。

    这次他崇正皇帝朱慈炅终于在盖州大败后金大军,扼住了辽东南北的咽喉之地,阻断了皇太极对辽东南部掌控,可以说整个辽东南部已然在望,大明即将收复辽东大半的失地!

    如此喜事,朱慈炅怎能不亢奋异常,这人一亢奋就容易睡不着觉,睡不着觉怎么办呢?做那种爱做的事情吗?貌似他现在功能还不齐备,这古代又没电视又没网络,朱慈炅发现一到晚上他还真没什么事情做,还是亢奋啊,怎么办?那就看书吧。

    其实,在京师的时候,朱慈炅每天都要抽点时间学习,虽然徐光启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但还是要求他多看点书,增长一下阅历。朱慈炅对尊师重道这种传统美德还是比较看重的,老师要他多看书,那就看呗。但他这个看书并不是自己捧着本书慢慢的翻看,而是别人拿着书本读给他听!

    翻书翻多了也会累不是,再加上朱慈炅一看见那些文言文就犯晕,干脆就由别人代他看了,别人读他听,听不懂还可以让人解释一下,这样看书就轻松多了。

    作为一个皇帝,侍讲侍读的人还是很多的,而且一般都是状元、榜眼、探花,史可法那一榜的进士都被他安排去做官了,现在给他侍读的是新科状元吴建业。要说状元吴建业肯定没几个人知道这货是谁,但如果换成他另外一个称呼,估计知道的人就多了,因为他的别号叫梅村!

    大诗人大文学家吴梅村,比较有名吧,他那一首《圆圆曲》虽然有点赞美大汉奸吴三桂的意思在里面,但不得不说,他的文采那是冠绝当世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多么的形象生动,多么的大气磅礴!

    这吴建业在历史上本来是崇祯四年的探花,奈何他后世太有名了,所以朱慈炅毫不犹豫的点了他个状元。没办法,其他人我们崇正皇帝都没听说过啊,不点他点谁!

    御驾亲征虽然说是来打仗的,但这学习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下,随行人员里面侍讲侍读学士自然不能少,这其中就有新科状元郎吴梅村。

    古代没什么娱乐活动,再加上皇帝每天都要早朝,朱慈炅平时都睡的很早,基本上一到戌时他就要上床休息了。但今天他特亢奋,到了戌时还一点睡意都没有,所以他决定去看书,他先把哈欠连天的秦明月哄到外间的床上先睡了,然后带着曹化淳往书房走去。

    他现在已经入住盖州城内,这盖州地处九边,在明朝那会儿就是个边远之地,盖州城内自然是没有什么豪华住所,唯一有点规模的也就是原盖州卫指挥使的府邸了。

    卫指挥使可是三品武将,府邸再寒酸也小不到哪儿去,住下随行的宫女、太监等服侍人员还是够了的,这吴梅村也算是服侍皇上的随行人员了,自然也住在指挥使府邸。

    皇上是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但下面的官员却没这么早休息,所以当朱慈炅来到书房的时候,吴梅村已经在那里整理这次携带过来的书籍了。

    朱慈炅往书桌后的座位上一坐,吴梅村便走到书桌前恭敬的行礼道:“皇上今天想看什么书?”

    看什么书呢?这是个问题,因为他是临时起意,就是想消磨一下时间而已,具体要看什么书,他还真没想过。他想了一会儿,实在想不出看什么书,于是他干脆把问题丢给吴梅村,很不负责任的道:“朕一时也想不起来,有什么新鲜点的书没,成天都是经史子集,太枯燥了。”

    这一下可把吴梅村给难住了,读书,不读经史子集读什么?给皇上准备的书籍里面就没有经史子集以外的!他僵直的站在那里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一个新鲜点的东西,绝对新鲜出炉的,但却不是书,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兴趣,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从怀里掏出一张信纸,试探道:“微臣这里有份邸报,是关于这次盖州之战的,不知皇上想看看不?”

    朱慈炅闻言,好奇的问道:“邸报是什么东西?”

    也不怪他不知道,因为这邸报是给下面的官员看的,主要抄录一些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官员任免调迁、军国大事等重要信息,说白了就是告诉下面的官员,皇上想干嘛,皇上在干嘛,皇上提拔谁了,皇上贬斥谁了,朝廷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些自然是不用给他看的,因为基本上都是他干的啊,他能不知道吗!

    吴梅村耐心的解释道:“邸报又称邸抄,并有朝报、京报、条报等别称,起源于汉朝,那时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邸’,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写在竹简或者绢帛上快马通报各郡官员,所以叫做邸报。”

    朱慈炅一听,来兴趣了,这不就相当于后世的官方报纸吗,他急不可待的催促道:“快,快念给朕听。”

    吴梅村闻言,清了清嗓子,朗声读道:“崇正四年九月初六,我大明皇帝御驾亲征,率十五万大军亲临盖州卫,时有建奴贼首莽古尔泰率奴兵四万余据城妄抗天威。。。。。。”

    后面无非都是吹捧他崇正皇帝多么的英明神武,镇国公孙承宗是多么的竭智尽忠,兵部右侍郎孙元化是多么的忠勇机智,大明将士又是尽忠报国等等等等,朱慈炅听的如醉如痴,一篇邸报读罢了,他不由鼓掌大赞道:“写的好!”

    写的好?吴梅村不由暗自一撇嘴,好个屁啊,阿谀奉承、刻意吹捧、粗俗不堪、毫无文采,这是人写出来的吗!

    朱慈炅自然不是赞叹这篇邸报的文采好,他赞的是邸报的内容,虽然吹捧的有点让人犯恶心,但宣传盖州大捷却是没有错的,如果能少点吹捧,多点激励和鼓舞,那就是一篇标准的官方宣传文了。

    朱慈炅见吴梅村楞在那里不动了,不由追问道:“这篇邸报是谁写的,具体发给哪些人?”

    吴梅村闻言,尴尬的回道:“呃,这个是通政使司下属的小吏写的,具体是谁,微臣还不清楚,至于这个发放,这个发放。。。。。。。”

    朱慈炅看他这吞吞吐吐的样子,不由更好奇了,继续追问道:“发的人很多吗?你这都发到了。”

    吴梅村顿时羞的满脸通红,诺诺的道:“他们只发给三品以上的在朝官员,微臣这份是买来的。”

    朱慈炅闻言,眼冒绿光,大赞道:“好啊,竟然还会刊印发行了,几天发一份啊?你为什么要买,多少钱一份?”

    这话怎么听着是要收拾通政使司的意思,不会又大开杀戒吧!吴梅村偷偷的看了朱慈炅一眼,皇上这不像是要砍人的样子啊,到底是什么个意思呢?他小心的回道:“这个,通政司好像有点懈怠了,具体几天一份现在也没个定数,听说万历朝是天天都有的;这里面一般会记些朝廷要事,所以微臣经常买来看看,一份一般是两百文,也可以月订,一个月三贯钱。”

    晕,这么贵,开玩笑的吧,一张这破信纸胡乱印点东西上去就要二十多块钱,一个月要四五百!当然,他也知道这东西为什么这么贵:因为上面的信息!三品以上的在朝官员是可以上朝议政的,所以免费发放,其他官员可就没这待遇了,想知道朝廷的动向吗?来,来买份最新的邸报吧,上面有详细的记载!

    对通政使司这样变着法子赚钱朱慈炅倒没什么意见,但是,他们也太不会赚钱了,这个不能忍。于是,他就这灯光,打量起吴梅村来,这小子不错啊,文章做的好,诗词写的好,有文采;听说画画也画的好,有艺术细胞,不当个总编实在是太可惜了。

    吴梅村被小皇帝盯的心里直发毛,冷汗都流出来了,这不会是要拖出去砍了吧!要真是这样,那他就是有史以来死的最冤枉的新科状元了:就因为买了份邸报,把脑袋给丢了,你说冤不冤!

    朱慈炅越看越满意,不由学着大灰狼的口气引诱道:“通政使司怎么样,要不你去替朕把把关?”

    什么怎么样?什么把把关?吴梅村莫名其妙,他战战兢兢的回道:“通政使司,这个通政使司,这个,还可以。”

    朱慈炅考虑了一下,拍板道:“恩,通政使是正三品,冒冒然把你提上去肯定会有人不服,你先去当个左通政吧,等干个一两年再提为通政使。”

    哇特!吴梅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不但没有骂他刻意钻营,还提拔他去当左通政,那可是正四品的大官!这人生的跌宕起伏来的也太剧烈了,前一秒还担心自己被咔嚓了,后一秒就被连升四级,吴梅村感觉幸福的快要晕倒了。

    朱慈炅见他傻乎乎的站在那里,不由没好气的道:“过来,朕教你邸报要怎么写。”

    吴梅村傻乎乎的走到朱慈炅跟前,捧着份邸报不知道如何是好。

    朱慈炅翻了个白眼,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邸报,摆在书桌上指点道:

    首先,要起个好名字,这邸报太俗了,京报就不错,直接叫《新京报》吧;

    还有,这纸张太小了,巴掌大块纸,能写几篇报道,要换成这么大的;

    还有,这光是干巴巴的文章也太无趣了,要加点诗词什么的进去,最好能陪上简单的插图;

    还有,两百文一份也太离谱了,谁这么有钱天天买啊,十文一份吧,报纸要靠量,要靠客户的积累,我们的目标是每个官员都能买的起,童生、秀才也要买的起,大家都看习惯了,发行量上来了,那钱不就多了;

    还有,内容太少了,每份最少要有十篇文章,个方面都介绍一下,不要光盯着朕吗;

    还有。。。。。。

    在朱慈炅的淳淳教导下,大明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新京报》就这样诞生了,它是大明朝廷的喉舌,是所有官员和立志当官的读书人必读的刊物,是世界各国了解大明动态的窗口,是。。。。。。,这些都是后话,这里就不啰嗦了。

第五卷 第十五章 阎王急了() 
马上就要进入十月份了,辽东的气温开始急剧下降,朱慈炅不得不决定班师回朝,因为马上要下雪了,到时候天寒地冻,大雪封路,想回京师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他很有可能要留在辽东过年。

    他可是皇上,自然不能留在辽东过年,他离开京师一两个月还没什么,如果大半年不回去,那朝廷非乱套不可,毕竟很多重要的事情朱由检和徐光启都做不了主,必须他去拍板。

    于是,他带着五万京营精锐匆匆赶回京师,孙传庭的秦军则被他留了下来,毕竟海州那里还有十二万后金大军虎视眈眈,如果人全撤了,皇太极可能会孤注一掷,疯狂反扑,到那时,人数都不足十万的辽东军就不一定能顶的住了。

    经过几番大战,辽东军损失了将近五万人马,除去毛文龙那里的十万人马和各地留守的军队,其实在山岔河堡和盖州城的辽东军连九万都不到,虽然皇上已经同意他补充战损,并可继续扩招十万,但那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招齐的,就算招齐了也还要操练几个月才能派上用场。

    天气转冷,伤兵满营,再加上海州卫那边还有皇太极的威胁,孙承宗不得不暂缓收复辽东南部的行动,他决定先把山岔河和盖州一线经营的固若金汤再说。

    怎样使一条防线固如金汤呢?那自然是修碉堡啊修碉堡,于是孙承宗又开始发挥专长,狂修碉堡。

    海州那边,皇太极见孙承宗又玩起了修碉堡的老套路,内心是绝望的,尼玛,小皇帝虽然走了,对面还有将近二十万大军呢,如果他们不修堡垒,那还有那么一点希望,现在又开始修堡垒了,还打个屁啊!

    他真的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小看了火枪和火炮的威力,更后悔自己错估了孙承宗对收复失地的决心。他一直认为莽古尔泰完全可以守住盖州,可结果呢?不到一天就被明军攻下了!

    不怪莽古尔泰无能,孙承宗那个老家伙就跟发了疯一样,不顾伤亡,死命攻城,再加上火枪和火炮的配合,莽古尔泰直接就被他一顿乱拳给干趴下了,连调整战术的机会都没有!

    见收复盖州已然无望,皇太极只得留下大贝勒代善率领十万大军镇守海州卫,他自己则带着两万人马回盛京去了,朱慈炅不能长时间离开京师,他照样不能长时间离开盛京。

    一场大明和后金的惊世大战就这样结束了,双方先后投入了四十多万人马,在辽东鏖战将近两个月,最后,大明凭借人数和武器上的优势,大败后金,夺回了三台子河和三岔河流域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拿下了辽东重镇盖州,从此辽东形势逆转,大明从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辽东南部已然在望,收复全辽也不再是梦想。

    辽东是二十多万明军压着十五万后金军打,节节胜利,那么山西呢?

    可怜的五省总督卢象升,他手下的天雄军总共也就十万,而光集结在临汾的贼寇就有二十多万,他可不想被贼寇利用人数优势打的节节败退,所以他决定增兵。

    这个增兵当然不是扩招,没有皇上的允许,他可不敢胡乱扩招,现在他可是五省总督了,五省还有二十五万守城的新兵呢,虽然不能全部调过来,但调一半应该没问题吧?皇上可是让他全权负责五省剿贼事宜,调动各省守军应该属于他权力范围以内吧?

    他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