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点。
而且如果贾似道和叶应武斗一个你死我活,赵与芮趁虚而入的话,已经沉沦了太久的赵氏中兴,也不是没有可能。满朝文武,谁不愿意去做一个中兴之臣?想当初秦桧、虞允文,无论生前身后评价如何,也都是真真正正位极人臣的存在!
看着已经走入大殿的三前一后四道身影,所有官员都是忍不住心头一震,这是在逼着自己站队啊。倒是和马光祖差不多的陈宗礼一边捋着胡子,一边随意地看了一眼这些官员,信步走了进去。
贾似道已经昂站在了文官之,而叶应武则是走到了武官第二的位置,只不过枢密院副使吴革可没有这个胆量让叶使君站在自己下,急忙微微侧身,挪到了叶应武另外一侧,叶应武一笑,看了不看对面贾似道显然有些诧异的表情,毫不犹豫的向前迈了一步,和贾似道面对面。
叶应武这分明是在告诉贾似道,看到没有,某这个位置是人家诚心诚意让给某的,不想某些人凭借着自己的权势走到这朝堂之上就占据文官之的位置,也不看看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目光。
不过贾似道却是整好以暇,对于这样小小的挑衅,他除了惊讶一下还不至于大惊失色,毕竟现在还不是找回场子的时候。而荣王赵与芮显然也没有打算继续刺激这两个从一见面就针锋相对、互相不对付的家伙,而是径直走到了龙椅之下,拐杖敲打着地板砖,出清脆的响声。
这天下,还是赵家大宋的天下!赵与芮站在属于自己的大宗正位置上,微微眯眼,看也不看阶下明争暗斗的官员。而自有内侍快步为他搬来椅子,往大处说,这位是大宗正,是大宋皇室的一把手,就连皇帝陛下也得听从他的管教;往,这可是官家的亲爹,实打实的“太上皇”。
无论是凭借那个,赵与芮都有资格坐在龙椅的下方。
“陛下到!”站在屏风一侧的内侍高声喊道。
原本还在看着前面几道身影窃窃私语的百官,顿时宁静下来,同时把目光看向自己手里的笏板,一副思考有什么大事要向皇帝陛下禀报的虔诚样子。倒是叶应武还是第一次拿着笏板穿着如此庄重上朝,所以有些好奇的东张西望。
前面传来脚步声,官家赵禥已经缓步走到龙椅侧,见到自家爹爹的身影,也是微微一怔,竟然有些胆怯的先行缩了缩“龙体”,这才轻手轻脚的坐到龙椅上。
紧接着文官之的贾似道和武官之的叶应武同时带着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向着赵禥一躬身:“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赵禥旋即站起来,双手平举,衣袖飘飞,这样看上去还是有那么几分皇者气度的,毕竟这一身龙袍也不是白披上去的,不过饶是如此也难以掩饰他脸色的惨白和那两个分外夺目的黑眼圈。
众大臣平身之后,叶应武瞄了一眼微微低头的文武百官,旋即明白难怪这帮家伙都是低着头,估计也是害怕抬头就想笑吧。
虽说是这样,不过当亲身经历这一刻的时候,叶应武心中还是感慨万千,这是从汉唐承袭下来的华夏遗风,这是还属于汉民族、通行着汉文化的土壤和山河。直直的站在这大殿之上,叶应武难以想象那些恭恭敬敬向着皇帝下跪磕头的满清官员,会是怎样的憋屈以至于麻木。
这片江山,这个王朝,尚未被奴化,哪怕是支离破碎,却依旧是华夏衣冠流传、汉唐雄风吹拂的国度!
没有跪拜,没有扣头,没有辫子,也没有那来自草原的膻腥味道。
“诸卿有本上奏,无事退朝!”站在赵禥身边的内侍太监高声喊道。
贾似道却是微微闭眼,一副“世界很和平,没啥好上奏”的架势,按理说这次大朝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讨论大宋在襄阳战后对北面的政治、军事战略,以及新的一年当化展方案,并且将大臣的奏章以及当朝提出的意见交付政事堂、枢密院商量讨论,并最后与官家一并做出决断。
可是现在贾似道一言不,他的亲信党羽们也都是嘴巴紧闭,这个时候哪怕是有千言万语,也要和自家贾相公保持一致。至于那些中间派官员,更是早就经验丰富,贾似道不开口,他们可不会没事找事。
一道道目光全都从贾似道身上转移到了叶应武这里。叶应武一怔,旋即感到好笑,这个贾相公还真是有点儿意思,竟然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来对付他。实际上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大朝会完全就是一个摆设,不过就是官家从床榻上爬起来和大家见个面。
毕竟政事想来直接送到贾似道葛岭宅院,翁应龙带着贾似道的亲信们批过之后送回城里盖章;至于军事,现在大宋襄阳主战场和川蜀、两淮战场分明就是各自为政,无论是高达的潼川府路安抚使,还是李庭芝的淮西安抚使,而或者是叶应武的沿江制置大使,都是把当地军政、民事一把抓,甚至就连粮饷都是通过就近取材,和蒙古怎么打更是从来没有请示朝廷这一说,说得不好听点儿,就是类似于唐末藩镇割据。
只不过因为现在国难当头,北方蒙古实力强大,大家对于大宋只能忠心耿耿,只要是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搞分裂和自寻死路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这一次的大朝会却是有些不同,主要还是要讨论大宋军事方面问题,而在场的吴革这个枢密院副使根本就是一个傀儡,另外两个战场的主帅高达和李庭芝都没有在场,所以说的更细致和直白一些,这个朝会就是让叶应武来变着法子讨好处的。
贾似道分明是做好了不开口的打算,而如果叶应武也不开口的话,那么就等于自己放弃了给天武军继续争取些什么的机会,这样难免会导致朝野官员对他失去信心,一个不知道给自己团体争取更多更大利益的统帅,也不值得大家追随。
话又说回来,如果叶应武先开口的话,就等于把自己心中的条件给公布了,那些已经不知道准备了多久的贾似道一党亲信官员肯定会如同浪潮一样攻击叶应武提出条件当中的漏洞,到时候“穷兵黩武”、“目无官家”这些大帽子一顶一顶的扣下来,就算是堂堂叶使君也真的招架不住。
轻轻吸了一口气,叶应武抬头看向贾似道,这一次算你狠,两相比较取其轻,你不开口老子也不开口,天武军之前拿的好处就已经不少了,某还真没有打算多拿到什么,还不如早早回家守着老婆热炕头呢!
额,虽然南方没有热炕头,不过老婆还是有的。
昨天晚上和赵云舒谈了那么久,叶应武本来就已经疲惫,又没有睡够,所以此时困意泛上心头,只能强忍着不打哈欠。要是能够早早回家,也不失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主要的是某叶应武的名声可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放弃就迎风臭十里,等着让某重用的年轻才俊可多了去了。
下定决心,叶应武索性也微微眯眼,一副随你便的表情。贾似道嘴角边掠过一丝笑容,没有开口,倒是那些准备充分的贾似道亲信们颇为失望,自己盼着这一天可是已经很久了,尤其是昨天叶应武在和宁门下逞尽威风,更是让他们嫉妒和愤恨,就憋着一口气准备今天好好反驳叶应武。
可惜现在这个样子,估计他们的期望都要落空了。
整个大殿中贾似道默然不语、叶应武闭目养神,一群贾似道的亲信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儿了,要说最高兴的恐怕就是坐在龙椅上的赵禥了。往常这种大朝会少说也要持续一个时辰,官员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争吵,虽然这些事情颇为有趣,但是毕竟比不过后宫美酒佳人,所以每一次朝会对于赵禥来说不啻于煎熬。
可是今天却是一个开口的都没有,估计不久自己就能够回去了,赵禥一直暗淡的眼眸当中放出精光,颇为感谢的看着叶应武和贾似道。这两个人不说话自己可真是占尽了便宜!
就当赵禥兴奋的双手有些颤抖,准备站起来宣布退朝的时候,一直坐在他的下沉默的大宗正赵与芮缓缓站起身来。老人的身影身影有些佝偻,白苍苍,不过赵禥刚刚抬起的屁股却是不得不重新落回椅子上。
毕竟这是自己的爹爹,虽然爹爹平时并不怎么管自己,但是这种来自辈分和血缘上的压迫感,还是让赵禥胆怯的不敢看向赵与芮。
“请陛下稍安勿躁,老臣有一事想要问询。”
就像是一声惊雷,在所有人的耳畔炸响!
仿佛平日尽是瓦釜声,今朝始闻钟磬音,文武百官忍不住心里咯噔一下。
“爹······大宗正请讲。”因为赵与芮平时很少在大朝会上开口,所以赵禥甚至不习惯叫他的官职,如果不是匆忙改口,恐怕“爹爹”两个字就直接吐出来了。
赵与芮却是面无表情,看向贾似道和叶应武两人。
心思各异的文武百官,都是小心翼翼的抬头,打量这个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印象的大宗正。谁都知道这个大宗正选择在这等紧要的时候站出来,根本就是在和贾似道、叶应武打擂台。
而主要针对的,还是贾似道。
难道是以赵与芮为的赵氏皇室打算站在叶应武一边,还是说赵与芮只是看到叶应武落了下风,所以打算拽他一把?(。)8
第二百八十四章 金銮潜雷生()
ps:感谢书友菜园上的菜菜月票支持!
赵与芮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他已经和全皇后‘私’下里有了沟通,可是这也说不通,若是如此,满后宫都是眼线的皇城司不可能一无所知,凭借着贾似道刚才脸上表情的‘波’动,叶应武也能猜测到他并不知情。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更多最新章节访问:ww。 。←→x79网
只可能赵与芮和全皇后这两个宫内宫外赵家皇族掌权的人物同时意识到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然后毅然决然采取行动,只不过恰巧碰到了一起,让叶应武和贾似道着实措手不及。
叶应武来不及多想,只能和贾似道眼睁睁的看着赵与芮缓缓站起来,就算是他们两个想出来对策,这个时候也难以阻止赵与芮站起来开口。归根结底这也是当朝官家的父亲,只要这还是大宋的天下,他们这些做臣子就没有能耐让赵与芮闭嘴。
赵与芮站起来,并没有再看叶应武和贾似道,而是侧身向着赵禥方向,郑重的拱手说道:“老臣启禀官家,老臣虽为大宗正,本应以家族事务为己任,朝野政令通行、军卒调动非是老臣所涉足,然老臣终为大宋之臣子,当此百官皆无言语之时,自有寥寥数辞······”
见到赵与芮顿了一下,赵禥急忙站起来,伸手说道:“大宗正但言无妨。”
这个时候赵禥也没有胆量和心思去考虑那些‘床’榻上百媚生的后宫佳丽,自家爹爹一脸郑重的样子还是让他吓了一跳。在他的印象中可从来还没有见到过这个老人什么时候摆出如此姿态。
而听到刚才赵与芮“百官皆无言语”,叶应武和贾似道难得会心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嘴角边的苦笑。而后面的文武大臣则是心中无比郁闷,这开不开口说话能怪我们嘛,明明是前面两位大佬明争暗斗,我们这些小鱼小虾没得到命令不敢冲锋陷阵好不好!
赵与芮仿佛没有感受到下面投‘射’过来的复杂‘交’错目光,依旧朗声说道:“臣以为,‘蒙’古十五万雄兵旦夕覆没襄阳,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之间,‘蒙’古当无力南侵,故我大宋其一,应当休养生息、‘操’练士卒,其二应当逐步北上,虽不复艺祖疆域,亦当有高宗之土。”
休养生息?逐步北伐?听到赵与芮说出来的两点,叶应武和贾似道少有的同时轻轻松了一口气,这都是百官认同也必然会做的两件事情,凭借大宋的经济能力,休养生息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天武军仗着兵威,收复几处城池也是举手之劳,就算是赵与芮不提出来叶应武和贾似道也会有默契的分头去做。
不过赵与芮却是继续缓缓说道:“老臣窃以为宋兵各路当中,论统兵之手段、攻伐之眼光,以沿江制置大使叶应武为最reads;。故老臣特此请陛下擢大宋沿江制置大使叶应武为枢密院使,留于临安,主掌我大宋北伐各项事宜,不知陛下以为可否?”
仿佛晴天霹雳,除了叶应武和贾似道两个站在前面的,其他官员包括马光祖在内,都是心头一震。赵与芮这哪里是想要让叶应武留在临安,分明是想要把叶应武和贾似道这两头猛虎彻底锁死在这个牢笼里。
临安不容二虎,除非一虎归山!
之前叶应武想要避免和贾似道冲突,实在是举手之劳,只需要出了这临安回到赣北,天高皇帝远,贾似道就算是想要收拾他也没有办法,而且叶应武一旦以大宋沿江制置大使的身份组织北伐,贾似道就算是看他千万般不顺眼也没有胆量暗地里下绊子,毕竟那是要和大宋全国上下百万兵马作对,看看秦桧的下场,贾似道就能明白。
可是如果叶应武以枢密院使的身份留在临安,那就不一样了,名义上是一步登天执掌大宋兵权,但是谁都知道自从宁宗以后,宋廷向来是执掌朝政的左右丞相或者平章军国事兼任枢密使,朝中只设立枢密副使,因为百年来一直沿用这样的官职设定,所以这已经不知不觉得成为了大宋官场的潜规则,但是实际上贾似道的一连串官职当中并没有枢密使。
这么多年来大宋枢密使的责任一直都是贾似道负责,但是实际上这个官职却是一直空缺。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在少数重要场合‘露’‘露’脸的荣王、大宗正,竟然能够敏锐的抓住这一点,凭借叶应武的功绩,担任枢密使也无可厚非。
赵禥也察觉到这件事情背后肯定不是平时官员升迁那样的玩笑话,脸上难得收起玩闹的笑容,流‘露’出谨慎神‘色’,有些慌张的看向贾似道:“大宗正请先坐下。”
看也不看手忙脚‘乱’的官家,赵与芮安然坐回椅子上,仿佛他这一次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需要像之前那样闭目养神。
见到贾似道面无表情,赵禥也只能自己硬着头皮说道:“那不知道诸位臣工意下如何?”
贾似道和叶应武都是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这个时候他们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抓住,所以最好的对策就是先让身后这些小鱼小虾折腾,毕竟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老大第一个上场的道理。
而翁应龙冲着身后沉默的百官使了一个眼‘色’。监察御史陈宜中当先站出来,朗声说道:“微臣启禀陛下,叶相公虽于襄阳有不世之功业,然而毕竟年纪尚幼,难以当此重任,何不考校历练两年再谈此事?”
只不过陈宜中话音尚未落下,殿前马军都指挥使杨亮节就已经整好以暇的站了出来,抬头看了一眼赵禥,高声反驳:“微臣以为陈御史所言差矣,岂不闻‘春’秋时甘罗十二岁亦能拜相,使秦富足以致称雄;汉时有终军以弱冠出使南越,缚王以归;又有霍骠姚以二九之岁踏破河西,拜冠军侯封狼居胥reads;。此皆年少之英才也!况叶相公已过弱冠,血战于襄阳,破敌十五万,区区枢密使自可胜任!”
杨亮节跳出来吼了这一嗓子,彻底把文德殿下百官镇住了。就连叶应武和贾似道脸上都流‘露’出凝重神‘色’。而官家赵禥也是愈发慌张,不断地对自家爹爹和贾似道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