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我来。”听到西尾寿造念出来的句子,南造云子突然伸手要过了译电,然后,又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本儿对照起来,而过了一会儿之后,她脸色一变:“司令官,老师……斯大林要入侵芬兰!”
第103章 新的投资()
侵略国和被侵略国进入了“蜜月期”。※※
这如果被外人知道,肯定以为是天方夜谭。可问题是,重庆和上海,通过军统在香港所设立的秘密电台,居然真就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合作。而他们合作所对准的目标,赫然是在目前与双方都没有任何冲突的苏联……这如果让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知道了,恐怕能直接气得暴跳三尺。可他不知道,而且,就算他知道了,恐怕也只会以为这是某个家伙打算在愚人节开的玩笑。
中国怎么可能和日本合作?
是不是?
这根本不可能嘛。
所以,没有外来的干扰,双方的合作可说是非常“愉快”;相关人员的心情也都蛮不错的。但是唯有一点,土肥原贤二相当想跟那位传说中的秦某人联系联系,聊聊天儿,可经过两个多月的寻找,始终找不到对方在哪儿。当然有着这种郁闷心情的也不只是土肥原,重庆的许多人都发现秦卫不见了。不过不是失踪,这家伙偶尔还会露露面,只是他不再继续住在那所“著名”的观音庵收容院了。至于搬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以至于有人怀疑;秦某人是因为前段时间过于“风骚”,惹毛了蒋委员长,被软禁了。
……
“你觉得我像是被软禁的人吗?”
一身猎装,脚下长筒皮靴,手里还端着双筒猎枪……秦卫觉得如果再配上一顶帽子,自己现在的装束肯定会拉风死。不过话说回来,活了小三十年了,他真没摸过几回真枪。大学军训那年虽然有幸摸过一回杠,却只是那么一小会儿,还没过瘾呢。就被站在后面的同学给抢去了。而摸都没摸过瘾,就更别说开枪了。沈醉那小子够朋友,看他在白公馆呆了俩月之后,由原本的兴奋变得无聊,就帮着弄来这么一身儿,还弄来一把猎枪,让他接连兴奋了好几天……不过可惜,山里太静了,不好意思开枪。而且据说不少大员也住在附近。万一随便开枪惊动了人家,影响多不好?
无奈之下,秦卫就拽着几个“手下”,坐着车,跑到了更远的郊外。打猎!
“软禁的人能随便跑出来打猎吗?”周恬也是差不多的装束。而相对于秦卫,本就让人显得干练的猎装缚在她的身上则更加凸显了那曼妙的身材。秦卫刚一见的时候都差点儿流鼻血,沈醉……那货临来的时候突然请假,说是回去探亲。不过据毛万里在背后打的小报告,这家伙其实是回去找老婆去了。
“软禁的人是不太可能,不过变相禁可就难说了……听说有人找我,你们都给挡架了?”重庆一带丛林茂盛。湿气又重,冬天又是连绵的小雨不停,呆在林子里会感到很凉。不过秦卫倒是不在乎,拿枪瞄了瞄远处飞过的麻雀。然后颓然放弃。
“把您安置在白公馆,是为了安全考虑。至于那些找您的人,我们虽然挡架了,可该报告的。我们可一个都没有落下。”毛万里抹了抹自己肩上的小星星,叹了口气。旁边俩人都算是休闲服饰。就自己,一身军装,怎么看都像是跟班儿。可自己明明是整个白公馆军衔最高的人……在这里呆了两个多月了,期间,他向戴笠打了两回报告,要求调走。可结果正如何芝园事先警告的那样,戴笠不仅没有批准,还因此而发了火,甚至还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老子派毛万里工作,他两次违背我的命令……万字两个角,老子就是磨角人!”消息传到他耳朵里,他只得熄了所有的心思,一心一意的替沈醉打下手。不过还好,沈醉这人不错,从不把他当下属下,事儿都是商量着来,过得还不算太窝心。
“少来吧。挡架了,报告了……可你们报告给我的人,也是经过筛选的。”秦卫白了毛万里一眼,“还有电话,也是如此。是不是?”
“那是为了安全。”周恬帮忙说道。
“少来这套。”秦卫低着头朝对面树丛里瞅了瞅,“不就是想把我隔绝在内,不让我跟外界联系太紧密嘛……说真的,你们这点儿手段,都是哥们儿玩剩下的,没意思。”
“可这总归是为了您好。何况,我们也没有禁止您外出,您想去找谁,就可以去找谁。这算什么软禁?”毛万里反驳道。
“算了,不跟你们说了。反正你们拳头大,有理……”秦卫摇头晃脑,“不过,呆会儿你们得听我的。”
“听你的?”
“对。”
“干嘛?”
“我坐车回去,你们俩跑步回去。”
“……”
……
毛万里和周恬当然不可能跑回去。就算秦卫不带他们俩,他们也有的是手段再弄一辆车来。何况那不过就是秦卫在开玩笑……俩人对此已经有所免疫了。不过,当他们和秦卫驱车赶回白公馆的时候,却发现公馆门口还停着一辆轿车。
“是什么人?”毛万里身为公馆安全的负责人之一,立即就向门口的卫兵问道。
“不知道,不过他们有戴老板的批文。”
“戴老板?”毛万里一愣。
“也就是说,你们戴老板没过来?”秦卫问道。
“是。”卫兵答道。
“知不知道来人叫什么名字?”毛万里又问。
“打头的是重大校长叶元龙,另两个,年轻的那个姓童,另一个上了年纪的,好像是姓陈!”
“哟,贵客上门了。”秦卫听完,立即就笑了起来,一直抱在怀里不愿意放手的猎枪直接往周恬手里一甩:“走!”
……
“叶校长,急呼呼地把我叫来,到底要干什么?”
秦卫回来了;而就在他进屋的时候,白公馆的客厅里也正在进行着一场谈话。其中的那个童姓年轻人来之前就有疑问。可出于对叶元龙的信任,还是来了。只是被车子带着兜了不知道多少圈儿,人都转晕了才跑到这个什么“香山别墅”。主人却不在……他终于忍不住了。
“我也不知道。”叶元龙依旧是原来的那副样子,只不过脸更显削瘦了些……秦卫躲懒,使得重大原本与之合作的许多事情都压到了他的肩上。虽然有不少人帮忙,可做为合作的调度者,他也少耗不了力气。不过还好,因为秦卫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各项事务进展的也都还算顺利,只要先前的投入能在到预想中的成果,哪怕是只有一半。也马上就可以大规模的展开。可就在他满怀希冀地预想未来的时候,秦卫“失踪”了,还没来得及找,这家伙居然又打电话过来,让他找人。然后送到罗家湾19号,让戴笠送来找他。虽然他并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可从对方要他去寻找的这些人,他已经有了初步的推断。对此,他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秦卫搞养殖可能在行……孔祥熙倒台之后,重庆警察局也帮他们找回了那些被抢走的猪苗。巴县第一养猪场现在已经复工两个多月,按秦卫所提供的配方搞出的饲料进行喂养,小猪长得贼快,简直就是以看得见的速度在长膘。按那些农民饲养员的说法,说不定用不了四个月就能出栏;而在另一边,他们组织了一些渔民在长江岸边儿做网箱养鱼实验,鱼苗也长得飞快……可不管多快。养猪养鱼总算不得什么高科技的玩意儿,那些农民饲养员跟自己身边的这个童姓同学没法比。
“我正在南洋招募机工。可先是叶校长你,后又是多人发电报叫我回国……说起来,我也是满头雾水啊。”另一边,上了年纪的陈姓老者一边打量着公馆内的陈设装饰,也一边向叶元龙问道。
“庚老,我是真的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向您保证,这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来。”叶元龙正色道。
“那要是白来了呢?”“庚老”笑问道。
“那我肯定饶不了他。”
“……不是吧。我说校长,我再怎么说也是您手下的兵,这么杀气腾腾,会影响我以后的教学效率的。”叶元龙话音刚落,秦卫已经走了进来,可就在客厅里的人把目光转移过来之前,他却又转了个弯儿,直朝着一边的楼梯冲了上去:“不好意思,大家先等会儿,我先去拿点儿东西。”
“这不是那位秦教授吗?”看到秦卫急呼呼跑上楼,童姓年轻人有些惊讶,“他原来住在这儿!”
“童村你见过秦卫?”叶元龙显然也有些惊讶,“我记得你还是头一回来重庆。”
“报纸上见过,本来还不敢认的,可考虑到叶校长您……也就猜到了。”童村答道。
“秦教授?可是发明了汉语拼音的秦卫秦先生?”“庚老”也突然问道。
“除了他,我们学校又还有谁敢这么使唤我这个当校长的?”叶元龙苦笑道,可话里话外却不自禁地有那么一点儿骄傲。亏得当初下手快,不然重大哪有现在的风光?他们现在可是汉语拼音的发源地!
“原来秦先生如此年轻,好,好——”“庚老”浑不因为秦卫的失礼而生气,反而在叶元龙确定了其身份之后大笑起来。而就在他笑后没一会儿,秦卫又突然出现在了二楼,并且一冲而下:
“来喽——”
“慢点儿。”叶元龙被秦卫的风风火火吓了一跳。这小子原本虽然不着调,可还没像现在这么疯啊?在山里憋的?
“哈哈哈,没关系!”秦卫手里捏着两个文件袋,也没跟谁客气,直接一人一个递到了童村和“庚老”面前:“两位,都看一看,看看有什么意见……不过我事先声明,童先生您这里面的东西我只是粗略地记录了几项较为关键的东西,具体的还需要您再进行研究。”
“是什么东西?”叶元龙对秦卫的表现感到很奇怪,一边的周恬和毛万里也是惊讶一片……秦卫一直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什么时候弄出来这么两大包东西?可是,时间根本就不容许他们继续惊讶下去,刚刚翻看了秦卫拿出的文件不到半分钟,那个童村就激动地叫了出来:
“这、这是……”
“记性太差,又不是专业人士,资料九成九的缺乏……还行吧?”秦卫笑问道。
“何止还行,这、这简直……”童村似乎已经激动的不知该如何是好,而这时,“庚老”也从文件上抬起了头,认真地看向了秦卫:
“秦先生,看来,咱们得好好谈谈。”
第104章 眼谗()
童村,医学家、微生物学家。◎◎早年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工作,后来致力于抗生素研究。在50年代中国工业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主持领导青霉素研究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青霉素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基础,是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先驱者。秦卫初中课本里那篇节选中的化学家“齐仰之”的原型之一。当初上学的时候,秦卫就对齐仰之那句“我找过宋子文,要建一个盘尼西林厂,可宋子文却说外国的药用也用不完”印象极深,一直没忘。那时候还小,对宋子文登时极为厌恶,认为就是这种货色败坏了整个中国……不过到了现在,他总觉得如果把剧本里的宋子文换成孔祥熙,可信度应该会更高一点儿。不过剧本可能也是考虑到了时间关系,因为童村是1940年时候出国学习,1941年才开始研究青霉素,46年学成归国的。而那个时候孔祥熙也早被老蒋撤了,全家跑去了美国。于是,自然而然的,“齐仰之”就只有找宋子文的麻烦了。
本来秦卫还担心这个时候的童村没有开始对青霉素的研究,能不能胜任自己安排的任务,可对方看到自己拿出来的资料之后一副无比兴奋的模样,他就放心多了。大师就是大师,虽说还很年轻,但已经具备了成为大师的资质。相信再过几年,中国就应该能有自己的磺胺和青霉素了,这也不枉了自己连续两个多月,每天晚上像听收音机一样听着顾长钧那小鸡嗓子念着所谓的资料,然后用钢笔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来的辛劳。
而“庚老”陈嘉庚,著名爱国华侨。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秦卫通过许多人向其发出邀请,为的就是印尼的石油开发……英国领事馆一直对他的请求没有回应,他也没有再派人上门。区区几个英国佬,马上就要被小胡子打得找不到北,这种角色,还能让他老人家屈驾?
*************************
“秦卫找了一个学医的学生,还把陈嘉庚请回国了?”
“刚刚接到白公馆那边的报告,说是要开发印尼的石油。”
秦卫把童村留在了客厅,让其继续阅读那些险些累得他肩周炎复发的医药资料。自己则和陈嘉庚以及叶元龙去了办公室……周恬和毛万里被留在了外面,不允许进入。不过两人对此并不在意。白公馆可是他们安排秦卫住下的,只要这家伙在公馆内部,就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当然了,那两大包文件不能算……天晓得这家伙是怎么弄出来的。居然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而除了监视,两人还有随时报告秦卫动向的任务,所以,在秦卫和另两人“密谈”的时候,消息就传回了军统机要室,并由军统机要室传到了黄山别墅。毕竟,事关重大。不可不报。
“印尼的石油……”老蒋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这不是秘密。戴笠早就报告过了。英国人一直没有回应的事情他也知道。不过在他看来,两个多月而己,或许英国人还在讨论呢,所以并不着急。可没想到秦卫居然又找了陈嘉庚……这就让他有些为难了:“这不好办啊!”
“为难的是石油在印尼。还是陈嘉庚的身份?”一边的宋美龄问道。
“都为难。”老蒋摇着头,“印尼是荷兰人的地盘儿,虽说现在的荷兰早己不复昔日强势,还需要英国的庇护。可那终究也还是他们的殖民地。想要把手伸进那里,可没那么容易。何况还有可能会惹起英国人的不满……而陈嘉庚又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不说他在南洋的影响力,以及先前对国内的多番支援,就只是他跟先总理之间的交情,也不能不多加考量。要知道,我们这‘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据说里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啊。”
“为什么早不去找秦卫呢?如果我们早一步,说不定就能把这笔生意揽到手上了。”宋美龄又问道。
“不可能的。”蒋介石苦笑着摇头,“人家已经把利比亚那么大的一块蛋糕送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如果再去找他,恐怕就要受到反弹了。而且,秦卫如果想跟我们合作,干嘛还要去找英国人?他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我们不好插手。否则,面儿上不好看。”
“可在我看来,区区一个陈嘉庚,恐怕还没有能力从英国人和荷兰人嘴里抢走那么一片肥肉。要知道,那可是石油,黑色的黄金。”听到老蒋的话,宋美龄也没有再提自己的主张。他们确实是不好再下手了。几个月以来,自从秦卫把利比亚石油的消息告诉他们,他们在欧洲的外事部门就已经开始行动。而这个行动在得到胡适从美国的拨款以后,速度骤然加快……仅仅两个月,勘探队已经进入了利比亚,再过几天,把东西运到了地方,就可以竖起钻机钻井了……这些事情,想想都让人心里紧张万分。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没油,不过相对而言,她更紧张的是会出多少油……真要是如秦卫所描述的那样,那国民政府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