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不必担忧。虽然司马仲达掌有一定的军权,但主公仁政之下,士兵们绝对不会追随司马仲达造反的。任何的叛乱,都应该有目的,有目标。而士兵跟着司马仲达造反,能够得到什么?”
徐庶就是徐庶,他从根本里分析司马懿这件事情。他看出司马懿没有造反的潜力。
高远不免点头,然而他说出了一种更加严重的可能,“就怕司马仲达不走,暗中通敌,里应外合。”
“也有这种可能。”不过徐庶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先施一礼,道:“主公莫怪徐庶直言。司马朗突然出现,一定有目的,必定是曹孟德的离间计。而观司马懿行事严谨,尽忠尽责,这个时候,应该彼此信任。”
“离间计!”高远心胸豁然开朗了许多。自古当局者迷,而像徐庶这样当局者清的人才,是他最需要的。
于是,在第二天,高远召集麾下众人开会。
在会上,高远肯定了司马懿一直以来的成绩,并任命司马懿为司隶校尉。这司隶校尉虽然是非正式的任命,但在高远这里,却是实权负责司隶三郡的事物,充分表达了他对司马懿的信任。
司马懿没想到,出了弟弟这样的事情后,主公却是更加信任自己。他十分感激,数次欲言又止,最终是犹犹豫豫的回了家。
话说司马懿回到家中,他的心里格外矛盾。一方面是主上的知遇之恩,一方面是骨肉亲情。
他还没有坐稳,哗啦啦一家子人就冲进了房间,下人被赶走了,房门也被紧闭了。
司马防哆哆嗦嗦,道:“仲达,你意下如何?”
司马懿看了老爹和诸位兄弟一样,他们的眼神十分渴盼,只有一个想法。但司马懿心里,却是十分矛盾。
“呜呜……。”司马防哭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老爹一哭,其他儿子都跟着抹泪。
司马朗急忙道:“二弟,凭你的才华,到曹公那里一定会得到重用,还在高孟严这里之上。你为何不为我司马家想想,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六弟被杀,我司马家四分五裂,家破人亡吗?”
“呜呜……。”老马和其他五匹马,哭的那叫一个稀里哗啦,肝肠寸断,仿佛现在已经是家破人亡了。
司马防哭道:“我没有你这个儿子,我要将你逐出家门,断绝父子关系,你以后不用姓司马了!”
一众兄弟也是大叫:“没有这样的兄长!”
被逐出家门,这可是最严重的问题,可就一辈子做不了人了!万世唾骂,千古臭名传。司马懿脸色大变,眼中阴霾望着司马朗,道:“兄长此来,是为了我司马家?”
司马朗一愣,立刻大义凛然道:“不错!”
司马懿点了点头,面显绝然,道:“既如此,我们不可轻易离开河内。兄长可返回许都,告知曹公,我司马家愿为内应,献出河内,以为晋身之资!”
当司马防要将司马懿逐出家门的时候,司马朗就知道自己这个二弟一定会服软。他正愁着司马懿投诚后,如何开口说出做内应的事情。闻言大喜过望,道:“若果真如此,曹公大业可成,而我司马家,就是首功。”
第123章 双料间谍()
司马府发生的事情,飞快通过特情卫安插的密探传到了高远这里。
司马懿要谋反!
消息传来,无异于晴天一声霹雳。
议事厅中,高远目中露出寒芒,他十分愤怒,饶他如此信任司马懿,司马懿最终还是要造反,他冷视高雅,“特情卫准备好了吗?”
带回这个消息的高雅拜道:“主公,只需您一声令下,司马家上下三百余口,一个也走不脱!”
“好!”高远猛然起身,正说传令拿下司马懿一家的时候,然而忽的心神一动,心说这事情应该找徐庶商量商量,于是改口道:“快去请元直先生。”
“喏!”高雅没想到最后得到这么一个命令,不过还是立刻而去。
少顷,徐庶大步进了议事厅。
当徐庶得知具体消息后,大吃一惊,道:“主公,这消息可靠吗?”
高雅闻质疑,心生不忿,但不动声色。
高远冷冷点头,特情卫是以家乡之人为班底的,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徐庶首先说道:“主公,此事应该要有耐心,越是这样的事情,越要定下心来。既然主公的人马已经盯紧了司马家,徐庶看,暂且不要操之过急才是。”
许多事情,原本可以很好的解决,就是因为心急,焦躁,才会越来越错,最终滑向深渊。若是遇到紧急的事情,冷静下来,多留出一些分析的时间,不要马上决定策略,反而会有好的效果。
高远冷静下来后,又道:“元直先生?”
徐庶分析道:“主公,就算司马懿谋反,去做曹操的内应又如何?”他颇为自信道:“正好将计就计,击破曹操的同时,又能够名正言顺治罪司马家。”
高远闻言,彻底是放松下来。既然徐庶说到将计就计,那么他一定会有好办法的。如此看来,司马懿造反非但但来不了破坏,还能从坏事成为好事。
命运叵测,若不是徐庶加入到高远麾下,恐怕此刻的高远,就要兵围司马家了。
于是,高远便让高雅传达自己的命令,明日一早,诸人全部到来议事。
第二天,高远早早起床,带着媳妇,前去给太夫人貂蝉请安。他是个孝顺的人,风雨无阻。
当他走出太夫人这里的时候,司马懿一事的压力出现在了心头。就在侍卫的拱卫下,默默来到了议事厅。
这边刚坐稳,拿起竹简没有看两行,高雅就走了进来。高远最近压力很大,急忙道:“怎么,有事情了?”
高雅急忙拜道:“主公,司马……军师到了。”
一个人都没有来,司马懿先来了,这让高远十分费解,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挥了挥手,“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司马懿大步流星走进了议事厅,拱手一礼,“主公。”
面对即将叛变的司马懿,高远很难如从前一般,但还是勉强笑道:“仲达来了,快座。”
谁知司马懿并没有座下,反而又躬身一礼,道:“主公,属下有机密事情单独说于主公听。”
“机密事情!”高远陡然心中一紧,这司马懿就要叛变了,这个时候他会有什么机密事情?然而他转眼一想,难道是那件事情,他顿时看到了希望,急忙对高雅等人道:“你们先下去了。”
随着厅中只剩下高远和司马懿两人,后者拜倒在地,沉声道:“启禀主公,前两日我兄长司马朗来了,劝说我投降曹孟德。”
果然是才对了,高远这心,立刻就彻底放松下来。如今看来,当司马懿说出此事的时候,忠诚度那必须是100了。高远的信任得到了回报,颇为激动。他虽然早已经知道这事,但还需当成不知道,于是假装猛然起身,十分震惊道:“什么?这……,仲达,你……。”
司马懿十分惭愧,因为在司马老爹的“威胁”下,他的确是犹豫过。不过,他现在反而是坚定了心念,拜道:“主公在上,属下已经答应了兄长的劝说。就让我兄长去告知那曹孟德,我司马家会作为内应,献出河内。想来,曹孟德一定会马不停蹄发兵。那时候,正好将计就计。”
高远扑通就跪坐在了席塌上,这绝对是顶级反间计碟中谍了。然而他首先想到的却是徐庶,若不是徐庶在他身边,估摸着就忍不住动手了。那么就会将忠心的司马懿,硬生生逼到曹操那里了。
曹操这计策,真是够毒啊!
面对司马懿,满心激动的高远,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对司马懿的信任。他再次起身,走下堂,来到司马懿身边的时候,却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伸出了手。
两人真诚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司马懿伸出了手,两人的手,重重握住对方的小臂,一种无声的信任,充塞在他们之间。
高远的到来,改变了天下的形势,也开始改变一些人的命运,包括他自己的命运。
这一刻,司马懿很想祈求高远放过自己的家人,但他并没有说。
这一刻,高远打算饶恕司马家其他人,因为相对于忠心耿耿的司马懿,其他人已经不算什么了。
两人的心更近,相处更加融洽,便在众人到来之前,就开始商议曹孟德之事。
随着时间过去,众人陆续而来。高远又叫来了徐庶、邓芝。而阎柔、田畴,前者在孟津练兵守备曹操,后者在壶关守备袁绍。
当徐庶看到高远和司马懿的表情时,便明白了过来。曹操的离间计这是完全失败了,他不免十分欣慰,君臣坦然相对,我方团结一致,那么接下来,就有人要倒霉了。徐庶跟曹操、袁绍这些诸侯的理念大不相同,这也是他游学天下,从未投靠任何诸侯的原因。他很愿意看到,一心为民的高远能够挫败这些诸侯,成就大事。
徐庶施了一礼,便陪坐下席。
邓芝紧跟着一礼,陪坐末席。
在高远的示意下,司马懿作为军师,通报了近期高远治下的内政军务。首先,高远的军事力量,从不足一万,到现在的五万,这要多加感谢袁绍的“赠送”的三万兵马。
其次,府库钱粮充足,就算现在各地毫无产出,也足够高远的大军一年用度。这要感谢曹操、和袁绍连续不断的“馈赠”。
最后,司马懿做了总结,骑兵三万,其中精锐陷阵骑兵五千,步兵两万。科举考试后,官员到位,各地就能够彻底稳定下来。
“诸人共勉,辅佐主公,成就大业!”司马懿最后说道。
众人心气极高,这得自于高远势力的大发展。
而邓芝颇为疑惑的是,今日的司马懿,明显失去了鹰视狼顾的面相,这令他匪夷所思。
高远这时候笑道:“曹孟德不日就会发动新的攻势,正好检验我军近日的训练。”
徐庶闻言抚须点头,看来司马仲达非但没有谋反,反而是假谋反,将计就计了。
他人闻之不免心惊。
赵云疑惑道:“主公,曹孟德不可能不知道我军增兵之事,他与袁本初并未停战,怎么会来攻打我们?”
众将匪夷所思,毕竟曹操面对袁绍处于守备状态,他怎么可能又开辟第二战场,岂不是如同自寻死路一般。
高远微微一笑,心说曹孟德这不是只以为司马懿叛变了,想要以少数兵力,来占大便宜嘛。他只是一挥手,司马懿就走了出来,对众人道出了前因后果。
除了早已经知道消息的徐庶外,其他人全部失色,这才知道原来这段平静的时间里,却是发生了许多事情。同时又不免想到,亏得,我主与军师信任有加,才没有中了曹孟德的离间计。
这古代的离间计最是强横,往往决定一个势力的存亡。最著名的就是五国伐齐,田单离间计,燕王换乐毅,这离间计让只剩下两个城的齐国翻盘。
邓芝这才知道司马懿面相改变的原因,原来是君臣之间的信任所致。
随后,高远介绍了邓芝和徐庶。两人也是颇有名气,众相接纳,互通融洽。
高远就任命徐庶为军师,共同管理军政。又任命邓芝为河东太守,参与这一次科举考试的筹划。
另一方面,司马朗匹马快速返回了许都,马不停蹄就去找曹操。
司空府中。
站在厅中的司马朗,说不出的喜悦,道:“曹公,我回家后,发动全家人一起劝说,终于我二弟愿意归降曹公,并自愿为内应,帮助曹公重新夺取河内!”
曹操闻言一开始也是大喜,但他的脾气,很快就又有所怀疑,只因为这件事情,好像太过顺利了。“奉孝,你有何看法?”
郭嘉早有打算,进言道:“主公可发兵渡江,若司马懿果然愿为内应,必定会通消息。到时候,真伪可辨!”
曹操便感到,郭嘉说的很有道理。他是一个有决断的人,这机会是他一手创造出来的。因此,他作出了决定,火速进兵孟津。
“本司空新练的五千虎豹骑全部带上!”曹操大手一挥,“这一次,让高远的“狼”骑,知道知道本司空“虎豹”的厉害!”
第124章 曹操不好骗()
公元202年七月,与袁绍中原对峙的曹操,感到进攻高远的时机已经十分成熟,于是命曹仁镇守官渡,曹洪聚兵虎牢以为后援。
而他自己,以贾诩、郭嘉为军师,程昱、荀攸为谋士,夏侯渊、夏侯惇、许褚为大将,李典、乐进为前锋,又有夏侯恩、曹纯等人,起马步兵五万,进兵孟津。
这一次的兵力,却是失去了往日的兵力优势。但是曹操却是想,往日里有优势总失败。这一次虽然没有兵力优势,但是司马懿这个内应,反而会获得胜利。因此,此次出征,决定点在司马懿,不在兵力多少。
并且,他这一次,可是将自己新建的五千虎豹骑拿了出来,就是专门对付并州狼骑的。
曹操正在整军备战。
河内郡,州牧府,议事厅。
高远放下手中的情报,道:“特情卫密探传回消息,曹孟德已经离开了许都。看来,咱们的曹公这是打算亲自来进攻了。”
他欣慰军情及时传回的同时,对于曹操亲征,又有些担心。
曹操可不是好骗的。
这一仗到底该怎么去打,必须要好好研究研究。
“二位军师可有谋略?”高远不免问道。
曹操只以为司马懿是内应,这才敢于进攻高远。这一仗,全系在内应身上。而对于高远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司马懿仔细斟酌的时候,徐庶进言道:“主公,曹孟德会怎样运用内应,是这一战的重点。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让曹孟德更加坚信司马军师已经叛变了。”
司马懿闻言十分尴尬。
高远微微点头,心说徐庶说的不错,此事还需将计就计,现在想的太多也没用。他便问道:“元直,以你看来,如何坚定曹孟德之心?”
徐庶抚须笑道:“这事情也简单,可让司马军师手书送去给曹孟德。司马军师就说:会压一压孟津的战报。并催促曹孟德,火速进兵以防有变!”
高远连连点头,这孟津渡口是一定要让出来的,不然曹操上不岸,河中是难以全歼的。而徐庶此计,又能顺理成章让出孟津,又能让曹操以为发挥了司马懿的作用,一石二鸟,确是妙计。
于是乎,高远便让司马懿马上写信。
司马懿这边提起笔,一挥而就。然而高远看了看后,感到写的不好,原来这信里,没有提到高远只字片言,他摇头道:“仲达,这不行。曹孟德多疑,你这信里应该提一下我,最好骂一骂。”
司马懿尴尬起来,他不是不想写,是不敢写。不过在高远的促成下,他只好另写了一份。
同时,高远另去军令给阎柔,军令大致意思是:当曹操渡江进攻孟津的时候,全力抵抗一下,便择机向河内郡城撤退。
一日后。
洛阳城外,黄河南岸,曹军大营,中军大帐。
曹操高居帐上,帐下文武侍立,他皱着眉头,看着司马懿加急送来的战报。当他看到信中司马懿大骂高远卑鄙无耻,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时候,深有感触的点头。他能从书信之中,看出浓浓的狡兔死走狗烹般的怨恨,从而疑心大减。
曹操看完后,扬了扬手中的书信,便传诸人阅览,道:“司马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