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宣和尚强忍着骨折的疼痛,咬着牙道:“我先行一步。”说着话,转身飞一样地就走,他已经不能再坚持了,更不能给大佛寺丢脸,只能选择认输逃避,无法再外人面前吃痛。
大明和尚脸色有些不好看,却还是没有失态,任由大宣和尚去了,用眼神制止了智宽举动,坦然合十道:“道长果然是深藏不露,贫僧佩服。”
“不敢当。”李易笑了笑,不在意大明和尚语带双关,完全是一笑了之,无论你怎样去想去做,总需有份实力在,你也玩不出花花样子。
恰当好处的是,圆脸女道士拎个篮子出来,没心没肺地嚷嚷道:“和上,这是你的肉。”
这话,引起了人们哄堂大笑,智宽和尚老脸通红,真言宗属于佛门密派不假,却和归属金刚界的吐蕃喇嘛不同,他们是拜欢喜菩萨不假,却还是不食荤腥的,至少表面上绝不,这肉实在是太难堪了。
大明和尚深深咽了口气,瞪着李易道:“有佛门戒律在,还请收回。”
“既然承诺,那就一定要付出,除非和上解决论道赌约,想必佛门规矩也在。”李易态度相当坚决,却没有坚持赠予猪肉,又用佛门规矩指责大明、智宽他们围堵道门女观,目的是让大明和尚解除赌约。
宫素素眉目落在李易身上,发出赞叹地光芒。
“哎!世人坠落,万物生灵何其之哀!”大明和尚合十念佛,那真是慈悲胸怀,竟然影响旁边某些行人,有些人也在跟着念佛,洗刷心底的罪孽。
看着大明和尚那副作态,李易从心底深处不爽,人说佛门舌绽金莲果真不假,死的都让你说活了,忍不住道:“和上错了,错在曲解古人先贤,难道先贤所言君子远庖厨,就是不让有道德的人不吃荤、不杀生吗?”
“万物皆有灵,众生皆平等。”大明和尚气定神闲,没想到李易会回到讲道理上,这是他的拿手好戏,自然要发挥挽回面子。
“呵呵,巧言令色。”李易不屑地笑了撇嘴,玩味地道:“那蔬菜谷物也是万物,更有生长命轮,你们怎么能下得了嘴?”
这个玩意,还真没有人想过,要说万物有灵自然是人畜飞禽,哪有人去想一秋草木,一时间大家大眼瞪小眼,谁也说不出话来。想想也是,蔬菜谷物能生长,自然也是生命,更是万物中的组成部分,任谁也否认不了,这就有点捉点了。
“狡辩。”智宽和尚瞪了眼李易,朗声道:“众生是有心性本体,随心性本体妄念变幻,而无休止轮回的生命,人畜都有心性本体,有肉身虽不常驻,自性本体永存不灭,修持可得自性清净见性成佛。菜蔬谷物不存在自性,更不转生,故不属众生。”
“胡扯。”李易瞥了眼智宽和尚,很不屑地笑了。
“要有能平等,观察一切法,如是等人辈。是则名智者,道长被红尘蒙蔽慧眼。”大明和尚悲天悯人地道。
“佛说平等是一切相皆为幻化,所以无差无别,幻化相当于梦境,万物如同梦中物,梦中的人与梦中的物,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思幻念,正是庄子梦蝶。”李易冷眼看着大明和尚,平缓地道:“好了,先不论有心性本体,就说肉食乃人之本性,天生万物物尽其用,生生息息循环不止,众生平等并非万物平等,并非不能吃而是要有恻隐心,为了面皮为了人家大门官庭,呵呵。”大明和尚脸面微红,要从佛门教义上说,他们做的的确很霸道过份,急于扳回局面的他,想到了肉食,不由地道“并非不能吃而是要有恻隐心,众生也是儒者人伦,那是儒家圣人言论。”
言下之意相当明白,你可是个道士,竟然拿儒家圣人言论出来,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了。
柳青冥、马俊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大明和尚的话有针对性,李易用儒家的学说,的确有些不尽其然。
“呵呵,道儒一脉相承,孔子三次求学老子,儒学自然有道家的影子,不过是天道和人道的区别,万流本就生于太初,又有何处不能拿来用?”
李易并不以为意,他并不是拿蔬菜和人对比,那样完全丧失了老庄的精髓,道家核心是天,儒家核心是人,说白了道家说天道下万物生息,以人为长,儒家更不用说了,人道的关键就是人,可以说两家的众生平等都是人人平等。
中土佛门哪怕是禅宗思想取自庄子,却难以摆脱天竺沙门浮屠的影响,是把人和动物等量齐观,****不辨。而且他们又说人和动物还可以互相转化,今天禽兽变成人,明天人变成禽兽,似乎有点乱套了。
“众生并非万物,而是天道之下的人,圣人并非不让人杀生,更不是不让人吃肉,而是要尊重食材,正所谓儒家圣人所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以,无论是老庄天道,还是孔孟人道,都是人生平等,牲畜万物物尽其用,天就是天、人就是人、兽就是兽。如果人不遵循自然,就无异于禽兽,就是伪人,会被骂成禽兽不如。”
(本章完)
第131章 论吃肉()
他想到后世那些极端爱狗、爱猫人士,还有西方宣扬爱心的思想,比天竺沙门更加过份,以至于把****之辨倒置了过来,认为爱禽兽比爱人类更重要,把禽兽不如当成了美德来宣扬,公然以暴力违法,实在让人很无语。
“呵呵,斋戒并非佛门独有,你先秦道门祭祀无不斋戒。”大明和尚算得上博学多才,自然有反驳的理由,从祭祀斋戒来衬托食素,指责李易的荒唐。
“那是自然,道家乃帝王学,祭祀礼仪自然是相当重要,不食荤腥、沐浴焚香,都是为了在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祭祀社稷神,却也有三牲。”李易撇撇嘴笑了,祭祀斋戒是清除体内外污垢,对神明的尊敬,却不代表不吃肉,又道:“两晋没南朝兴,前梁武帝崇佛,以至于金陵佛寺六百,出家人百万,天下才有多少人口?都被吃穷了还能吃肉,呵呵。中土佛门食素,自梁武帝开始,和上可想分辨?”
大明和尚还真不好辩驳,中土佛门食素还真从梁武帝开始,之前那是荤素不忌口,只是讲究荤腥。当今,那些来自西域的番僧,不也是喝酒吃肉,甚至公然宣称灌顶双休,败坏良家妇人清白,都是明白的事情,他不可能大庭广众名下抹去。
“前朝僧人荤素不忌,真的还是假的?”
“说你不读书果真不假,这道人说的实在,现在那些番僧也吃肉。”
“原来道人说的是实情,高僧们真的食肉。”
“老三,你这不是废话吗?那是说从前,中土佛门可不是番邦能比,那些猪羊能供奉佛祖?”“难道崇尚素食,也会跟梁武帝有瓜葛?”
“无知蠢货,上古祭天都是斋戒,定然是古今流传,管别人何事?”
围观行人议论纷纷,李易听在耳中,说是时下崇尚素食不假,却和佛门没有半点干系。也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极大丰富化,商业流通加快各地互通,各色肉食铺天盖地,价格还尤为便宜,甚至连小米、猪肉都有人不愿意吃,这可不是妄言,而是实实在在出现正史的,什么黄州肉贱,什么南渡军兵宁可饿死,也不食用栗米等等。
既然社会达到这种程度,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那些在大都市内整天肉食的人们,他们在食品上会怎样选择。
有人说是牛肉,大宋商业发达不假,农业也相当重要,牛都要在县衙备案,是不能随意宰杀的。只有牛寿终正寝或是病变死亡,还要官府派人验证才能宰杀吃肉,像是乡间老农对待牛,真是如同珍宝,老死的牛也不忍心吃,下葬了事。
所以,市面上的牛肉是相当贵的,把牛肉当成礼物很有面子,临安市民不缺那点钱。可惜牛羊肉吃多了总会腻歪,素食成为了高档饭菜,流行于市民中间。
有时候,李易真的想骂娘,老子在广都吃粥咽菜,你们吃着大鱼大肉,刚到建康、临安吃上肉,你们倒是吃菜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道长博学,可敢与我一辩?”大明和尚目光谨慎,决然发出了挑战。
柳青冥脸色郑重,断然道:“此处是黄龙观,你我均是客人,岂能擅自主张。”
马俊转首看了眼宫素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和上,刘师兄他们来我女观,尚未进门吃茶歇息,难道佛门就如此霸道?贫道奉上大师姐的程仪,还请和上不要闹了。”宫素素风淡云轻地道。
这话,太损了,还是拿着块猪肉给出家人,引的周围人放肆地大笑。要说李易用肉抵扣给大明和尚,尚且引起人们些许不满,宫素素的话只是引起人们的大笑,甚至有股子幸灾乐祸的味道,不能不说没人的魅力是强大的。大明和尚脸色不好看,却并没有恼羞成怒,智宽和尚就忍不住了,高声道:“不敢就是不敢,不要说那些推脱话。”
宫素素黛眉微蹙,大明和尚是出了名的辩才,刚刚吃了些许小亏,不过是被李易抓住痛脚,引用荤素典故,应该说并没有展开大道理的争辩,是做不得数的。
美眸定格在李易身上,有些事情她不好说话,毕竟大明挑战的对方,需要自己来做出决断。
李易也相当的烦恼,看来一场站稳脚跟的论道,让自己有了回家的希望,却有惹来无尽的麻烦,就在刚才强出头,似乎让自己陷入佛道的争论,恐怕难以善了了。
“道长学问,贫僧相当佩服,不关道统争辩,只为和道长论道。”大明和尚见李易不言不语,再次发出了挑战。
“道长,你就答应了,也给咱们添个乐子。”
“是啊!大明和上上次辩论,实在让人意犹未尽,我看这位太乙宫小道长也有本事,想必会更加精彩。”
“我看,道长颇有神妙,这是场龙争虎斗,恐怕会让太乙宫、大佛寺高层关注,辩论不会公开。”
“呵呵,那可说不定,后辈俊秀争辩,两家向来是开明。”
“不是说过几日,会有佛道水陆大会,都有德高望重的名宿出场。”
“恐怕大明和上打的就是这主张,要在高德关注下败了这位道长。”
围观行人议论纷纷,无外乎对辩论相当期盼。也是,在没有影视传媒的时代,除了勾栏和瓦子等娱乐场所,名家辩论就是档次最高的娱乐,当然是对市民而言可遇不可求。
“妙虚师弟,每年祀部都会组织道统辩论,规模不算大,却也是名家荟萃。”柳青冥的意思非常明白,李易完全可以拒绝大明和尚,所谓名家的理由足够了。
“怎可当众认怂。”马俊轻声说了句。
柳青冥横了眼马俊,暗怪这厮多事,大别看明和尚吃了鳖,要真的到了道场论道,恐怕准备充足的僧人很难对付,李易刚临安不明就里,怎能和地头蛇血拼。
“要是自认学识不深,那就算了。”大明和尚悠悠地来了句,依旧是风姿挺拔。
“大明,莫要欺人太甚。”宫素素难得说了句急话,引的深知她恬静性格的女道吃惊不小。
“贫道,自当听从法主调遣。”李易风淡云轻地回了句话。
(本章完)
第132章 茶道()
大明和尚带着智宽和尚满意而去,当然那块肉是留了下来,李易和柳青冥、马俊也被迎接入女观。
“今日事,还要多谢道兄仗义相助。”宫素素散了众位师妹,在偏厢客厅向李易款款行礼。
“不妨,同为道门中人,相互提携是本分使然。”李易被异样光芒的美眸盯地不好意思,宫素素似乎有些太热情了,让他的心跳动不止。
柳青冥看的酸酸的,接过话茬道:“本想和妙虚师弟游玩葛岭,却不想遇到大明,当真是坏了兴致。”
马俊眨眨眼,目光时不时扫过宫素素,光芒始终留在那凸凹有致的娇躯上,隐隐有贪婪被掩饰,有几分腻味地道:“打杀了大明的气焰,也算是好事,只是妙虚应了大明的挑战,届时无法参加大会,恐怕会成为食言之人。”
这话,说说死了有些险恶用心,却又不乏某些道理,能够参加大会的,无不是当今的大德高真,所带的也是真传嫡系,李易不过外来的北道,恐怕难以参加。
“无妨,能参加尽力而为,不能的话,那是无能为力,我就不信他们会算到我头上。”
李易的话很无赖,让柳青冥、宫素素默然无语,很想说就算你不去,人家也会给你抹黑。自前唐至今,佛门的强势可见一斑,没有他们干不出来的事情。
“好了,不谈这些闹心事,还是来尝尝师妹的茶艺。”马俊双目精光闪烁,把话题转到了旁边。
“对、对、对,怎么就忘了这回事,还望师妹不吝赐教。”柳青冥回过味来,看向宫素素的目光有几分痴迷。
宫素素的眸光,有意无意扫过李易,淡淡地笑道:“在诸位道兄面前,贫道安敢献丑。”
柳青冥脸上掠过些许得色,嘴上却谦虚道:“不敢,哪里有师妹出神入化。”
李易有几分无语,柳青冥实在是老实人,宫素素明显说道兄,并不代表你一个人,傻了吧唧地接话,就这德行还想泡妞?实在是太嫩了些。
宫素素美眸深处有些许不自然,却还是温柔地笑道:“柳道兄客气,既然妙虚师兄出来,贫道就献丑了。”道兄和师兄是有差别的,代表着远近厚薄,明不明白在于各人。
马俊嘴角微抽,眼底深处掠过一道厉色,他是听出了些许端倪。
宫素素并不多话,唤来道观几个女童,不忙不忙地布置起来,与那娇滴滴地美人相比,韦鸿胪、木待制、石转运、金法曹、胡员外、罗枢密等十二件古朴贵重的茶具,更加吸引李易的目光,放在后世得是国宝级的文物啊!要能再次穿越时空回去,他真的能成为富翁。
这个时代的茶并非后世的散茶,而是采摘茶叶不直接焙干,经过复杂的工序制成得茶饼,用专门的茶焙笼存放起来。
却见宫素素姿态轻盈优美,芊芊素指分拨茶叶,尤其那修剪合体的淡青色羽衣道袍,更加衬托出那婀娜多姿的体态,让柳青冥、马俊看的有些痴了。
李易仔细地看着分茶,还是第一次看到,茶起源于神农氏时代,被当成药使用,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某种艺术,前唐掀起个高峰,以煎煮为主,并加入胡椒、盐等调料,与茶末一起吃下,经过茶圣陆羽的改良,删去加入调料的过程,只用茶和盐煮茶。
到了经济发展顶峰的大宋时代,盐被放弃了,人们纯粹品尝茶叶的天然清香,无论是高层还是民间,茶道发展为点茶,有“唐煮宋点”的说法。
却见宫素素犹如行云流水分茶,从焙笼中取出青色的茶饼,用茶槌捣成小块用罗合筛去些许,再用茶碾研成粉末。
茶釜中的泉水也烧开了,每只茶盏舀一勺子茶末放入,在注入些许烧开的泉水,把茶末调好茶膏、
最后一步就是点茶,一边加入泉水,一边用茶笕击拂,使水与茶末交融,并泛起白白的茶沫。不多久,一盏清香四溢的热茶出现了,散发出沁人心扉的清香。
“纯白的茶,师妹果真是茶道高手,佩服、佩服啊!”柳青冥慢慢地颔首,不失时机拍了个马屁。
“可惜汤花水痕太早,是因不太均匀,咬盏聚散时候太短,露出水痕,终究是落了下乘!”宫素素似乎不太满意。
李易不懂茶道,压根就插不上话,却听柳青冥淡淡地道:“汤社和千人社能取上乘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