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风韵-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易眉头动了动,露牙笑道:“诸法改良,最艰难的是起始,若能挺过去,让这些人尝到甜头,傻子才会反对。不过,先生说的很对,的确没有时间等待他们的支持。”

    “哈哈。。。”叶知秋不屑地笑了,诙谐地道:“以武力维持,循序渐进,待水到渠成,大事可期。”

    李易点了点头,扫了扫袖子说道:“关键他们是否闹腾。”

    “杀的也破胆了,这个时候停下恰当好处,至少让他们消停不少时日,关键看选用谁坐镇蜀川。”

    “哦,那先生看是谁?”李易敏锐地捕捉到亮点,叶知秋算说到点子上了,那些反抗势力元气大伤,短期内根本无法再动,利用时间差出征,只要选择能够信任又有能力的人,应该可以镇压后方,心有了人选却要看看叶知秋。

    叶知秋看了眼李易,无奈地道:“学士早就有了人选。”

    李易摆了摆手,正色道:“李慕白可以总领庶务。”

    “关键,还要能够镇压全局人物。”叶知秋很不满李易的藏私,隐隐地瞪了眼这厮。

    李易再看叶知秋,正色道:“先生运筹帷幄,可否?”

    “我不过是谋士之才,哪有居中坐镇的能耐!”叶知秋眼角深处,抹过些许欣慰,李易要是采纳他的意见,就必然长期领军在外,蜀川将会是他身家所在,必须要慎之又慎,能够想到他说明信任。

    “先生不用过谦,你可是镇守蜀川最佳人选。”李易摆了摆手笑道,叶知秋实际是最佳的谋士,发挥最大作用是随军,只是他崛起的太快了,手下可用人才太少,年轻新生代还未成长起来,为了稳妥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学士,我看还是以李子圭总领庶务妥当。”叶知秋说出了人选,其实他也很明白李易的心思。

    李易沉吟良久,正色道:“难道先生还不放心?”

    “人心无止尽,对谁能全然放心?”叶知秋玩味地看了眼李易,话语中充满了异样味道。

    李易有些心虚地捏了捏鼻子,他内心深处未尝不对叶知秋忌惮,只是表现的敬重和随意,这话让他觉得心虚。好在他的心很大,转瞬间调整了状态,淡淡地道:“看来先生和我认人相同,粮草稳定事关大局,断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不错,只要有牵制李子圭之人,蜀川大局就不用担忧。”叶知秋心态放的很正,至少没有把尴尬话题延伸。

    “武官方面不用担忧,关键这个人选。。。。。。”李易含而不发,心里咯噔一下,只是脸色有些不自然。

    “呵呵,这就要看学士的本事了。”叶知秋捕捉到李易的尴尬,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先生,有何好笑?”李易老脸挂不住了,有几分搵怒地瞪了眼叶知秋。

    “学士,趁着男儿征战之前,成就好事便是!也是蜀川生民之福。”叶知秋风淡云轻地说道。

    李易有些心虚,尴尬地道:“这又从何说起,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有何人选没有牵连。”

    “学士太不诚实了!”

第680章 谋划东征() 
    叶知秋不问李易所想,呵呵地笑道:“学士年近而立,尚无婚配,实在难服人心,既然和南家小娘子还有宫道长。。。。。嗯,咳咳,这件事也该解决了。”

    又是老城长谈,李易脸色显得尴尬,任谁被好几次催促都会难为情,好在他历经风波,心理素质过硬,低声道:“不可乱说,此事还要从长计议,可不能轻易传出去。”

    叶知秋翻个白眼,不就是纳个妇人嘛!如今借着镇压叛乱的机会,根本就不用看士人的颜色,大好机会岂能放过,奚落地道:“学士营救宫道长,早就传的满城皆知,我刚刚回来秦风这小厮就把你卖了。”

    李易嘴角歪了歪,暗骂了句秦风多嘴,其实也能理解就算不说,叶知秋也能打听得到,营救宫素素实在太吸引人眼球了,连南玥也赶了过来,别人不知道那才是怪事,当下也没计较地道:“迎娶她们和谋划并不相合。”

    “学士领方国,事无私事,最重要是南尚言睿智,手中有忠孝军掌控,足以控制成都府局面。”叶知秋考虑任何问题,从首先从大局入手,怎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政治利益。

    李易冷静下来,细细品味叶知秋之言,看来他们对南玥的认识是相同的,南玥是可以担负重任的女子。这个时代可不是明清,女子的地位依然很高,上层皇太后临朝也是正常,就别说贵族女子掌握相当资源了,南玥完全可以坐镇蜀川,甚至能够参与到他们决策力,也能让士大夫所容忍。

    不过,叶知秋为何热衷于改朝换代?没有子嗣,没有家财,图什么?

    “先生年逾不惑,也该娶上一房夫人了。”他委婉地试探,当然也是好意。

    叶知秋神色有些愕然,李易看在眼中,颇有戏谑心思,难道抓到叶知秋的短处,轻易放过岂不可惜,又道:“我看蜀川名门闺秀不少,先生又是蜀川大贤,选哪个日子看看,为先生择一佳偶,也算是段佳话。”

    叶知秋难得翻个白眼,没了气定神闲地表情,尴尬地道:“我乃老朽,学士举动干系全局,断不可戏言。”

    李易笑的很开心,果然被抓到了小辫子,当下温声道:“先生是老宿。”

    “学士,为蜀川大计,当速速迎娶南娘子。”叶知秋不愿再旁枝末节上多话。

    李易也适可而止,话说太多反倒是不美。正色道:“两情相悦怎可牵扯公务?”

    “天子无私事,领方国者亦无私事。”叶知秋正色道。

    李易怔了怔,沉吟片刻,默默颔首,既然叶知秋看好南玥,他也有出兵的野心,那就顺水推舟得了,横竖自家年纪不小了,也该有个家了!

    外有李慕白坐镇,内有南玥的掌控,再加上许杰等兄弟的掌兵,短期内后方不足为虑。

    “明日,我就去提亲,学士看怎样?”叶知秋直接来了重磅炸弹。

    李易目瞪口呆地看着叶知秋,惊讶地道:“先生亲自去?”你总不能去找南玥和宫素素,那夜太不像话了。

    “哦,他们没有长辈,看来只能找大娘子。”叶知秋也是百密一疏,却立即想到了许妙娘,拍了拍额头自顾笑了。

    李易点了点头,迎娶南玥和宫素素两位娘子,决不能草率行事,既然他们没有了长辈,许妙娘倒是不错的选择。

    “这场大婚正好掩饰学士企图,再加上前段时间的调迁,必然能给朝廷诸公最大的错觉,学士把握最强先机。”叶知秋信誓旦旦地道。

    李易心里不想婚姻牵连谋划,却又是无可奈何,方国事无私事,利用对蒙古军行动的调兵,还有他的婚姻相结合的迷雾单,的确能够起到最大迷惑作用。

    叶知秋见李易沉吟不语,以为对方犹豫不决,劝慰道:“自古英雄不拘小节,学士要当机立断。”

    李易点了点头,轻声道:“那就烦劳先生了!”

    “小事,学士等好消息就是。”叶知秋见李易顺利答应,心情是相当的不错,轻松地说道:“如此,后方可保无忧,就看前方的征战了!”

    “嗯,先生打算调用多少力量?”李易知道他们商议是大纲,却要在召集众人决断前,必须要和叶知秋达成一致。

    “有多少用多少,绝不能低于十万大军!”叶知秋神情颇为凝重,现在谈到了关键阶段,自然不能草率言论。

    在他看来此战征伐荆湖南北路,甚至有可能深入淮南西路,几万人征战的可能性是笑话,十万人倒是勉强

    李易歪歪嘴不以为然,十万大军不算少,能够供应这些人征战,后方的民夫绝对有几十万,蜀川的人力物力还能支撑,只是要针对进攻临安的话,还是无以为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要打,否则他江北困死在蜀川这方天地,眼睁睁看着别人不断削弱他。

    如今最强悍的机动力量背嵬军主力正在北方,羽林军也有任务执行,除了必须留下的可信任部队,能够抽调的战兵并不多。神机军必然要抽调,可以动用四千人,宣武、宣毅两军可以全军出征,羽林军可以抽调千人,云骑军最多能够调动两千,其它部队只能在各大统制司调动。

    “人力不足啊!”他摇了摇头很为难,不要看蜀川号称接近二十万大军,能够抽调兵马实在不多。

    叶知秋何尝不明白其中道理,无论是居中的威慑力量,还是北方战事的兵马,都需要大量的将士和资源,所幸他们早就有了准备,大量战备物质集结在夔州路沿江。

    “学士,制置使司直属兵马,可以调用两万人,夔州、阆州都统制司兵马也可用,南平方面大可抽调番军。。。。。”叶知秋心里显然有了计较,说是来那是如数家珍。

    李易揉了揉太阳穴,疲倦地道:“蜀川近千万人口,兵员倒是不用担心匮乏,只是精兵不能白白消耗,还要有个计较才行。”四川五路经过战乱,剩下的也有近千万的人口,精壮劳力绝对在二三百万,可以说人力资源并不匮乏。

第681章 可恶() 
    关键是打仗并不在人多,有时候上万精兵就能纵横天下,当年女真人不满十万,也能把大宋百万禁军打的满地找牙。他的精兵也有数万人之众,却要用在北方战场部分,还要有人镇压各处要害,能够征战的不过两三万人,这就决定了不可能浪费有限的资源。

    “学士要起的太高了,好在我们占据上游,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好在荆湖、江南各地依旧饥荒,大好的机会啊!”叶知秋是信心满满的。

    李易歪歪嘴也没说什么,既然资源有限底蕴浅薄,只能依靠现有力量相搏,心中浮现出某朝某个经典战例,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他还是有很大机会的,当下谨慎地道:“还要仔细议论才行。”

    却说,孟璟的败绩,直接导致赵昀大发雷霆,余天赐授资政殿学士,浙东安抚使兼知绍兴府,乔行简在第十八封乞颌骨奏请后,也彻底的离开决策核心,算是告老还乡了。

    史嵩之和孟珙二人,被召入行在应对,历史步伐被改变,或者说是提前了。

    垂拱殿

    史嵩之心情颇为激动,孟珙上任京湖,他总算功德圆满,乔行简的离去,朝廷最有威望者,舍他与谁?他入朝拜相的志向,总算得以实现。

    他能取得今日成就,并非靠他的伯父史弥远的提拔,相反因史弥远的专权,他还经常遭到非议。此番,完全是他凭真本事,稳固大宋中线和东线,战略也与赵昀不谋而合,进入都堂已成必然。

    “李易猖狂至极,竟然越境进攻归州,是可忍孰不可忍,二位卿家有何良策?”赵昀心下恼怒不已,他无法在忍受李易的强大。

    史嵩之与孟珙二人,几乎同时感叹,赵昀太冲动了,以至于把李易逼上对抗的道路。当时,若在临安对李易优容有加,何至于此,但他们只能在心里想想,断不能说出来。

    史嵩之心里并不认可,嘴上不得不说道:“陛下,李易在蜀川势力已成,短期内难以撼动,当谋长远。”

    赵昀对史嵩之的才能还是认可的,但他无法忍受,口气生硬地道:“李易以敢于朝廷对抗,难道还要坐视他壮大?”

    史嵩之轻轻叹了口气,他何尝愿意李易壮大,这等于上游掌控别人手中,生死全不在己手。

    孟珙见史嵩之为难,急忙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否。”他作为史嵩之一手提拔的大将,有着知遇之恩,决不愿看到史嵩之尚未登上相位,便被赵昀不喜。

    史嵩之又岂能不知孟珙心事,他虽眼里容不得沙子,但对自己人还是很贴心的,又岂能让孟珙独支,心下酝酿好的办法,至少让赵昀满意。

    “陛下,李易看是气势汹汹,实则以坐在火盆上,其却尚不自知。”

    “这又如何说?”赵昀总算来了些许兴趣,实在是没有办法拿下李易。

    孟珙心下暗自侥幸,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李易靠着虏人力量得到成都府和潼川府路,又夺取利州二路,势力发展可谓迅猛,麾下将校如云。”

    “但是,他以区区数年猛烈发展,全无底蕴,又公然占据夔州路,虽表面恭敬朝廷,但天下士人心知肚明,国朝养士数百年,天下士人归心,李易又岂能得到蜀川士人支持,没有士人支持,他不过是无根浮萍,迟早疲于奔命。陛下只要耐心等待数年,利用李易与虏人争斗,慢慢收拢蜀川人心,坐收渔人之利即可。”

    不能不说,孟珙说的有道理,他看到李易当前的困境,更看到朝廷策略的失误,屯兵夔门,只能让蜀川各种势力暂时联合,共同应付外部危机,毕竟蒙古人的残暴,令蜀川士庶胆寒,大多数人还是会采取,依附李易抗击蒙古人。

    如此,只能让李易一步步收拢人心,逐渐加固对四川五路的统治。若朝廷罢兵,采取怀柔政策,暗中拉拢士人,不仅彰显朝廷优容,更能借刀杀人,让李易与蒙古人拼命,朝廷慢慢对蜀川渗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赵昀看了眼史嵩之,并不置可否,他知道枢密院密谋在蜀川兵变,却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也没有必要给对方说。

    史嵩之作为从底层一步步上来的官僚,并非一般官僚子弟可比,把他说成军国柱石也未尝不可。短暂的考虑后,认为孟珙的策略得当,至少是朝廷目前能采取最佳策略,当即道:“陛下,此策身为得当,驱虎吞狼,陛下坐观,待其力竭,一举可下。”

    赵昀虽有些不甘心,但李易展现强悍的实力,也让他心有忌惮,连他认为最有能力的史嵩之、孟珙也如此,看来不妥协是不行了。正要说话间,心念闪动间玩味地道:“不是还有忠孝军吗?”

    孟珙双眼亮堂,却又有几分犹豫地道:“上官昭态度暧昧,恐怕难以拉拢过来。”

    “养不熟的狼崽子。”赵昀恨恨地吞了口气,想想朝廷几次派人前去联络,上官昭态度极为恭敬,到了办事的时候却推诿扯皮,近来还听到对方到了成都府,显然并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又或许持兵自重漫天要价,这种人当真是可恶至极。

    “陛下,不怕上官昭待价而沽,他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史嵩之对上官昭很不感冒,认为这厮三心二意,并不足以笼络,收复蜀川还需要靠朝廷的耐心。

    当然,他在潜意识中还把李易当成吴家兄弟,认为朝廷必须要徐徐图之,把蜀川当成抗击蒙古人的屏障,自然会慢慢地收复过来。当年,吴家兄弟也是相当强势,掌握六大将最雄厚的力量,连岳飞也望尘莫及,还不是最终要靠着朝廷才能维持统治,关乎这点他半点也不担心。

    正说着话,董宋臣轻轻疾步来到赵昀身边,低声道:“官家,四川那边来了消息。”说着话,把奏章递上上去。

    赵昀不经意打开了奏章,待看了几行脸色阴沉下来,忽然啪地把奏章扔在桌上,厉声道:“可恶、当真可恶。”

    a

第682章 朝廷的失策() 
    史嵩之看了奏章,脸色也是非常难看,沉声道:“陛下,这是何人主持,竟然敢欺瞒陛下侥幸军功,当斩。”

    赵昀眉头微蹙,此事是游似建议并主导,他也是非常的赞同,由枢密院四川房主持,却没想到被史嵩之断言侥幸,不免惊讶地道:“卿家为何如此说?”

    “李易是根基浅薄,却是刚刚兴起不久,正是锐意进取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