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川经不起折腾了,还望宣抚能够体谅。”李易口风咬的相当紧,半分也不让步,他绝不希望孟珙还有抵抗能力,当然还牵扯到别的策划。
“好了,让我进入军中劝说,保证老三出来弃兵。”孟珙直刀无法让李易退让,只能退而求其次。
“不行。”李易回答的更加干脆,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就在孟珙即将勃然大怒时,南玥却说道:“宣抚,还是由你修书一封,请孟太尉率军归寨。”
孟珙默然,其实他知道的时候也有此打算,却依然没有放弃某些打算,只要能够回归到军中,就有了和李易谈判条件,看看对方坚决毫无商量的态度,看来是不可能成行了。
李易通过孟珙的稍加犹豫,依然看出对方似乎仍不甘心,看来自己的坚持很正确,任何时候都要把危险扼杀在源头,绝不给对方有可趁的机会,当下笑道:“娘子说的不错,既然他们拒不弃兵归寨,那就请宣抚休书劝解。”
“休书,岂能有直接传令妥当。”孟珙依旧没有私心,做最终的争取,希望李易能够答应。
李易用看白痴的目光瞥着孟珙,连南玥也拍了拍额头,忍不住转过身去不愿去看。
“老三生性多疑,恐怕文书不能让他就范。”孟珙看着李易的不屑还有南玥的不堪,老脸的确是红了,他真的没有如此厚颜无耻,可能真的没有办法,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
“呵呵,宣抚说的也不错。”李易笑眯眯地道。
孟珙暗自惊喜,没想到不抱希望的努力,竟然得到李易的认可,不由地喜道:“我这就前去,不然让老三卸甲。”
“宣抚且慢。”李易制止住转身要走的孟珙,在对方疑惑的目光中,慢悠悠地说道:“宣抚出面也是正当,不过却不是孤身入军阵,别的办法还是有的。”
孟珙心头腾起阵阵怒火,感情李易耍着他玩,放在平时他绝不会利令智昏,更不会认为对方能放过他,只是由于关切太深,上万人的生死前途说牵挂,让他暂时丧失了冷静判断,才导致惊天的羞辱。
南玥实在看不下去了,不悦地瞥了眼李易,轻声道:“官人,就算在军中让宣抚露面,如何能安抚武卫军人心?”
话说的相当明白,你让孟珙在军中出现,两边都是背嵬军将士,恐怕别人会认定为挟持。
李易相当的无奈,苦笑道:“宣抚用兵犀利啊!”
这话相当于挑明白了,我就是担心你耍蛾子,停在孟珙耳中相当的扎心,怒视李易高声道:“制阃过讲了,不过是将士用命,朝廷大策妥当。”
“嗯,朝廷方略的确妥当啊!”李易干干地笑了,从雄州到淮水、大散关,再到今天的大安、大江,大宋朝廷疆土日蔽,还谈哪门子大策妥当,简直是不可理喻。
孟珙老脸透红,有感李易对朝廷的成见颇深,恐怕难以有所改变,厉声道:“武卫军是朝廷御赐的军号,更是京湖百战雄狮,难道制阃真要赶尽杀绝?”
这话相当于不再妥协的抗衡,李易自然毫不退让,沉声道:“赶尽杀绝谈不上,只要他们不放下甲仗,就是我的敌人,一切都不要妄谈奢求。”
眼看两人几乎撕破了脸,让南玥感到了为难,李易和孟珙都没有大错,他们站在各自立场上的辩论,体现出朝廷两府诸公的众多矛盾,还有赵官家的某些不能说的隐私。
“看来,制阃是要继续坚持?”孟珙脸色不善地道。
“只要不放下甲仗,那就是蜀川大军的敌人,既然是敌人就不能放过。”李易语气尤为坚定,阴森森地道:“要知道,为了这点破事,蜀川大军丧失了扩大战果的机会。”
“那可是五千战士,是守卫荆湖的希望。”孟珙几乎在怒吼。
“这里是蜀川,我们面临二十万虏人主力压迫。”李易不紧不慢地说道。
“看来,真要斩尽杀绝。”孟珙的目光逐渐凌厉,秀忠的双全紧攥,寻找一击必杀的机会。
李易瞥了眼蓄势待发的孟珙,颇为轻蔑地笑道:“那就看宣抚怎样选择了!”
(本章完)
第622章 纵观全局()
蒙古人精心策划的南征以失败告终,先不说中路和东路平到了硬茬,几次进攻都劳而无功,师老于坚城之下,最终不得不灰头土脸地退回去,好在也不算是战术失败。
进攻蜀川的二十万大军,却被蜀川大军连败几次,被打的灰头土脸损兵折将,连最后的遮羞布也被扯下来。
先是被数千骑纵横后方,甚至兵抵天都山耀武扬威,大安之战出动十万人,也是全军败退不得安生,沔州之战那是精锐云集,汇集接近三万本族的甲兵,可以说是以逸待劳的主场,最终还是功败垂成,各部被人家打的狼狈不堪,丢失甲仗战马无计其数,被塔海哀叹从未有此惨败,丢尽了蒙古人的颜面。
这才不算完,就算李易的大军暂时无法扩大战果,那不是还有陈敏、吴天佑、成轩、尹宗正等人。宋军各路兵马齐出,在凤州、成州、阶州各地打击蒙古军败兵,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那些逃出来的本族精锐频频被袭杀。
尤其是陈敏表现相当的机敏,他以黄桂、苍进两部兵马,在天水军西汉水伏击蒙古军撤退兵马,两山相交的截杀让人无法忍受,迫使按竺迩放弃大部分辎重,轻兵打通小道逃跑。
陈敏并没有满足劫掠辎重人口,而是分兵二十队沿山麓追杀,险些把按竺迩生擒,光是斩首就达四千余级,让蒙古人流尽了鲜血。
梅殷在黄牛堡也表现出坚韧的顽强,完全不是平素娘娘们们被吴天佑戏耍的软弱,以两千将士死守二十七天,斩杀攻城蒙古军番汉士卒三千余人,最终堵住对方撤退道路,让塔海的主力进退不能,终于等待到了援军。
这场战斗几乎又是场大安之战,被堵住的数万蒙古军就像是绝路上的野狼,也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却被追击而来的宋军死死缠住,最终半数不得不投降,近半人才从小路逃跑,辎重自然不用说了,战马几乎全部丢失。
当时,王柏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要不是武卫军战场上突然发动袭击,扰乱了整个战略部署,拖延了李易主力扩大战果的时间,耽搁了好几天的时间,就算他们尽力补救分兵追击,却也造成后续部队的分批投入,无法形成一击致命的威力,导致蒙古军残部依旧有时间组织防御。
不过,整个战争以大宋行朝胜利告终,蜀川取得的战果最大,其他各处都是蒙古军无奈的主动撤退,蜀川则是经过几场大战重创对方,然后以战前投下的看是闲棋,形成了对蒙古军败兵的绝杀,出征军人加上那可儿等等二十万,逃回来的仅有四万余人,战马几乎全部丧失,甲仗自然不用说了。
经过粗略的计算,李易就获得战马六万匹,骡马牛羊无计,俘获了蒙古军近五万人,竟然还有三四千蒙古族人,这都是精壮的劳力啊!
窝阔台大为惊怒,甚至当众昏晕过去,自端平二年南征以来,本次出兵准备最以充足,东、中两个方向只有二十万人,可以说是牵制性进攻,不然孟珙也不可能在利州投入接近两万精锐。在一个方向上集中举国之力,动用兵力最多,却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
更让他气愤的是,出征蒙古人三万,探马赤军五万,回来仅有两万人左右,惨败到了如此地步,本族精锐正进行西征,短期内再也无力南征,甚至稳固河南河北地都很勉强。
李易却充分利用大好时机,不仅把北方战线推进到关外五州,发动军民依托山地,还用计拿下了整个夔州路。
这里就不得不说当时孟珙的屈服,在李易的坚持下他不得不在军阵前安抚诸军,让孟璋也无可奈何。
这厮倒是不想屈服,认为孟珙是被刀斧胁迫不得已而为之,想要鼓舞军心做最后的冲锋,最好是营救出孟珙。
可惜,经过一日夜的折腾,军人们在潮湿的地面露宿,紧张的战备浑身衣物湿透,让很多人都生了病,人心逐渐地散了,根本就指挥不动下层的士卒,哪怕你再精锐的壮士,被折腾的筋疲力竭也勉强不得。
内有散乱恐慌,外有重兵威慑,在坚持下去恐怕就是屠杀,因为李易已经说得明白,只要不放下甲仗就继续围困,知道饿死为止,孟璋不得不接受了屈辱,全军卸下甲仗归寨。
整个武卫军被解除武装,李易也没有亏待克扣这些人,该有的军粮还是少不了的,连孟珙的人身自由也没有限制。
当然,李易并没有回到成@都府,而是待在大安军休整兵马,整个后方交给了李慕白他们这些文官,到还算是悠闲。
袭击夔州路说白了就是借势,并没有出兵去攻打,而是利用孟珙的武卫军,以最快的速度夺取几处重要节点,再以大军压境突然夺取万州和夔州,迫使全路无力抵抗。
说起来也是挺可笑的,孟珙被迫答应武卫军退出蜀川,却不知道李易暗中的谋划,按照计划兵分三路进入夔州路,然后再指定地点由蜀川大军还给甲仗。
孟珙也没有怀疑其它,李易的做法是很羞辱人,要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却能发觉绝对是妙笔,先不说其它的某些原因,就是彻底解决可能的威胁时,又能不和朝廷立即翻脸,还是没有揭开那层遮羞布。
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掀起如此大的风浪,羽林军、背嵬军、宣武军和阆州都统制司、成@都都统制司兵马两万余人,竟然利用伴随遣返武卫军的机会,迅速拿下了夔州路要地,蜀川大将王柏和叶开两人,敢率百余骑直接进入开州治城开江县城,擒拿一众文武官吏,迫使守军三千余人顺利放下兵刃,为打通南下万州道路奠定基础。
叶开是相当的凶悍,以前锋二十七骑破门而入,在州衙下马不战,驱散上百士卒,大步擒拿知州文显臣。
当然,拿下沿途要地是必须的,按照李易的计划,首要目标是夔州,只要拿下夔州,整个夔州路就如探囊取物。
(本章完)
第623章 感情()
夺取夔州治城奉节更是非常可笑,六千人乘船抵达,运来了大批的甲仗器械,说是武卫军先行抵达的辎重。
奉节可是屯驻五千人的大镇,那是由孟珙兄长荆湖北路安抚使孟璟所部驻扎,有武卫军两千人,其它都是夔州路军人,他们的力量也是相当的强悍。
更让人无奈的是,就在瞿塘关还有孟瑛率三千武卫军驻扎,他们虽是来自京湖的将校,却驻扎在夔州路为后援,原本打算万一蜀川战败,可以迅速接纳败兵,又不至于被蒙古军趁虚而入,现在却成为李易拿下夔州路的障碍。
李易并没有亲自进入夔州路,而是派遣王柏率军护送孟珙,自己坐镇南郑县遥控节制,能不能拿下奉节和瞿塘关两处,是占据整个蜀川的关键所在。
宫素素自然如愿见到了李易,几天来倒是陪伴身边,显得颇为亲近,整个人的容光也焕发了许多。
“师兄,宣抚也走了,虏人都退去那么久了,你也该歇息片刻。”宫素素碍于李易连日操劳,不是在节堂商议军务,就是在书房研究山川地形图,不免地心中痛惜。
李易和善地笑了,自从战后宫素素来往多了,却并不了解时下紧张局势,不明白他要把利益最大化,北夺关外五州,形成对蒙古人的攻势防御,还要东下夔州路占据地利。
当然,有些事情也不想让宫素素知道,不想让她卷入是是非非,当下温声说道:“无妨,大战之后那么多的事情,过段时间就好了。”
“哼,你还要瞒我,竟然护送宣抚东归。”宫素素剜了眼李易,姿态的万千的娇羞,几天的时常相伴,她那颗心早就放在李易身上,除了依旧是谨守男女之规,爱慕之情不加掩饰,完全是郎情妾意。
李易听了前半句心里咯噔,下面就释然了,笑眯眯地道:“护送也是应当,不能让人说我不懂礼数。”心里却不以为然,要是宫素素明白其中道理,估计会吓的俏脸惨白。
“师兄何时能回成@都?”宫素素试探性地问道。
“还要不少时日,前方太艰苦了,还是先送师妹回去。”李易深深看了眼宫素素,对方心思他又岂能不明白。
“小妹岂是吃不了苦的人。”宫素素芳心慌乱,恐怕李易认为她不惯艰苦条件,急忙出言解释。
“我又没说师妹别的,只是觉得还不能短时间回归,有件事情情师妹代劳。”李易温和地看着宫素素。
有感那炙热的目光,宫素素感到脸蛋阵阵发热,不由地垂下嗪首,轻声道:“小妹何能能为师兄代劳。”
“左思右想,除了师妹真无人能。”李易很诚恳地道。
“哦,师兄说说看,要是。。。。嗯,只要小妹能做的的,自然不会推辞。”宫素素忽然想到了李易会要她,既期待又害怕,既想要同意又欲言又止。
李易当然不知道宫素素想歪了,他谨慎地组织了语言,轻声道:“我家还有寡嫂和两个侄儿,哎,他们也是跟着我收了很多苦难。。。。至今还要孤单地在成@都。”
“真不知大娘子命苦,从乱军中逃出来,本应安享富贵,却又做了人质,受惊了苦楚。”随着李易的一一道来,宫素素的星眸早已经湿润透了,为许妙娘的苦难伤感不已,秀帕湿透了,脆弱的同情心泛滥。
李易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温声说道:“我却暂时不能回去,想来你却是温柔可人,我家嫂嫂必然会喜欢,可否为我捎回一封家书,在为我几年来行径解释一二。”
“哦,小妹,行吗?”宫素素脸热的发烫,李易让他了解了家事,又请托她去陪自家嫂嫂,隐喻地承认接纳了她,虽说心里万分欣喜,却又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毕竟是去见许妙娘,真是羞死人了。
“自然可以,相信嫂嫂会喜欢师妹的。”李易说着话有点不放心,又道:“再说,成@都府宫观不少,师妹也可以学习道藏,我家嫂嫂也是知书达理的女子。”
宫素素放心乱跳,几乎要不能自矜,听着李易似乎心虚的话,却明白都是想让她去陪伴许妙娘,用心是相当良苦的,要是能够得到他世间三个亲人的认可,自然会水到渠成。
“师妹可愿意帮我的忙?”李易静静地看着宫素素。
“边地艰苦,师兄该怎么办?”这些日子来,宫素素自然是亲自照料李易起居,还做的一手好饭菜,自然比那些粗枝大叶的卫士强上百倍,引的文风、秦风等人偷笑,大家私下纷纷传言,看来自家学士妇人是有着落了。
李易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不在乎地道:“这点还算是苦楚?当时数千将士出征真是风餐露宿,连吃饭都得在马背上,相对而言南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他说的真是实话,军旅艰难超出宫素素的想象,当时率马军北上转战千里,条件当真是艰苦异常,要不是携带大量的药材熬制汤药,要不是还有许多的好茶,恐怕病死的要比战死的多,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宫素素悠悠地看着李易,轻轻叹息道:“临安烟花景色,怎能知道边塞,苦了师兄!”
“这里还算边塞?”李易眉头微挑,洒笑道:“相比北方长墙厉风,还有那西垂千里黄沙,蜀川真是风景秀丽。”
“师兄就别打趣了!”宫素素正心疼的不已,却被李易给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