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蒙古军高层还是出现变化,他的家人不可避免的要被留为人质,自己做了那么多,难道真的没有用?
“南朝屡战屡败,蜀川主力早就灰飞烟灭,剩下些许兵马不过苟延残喘,怎能对我形成威胁?”李易很不悦地道,至少把不满转移到对他的轻视上。
“呵呵,这个,万户长就不知道了,自从阔出大王病故,京湖一线的大军在江陵陷入困顿,塔察儿都元帅恐怕再也无法建功,早就开始退入洛阳各地,南朝重新入蜀是迟早的事情,万户长还是早作策划的好,不要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李易作为汉军万户长,不是蒙古军最高层,对整个战场并不了解,他只能对大势结合记忆进行判断。
道尔达答刺罕作为蒙古族本部千户长,又是阔端的亲信大将,自然对形势颇为了解。
阔出和塔察儿率十余万人南下,连破襄阳、随州、郢州及荆门军、枣阳军、德安府,由于蒙古军攻势太猛烈了,战斗力又相当的强悍,京湖防线完全的崩溃了。
就在蜀川沦陷时,塔察儿率部猛攻蕲州,宋将孟珙救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想当年围攻蔡州时,两人结成了安达,此时却要做生死搏斗,颇有点各为其主的沧桑感。
好在阔出染上瘟疫,塔察儿对孟珙颇为忌惮,几次交锋也就撤围而去,兵临江陵治城。
孟珙自然不能让蒙古人肆意妄为,江陵府抵近大江,要是失守将会造成荆湖的彻底崩溃,他立即封锁江面。
白天不断变换旗帜和衣衫颜色,晚上就虚张火把,沿江排开数十里的阵势,摆出一副大军来援的样子。
塔察儿不知虚实,认为孟珙得到了援军,认为这厮可是行军打仗的高手,不能等闲视之,蒙古军又被宋军折腾的要命,要打吧!不可能去大江上战斗,整天还要防备宋军袭击,搞的是疲惫到了极点。
此时,阔出又病发身亡,蒙古军上下惊恐万分,部分汉军部队竟然公然哗变,被孟珙抓住机会袭击,蒙古军连被破了二十四寨,渡江器具全部被焚毁,死伤颇为惨重,最终掳掠的两万余生民也被宋军解救出来,不得不无奈北撤。
当然,塔察儿对孟珙的畏首畏尾,也是宋军获胜的重要原因。
这就是目前的局势,蒙古军高层判断随着塔察儿大军撤退,宋军主力必然对四川展开反攻。
李易脸色很不好看,沉声道:“此事,我知道了。”
“那就好,话以带到,告辞。”
送走了脸色诡异的道尔达答刺罕,李易回望没有作声的叶知秋,沉声道:“这是在逼我。”
“打算怎么办?”叶知秋有些懒散地道。
“又能怎样?,我都退让那么多步,没想到他们还是不放心。”李易心中很不痛快,他的总体力量不如阔端,根本就无法做出死战态势,在附近也只有数千人可以调动,除非能发动成@都府内外市民和蒙古军战斗。
更何况,他隐忍了那么久,为了家人让蜀川再次沦陷战火,打一场必输的战斗,值得吗?
“那就看你怎么想了。”叶知秋瞥了眼李易,淡淡地道:“玉石俱焚还是继续忍让。”
(本章完)
第379章 看谁横()
李易翻个白眼,气吞吞地坐下端起茶一饮而尽,这个还用说嘛!恨恨地道:“欺人太甚,我自回归冷落家人,就是为了避免落为人质,没想到他们还是不放过,当真可恨。”
“他们有实力说话,这就是现实,我们要有实力也不会如此,实力决定话语权,这也是你曾经说过的。”叶知秋不以为意地道。
李易默然不语,承认叶知秋之言有道理,却又很不甘心,狠狠下把手中杯子重重摔在地上,随着清脆的碎裂声,他再次霍地站起身来,厉声道:“我也未尝没有胜算。”
“就靠叶开的那点人马,够不够用?”叶知秋很不屑地道,甚至目光有些鄙夷。
附近驻扎的蒙古军三四万人,李易的部队明面上两千余人,就算把隐藏部队加起来,也不过四千余人,压根无法和人家相抗衡,再说阔端能够强硬留人质,岂能没有准备?到时候不用太多的人们,只需要几千马军就足够了。
“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大不了退到潼川府路再战。”李易按耐不住胸中怒火,不断发泄这怨恨。
“岂不是白费了心血?”叶知秋诧异地看向李易,其实他也明白不过是泄火,并没有当成真话。
“我岂能让家人为质?”李易知道叶知秋作怪,显然非常不看好和蒙古人撕破脸皮。
“既然行舟半渡,只能坚持下去。”叶知秋稍加沉吟,又说道:“或许,强硬回应并非坏事。”
“哦,这话有怎样说?”李易心念微动,抬首看向叶知秋想要寻找答案。
“上次婉言拒绝,他们并没有说法,此番为何让贵酋前来,要知道他们完全可以不为所动,只要让人就范便可。”叶知秋若有所思地道。
“哦,先生的意思是。。。。。。”李易心里有些活泛开了,有了叶知秋的提醒,他似乎觉得阔端另有深意,蒙古人的强势压根不需要客气,而是时下汉人世候早就绝了质子。
“逼迫不太可能,毕竟他们还要人出力,只能是再次试探,强硬就范最为妥当。”叶知秋盘算良久,终究是有定论,有些事结局是注定的,过程却要看你怎样做。
李易咂咂嘴没有言语,沉默思索了半响,自言自语道:“强硬就范,何为强硬就范?”
“这就看怎样去做了,强一点恐怕覆亡,弱一点任人欺凌。”叶知秋说完就起身离开,反正话说明白了,剩下的事情就看李易怎样去做了。
李易满满地坐下身子,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道尔达答刺罕回到阔端的营地,把见面详情说了遍,恰好郝和尚拔都陪同万户长八都鲁在场。
“就是个汉军万户长,大王何必那么谨慎,大不了解除武装,把他的万户队分给我就是,呵呵。”八都鲁大大咧咧地笑道,炮灰部队是多多益善,他是来者不拒。
阔端瞥了眼八都鲁,没好气地道:“李易是最合适的人选,你就不要打他主意了。”
八都鲁撇撇嘴,不以为然地道:“不过是汉将,用我族大将不也能镇守?”
阔端索性不理会这厮,转首对郝和尚拔都说道:“李易是汉将,你应该深有体会。”
郝和尚拔都点了点头,低声道:“大王,如今大汗不再留世候质子,我看李易也是走投无路,要是强行用家眷为质,恐怕会让他心生芥蒂。”
“心生芥蒂又能怎样,难道他敢反叛不成?”道尔达答刺罕很不满郝和尚拔都的谨慎,他不认为李易敢反叛。
“他要敢反叛正好,我正好手痒。”八都鲁得意地大笑。
没有人怀疑八都鲁会说大话,作为阔端、塔海所部四位本族万户长,这厮掌握最精锐的马军,还有两个汉军万户长,绝对有消灭李易的能量。
“好了,大军就要北上,这里属于外围地带,要承受南朝的反攻,你们也都知道的阔出病故,塔察儿万户长征战不利,南朝腾出手来必然西进。”
在场都是蒙古族的贵酋,自然知道内幕消息,阔端本认为蜀川的绝地,守御不出二世,也就决定屠杀殆尽,就算李易改变了决定,也不能转变蒙古人不愿经营的意向,这里是和南朝作战的战场,也是为蒙古贵酋盘剥财富的好地方。
这就说明必须有人镇守才行,李易成为承受宋军反扑最佳人选,两个蒙古军万户长南北设置,除了监视就是捡便宜。
“成都万户规模太大。。。。。”八都鲁说着话,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似乎太大这个词用的很不妥当。
道尔达答刺罕忍不住翻个白眼,他是不太看好李易,应该说对汉人世候不感兴趣,却不代表他认可八都鲁。这厮是勇冠三军不假,却是个极度自私的人,对于人力和财富的掠夺是极其凶悍的,其军管辖偏军、那可儿也有数万,四处掳掠妇人不下万人,军中名声极其不好,至少贪婪名义跑不掉。
郝和尚拔都也有脸红,整个八都鲁万户队也就是他的部队军纪尚可,急忙道:“大王,自从大汗继承汗位,汉人世候质子名存实亡,留李易家眷恐怕不妥,反倒是让他心怀不满,不利于灭南朝反扑。”
“那也不能迁就汉将,历来战事还是我本族来取胜。”八都鲁不满地瞪了眼郝和尚拔都,这厮是他属下千户长,却深得不少贵酋的赏识,连他也不得不礼让三分。
郝和尚拔都并不理会八都鲁,目光转向阔端道:“李易镇守两路职责重大,断不能有丝毫大意,我看大王是要再试探他,以辨明其心意。”
阔端很赞赏郝和尚拔都的睿智,却没有当场承认,淡淡地道:“你看如何?”
“他要是轻松放弃,那就是反复小人,大王应该立即拿下。”郝和尚拔都斩钉截铁地道。
“扎刺海,给我进来。”阔端稍加沉吟,高声吆喝声。
“大王。”扎刺海快不进入大帐,作为箭筒士的他曾经跟随李易,随着人家的卫士陆续抵达,他的任务也结束了,自然要回到原来的岗位。
“去催促李易,让他送家眷北上。”阔端脸色瞬间变得狠辣。
(本章完)
第380章 揍架了()
南门外石徇街,叶开率百余名背嵬军将士策马开来,他是奉命率军入城,却在城门被堵住了。
库勒耀武扬威地站在门口,轻蔑地看着叶开,那副脸色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想过去,从我身上碾过去。
“库勒,给我让开。”叶开脸色极为难看,勒住战马团团打转,马鞭就在手里晃悠,说不得何时就砸过去。
“把我的那可儿放了,我自会让你们进去。”库勒毫不在意叶开的杀气腾腾,不过是个汉将而已,还敢把他怎样。
叶开不屑地冷哼,他在来的时候发现一队人马劫掠,立即展开行动解除其武装,把财帛和数百妇人抢回去,没想到竟然是库勒的部队,他可不惧怕这个纨绔子弟。
“你竟敢冲撞蒙古人,把人乖乖放了,放你一条生路。”库勒见叶开脸色不予,真的是恼怒了,在他看来对方是嗟来之食,从他手上抢好处。还想不想活了。
叶开翻身下马,慢慢地走到库勒身边,沉声道:“你再给我说遍。”
库勒一怔,没想到叶开如此跋扈,直接激起了他的纨绔性子,瞪大眼睛厉声道:“说,揍你。”说着话一拳砸上去。
哪里想到叶开早就有动手准备,一拳直接砸到库勒面门,顿时飚起一阵诡异地血色,那鼻梁子也有点松动了。
库勒被打蒙了,一屁股坐到地上,捂着脸还没有喊出来,又被叶开一脚踢爆,那又是相当的悲惨。
“来人,来人,给我拿下。。。。。”好不容易,库勒在刚爬起来又被扇倒前,总算是喊了出来,声音还挺流畅,好歹是个战将不是。
目瞪口呆的蒙古族士卒,顿时反过味来向叶开扑去。
“给我打。”叶开怒吼再次开打,直接撞飞了两个人。
那群背嵬军将士纷纷下马把蒙古人围起来,双方都没有使用兵刃,那是拳头对拳头的战斗,你一拳我一脚,打的是热火朝天不亦乐乎,让躲在旁边角落的生民目瞪口呆,蒙古军内讧可真不多见,那战斗力果然不是盖的,就算没有刀枪也飘着雪红,那鼻青脸肿的模样委实让人解气。
最终,自然是背嵬军获取胜利,光是打的爬不起来的蒙古人就有四五个。
当李易得知了南门的斗殴,实在是惊讶到了极点,连叶知秋也忍俊不已,笑问战果如何?
“先生,如何是好?”李易见叶知秋笑的放肆,他并不感到有趣,当此非常时期,稍许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收拾后果,他不能有半点大意,何况是军中殴斗,还是针对蒙古人的事情。
“你就去找阔端,两件事一块办了。”叶知秋笑的抹了把泪,转首看向尴尬的叶开,诙谐地道:“你也的同去才行。”
“哦,我去做什么?”叶开愣了愣神,他是杀伐果断勇猛无比,却并非单纯的武夫,当然明白去了阔端那讨不得好。
“你是打了库勒,不去岂不让人坐蜡?”叶知秋笑的干咳两声,总算是止住了笑容。
李易相当的无语,转身瞪着叶开厉声道:“为何如此鲁莽,难道不知别人眼睁着找茬?你倒是高人,自个送上门去。”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叶开颇为光棍地道。
此时,刚刚抵达衙门的许杰,幸灾乐祸地看着叶开,诙谐地道:“老十二,你这厮怎么也被打的皮青脸肿?呵呵。”
这不废话吗?那可是不能动刀枪的混战,猛虎还架不住群狼,他可是蒙古军士卒重点照顾对象,几个人涌过来挨了几记老拳算是平常,这老五刚刚回来就奚落人,端地不为人子,当下没好气地道:“五哥,不行你上去看看,估计只能抱头鼠窜。”
“你这厮好不刁钻,哥哥好心帮你说话,怎么骂我?”许杰指着叶开笑骂,那张脸更加幸灾乐祸。
“好了,五哥刚刚回来,许多事情还等你处理。”李易早就盼着许杰归来,这可是关乎到大军的生存发展。
辎重粮草干系重大,是他想来关心的问题,想当年拱辰军草创的艰难,真是半分钱难倒英雄汉,大军甚至被迫缩编。
如今,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那些军人和家眷张嘴吃饭,除了需要稳定地方恢复生产,最重要的就是辎重的管理,许杰的重要性不断地凸显,建立稳固的辎重保障体系,成为现今立足,甚至将来能否发展的重中之重。
由于前方依旧有战事,他的部队相当部分分散各地驻扎作战,光是粮草甲仗的统筹调配,就让许杰奔波的几乎断了腿,各地的粮仓需要控制清点,各处的甲仗库也要厘清,还要归档度支,为各处兵马提供车马转运,反正是忙的跟狗一样,压根就不能在后方休息。
好在整个局势趋于稳定,前方各部也步入了正轨,许杰才有了喘息的功夫,这不刚刚有了空就来到成都,因为李易要筹划建立大型的军用补给粮仓。
“算了,老十二的破事,我才懒得去管。”许杰摇了摇头很不屑地道。
叶开相当的不服气,正要反唇相讥,却被李易瞪的低下头,无论怎样说都是发生争斗,让他们陷入了被动。
“算了,不用再多说了,老十二随我去见阔端。”
“六哥,老十二惹的祸可不轻。”许杰大吃一惊,叶开揍的可是真正的蒙古贵酋,被阔端拿住了还能有好。
“好,就让阔端无话可说。”叶知秋大为赞赏地道。
许杰瞥了眼叶知秋,暗骂姓叶的这厮不办人事,有那么坑人的嘛!什么叫无话可说,人家半句话就让你先掉脑袋。
“五哥,辎重大事待我回来再说。”李易起身看了眼叶开,玩味地道:“现在就去。”
此时,阔端很郁闷,八都鲁很恼火,库勒竟然跑到宗王营寨那里告状,也就是四獒的子孙,换成任何的百户长都没资格见宗王,这厮还真的来了。
“李易简直是贼胆包天,竟然对我的部下下手,不严惩不足以安抚军心。”八都鲁怒气冲冲地道。
(本章完)
第381章 告状()
阔端厌恶地看了眼鼻青脸肿地库勒,却把目光投向了扎刺海,淡淡地道:“李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