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鳄吻-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波卡急忙坐起来摆脱了他:可我,还没想好呢!

    你不喜欢我?唐小楠问。

    喜欢!柳波卡说:可结婚。。。。。。

    可我们都上床了!

    喜欢就上床么!

    你喜欢谁就可以和他上床吗?

    这有什么呀!柳波卡说:我可以和你上床,但是不一定嫁给你。她重新躺下来:你不愿意用就不用吧,这几天是安全期。她笑道:真嫁给你的话,倒不一定给你生孩子。

    唐小楠惊异,久久地注视着她。。。。。。

    索契,列宁国家安全事务高级学院。

    这是位于黑海沿岸的海滨城市,气候温和、风景秀丽。是著名的度假胜地,绿树掩映的公路一侧,海边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各式风格的别墅建筑和游泳场、体育馆。间谍学院位于城市附近的一个山谷里。

    特工学院的机场上,一架安东诺夫运输机正在隆隆地发动引擎,唐小楠在几个教官的陪同下来到停机坪前。

    总教官伊凡诺夫上校一脸阴沉地坐在那里,他面前的军用折叠桌上放着三样东西:一把匕首、一只指南针、一小袋盐。

    唐小楠来到上校面前敬礼。

    伊凡诺夫说:唐飞,我们将开始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我们将把你空投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一处沙漠里,在秋拉塔姆地区。你的任务是在那里寻找一枚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后失踪的导弹弹头。……为期十天,没有任何支援。你的装备就在这里,三件里任选其一。

    唐小楠问:上校同志,我找到弹头以后,怎样和基地联系?

    那弹头上有一个无线电发射装置,把它打开。飞机和卫星都可以接收到,会有直升机接你回来。上校说完,问道:还可以问两个问题。

    唐小楠犹豫了一下才说:上校同志,我想知道这个训练项目的淘汰率。

    伊凡诺夫冷笑:很低很低。是所有的项目里淘汰率最低的,只有1:20,我们每空投20个人,就有一个人找到那个弹头。

    如果找不到呢?唐小楠问。

    如果找不到的话,伊凡诺夫说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搜索队在10天以后出发,找到的时候可能因为缺水和严重的营养缺乏症而死,另一种是活着回来了,然后滚出学院,让卢比扬卡大街的那些老家伙给你另找一个活儿,可能派你去古巴、去刚果或者越南。

    唐小楠咬咬牙:没有问题了!

    没问题就滚吧!上校傲慢地说:我打赌你到不了中午就会后悔早晨没多吃点东西,多喝点水了!

    他哈哈大笑起来。

    运输机开始滑动,舱门打开,唐小楠抓起食盐袋上了飞机。

    飞机加大了油门,隆隆地起飞滑跑。。。。。。

    安…2运输机狭窄的机舱里,唐小楠打开伞包检查着降落伞,然后重新叠好,机械师在一边帮忙。

    你是新来的吧?机械师问:你选择的什么装备?

    唐小楠点点头:上星期刚报到的。我选了盐。

    是什么?……机声很大,机械师又问了一遍。

    盐!唐小楠说。

    他们都是选指南针。机械师说:后来听说那儿有很多毒蛇,还有狼,又有人选匕首。选盐的,我只记得有潘克拉诺夫,再一个就是你了。

    你说谁?唐小楠惊讶:潘克拉诺夫?

    是啊!机械师说:尼古拉潘克拉诺夫。来自罗斯托夫,他也没找到那个该死的弹头,搜索队找到他的时候已经饿昏了,住院一个多月才缓过劲儿来。

    以后呢!唐小楠问。

    听说是去了越南。机械师问:你认识他?

    唐小楠眼前浮现出潘克拉诺夫的大脸,他也是克格勃?那马萨耶夫为什么从来没有提到这一点呢?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世界这么小,跨过了半个地球还是碰到了一起。

    我在越南见过他。唐小楠想起件事来:你有针线吗?……借用一下,他指指伞包:这里有点开线了,一会儿高空气流会把它扯开的。

    机械师看看伞包:好吧,针线可以给你。除此以外什么都不行。我的命令是不许给你任何东西。

    唐小楠笑道:我懂的!

    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安……2运输机像一只沙海里的小船一样飞翔着。唐小楠望着舱外的片片沙丘和戈壁,问道:你见过那个弹头吗?它有多大?

    机械师说:我没见过,听他们说,大概相当于一枚158榴弹弹头的大小,总是半埋在土里。

    从拜科努尔发射到这里,唐小楠迅速的看看飞行图:弹头上应该有降落伞吧?

    机械师摇摇头:是有降落伞,可是你看不到它。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制造的,弹头落地以后,降落伞会自动烧掉。

    机舱里的蜂鸣器响了,领航员来到后舱,通过打开的舱门指给唐小楠看:那个黑石山,就是我们的空投点,弹头就在以这里为中心、半径50公里范围以内。

    唐小楠迅速心算了一下,他不禁吐出一口凉气:7950平方公里?!

    领航员看看他:准备好了就跳吧!

第92章 走入地狱(2)() 
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部腹地的秋拉塔姆沙漠拜科努尔发射场坐落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西南部克孜勒奥尔达州人烟稀少的半沙漠区,它始建于1955年,总面积6717平方公里,最初名为秋拉塔姆科学研究试验场-5,1961年起改名为拜科努尔发射场。

    它是原苏联最大的航天发射和研究中心、军事战略要地,也是原苏联唯一一个可以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航天设施。为世人瞩目的联盟号系列宇宙飞船、礼炮号系列轨道空间站、一系列登月器、火星和金星探测器、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7年)等都是从这里送入太空的。

    50年代初,由于卡普斯京亚尔发射场不适合发射洲际导弹,以瓦西里沃兹纽克将军为首的工作小组走遍苏联大部分地区,以寻找更合适的发射场地点,最后选中哈萨克斯坦境内咸海南部一个非常小的火车站秋拉塔姆站附近的一块地方作为发射场。

    1955年2月12日,苏联部长会议关于在秋拉塔姆站地区建设新的导弹试验场──科学研究试验场-5的决定出台;6月2日,苏联国防部将其设在秋拉塔姆的国家科研实验靶场确定为未来的航天发射场。

    开始只考虑把它作为卡普斯京亚尔核试验场的分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国家主要的导弹试验场。

    在冷战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不遗余力地发展航天技术,不断加大对拜科努尔的投资并将其建设成设备齐全的军民两用航天基地。拜科努尔地处北纬46度、东经63度的位置,从弹道学角度上考虑,它是苏联境内最有利的航天发射基地。

    它包括发射场和拥有9万人口的列宁斯克小城。发射场由9个发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有15个发射装置。此外,还有11个火箭和卫星装配实验车间、34个技术部门、3个航天燃料站和2个机场,有工作人员2788名,在此服役的军人达1。6万人。

    拜科努尔有着辉煌的历史。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从这里进入太空,完成了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1963年的首次妇女宇宙飞行也是在这里进行的。1986年,苏联从这里发射了具有6个对接口的和平号空间站。1988年11月,苏联首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在这里升空并返回地面。

    拜科努尔同时也记录了人类在航天探索中付出的代价。

    1960年10月24日,苏联在科学研究试验场-5准备发射第一枚洲际导弹p-16时意外发生大火,由于导弹控制系统的失误,系统没有排险二级发动机还在发射台上时未经批准就发射的可能性,运转的发动机瞬间点燃了一级发动机的油箱,120吨燃料形成一片火海。事故后果惨重,造成77人伤亡,几十人丧生,战略火箭军第一司令米特罗凡涅杰林元帅葬身火海。

    从1961年起,这一试验场改名为拜科努尔发射场。

    从地貌上看,秋拉塔姆沙漠是夹杂着丘陵和戈壁的无人区。相对于中纬度其它类似地区,这里表现的更为荒凉,稀疏的植被和水源的缺乏,使这里的人口极为稀少,因为拜科努尔,这个荒芜如同月球表面的地方不时被火箭的尾焰照亮。但同时,这个地区也被联盟政府宣布为禁区,归属军方管辖。

    唐小楠在一处缓坡处收起了降落伞,然后仔细地拆开缝纫线,将几块伞面的尼龙布叠在一起,用石块砸断伞绳,捆好。成为一个背包背在身上。

    这是昼夜温差极大的沙漠,这降落伞的尼龙布将是他的御寒用具,同时,也是他取水的设备。因为此刻,他无法确定,自己所处的区域能否找到水。

    确定了自己的位置以后,他根据太阳的方位找到了正北的方向,空旷的沙漠中没有任何方向的参照物,因此,确定方向是第一件需要做的事。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左右大脑的分工不同,造成人类肢体在发育上的差异。大多数的人右肢比左肢更为强壮一些,这样,人在行走的时候,右脚跨出的步距比左脚大一些,如果没有参照物,人在行走时,就会向左慢慢地转向,最终绕上一个大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许多迷途者都有过的经历。

    而唐小楠要一个人独自徒步搜索这么广大的一片地域,准确地确定方向是第一位的。为此,他必须给自己制作一个工具。

    这工具就是指南针。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汉时期就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由于磁石的物理特性,在悬空的状态下,磁石内部的磁极会极力地与地球磁场的方向保持一致,这就是指南针的原理。

    他取出机械师给他的缝衣针,用一根尼龙线系在针的中间重心位置,然后拿着尼龙线的另一头,在黑石山的岩石中游动着,注意观察悬挂针的方向变化,寻找有磁性的石块。

    他的知识告诉他,这种黑色的岩石属于玄武岩,是火成岩的一种,这种石块富含金属矿物质,由于地处旷野的高处,经常受到雷电的打击,因此,要找到具有磁性的石块并不难。

    果然,在一块黑红色相间的石壁前,吊起的缝衣针剧烈地摆动起来,吊线斜向岩石方向,这样,他找到了磁石,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他找到石块上比较光洁的一个地方,将针在石壁上摩擦几下,这样,一根普普通通的缝衣针就具有了磁性,成为一个指南针。

    他离开石壁,来到平坦的沙滩上,把系在针上的尼龙线仔细调整好,是磁针两头的重量相当,保持平衡。磁针扭动了一下,针尖稳稳地指向了南方。

    工具制作大功告成。

    他伸出右手,掌心向下,用左右眼交替观测的三角定位法测算了他和黑石山的距离。然后,逆时针方向环绕黑石山,开始搜索前进。

    按照他的方案,以黑石山为中心,逆时针方向前进,渐渐加大与山的距离,这样,他行进的路线就成为一个渐开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线与线之间保持500…800米的距离,这还是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发现一枚158毫米炮弹大小物体能见距离。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他毫无遗漏地搜索整个地域,对每个可疑目标,他都有两次不同角度的观察机会。

    徒步跋涉在炎热的沙漠里,他心里咒骂着这见鬼的训练科目,寻思着在那种情况下,才会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类似的任务。

    而他最后的结论是,不可能由一个人执行这种通常由陆空联合搜索队承担的弹头回收任务。执行这种任务的部队往往装备大量的越野车和直升机以及通讯设备。

    而且,回收舱还可以在特定的频率上发射无线电波,供搜索人员的无线电测向仪接受,从而判断目标方位,而他则是赤手空拳。

    ……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野外极限生存训练的一个变种了。在执行任务的同时,还要获取食物、饮水,与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斗争,还要保持相当的战斗力,能使用陌生的电子设备发出求救信号。。。。。。

    他仿佛看到了教官伊凡诺夫洋洋自得和傲慢的大脸,:别以为你们在修道院里学的那点东西,就是克格勃的精英了。……你们是精英吗?……不能通过我们的训练,你就是卵子……连精子都不是!

    唐小楠咬咬牙:我就是要叫你看看!

第93章 走入地狱(3)() 
野外生存,保持体力特别重要。他不紧不慢地保持着每分钟120步的速度前进,同时四下里搜索着目标。

    午后的阳光强烈起来,四周的景物变得白茫茫一片,一条白花蛇游过,他惊喜不已,急忙抓起一块石头追了上去。

    白花蛇发现了他,转身摆出了进攻的架势,嘶嘶地吐着信子。

    他小心地脱下背包,交给左手,用布包引逗着毒蛇。

    白花蛇突然一跃,发动了进攻,一口咬住布包。就在那一霎那,唐小楠的右手闪电般的抓住了蛇的脖子,手一甩,将蛇在石头上摔死,然后把蛇尸放进布包里,背上,继续搜索前进。

    天色暗了下来,唐小楠在一丛沙荆边清理出一片地面,准备露宿。

    一轮明月升起,唐小楠坐在沙地上,剥去蛇皮大口地吞食着。

    黎明,太阳升起,四面的景色明亮起来,唐小楠睡眼朦胧地从伞布里伸出头来张望着,静寂的沙漠沉默着。

    唐小楠用指南针确定了方向,继续前进。左侧的黑石山已经越来越远了。

    午间,骄阳似火,他用盐来暂缓干渴,继续前进。

    空旷的沙漠一望无垠,目标毫无踪影。

    唐小楠艰难地跋涉着,极度的干渴折磨着他,但举目四望,没有一点水源的迹象。

    唐小楠在沙地上挖掘着,露出湿润的沙子,然后将装食盐的塑料袋拆开,蒙在沙上,四面用沙子盖严。

    骄阳当空,唐小楠把伞布蒙在头顶上遮阳,然后躺下来休息。

    塑料布上出现了水珠,点点滴滴,越来越多。

    唐小楠小心地从侧面扒开沙子,伸手进去接住水滴,放到唇边解渴。

    骄阳下,唐小楠继续前进着,不时地停下来测量一下方位。

    前方的旷野上飘动着一团白色的降落伞布,他欣喜若狂地奔了过去。

    ……果然,目标被他找到了。

    奔到近前,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弹头撞在石块上,已经将石头砸碎了,弹头已经变形。显然,由于某种技术故障,弹头里面的降落伞没有及时打开,弹头损坏了,因此,点火装置也没有及时将降落伞烧毁。

    他急忙拆开弹头,里面是一堆已经变形破碎的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发报机……找到弹头以后,用来发出求救定位信号的发报机已经损毁了。

    他一屁股坐到沙堆上,绝望地望着天空。。。。。。

    索契,列宁国家安全事务高级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里,院长米哈伊尔给总教官伊凡诺夫上校打着电话:

    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我们的侦察卫星拍摄到那个地区有火光出现,你们还没有收到无线电信号?

    是的!伊凡诺夫蛇声音很清晰:显然,唐飞还没有找到那个弹头!

    那火光是怎么回事?校长有些不满:总不会他只是为了烤熟食物而点燃的篝火吧?

    总教官说:那里的昼夜温差很大,也许是为了取暖。

    白天也取暖吗?校长诘问。

    总教官一时语塞,校长接着说:

    卫星照片判读人员认为,这是一种请求援救的信号。我们是否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