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夹棍比之军棍犹有过之,五十军棍伤的是皮肉,夹棍却是伤骨。一旦上了夹棍,这冯二狗的双腿怕是要废了。徐达的一个眼神,汤和立即会意,伸手悄悄一拉大奎的衣袖,大奎当即迈步出列扬声道:“且慢。”
押解冯二狗的两名兵士刚拖了冯二狗要走,听到大奎这一声‘且慢’不仅去看元帅徐达。
徐达挥挥手,两名兵士各自退下。
“张将军有何话说?”徐达望着大奎问道。
大奎沉声道:“属下有几句话要问冯二狗。”
徐达微微一点头,大奎这才走到冯二狗身边沉声问道:“家中可有亲人。”
冯二狗想不到大奎有次一问,当即点点头道:“家中尚有老母。”
大奎微微一笑又问道:“从军多久了?为何从军?”
冯二狗想都不想的道:“七年了,在家活不下去,这才从军。”
“令堂可好?”大奎一脸的笑意,丝毫没有问责之意思。
冯二狗轻轻一叹道:“去年病故了。”言语中已带了哽咽之声。
大奎幽幽一叹,这才问道:“看你也是条汉子,怎么忠奸不明是非不分?”
不等冯二狗说话,大奎已自言自语道:“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三人,哪一个不是当世猛将,哪一个不是拥军大阀?江北元军总计四十万之众,而我征虏军只有二十余万,为何元兵一败再败?”
徐达闻言,眼中已带了嘉许之色。至此方知大奎与汤和要做什么了。
大奎望着帐内众人,突然扬声喝道:“因为他们不和”
中军大帐内所有人都望着大奎,没人插言说话。大奎转身望着帐外,帐外已是人山人海。
“在场的诸位都是领兵多年的将领,当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元庭不和失了江山,若我明军若是不和,何以征伐天下?”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奎望向了孙迁,孙迁羞愧难当,早早低下了头。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奎走到了孙迁身边,伸手替他松了绑,接着又给马监军松了绑。
孙迁及马监军身后的甲士在徐达元帅的暗示下各自后退,大奎将孙迁及马监军一一搀扶起身,这才语重心长的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今日张大奎诚邀孙将军,马监军与我一同挥戈西进拿下兰州。共谋大事”
孙迁闻言胸中激荡,单膝跪地抱拳为礼:“孙迁不识张将军大义,赔罪了”
大奎微微一笑,又将孙迁搀扶起来。孙迁及马监军双双抱拳齐声道:“愿听大将军差遣。”同来的前锋军众将也齐齐抱拳为礼:“愿听大将军差遣”
大奎急忙后退一步抱拳回礼:“上苍垂青,若张大奎建功,皆是拜众位将军所赐。”
徐达坐在正堂不禁有些哑然,汤和哈哈一笑走到大奎身边道:“前锋军众志成城,兰州指日可下。”
见到风波平息,徐达站起身来呵呵笑道:“说得好,但愿前锋军能早唱凯歌。”说罢吩咐下去,要在中军大帐设宴款待前锋军众将。
大奎却是向着徐达一施礼道:“元帅且慢。”
徐达一愣,随即问道:“这却是为何啊?”
大奎笑答道:“这顿酒等到破了兰州再喝不迟,属下张大奎告退。”说着大奎向徐达深施一礼。
徐达心怀甚慰,点点头道:“明日发兵,本帅亲往相送。”
将帅间相互抱拳,大奎便带着前锋军众将将趴在地上的冯二狗抬着出了中军大帐。
来时是走着来的,去时是骑马回去的。
今夜大奎激昂陈词,已令众将心悦诚服,只需带兵厮杀一场打一场胜仗,却是大奎当下要做的。兰州城高墙厚,内有李思齐近十万兵马驻守。征率大军虽是二十余万,但作为先锋军自然是要首当其冲。当年江北红巾军衰败之际,李思齐便是围剿红巾军的一支主力,如今沙场再见,大奎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这也是元帅徐达任大奎为前锋主将的因由,再者大将常遇春被害,明军中虽不乏能征善战的将军。但若说在找出一位万人敌的将军,却是难上加难。而大奎独身一身夜闯元营,独身而退十万元兵,如此功绩比之常遇春也是不遑多让。让大奎做前锋军的主将,一来大奎与李思齐有宿怨,二来,大奎在军中声望日隆,以大奎为将却可提高明军士气。
大奎心中也深知元帅徐达的打算,庆阳城一战前锋军一战失利,孙迁被贬至副将。此刻的前锋军正是需要士气的时候,更需要一场胜仗扬眉吐气。
:
第三十八章 血战兰州()
历史上李思齐得知张良弼城破人亡,惶惶不可终日。 w w wnbsp;。 。 c o m徐达征虏大军一到便率众归降,这里稍作改动。因为不战不足以显示主角的牛叉。
旌旗招展,战鼓齐鸣,大奎率领五万前锋军来到兰州城下列阵以待。
李思齐的得知明军前锋军已到城下,急令手下八万精兵四面设防。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各有精兵两万,城墙上弓弩齐备火炮就位,李思齐亲率马步军三万居中调度。
兰州城内粮草充足,明军要想即刻破城,无异于痴人说梦。就算前锋军到了,也未必敢攻城,一定会等大队人马到齐。李思齐早已盘算好,只要兰州坚持三个月,近在西宁的扩廓帖木儿就会派兵来援,到时里外夹击定可大破明军。
西宁距兰州不过数百里,但前期扩廓帖木儿挥兵东进,却被烧了粮草。后来李思齐与之合并一处本想再取关川河,哪成想大军刚抵达关川河西岸,就得知庆阳城破的消息。庆阳乃是东西兵道的咽喉,徐达屯兵庆阳,扩廓帖木儿自知东进无望,无奈之下退兵西宁。而退兵之际,李思齐只拨给他一个月的粮草。
此番明军到了兰州城下,李思齐早已派信使快马向扩廓帖木儿告急。可怜扩廓帖木儿手下雄兵二十余万,却是苦于没有过冬之粮。就算来援救李思齐,也要筹粮数月。但李思齐心中却是坦然的很,城中有精兵十余万,粮草足够吃用一年。就算扩廓帖木儿明年再来也不怕。仗着城高兵精,还怕明军飞过来不成?
城外剑拔弩张,城内歌舞升平。李思齐优哉游哉,尽情的享乐。他放了一百二十个心,因探马早有来报,徐达大军尚在庆阳城中休整,此刻竟是明军前锋孤军到此。李思齐本想兵出四门,以城中十万精兵与明军五万前锋军一决城下,但得知带兵的是张大奎,李思齐不由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年江北红巾军战无不胜,这个张大奎居功至伟。其勇猛彪悍让李思齐到如今还是畏惧三分。
紧闭四门,守而不战。就这样耗着,看谁能耗过谁本来李思齐还有些担心,但不久城兵来报,明军开始安营扎寨了,李思齐闻报却是心中乐开了花。
接连三日,大奎皆派兵士到城前叫阵,怎奈城中元兵却是不予理会。
这三日里,大奎命兵士砍伐树木建造攻城云梯,趁夜担土填河。到了第三日正午,兰州城东门前的护城河已被填平。即便如此,元军也是毫不在乎。每每明军士卒到城下叫阵,元兵还不时的在城上高声笑骂。
中军帐中,大奎铁青着脸端坐在虎皮交椅上,孙迁等众将陪立两侧。孙迁的心中在暗笑:‘如今兰州城固若金汤,元帅处不发一兵一卒,我倒要看看你张大奎有什么本事拿下兰州。’
望着帐内众将,大奎缓缓道:“对于此战,众将有何妙策?”
孙迁抱拳躬身道:“末将以为紧闭寨门,只守不战。等元帅大军一到,再行攻城。”
大奎闻言不置可否,开口问道:“杨将军,你怎么看?”
此刻的杨小虎已被大奎提升为步军营都统,虽也是个千夫长但好歹能带兵了。
杨小虎见问,出列禀道:“回大将军话,末将以为可以诱敌之计骗元兵出城,到时定可一战而胜。”
杨小虎说的振振有词,大奎不禁问道:“如何诱敌?本将军倒是愿闻其详。”
杨小虎这才续道:“离兰州正南八十里有个临洮县,那里城池虽小,但却足可屯下我五万明军。如今临洮县为李思齐部将把守,守军也不过区区一万。我军可佯装去攻临洮,路上暗伏三万精兵,只以两万人马去取临洮。元军见我大军去攻临洮,必会等我军攻城之际派兵背后来袭,到时设伏的三万兵马趁势杀出,佯攻临洮的两万兵马亦回军掩杀,元兵必会大败。”
大奎笑着点了点头,嘴上赞许道:“小虎长进了。”
杨小虎微微一笑道:“谢大将军夸奖。”其余众将也都其声附和,对杨小虎赞不绝口。杨小虎一时间飘飘然。
大奎却是问道:“就算此计可行,但也不会对兰州城伤筋动骨。我前锋军此来是取兰州的,要打就光明正大的攻城何必搞些小动作。”
听到大奎如此说,杨小虎顿时霜打茄子一般的蔫了。
另一名都统上前禀道:“大将军容禀,就算攻城。我军五万人马,要想四面攻城,也是兵力不足,这却如之奈何?”
大奎哈哈大笑道:“四面攻打固然兵力不足,但若一面攻打却是绰绰有余。”说着大奎起身走到帐门前,遥指远处的兰州城道:“你们看,只此东门城墙上有多少元兵?”
孙迁看了看道:“此刻元兵只守不战,城上兵士懈怠,只不过一千多兵士。可一旦我军大举攻城,城下便会有元兵上城抵御。”
大奎轻轻一笑,续问道:“城墙上便全是元兵,能站多少人?”
孙迁细细看了看,这才道:“少说能站八千人。”
大奎又问:“五万对八千,几成胜算?”
孙迁闻言不禁大惊失色,忙问道:“大将军是想凭我们五万兵马强攻兰州城?”见到大奎微笑不语,孙迁忙道:“大将军可知晓,就算城上只有八千元兵,但其居高临下,又有长弓硬弩火炮助阵。我军即便功上城去也势必伤亡惨重,弄不好要大伤元气的。”
大奎对孙迁的话笑而不答,回身扬声道:“传我将令,三军营前集结,准备攻城。”
众将闻言各自相顾失色,但将领已出,众将却不得不从。
初冬午时,暖阳普照大地。兰州城下明军列阵于营寨前,整整齐齐的四个万人步兵方队一字排开,前面是一个骑兵万人方队。
大奎红袍金甲安坐于枣红骏马之上,望着属下的五万精兵,良久才扬声喝道:“将士们”这一声大奎气灌丹田声传极远。
“兰州城就在身后,建功之时就在今天。庆阳一战我前锋军出战不利,今天我带你们抹去耻辱。”大奎说着抬腿从鞍勾上摘下铁枪,振臂高呼道:“光复兰州,一战扬名”
谁知大奎一厢情愿的高喊了三声,五万兵士竟是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大奎见状却并不恼怒,只是喊了一声:“杨小虎,打头阵。”
阵中杨小虎高声应道:“谨遵将令。”说罢手上铁枪一摆高声喝道:“第一梯队,攻城。”
杨小虎属下一千儿郎扛着数百架云梯呐喊着越众而出,直向兰州城墙冲去。
兰州城上元兵见状不仅个个笑破了肚子,一千人马扛着云梯来取兰州城?
直到杨小虎带着兵士将云梯架上了城墙,元兵也只放了一轮羽箭。云梯下近百名明军兵士中箭倒地,但其余人依然死抱着云梯誓死不退。这一千人马是大奎由汤和哪里借来的,乃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
大奎依然立马阵前,望着五万将士再次高呼一声:“光复兰州,一战扬名”话声一落拨转马头,双脚一磕马腹,竟是策马扬鞭冲向兰州城墙。
五万明军都傻了,身为主将身先士卒去攻城?大奎的这一举动竟是惹得群情激奋,孙迁还在犹豫中,一名校尉早已越众而出,拔出腰刀高呼一声:“光复兰州,一战扬名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明军士气猛然高涨,五万将士齐声呐喊:“光复兰州,一战扬名杀。”接着五个方阵齐头并进,明军将士们嘶吼着高举兵器杀向兰州城。
城上元兵大惊失色之下,如潮水般的五万明军已蜂拥到了城下。
大奎一马当下奔到城墙根,在马上纵身而起扑向一架云梯,身形不停。远远只见大奎健步如飞冲到了城墙一半。
“呜呜”报警的号角响起,城上守城的一千余元兵开弓放箭,一时间矢箭如蝗射下城头。城下明军刚刚冲到城根,箭雨撒过明军立时扑倒一片。
大奎正向城上攀爬,由于身着将军甲胄,自然引得元兵格外的照顾,大奎离城头尚有三五丈时,数十只长箭带着厉啸已射到身前。在此危急关头,大奎伸手一扯斗篷,抖手使个‘袖里乾坤 ’,火红的斗篷无风鼓动,数十只长箭已尽数囊括其中。
就在放箭的元兵目瞪口呆之际,大奎已上冲数步翻身进了城墙内。
狭路相逢勇者胜,大奎一进城墙,手上长枪便已抖手刺出数点寒芒。枪如游龙身似猛虎,刚刚近身的数名元兵还未出招,已是喉头喷血扑倒在地。
大奎一招得手,再不迟疑。奋不顾身只向右侧杀去。那里有一门城防炮,一旦炮响势必要给明军造成大批伤亡。五万明军只攻打一面城墙,城下的明军人山人海,这一炮下去威势可想而知。
大奎猛冲间,铁枪舞起恍若车轮一般,或扫或砸。所经之处元兵惨嚎连连尸横遍地。就在大奎与元兵厮杀间,城上“轰轰”“ 轰轰”炮声连响。炮弹在城下开花,一时间城下明军血肉横飞死伤累累。
:
第三十九章 死守东城()
就在大奎稍一分神之际,已有元兵手持火把点了火炮引信。 大奎身前尚有数百元兵拦阻,要想杀过去势必登天还难。元兵各举兵器攻了上来,大奎厉喝一声竟是横起枪杆直撞了过去,数柄长枪刺在大奎身上,亏是大奎穿着甲胄,这些长枪又力道不足,大奎才得毫发无伤。只是这么一耽搁,近在迟尺的火炮轰然一响,随后城下人海中炸开一处缺口,数十明军兵士被炸成残肢断臂血肉横飞。
“啊”大奎怒吼一声横枪上格,‘咔嚓嚓’数声响处,刺在胸前的数柄长枪竟被生生格断。接着大奎旋身上步。长枪一式‘怪蟒缠身’绕腰而舞,枪头锋芒过处带起一片血雾,又有数名元兵中枪倒地。大奎这杆铁枪虽不是自己的镔铁乌龙枪,但无论是长短粗细都是格外的顺手。尤其是枪头处,乃是钨钢所铸,锋芒处比之寻常的刀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奎这里搏命厮杀,只见正前方不远处的那架城防炮旁边,正有一名元兵校尉挥舞着腰刀指挥着两名元兵:“快快装填,准备开炮。”
大奎再不恋战,再次横枪向前猛冲,面前十余名元兵猝不及防,顿时被撞翻在地。大奎刚刚冲过人墙,不想数名刀盾手当面了上来。
大奎久经沙场,如何不知刀盾手的厉害。但凡有武艺高强的敌军战将,只要被十余名刀盾手合围,这些刀盾手便会以盾在前生生撞过来。直到把人挤在中间动弹不得,到那个时候便是乱刀分尸的结果。
大奎厉吼一声,纵身而起。空中腰身一拧,已凭空踢出三腿正踢在刀盾手的圆盾上。只听‘咚咚咚’三声闷响。冲在最前的三名刀盾手只觉一股大力涌来,身子已倒飞而出。大奎身形一落,沉腰下马以枪带棍,铁枪带着呼呼风声,贴地横扫而出。刚刚想要紧身的十余名长枪手惨嚎一声扑倒在地,竟是皆被大奎一枪扫断了腿。
再向前杀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