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送鍪遣畈欢嗟模褚挂丫郎肆松锨У牡苄至恕!崩罘崮昕人宰诺溃纠刺逯示秃苋酰由狭盏钠1梗丫鲎哦鳎拍苷咀×恕�
“艺艺,你先帮李先生去配几幅药,李先生,你去休息去吧,我会考虑的,急也是没有用处的。”蓝艺沉着的道。
李丰年摇着头,被两名侍卫搀扶着下了城墙。
蓝艺看着不断往返着的朱元璋士兵们,陷入了沉思。
大炮攻城厉害,但是到了守城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多大用处,而且兵力的缺口太大。嫣儿也有些心情沉重,不敢去想再过几天,等护城河完全被填平了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两万兵力对十四万兵力,实在消耗不起啊。
而且,这两万士兵都训练不久,战斗力也和朱元璋的虎狼之师,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好在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嫣儿发出的王妃号召,得到了苏州城里,工商农各界的积极响应,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家都有保护首府的愿望,不出两日就聚集了上万名的志愿者。
这些青壮年劳动力,一面积极的帮助加固公事,运输战略物资,拆毁附近的,王府出资补偿的民房,将木料石料源源不断的运上城墙,为今后可能更残酷千倍的恶战做准备。
这些志愿者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多。
因为各级管理者,已经停下了手头的政务,挨家挨户的宣传死守首府的重要性,学生们也停课,到处集会,喊口号,贴标语。
整个苏州城都在一片总动员的气氛中,口号,标语,各种小旗子满天飞舞。
嫣儿知道,真正到了决战的惨烈当口,这些没有打过仗的老百姓其实没有多大的作用,一个受过训练,参加过战争的老兵的威力,甚至能超过一百名没有打过仗的老百姓。
老百姓们又怎么能做到,面对鲜血,面对死亡的时候,连眼都不眨一下?
朱元璋打得很耐心,十天过去了,护城河几乎被全部填平,为他的全线总攻取得了条件,这时候,朱元璋依然拥有十万重兵,死伤差不多是四万左右。
而苏州城头上的朱亭又的新兵们已经死伤过半了,还剩一万左右。
马十一的十二万人马也死伤过半,虽然他很着急,每天都要发起几次袭扰战,但从来没有占到过一点便宜,几乎是以八比一的代价在和朱元璋的军队拼消耗。
马十一的人马要死八个人,才能换朱元璋的军队一名士兵的生命,这是多么偏颇的比例。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夜袭是彻头彻尾的成功的,纵使聪明如嫣儿,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死亡在慢慢的靠近整个苏州城。
嫣儿在人前虽然坚强,但夜深无人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独自一人面对这么大的压力而默默垂泪,这时候的嫣儿是多么想依偎在朱亭又温暖的怀抱里,什么都不去想啊。
“嫣儿姐姐,你哭了?”蓝艺,跨门而入。她出入嫣儿的住处从来都不要通传的。
“没有,我眼睛难受。”嫣儿急忙擦拭着眼泪,道。
“是不是如果朱元璋的人破城了,我们都会死在这里?”蓝艺害怕道。
十六岁的她,几乎还是天真烂漫的小孩,本来蓝艺是不害怕的,但是看到从来都很坚强的嫣儿都在默默流泪,马上害怕起来。
“不要哭,没有什么好怕的,就算破城了,我也会让我的两个师傅护着你突围的。”嫣儿将蓝艺搂在怀里道。
“嫣儿姐姐,你真好。”蓝艺从小没有姐姐,只有两个尽知道欺负她的哥哥,感到一阵温暖。
“别瞎想了,我们还有一万多名勇敢的中央御林军,还有上百万和我们一条心的首府百姓们,没有这么容易输的,知道吗?不要将悲观情绪影响到其他人,你是侧王妃,是公众人物,懂吗?”嫣儿抚摸着蓝艺的秀发道。
蓝艺点点头,“我不怕的,我只是看见你哭,我才想哭的嘛。”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的感情更拉近几分,很多时候,女生间的感情,比男生之间更亲密,男人们大多是酒肉朋友,哥们义气,真正到了生死关头,往往不如女人们之间的友谊。
¥¥¥¥¥¥¥¥¥¥¥¥¥¥¥
“朱亭又有么有什么新动作?”陈友谅操着一口湖北不湖北,江西不江西的方言,摸着自己的秃头,鹰眼一般的目光看着下面的站在两侧的上百号,谋臣武将们。
他的军队也大部分是新兵组成,看着规模宏大,实际经历过多次战争的老兵不足十万,下面站着的将领,至少有三分之二是新近提拔上来的。
“禀报汉王,朱亭又的兵马在赣州城里集结完成后,正准备增援苏州城,没有向我饶州方向开拔的动向。”一名将官拱手道。
“听说朱元璋在苏州城外,正在拼命,我们是等他们打完了再去呢,还是堵住朱亭又增援的去路呢?”陈友谅慢声慢气的,似乎中气不足,有好像是太监在讲话,让人听着浑身不自在,不过,很有特色。
下面立即七嘴八舌的,乱哄哄的讨论着,大部分人主张等朱亭又和朱元璋拼个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去搅和一阵。
也有少部分人,主张拖住朱亭又,不让他轻易的增援苏州城,一旦放虎归山,将会后患无穷。
陈友谅眯细着眼,静静地躺在龙椅上,听着这七嘴八舌的发言,似乎要等他们都说够了。
良久,终于安静下来。
“胡老四,胡老十,你们两位将军怎么不说话啊?”陈友谅细声细气的道,依然仰躺着靠在龙椅上。
第四十二章 增援苏州城的路上()
胡老四和胡老十对望一眼,听见陈友谅亲自询问,同时拱手行礼。
“汉王,我兄弟二人,初来乍到,还是以众位将军们的意见优先吧。”胡老四答道。
“哈哈哈,胡将军,不要谦虚,本王最看重什么?人才,我之所以接纳将军,可不是为了你们手里,那一万的赵破残部啊,而是看重两位都曾经是朱亭又手下大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将军有什么意见,但说无妨。”陈友谅正襟危坐道。
陈友谅的手玩弄着自己手上一个价值连城的玉扳指,态度诚恳的看着胡老四和胡老十兄弟俩。
“大王,既然,汉王这么的亲切待我两兄弟,末将斗胆直言了。我军必须缠住朱亭又的大军,不让其北上回援!如果能消灭朱亭又是最好,但以大王的兵力和实力,我们没有这个可能,最好是拖住他的人马,就成功泰半矣。”胡老四拱手道。
“哼,我们为什么没有实力消灭他们?”陈友谅略微的不快,强压着怒火,他可是只能听好话的主。
“据末将所知,朱亭又亲自指挥的这三万铁骑,全火器装备,并且装备大量的手榴弹,又是他的中央御林军,战斗力之凶悍,甚至远远超过了朱元璋的铁骑,他现在之所以不和我们打,并不能说明他在正面战场打不过我们,而是急于要回援他的首府苏州城,他越是急着回援,越发说明我们阻击的必要性。”胡老四分析道。
胡老四虽然具有更高的军事素养,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却仍然是一个农民特质。
“大王,我大哥的意思是,大王没有必要和朱亭又那厮硬拼,我们有四十万大军,只等朱元璋攻破苏州城的消息传来,朱亭又那厮的军心必然大乱,我们只需要拖住他北上回援的步伐,就已经能够为将来彻底消灭他们做准备了。”胡老十为人圆滑,看见陈友谅的脸色已变,急忙补充道。
陈友谅的那些大将,也不管是支持打朱亭又的,还是支持放朱亭又回援的,听到胡老四说陈友谅的实力不足以吃掉朱亭又的这三万人马,同时高声怒骂!
“你们两个狗东西,来投降我家汉王,既然没有把汉王放在眼里,滚去阴间找你们的赵破赵王去吧。”
“就是,两个狗一样东西,你们跟我家汉王去打过仗吗?我家汉王的百万大军是吹出来的?”
“什么东西!来人,给我将这两条狗崽子绑了!!!”
……
陈友谅的大将们七嘴八舌的漫骂,群情激奋。
“住口。”陈友谅咳嗽一声,打断了这些漫骂。
众位将军一起住嘴,看着陈友谅,等他的指示。
“两位将军不知道我陈友谅的实力,不足为奇,我刚才只是在问打还是不打,你们却说要拖住朱亭又,我陈友谅要么不打,要打就要必胜!现而今,我军在江西集结了四十多万重兵,他朱亭又即使天神下凡,也只有区区三万人马,我们就用十面埋伏,来剿杀他,我不相信,他比项羽还牛?”陈友谅笑道。
众位大将一起放声狂笑。
胡老四和胡老十面色尴尬的站在人群里,显得和陈友谅的旧部们那样的格格不入。
“两位将军将部下都编入我汉军后营,两位将军就暂时做我的幕僚吧,两位意下如何?”陈友谅的眼中闪烁着杀气。
胡老四和胡老十明白这是明目张胆的夺取他们的兵权,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悔恨不该来投降,不如啸聚山林,闹个快活。
“谨遵大王号令。”两人异口同声道,胡老四虽然不通人情世故,但也不傻瓜,知道违拗命令,可能就要血溅当场了。
“好,众将听令!”陈友谅豁然站起,高大的身材,配上铮亮的光头,端的是威风凛凛。
所有人同时拱手抱拳,弓着身子等待陈友谅的军令,“大王请发令。”
“我军共有十万骑兵,正印将军们,各领一支,分十路强攻,互相辉映。其余三十万步军,给我大队掩杀在后,无论骑兵胜败,都要勇往直前!胆敢后退半步,就地正法!我倒要看看,朱亭又怎么能在野外挡住我的四十万强兵!”陈友谅厉声道,手按在自己的名贵宝刀上。
“得令!”文臣武将们,轰然答应。
当年在江西战场,陈友谅多次和朱亭又交手,每每让朱亭又逃走,陈友谅现在都后悔当初太优柔寡断,如果早一点痛下杀手,哪有现在这么多事情?
他的骨子里完全没有将朱亭又放在眼里,所以下达了,全军在野外不惜一切代价包围剿杀朱亭又的死命令。
*********************
朱亭又正率领大军,从南往北急速行军,他不管那么多了,先增援苏州城再说,在得到了嫣儿独率两万新军对抗朱元璋的十万大军后,朱亭又心急如焚。
朱亭又没有打算硬拼陈友谅,打算从德州往浙江衢州,走一条直线到杭州城的六百里高速,用最快的行程增援苏州城。
陈友谅的十面埋伏,让他的骑兵们分散着,一路,两路,三路这样的攻击朱亭又的铁骑。
三万大军站着不动,像射杀野物一样的将陈友谅的骑兵当成了活靶子。
陈友谅脑子里幻想的拖疲惫,拖垮朱亭又大军的景象没有出现,就在他正乐颠颠的率领三十多万步兵集团准备收割的时候,他的十万铁骑在造成朱亭又零伤亡的情况下,已经死掉的干干净净了……
“大王!朱亭又那厮,火器着实厉害,骑兵们已经死伤殆尽了。”一名大将浑身是血的下马跪倒,汇报战情。
“什么?”陈友谅的秃头爆出了青筋。
“都死光了,没有一个时辰就都被朱亭又的铁骑射死了。”那大将大哭道。
砰!
大将的脑袋四分五裂。
陈友谅的从朱亭又辖区走私来的一把配枪的枪口,冒着渺渺白烟。
陈友谅看了一眼身边的胡老四和胡老十,两人都似笑非笑的,陈友谅不由的怒火中烧,又是两枪,将两人也同时射杀。
“都快撤!快撤回饶州城!”陈友谅大声传令。
但是三十万大军的移动,哪里是说走就能走的。连绵几十里的军队,光传令都要小半个时辰。
朱亭又的铁骑早已掩杀过来。
陈友谅望着尘烟滚滚的不远处,吓得心胆俱裂。
第四十三章 大破陈友谅!()
陈友谅强自镇定,“不要乱!给我杀!”
陈友谅不停的催促着大军冲锋,自己下了那十六匹马拉着的皇帝座驾,上了一匹上等骏马,在众位亲兵的掩护下,向后退去。
朱亭又的大军刚刚杀了数以十万计算的大军,正是士气膨胀!
朱亭又眼见陈友谅的骑兵伤亡殆尽,已经是有胜无败的铁局,指挥大军再掩杀一阵,打算将陈友谅彻底摧毁其士气,短时间内不能再骚扰人民军。
没有想到的是,陈友谅竟然带着全军来了,望着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步兵,朱亭又笑了。
“给我杀!一个也不要放走!”朱亭又下令道。
没有了骑兵的保护的步兵,如同一个个人肉立柱,铁骑举枪就是一个,不论枪法好坏,瞎子也能百发百中,因为这目标实在太大了。
你用枪站在海边,打大海,能打中吧?
这时候的情景就是这样,朱亭又都不忍心看这惨烈的景象。
陈友谅的大军在毫无抵抗能力的情况下排山倒海的往后奔逃,光互相踩踏致死的士兵就超过半数。
陈友谅带着几名亲卫骑着快马没命的奔逃,但在大军之中,哪里能跑的快,无奈之下,陈友谅只得舍弃大军,脱离大队,向小路往安徽方向奔逃。
陈友谅一走,马上消息就传开了,大王都走了,军心更是大乱。
所有陈友谅的军队,此刻是比赛看谁跑得快的时间到了。
朱亭又的铁骑放弃使用火枪,纷纷抽出马刀,冲到大队里对着那些正在汹涌的溃逃的陈友谅大军乱杀一气。
朱亭又传下王令:“跪下投降者不杀。”
人民军的铁骑们,边杀边喊,“跪下投降者不杀!跪下投降者不杀!!!”
这样一来,陈友谅的大军又开始比赛看谁跪下的快,呼呼啦啦,跪下的不计其数,仍然在逃的被铁骑追上,几下清剿干净。
朱亭又一看连绵十几里,都是跪下的陈友谅军队的降兵,陈友谅的军队都是黄色军服,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海洋。
朱亭又命令将俘虏统一集中,清点人头数。
整整十二万多,这些可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啊。
朱亭又没有那么傻,像项羽为了省粮食,竟然将四十万秦国降兵全部坑杀,他始终无法理解。
朱亭又让人宣布了俘虏政策,愿意归降的编入人民军的预备队,不愿归降的,立即释放,发给少量路费。
这些人大都是被抓的壮丁,或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参军的。大部分人归家心切,还有的家里还有亲人的,担心陈友谅的打击报复,只有半数希望留在朱亭又这边。
这样,就地参加人民军的有六万多人。
朱亭又让人将两万分出来,留在饶州城,他的家乡进行预备队的培训,两万到赣州城进行预备队培训,两万被分派到福建的福州城,进行预备队的培训。
他没有打算让这些人当炮灰,这些也是有血有肉的汉子,朱亭又希望他们中表现好,政治面貌好的,能继续留在军中服役,其他的能融入当地社会,成为辖区的一员。
朱亭又和项羽的区别就是,项羽总是能打下城池,却不去想着怎么管理这座城池,朱亭又更多的是出于管理者的角度来想问题。
至于那些要走的士兵,他之所以不强留,是因为留也留不住,想走的,将来找到机会还是要逃走的。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陈友谅这一逃,直接逃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