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喜可贺?
确实如此,对于人丁单薄的皇家来说,即便是再添一子,不过也就是两子一女而已,皇家人丁如此单薄,实在是世所罕见。
但是这种喜对于徐树珊来说,却不见得是个喜。
“嗯!确实是件喜事!”
徐树珊先是点头而后又说道。
“陛下继承大统,逢吉出世,确实可喜可贺!”
这一句话,实际上在告诉胡林翼,一个事实,相比于皇长子朱逢海,皇次子的名字,并没有以高皇帝定下的规矩起名。
“确实是件喜事,我听说,汉粤铁路公司有意发行五千万元的铁路债券,一来是收购江北铁路,二来是将铁路从郑县一直延伸至京师……”
尽管两个人都明白对方的意思是什么,但此时无论是徐树珊也好,胡林翼也罢,他们两人都是在打着哑迷,他们谁都没有首先说破。之所以没有说破,原因再简单不过,做为臣子的他们如果介入皇家之事,那可是滔天大罪。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臣子,因为涉及此事而身死族灭,虽说中华朝废除了诛连之罪,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为臣的大忌!
虽说是大忌,但是却总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其中,尤其是那位容妃的势力如此雄厚——得到两广官员以及商家的倾力支持,尤其是那个汉粤铁路公司,更是跃跃欲试试图垄断铁路,其之所以有这番野心原因倒也简单——汉粤铁路在过去的三年间获利多达数百万元,分段施工、分段运营、分段收益的方式,使得汉粤铁路获利颇丰,按照外界的分析,其十五年既可收回全部投资。
也正是因为汉粤铁路的成功以及其丰厚的回报,才会使得现在铁路成为全中国,最为热门产业,甚至就连同那些开国勋贵以及部属官员们,也是纷纷投资铁路,至于拥有成功运营铁路经验的汉粤铁路公司,自然受到人们的追捧。
对于外人来说,这是商机,但是对于胡林翼来说,这却是危机!这是粤省力量暴增的危机,尽管在表面上两湖籍官员颇多,但实际上,一个骆秉章的影响力,既超过数百名湖广官吏的影响力,若是再加上粤籍官员以及汉粤铁路,尤其是那位于铁路公司影响力极大的容妃,胡林翼自然只觉得“压力山大”。
“不仅只是这一条铁路,我听说潘世亮上个月除了要于北方建铁路学堂之外,还规划了一个什么铁路筑路计划,说是要用二十年筑八万公里铁路,”
若是在去年之前,徐树珊都会觉得潘世亮是在痴人说梦,平均每年修建四千公里铁路。但是当去年,铁路公司公布其去年其总收入后,铁路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新兴产业,那些错过汉粤铁路认股的湖南、湖北等地士绅,更纷纷懊恼不已。
为此,在汉粤铁路公司刚一表示要筹集五千万资金时,其即吸引了湖广等地的士绅认购,不少地方士绅为认购股票,更是纷纷售地,以至于湖南、湖北地价更是接连下跌。
修铁路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资金!只要有充足的资金,自然无需考虑其它!而其不过只用了两个月就筹集了五千万元的资金,足以修建一千余公里铁路,按照估算,在民众认识到修铁路的便利和利润之后,每年筹集两万万元,修建五千公里铁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将来的铁路只会越修越多,越修越快。
也正因如此,在徐树珊的那个扩大汉阳集团影响力的计划中,就有一个在北方建立机车分厂以及兴办大型钢铁厂的计划,之所以在要北方建立机车厂,是为了令汉阳集团能够继续垄断机车制造,通过兴办新厂的方式,减少他人进入这一行业的可能,至于兴建大型钢铁厂,则是因为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意味着对钢铁的需求量在未来将会阶梯式暴增。相比于南方,北方有着更为充足的煤铁资源,可以就近利用其矿产,兴建新式煤矿、铁路,炼焦、炼铁。
所以,对于铁路的大建设,徐树珊并不会反对,但不反对并不意味着赞同,因为实施的人有问题!
“八万公里铁路,其野心不小啊!”
胡林翼感叹一声,朝着远处看去。他所感叹的同样也是人,准确的来说是实施这个计划的那一群人,他们野心不仅仅只是铁路,铁路,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路那么简单,它将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利益。
“若是当真这般,恐怕不出二十年,这中国的铁路,必将尽为其所有,到那时……”
盯着徐树珊,胡林翼并没有说话,而是等着其说话。
“到那时,只恐怕交通非为其左右不可!”
心知其所想的徐树珊随口附和道,被左右的不仅仅只是交通,到那时政府甚至亦可能为其所左右。正像徐树珊正准确去做的事情,但是汉阳兵工厂与汉粤铁路公司截然不同,因为汉阳兵工厂最大的股东是政府,是官方,而汉粤铁路公司,政府不过仅只有不到15%的股份。
“确实,所以,我有意上书陛下,阻止其收购江北铁路!”
就在胡林翼的话声落下的时候,他听到外面传来些许异样的声响,初时他并没有为这声响所吸引,而只是看着徐树珊,这将是一次合作,是两者间的第一次合作。同样,也是在向其传递一个信号——湖广官员不待见粤省官员!
也许是那异样的声响太过刺耳,见徐树珊好一会都没有给出答案,胡林翼倒是不觉得的着急,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是自己最好的合作对象,原因非常简单,他的妹妹是当今皇后,有容妃在那,其就不可能站在粤省一方。
心底这般想着的时候,胡林翼无意间朝着外面看去,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时,他整个人瞬间睁大眼睛,惊讶的喃喃道。
“那,那是何物?”
————————————————————————————————————
今天只有一更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第464章 趁火打劫()
这是何物?
对于同治四年四九城中的数十万满旗百姓来说,当他们看到一阵浩浩荡荡的洋兵进入京城的时候,无不是怀揣着同样的目标打量着这些高鼻子、花眼睛的洋人。
难怪说他们是“洋鬼子”,这一个个的可不是长的像鬼似的!
人们在心里嘀咕着,瞧着那进城的洋鬼子时,甚至还生怕其煞着自己,甚至悄悄的在家门洒了些黑狗血,即便是实在买不起,也会用些女人的月事污物埋在自家的门口,以挡住洋鬼子的煞气。
似乎,这些人当真是“鬼”。
不过对于身为俄罗斯驻华公使的巴留捷克来说,他并不知道自己在京师数十万旗民的眼中,成了“鬼”,对于他而言,此时的他整个人都沉浸于这从未曾有过的“辉煌”之中——公使入京!
对于各国而言,这可以说是外交上的突破!
对于满清来说,外国都是“藩邦”是没有资格同大清国直接商谈外交的,其曾经只想着把外交局限于地方,比如其设立北洋通商大臣,即是为了令外交局限于地方。
不过,随着时间的转变,这种局限地方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尤其是现在,面对清政府的请法求,巴留捷克趁机提出了“公使进京”的要求。
一开始,满清朝廷还想要拒绝此事,但当巴留捷克提及英、法以及荷兰等国大使已经入驻南京时,在一番争持之后,考虑需要借助俄、美,还是特准两国公使进入京师。
在巴留捷克看来,这是一个机会!
作为俄罗斯帝国驻大清国的公使,他意识到现在机会就在他的眼前,实际上,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俄罗斯向东扩张的关键时刻。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又一次请来了眼前的这几个人聚集在他的办公室里。
他环顾四周,在鲸油灯的映照下,哥萨克出身的安斯巴耶夫独坐在一张三人沙发上,他个头比鲁道夫矮,又不像鲁道夫那样出身于贵族,因此总是自惭形秽,总与其保持距离,而鲁道夫这位德意志裔的男爵同样也会注意与其保持距离。而海军少校马卡洛夫则坐在鲁道夫的对面。
“今儿是星期一。”
清了清嗓子,巴留捷克压低嗓门,随口说道。
“现在,我们正在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在巴留捷克说话的时候,他有些懒散地靠坐一张米色真皮扶手椅里。作为一个俄罗斯人,昨晚的狂饮无度,使他现在饱受宿醉的折磨,痛苦得紧锁起眉头。
“就在昨天!”
巴留捷克特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看着眼前的两人说道。
“清帝国的文祥向我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希望能够借助我们的力量,去平定南方的叛乱!”
在提及南方的叛乱时,巴留捷克的眉头不由的一扬,一直以来,对于俄罗斯而言,那些中国的叛乱分子,曾给俄罗斯带来无尽的“耻辱”,他们不仅“趁火打劫”利用俄罗斯陷入战争的机会,夺取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还阻挡了俄罗斯进入太平洋的脚步。
如果不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罗斯没有力量增援远东,恐怕早已经同其爆发战争。但是遭受重创后的俄罗斯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用时间弥补战争带来的创伤。
“平定南方的叛乱?阁下,您指的是南京的政权吗?”
鲁道夫用诧异的语气说道。
“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南京的中华帝国拥有超过三十万军队,他们的军队并不是鞑靼人的那种原始的军队,而是由欧洲人训练的采用现代武器的军队!”
在提及武器时,曾经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鲁道夫,立即想到了恩菲尔德m1853式步枪,那是一种性能极为优良的武器,尽管其在克里米亚战争末期才出现于战场,但却曾给俄罗斯军队带来太多的伤亡。而在中国他看到了数量更多的恩菲尔德m1853式步枪,就武器上来说,即便是清军的武器也超过俄罗斯军队。
“鞑靼人之所以需要我们的帮助,是因为他们的新军力量无法与南京相比,他们的新军总兵力不超过十万人,这是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根本,而就武器上来说,他们的武器是最好的,在天津的制造局中,他们在美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利用美国的机器制造最新式的恩菲尔德式步枪以及法国的12磅炮,每天都可以生产数百支步枪以及十数万发子弹,公使阁下,我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帮助,而且我们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帮助!”
在心底,鲁道夫甚至想说,如果俄罗斯有力量向清政府提供帮助的话,那么中国人就不可能像现在一样,依然控制着堪察加。俄罗斯不仅于克里米亚战争上遭到重创,在太平洋,还失去了堪察加等许多国土,现在那些土地都被中国人占领着。
而直到现在,彼得堡仍然在讨论着是否派出军队,收复这些国土。但是最终,反对的力量都占据上风——俄罗斯不可能派出庞大的舰队进行远征,同样也不可能派出数千甚至上万名俄罗斯士兵,穿越西伯利亚的森林,进攻堪察加。
甚至现在,在过去的几年间,对彼得堡虽然向远东派遣了数千军队的情况下,远东总督仍然没有考虑收复堪察加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加以考虑,除了因为在厢馆有一支比俄罗斯太平洋分舰队更为强大的海军之外,在堪察加的要塞之中还有超过两千名的中国军队,这意味着,俄罗斯需要用更为强大的力量,才有可能攻克那座被中国人命名为“北海”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而这恰恰是现在俄罗斯所不能给予的,也正因如此,中国人才会一直占据着那里。
“足够的帮助?”
巴留捷克用一种诧异的眼光看着鲁道夫,似乎是在好奇他的这个想法。
“我的朋友,什么时足够的帮助?难道是要从欧洲调来十万俄罗斯士兵吗?”
即便是俄罗斯愿意保护满清,恐怕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别说是调动十万军队,即便是调两万军队来到远东进行远征,按照圣彼得堡在堪察加陷落时的说法“那将是一场灾难”。
“这根本就不可能!”
作为哥萨克的安斯巴耶夫立即说道。
“在我们前往亚洲的路上,遭遇了很多问题,我们只是两千多人的队伍,对于沿途的市镇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许多地方甚至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如果是十万人,还不等他们到达远东,恐怕就会饿死在路上!”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尽管在西伯利亚生活着数十万俄罗斯人,但是他们散布在整个西伯利亚,散布在沿途的数百个城市和村庄之中,他们或许可以向千多人的部队提供后勤服务,但如果是十万人的队伍,即便是像叶卡捷琳娜堡那样的大城市,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资,那样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结果,就是饿死在西伯利亚的冰原上。
“确实如此!”
巴留捷克点点头同意道。
“且不说,我们没有力量,即便是我们有那样的力量,我们又怎么可能为了这些鞑靼人流血呢?”
“那么阁下,您的意思是?”
作为军官的鲁道夫立即诧异的问道,
“我们提供有限的帮助?”
有限的帮助?将是多么的有限?
“众所周知,现在我们的已经失去了堪察加,失去了萨哈林岛,失去了很多属于我们的土地地……”
看着眼前的两人,巴留捷克认真的说道,
“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够修通通往远东的铁路,或者,能够调动一支庞大的远征舰队,否则,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可能从中国人的手中收复这些土地,但是,至少在未来的十年内,都没有任何希望!”
巴留捷克所说的是事实,作为海军军官的马卡洛夫很清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的那些老旧的军舰,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更何况,根据现在掌握的情报,中国人还拥有数艘可以用于远洋作战的铁甲舰,这意味着俄罗斯海军已经被其远远的甩在身后。
除非在未来的十年内,俄罗斯能够建立一支用铁甲舰、蒸汽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否则,收复堪察加以及萨哈林,根本就是在做梦!
“那么我们现在要干什么?”
鲁道夫反问道。
“告诉中国人,我们愿意给予他们帮助。”
巴留捷克解释说。
“当然,最初的帮助,是可以帮助他们训练,他们的军队,我想鲁道夫、安斯巴耶夫,你们这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
他们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是训练军队而已。
“同时,我们会同那些鞑靼人达成一个协议!”
看着眼前的这三个同僚,巴留捷克从桌子中展开的一份地图,然后看着他们说道。
“现在,对于那些鞑靼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保住他们对中国的控制,所以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保住对中国控制才是最重要的,而这对俄罗斯而言意味着机会……”
机会!
对于巴留捷克来说,眼前的大清国的危机,对于俄罗斯而言同样也意味着机会。
他非常清楚现在的大清国是什么情况,对于他来说,现在帮助清国维持他们的统治无疑是极为不智的,甚至在他看来,俄罗斯应该尽早同南京方面取得联系,从而令两国的关系正常化。就像美国人一样,他们虽然保持着同清国的外交关系,但是他们同样也向南京派出了大使,从而避免自身在将中国的外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