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崇祯年间,这也是一个死弯,怎么也没有走出来。
很多明军在明廷的指挥下根本是拥兵自重,不动如山,遇敌就逃,遇民则抢。
投降了清朝后,却是军纪严明,虽然一样抢掠强奸,但战斗力上去十倍也不止。
这个事吊诡的叫人牙疼,也是明末的最令人悲哀的怪事之一了。
“什么时候,才能叫这些自负的人明白什么是军人,什么是合格的军人”
第223章 军人(3)()
站在原地,张守仁也是毫无办法,也只能在心中腹诽哀怨了。
好在刘景曜对这些应酬也没有太多兴趣,而且,为了回报,他决定把张守仁推出来了。
“这位是张国华,”他满面春风的向着众人介绍:“虽然年少,但老成质朴,有大将之风。斩韩六的便是他了。后又杀数十海盗,老夫是把国华的功劳压了一下,不然的话,因功加到指挥佥事,亦是份属应当。不过,为了补偿,老夫叫国华递过门生贴子,所以算是老夫的学生,这样国华也不算太吃亏了,呵呵。”
这一段话,算是几层意思。
少年又有本事,而且老实听话
功劳很大,升迁的余地不小
这一次这个给自己争了脸,刘景曜是要提拔他了
收入门墙,算是真正纳在自己的体系之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对文官来说,可是很少和一个武将攀这么近的关系,这也算是刘景曜对张守仁的酬劳。
这个酬劳,还真不算菲薄了
在场的官吏,一边听着刘景曜的话,一边便是接连变幻脸色,到最后,每个人都是对张守仁亲热有加。
“张大人,下官是愧为登州府推官,今晚若是有空,不妨出来小聚,下官为大人接风洗尘。”
“国华兄练的好兵,将来必定是朝廷柱石,丁大人邀约,下官也要凑一下热闹。”
“下官是”
刘景曜这么一介绍,张守仁就算是真正融进了登州的官员圈子,虽是武职,不过既然前途不可限量,现在朝廷又四处起烽烟,武职官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大家也都是想攀一个武职官的关系,将来缓急之时,也算是有点依靠。
这么一来,刚刚聚集在刘景曜身边的苍蝇也是飞了不少过来,大家称兄道弟,刚刚的那种矜持突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所有人脸上都是有真挚的笑容,不少人急不可待,好象进了妓院急着脱裤子解决问题的嫖客,恨不得现在就把张守仁给拉走。
在两世为人之后,张守仁尽管对这种事已经能够应付的很好,但情不自禁间,还是忍不住感觉到有一阵又一阵的恶心和反胃。
这种事,还真的是不好适应啊
“好了,好了,”刘景曜袍袖轻拂,真的如赶苍蝇一样,清癯方正的脸上又是凛然之色:“诸位的事,等国华缓缓再说,现在先散了吧,在这街市上如此,太不成体统了。”
他是按察副使兼兵备道,从三品,这城里论品级没有比他高的,论科举年次,他也是最老的老前辈,论职权,巡抚最大他第二,现在巡抚不在,当然就是刘景曜话事了。
而且,众人隐约觉得,现任的登莱巡抚太软弱怕事,借口巡行一躲十余天,这次事件这样解决,一定会有人捅到朝中,朝中大佬虽然任命地方官吏时有时是胡来,不过也会选择有刚劲能压的住地方的人选。
丘磊这个总兵明显有跋扈的苗头,既然刘景曜能顶的住,巡抚的位子,怕是大有希望了!
第224章 为将之道(1)()
第九十九章为将之道
众人被刘景曜撵散,只有一些没官没职的百姓还留在四周,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这群明显和普通卫所兵不同的浮山兵。
“国华,这下随我来吧,老夫叫人弄几个小菜,你我二人好生饮上几杯。”
论起交情,刘景曜和张守仁只是在浮山堡见过一次,这一次再见还是有一点生疏感,刘景曜决定不要任何外客,显然是要好好与张守仁聊上一聊,增进彼此的熟悉度和感情。
这个安排不可谓不好,不过张守仁却另有打算。
他亦步亦趋的跟在刘景曜身后,从容抱拳,躬身,微笑:“老师在上,学生想先带着人去军营,安排好食宿,再到恩师府上受教。”
“哦?”
刘景曜身形一抖,回转过身,脸上的神情也是变幻莫测。
张守仁却是丝毫不退,对军队的掌握和重视是他的底线,如果刘景曜不同意他的选择,也就是触及底线,那也就没得商量了。
“嗯,国华,在你身上,老夫也是真的感受到了古大将之风。怪不得,你能把军队掌握的这么好,原因也在此了。军士不食,自己亦不食,老夫还是在书上见过,现今还有你这样的带兵将领,实在是国朝之幸事。”
“学生还谈不上是将领”
“这不是举手之劳么?”
解决了丘磊的麻烦,刘景曜的脸上也是傲气十足,明显能看的出来,是心中一块大石去了的样子。
他对张守仁是真的满意,如果是别人,他可能会怀疑是作伪,假装,但在浮山所时,他就知道张守仁是一个十分能干和诚恳的年轻人,既有的印象十分深刻,原本就特别良好,加上这一次的事情,更是锦上添花,所以他对张守仁的话能听的进,也是往好处去想。
当下只是负手而行,而且也接受了张守仁改变称呼的做法,以师徒相称,自然是比大人和下官的称呼要亲近和自然的多了。
“快些把你的儿郎安置好,老夫在府中等你。”
刘景曜吩咐过后,似乎是想了一想,便又是淡然吩咐道:“刘福,去帐房领二百两银子,替我去犒劳远道而来的将士们。”
他这笔钱,不走公帐,而是用自己的银子,意思也很明显。
这不是以兵备道的身份出公几点,而是以自己的私人名义出这钱,来感谢这些走了二百里路跑来帮助他的士兵们。
或许是被张守仁触动了,这位高高在上的兵备大人,终于是想起来把士兵也当成需要认真审视和对待的对象了。
“是,老爷。”
刘福神情愉快的接受了任务,他现在对浮山这边的人印象极佳,特别是对张守仁和张世强两人,而对三次往返浮山和登州的张世强,则是五体投地般的佩服和推许。
“谢兵备大人赏!”
说话的是张世福,这等事,当然不需要张守仁亲自吩咐。
“谢大人赏!”
所有人都有点垂头丧气的感觉,刚刚的那种情形刺伤了这些军户子弟们并不顽强的自尊心,所以回答的有气无力,没精打采。
第225章 为将之道(2)()
刘景曜也不在大意,反正军士们向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特别。他现在一心想问的就是这枪阵如何练成,有什么要素,问清之后,就是打算上奏折给皇上,若是天下兵都能练成浮山这样的精锐,什么东虏北虏,流贼中的张献忠李自成,都算得了什么?
“没吃饭就这鸟样了?”
刘景曜不在意,张守仁却是暴怒,向着众人怒喝道:“重新再来一次!”
“是”所有人都挺直胸膛,大声怒吼道:“谢大人赏!”
“再来一次!”
“是!”这一次仿佛是一场风暴从登州城上刮过:“谢大人赏!”
“国华!”刘景曜有点吃惊,责怪道:“这是干什么?”
“老师,”张守仁回过头来,解释道:“学生以为,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做什么都要有精气神,少了精神,什么枪法阵势,都是无用。”
一句话倒是引的刘景曜深思起来,张守仁也是对军士们的表现勉强接受,不过仍然是用冷峻的眼神看向众人。
大家都是知道,副千户大人脾气是有点那个,平时和大家一点距离没有,爱兵如子是谈不上,因为大人从来不会这么居高临下,把士兵当儿子来管。
张守仁是把所有人当成兄弟,伙伴,手足,可以把后背交托过去的同袍。所以向来就是和众人用这种原则来相处,不过脾气上来时,倒也是打骂不禁,这些家伙,也是叫他打皮实,骂皮实了。
“你们这些家伙,回去之后,我会好好修理你。”又骂了一句,接着张守仁又是轻声道:“要人瞧的起,自己先得立的直,管别人怎么样,做好自己才是最要紧的!”
这种话,在后世是常说常听,世人都不当什么正经话来听了。
在这个时代,却是叫人听着格外的警醒,提神,也非常容易听的进去。
这些淳朴老实的军户们立刻就听进了张守仁的话,众人的脸色从刚刚的沮丧,又重新回复到了饱满昂扬。
“我来带队,马三标,把我们的旗帜举起来!”
张守仁向刘景曜告罪之后,就立刻返回到队伍之中,然后大步行进在队伍的最前头,而马三标就在他身后,高高举旗,在数千登州百姓的注视中,近七百人的队伍重新回复成纵队,然后向着军营的方向,昂然前行。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一二三,唱!”
张守仁知道士气还没有彻底恢复,一天半的赶路,一场激战,刚刚看到的却是文官士绅对自己继续的轻视,这种伤害当然不容易恢复,此时来一首激昂一点的军歌,正合其宜。
“长坂坡上逞英雄,还有张翼德,当阳桥上等,霹雳叱咤响连声”
这是孙良栋,这个没心没肺的小旗官眼角似乎有泪水,脸上还是那种什么也不在意的邪恶微笑,他的声音粗犷豪放,还带点沙哑,虽然调子没有张守仁唱的准,但一下子就勾起了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狗日的杀才,唱的还真不错!”
就在张守仁感叹的时候,所有的士兵一起接唱起来:“桥塌了两三孔,河水倒流平,吓退了曹营百万兵”
歌声嘹亮,特别是曲调十分优美欢快,是这个时代的军歌节奏无法比拟的。
“这是什么军歌?辽东的?”
“不对,不是,我在辽东可没听过辽镇官兵这么唱过。”
“那是晋军或是秦军?”
“也没听过,不过,可真好听,听着就提气,感觉十分奋勇昂扬。”
“没错,我也是这般的感觉。”
“管他是哪里的军歌,好听就成了呗。”
众人议论声中,张守仁和他的浮山亲丁们唱的就更加响亮了。
“看来,国华的带兵之道,果然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啊”
一直默默前行,眼看就要回到兵备道衙门的刘景曜也是停下了脚步,若有所思的看向和士兵们一起甩着胳膊前行的张守仁。
现在他也明白过来,张守仁和他的部下一样,都是走着到登州来的,在感念的同时,他也略微明白了张守仁这种做法的由来和道理何在。
只是明白过来之后的兵备道也是面露苦笑,看着走的越来越远的张守仁,兵备道刘景曜摇头叹息着,只道:“张国华啊张国华,你这种带兵的办法,叫老夫怎么写成奏折,怎么向上禀报,又怎么请皇上向全天下推广呢?”
虽是如此感叹,但内心对张守仁的看法和欣赏,却又是就此上了一个台阶。
无论如何,张守仁带兵的如此风格和模样,实在是叫他放心,从此之后,浮山是他可以放心使用的一大助力,张守仁只会越来越强,而不会是昙花一现。
这一次刘景曜行走时就从容的多,也是欢快的多了。
大约在半个时辰之后,张守仁才匆忙赶来,一到兵备道衙门的后院,也就是刘景曜的私人居住的地方,看到迎到仪门前的刘景曜,张守仁就是连忙躬身谢罪,直道不敢。
“你的做法很对,老夫是有点失礼了。”刘景曜已经把官袍脱了下来,头上是网巾,身上是青色的道袍,腰间没有系带,衣服飘飘然,加上下巴上的三缕长须,望之真如神仙中人,特别的潇洒出尘。
做这副家居打扮来见客,就是说不是以官身会面,而是以师徒的身份说话,所以可以不拘礼节,略脱痕迹。
这样当然对彼此交心很有利,所以刘景曜打断了张守仁的话头后就吩咐下人也是又取来一身便装,然后把张守仁带到偏厅,先把那一身五品武官的袍服换下来再说。
“学生见过老师!”
这种士大夫在家里的打扮,张守仁还是头一回这般穿着,穿上之后,也是感觉特别的宽松舒服,大袖飘飘,也确实有一种叫人懒洋洋的感觉。
只是,这样的装束,还是只适合士大夫,而不适合要骑马作战的武夫啊。
第226章 论政(1)()
第一百章论政
刘景曜对张守仁的这种打扮倒是十分的欣赏,看着张守仁的模样,他微笑道:“国华,你不说的话,大约没有人以为你是一个舞刀弄剑的武夫,虽然你身形壮硕,但眸子中有一股灵秀之气,而且,举手投足时也是从容恬淡,不象是一个使用刀剑的人。”
“老师过奖了。”
“罢了,先不说这些,我们进房去。”
刘景曜虽然不是,但大明官场已经把一些收入当成理所当然的进项,算是灰色收入,其中包括火耗和一些公务开支的节余等等。
还有节敬和冰敬,炭敬等常例进项。
至于那些到处乱跑打秋风的收入,还不在常例范围之内。当然,打秋风是落魄官员不得已常为之的无赖行径,一般现任官是不屑如此的,除非是公务在身,不得不经过和惊动地方。
有着种种灰色收入之后,官员们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明太祖的一厢情愿早就被人丢到了垃圾堆里原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能考中进士出来当官的都是家族投入巨量金钱,本人才智和毅力过人,起早摸黑三九三伏的读书才能当官,然后一年赚的钱和两个屠夫一个马夫是一样的这得有多傻才能觉得官员能接受这样的低工资?
死在明太祖刀下的官员是不计其数,剥皮的也是到处都是,洪武年间的土地庙里每天都有新鲜的人皮送进来实草,但那又如何?那就是叫前仆后继,杀不光的。
现在的官员已经远非洪武当年的前辈可比,刘景曜已经是清官,而且家小多半留在原籍没有带出来,这也是当时官员出来做官的常态,儿子可以带一两个值得栽培的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教导做官的心得技巧,同时打开人脉,为将来当官做准备,同时也能帮自己做一点不方便出头但又十分私密的事情。
老婆正房是一定留在原籍不带出来的,理由当然十分光明正大,那是因为大老婆要在家操持家务,管理整个家族的产业,这等事,当然不能放给小老婆来做,小老婆倒是可以带到任上来的,因为要有女人服侍起居,使得老爷心情愉快。
这等事上,刘景曜也不能免俗,等他和张守仁进入装修的还不错的内花厅后,就有一个年轻漂亮,脸上虽只是略施粉黛,却肤白似雪,眉眼也画的特别精致,身上衣着也是十分华贵大方的年轻女子就迎了出来,对着张守仁福了一福,然后又向着刘景曜道:“老爷,是不是现在就上酒菜?”
“是的,现在就上吧。”
“是,妾身就去安排。”
到这时,张守仁才知道这是刘景曜的小妾,不过按礼数来说,小妾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不需要他这个有官身的人特别致意,所以他便是默不出声,只是默默站在刘景曜的对面就是。
“国华,坐吧。”
刘景曜在主位坐下,指了指自己对面的客座,笑道:“你回浮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