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打量完周重后,也显得十分高兴,当下大笑着亲自把周重扶起来道。
就在朱厚照的话音刚落,周重也刚刚起身时,就听到随着前面的一声炮响,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那面被当做靶子的城墙终于再也支撑不住,被最后一枚炮弹一下子给轰塌了。
看到这里,正德皇帝再次高兴的哈哈大笑,甚至丝毫不顾礼仪的拉着周重上前,看样子准备亲自查看城墙的倒塌情况。对于朱厚照的这一举动,后面的谷大用与钱宁对视一眼,目光中也不禁露出几分慎重的表情,同时心中对周重的评价也更高了一层。
对于正德皇帝第一次见面,就对自己如此亲热,周重心中也不禁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不过他毕竟来自后世,对于皇权并不像这个时代的人们那么敬畏,所以在震惊过后,很快也就平静下来,随着朱厚照一起来到那段被轰塌的城墙处查看起来,而且他也很快发现,在这段城墙的不远处,还有一段早已经被轰塌的城墙,看样子也是用大炮轰塌的。
只见正德皇帝在城墙的废墟里看了一会,最后又指着不远处那段之前被轰塌的城墙兴奋的道:“周重,你看那边的那道城墙,那是我让炮手用我们大明的火炮轰塌的,这种火炮的炮弹大小与你送来的佛郎机火炮相近,威力虽然比佛郎机火炮要强一些,但射速却是极慢,炮手足足花了四天的时间才把城墙轰塌,但是你送来的佛郎机火炮射速却是大明火炮的数倍,轰塌城墙也只用了一天半时间,这说明在攻坚方面,这些佛郎机火炮简直比大明原来的火炮强了一倍还要多!”
周重听到正德皇帝竟然用这个办法衡量两种火炮的威力,也不由得大为惊讶,因为他以前也只知道佛郎机火炮比大明的火炮要强一些,但却也只能用射速表述,却没想到正德竟然会用这么直观的办法证明两种火炮的优劣。
想到这里,周重上前一步开口道:“陛下英明,佛郎机火炮的威力虽然有所欠缺,但是射速却是极快,因此不但可以弥补威力的不足,甚至在总体威力上还有所增强,另外这种火炮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容易炸膛,这对于我们大明铁质较差的情况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优点!”
佛郎机火炮是周重送给正德的大礼之一,他自然要对这种火炮大加夸奖,况且他说的也是实情,相信有了正德的重视,肯定能让这种火炮在大明军队中很快推广起来。
听到周重夸赞佛郎机火炮不易炸膛这个优点,正德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几天他用两门佛郎机炮一连发射了数百枚炮弹,但是两门火炮依然完好,相反之前用来对比的大明火炮却是用坏了好几门,所以他对佛郎机火炮的这个优点也十分看重。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明军队得此利器,他日必能将鞑靼人一举赶到漠北,重现当年成祖陛下的武勇!”这时钱宁也上前恭贺道。
钱宁身为正德的亲信,自然也最明白正德心中最希望的就是建立不世军功,因此这记马屁拍的正德皇帝是眉开眼笑,当下只见朱厚照开口道:“钱宁你这话就有些重了,成祖陛下当年把实力还十分强大的残元打成残废,这才让我大明享受了上百年的太平,我哪敢与成祖相比,不过现在鞑靼小王子打败了瓦刺,重新统一了北方草原,这对我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若是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在战场上一举打败鞑靼人他们再也不敢来范!”
正德皇帝说到最后时,眼睛中也闪过一道坚毅的目光,他虽然不喜欢处理朝政,而且本人也十分贪玩,但是对于军事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爱好,甚至做梦都想领兵打仗,可惜他毕竟是大明的皇帝,不能轻易离开京城。当然了,历史上的正德皇帝最后还是擅自跑到了宣府前线,而且还与鞑靼小王子干了一架,而且竟然还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打胜了,这让鞑靼数年不敢再兴兵,只能与大明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不过现在的正德皇帝却还没有逃出京城的胆子。
不过正德皇帝话中虽然说不敢与成祖相比,但是钱宁和谷大用这些人却又厚着脸皮拍正德皇帝的马屁,一个个把正德皇帝都捧上了天,若不是怕对成祖不敬的话,恐怕他们早就直接夸朱厚照比朱棣英明百倍了,而且这时朱厚照在众人的马屁声中露出几分陶醉。
听着钱宁等人的马屁,周重总算知道为什么历史会称钱宁和谷大用这些人为佞臣了,别的不说,正德皇帝天天听这些人拍马屁,恐怕最后会真的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自然也更加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难怪历史上的正德那么混帐,估计和他身边这些人有着极大的关系。
让正德少吸收一些精神鸦片,周重这才忽然开口对朱厚照道:“陛下,草民这里还有一样礼物,对于军队也有着巨大的作用,若是使用得当的话,作用并不比佛郎机火炮差!”
第二百三十四章 望远镜()
正德皇帝事先已经从吴山那里知道,周重有一些特别的礼物要送给自己,不过吴山也并不知道都是些什么礼物,所以现在听到周送给自己一样可以与佛郎机火炮相比的礼物,这让他也很是惊讶,当下开口道:“周重,快把你的礼物拿出来瞧瞧,到底是什么礼物竟然能与佛郎机火炮相比?”
看到正德皇帝满脸兴奋,看起来简直像个大孩子似的,周重也不禁微微一笑,当下转身从一个随从那里拿来一个长条形的盒子,亲自打开并呈上来道:“陛下请看,这是草民研制的望远镜,虽然不能像火炮那样做武器,但是在战场上的用途却并不比武器差!”
周重拿出来的正是长筒形的望远镜,每个盒子里装有五支,共有两个盒子。而正德皇帝听到望远镜这个名字,却是满头的雾水,因为他脑子里实在想不通所谓的望远镜到底是做什么的?
看到正德皇帝不明白,当下周重从盒子里拿过一支望远镜,然后好焦距后呈给正德皇帝,指着远处让他看,结果正德皇帝刚把望远镜的一头放在眼睛上,立刻吓了一跳,因为他感觉远处的景物竟然一下子被拉近了许多,这种感觉让他十分不适应,甚至以为是什么法术,更是差点把手中的望远镜给扔了。
不过在刚开始的震惊过后,正德皇帝很快就发现了望远镜的好处,本来看不清的远处景色通过望远镜的放大,一下子就像是在眼前一般,而且看起来十分清晰,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个十分有趣的东西。
只见正德皇帝自顾自的玩了好一会儿,这才意犹未尽的把望远镜放下,脸上了满是兴奋的道:“不错不错,这望远镜的名字的确十分贴切,若不是今日亲眼见到。朕也不敢相信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奇妙的东西,竟然可以把远处的景色拉近,而且看的十分清晰,嗯……”
说到这里时,正德皇帝的脸色忽然一变,紧接着就露出沉思之色,过了好一会儿,忽然有些欣喜若狂的道:“哈哈,原来如此,朕明白了。这望远镜可不仅仅是用来玩的。若是把它用到战场上。到时我大明的将领手中拿着望远镜,就可以早点发现敌情,而且在战场指挥时,也能的看清战场上的形势。这简直就是为将领为量身订做的利”
正德皇帝有两大爱好,一是好玩,二是好武,别看他不喜欢读那些圣贤书,但是对于兵书却是烂熟于胸,可以说他本人拥有极高的军事素养,否则在几年后也不会打败来范的小王子。所以正德皇帝很快就看出了望远镜的军事价值,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望远镜的价值比火炮还要高一些。
看到皇帝陛下如此兴奋。旁边的谷大用、钱宁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同时对周重手中的望远镜更加好奇,不过很快正德皇帝就让周重把望远镜分给众人,结果当他们亲眼见到望远镜的神奇后,也都是极其震惊。其中钱宁等几个武人更是和正德一样,都想到望远镜在战场上的作用,当下也都是露出了激动了表情,看向周重的目光也有些不一样了。
“太好了,有了佛郎机大炮,再加上这个望远镜,定然可以大大增强我大明的武力,日后若是蒙古人再敢南下,朕一定要让他们记住一个深刻的教训!”正德皇帝兴奋的在原地来回走动了几趟,忽然再次吩咐道,“来人,快去准备酒宴,今日朕要与周重一醉方休!”
周重本来还将趁着这个机会把另外的几件礼物一起送上来的,但是看到正德皇帝兴奋的样子,恐怕他现在根本没心思听自己讲番薯和玉米的重大意义,所以最后他想了一下,决定还是等到酒宴上时,正德也冷静下来后再把其它的礼物一一送上。
看的出来,正德对于军事方面的事的确十分上心,接下来他带着周重来到前面的操练场,一边参观神机营的操练,一边向周重打听佛郎机火炮和望远镜的事,对于这些事周重也没有隐瞒,毕竟他知道吴山肯定也向朱厚照禀报过双屿港的情况。
于是周重把自己引进佛郎机工匠的事讲了一遍,同时也把葡萄牙人从欧洲远征,并且已经占据印度沿线,进而马上就要南洋的事讲了出来,希望可以引起正德的重视,可惜正德好像对海外的局势并不怎么感兴趣,反而对那些佛郎机工匠很有兴趣,为此还问了许多问题,当得知那些欧洲人提倡不洗澡时,更是哈哈大笑起来。
周重和谷大用横穿整个京城到达神机营,已经花费了近两个时辰,现在又与正德皇帝见面后参观神机营,结果很快就已经到了黄昏时分,这时士卒们下午的操练也已经完成,人简单的擦洗了一下就准备吃晚饭,而这时正德皇帝吩咐的酒宴也准备好了。
不过正德并没有立刻带着周重去赴宴,而是站在神机营的饭堂外面,看着下面哄抢着饭菜的军汉们并没有说话,旁边的人也不敢打扰,旁边的周重看着面前的正德,虽然他不知道自己猜测的是否正确,但是周重总感觉正德好像十分向往这种军旅生活,甚至若有可能的话,他应该很希望放下皇帝的身份,与下面那些粗鲁肮脏的军汉们一起哄抢着并不怎么可口的饭菜。
过了好一会儿,正德这才转身离开饭堂,然后带着周重来到操练场旁边的一片草地周重没有想到的是,一座行军时所用的大帐耸立在这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座行军大帐竟然是正德这些天在军营中的住所,同时也是他会客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看着眼前这座并不怎么舒适的帐篷,周重又扭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军营营房,虽然那些营房建造的并不华丽,但他觉得总比帐篷这东西要舒服多了,可惜正德皇帝却偏偏有这种爱好,好好的房子不住,却偏偏喜欢住在帐篷里。
进到帐篷之后,周重发现里面已经摆好了酒宴,而且出乎他有些惊讶的是,这个酒宴并不像帝王宴请的规格,酒菜都摆放在一个桌子上,两把椅子相对而放,看样子正德皇帝是打算与他同桌而饮,虽然周重对宫廷里的规矩不是很懂,但却也知道自己与大明天子相对而坐对饮,这若是传扬出去的话,恐怕大明的那些御史会把自己给骂死。
“周重,朕一见你就感觉咱们十分有缘,而且你还送给我大明如此的两件利器,再加上这里是军营而不是皇宫,在军营里可没有什么君臣,所以你也不必拘泥于什么俗礼,咱们坐下来边吃边聊!”进到大败中后,正德立刻开口道,看他的样子,好像真的把周重当做一个平等的朋友。
听到正德如此说,若是别人的话,可能依然不敢坐,不过周重的君臣观念却十分薄弱,而且在他看来,正德也不过是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年轻人,和自己在松江府的那些朋友差不多,心中也没什么敬畏,因此也没有推辞,谢过之后与正德先后落坐。
等到坐下后,周重这才发现正德准备的这顿酒宴也十分有特色,几个粗瓷大碗里盛的全都是大块的肉,或蒸或煮种类不一,另外在大帐的一角升着一个炭炉,一个小太监转动着一个烤架,上面串着一只烤的金黄的小羊。酒坛子上的泥封已经被拍开,一股浓烈的酒香散发出来人光是闻着就已经有了几分醉意。
只见谷大用亲自给正德和周重倒了两碗烈酒,然后正德笑道:“周重,本来我早就想见一见你,甚至还想过亲自去松江,可惜朝中的那帮老顽固们却绝对不会同意的,所以最后只好做罢,没想到你竟然来到了京城,这让朕很是高兴,来,咱们干上一碗!”
正德说着端起面前的酒碗,周重也不敢怠慢,当下也端起来与正德一饮而尽。喝完之后正德立刻招呼周重吃菜,毕竟他准备的是烈酒,空肚子喝酒的话,人很容易就会醉倒。
一碗烈酒下肚,周重也感觉放松了许多,这时他也看出来正德已经从之前的激动中平静下来,当下想了想开口道:“陛下,草民这次来京城准备了几样特殊的礼物,其中火炮和望远镜已经献给陛下,不过另外还有几样特殊的礼物,希望可以当面送给陛下。”
得到了火炮和望远镜后,正德已经对周重剩下的礼物也十分感兴趣,因此听后脸上也是一喜,当下开口道:“快!快点呈上来,我听吴山说过,你不但准备了火炮,而且还有两种佛郎机人带来的粮食作物,样子十分的新奇,朕早就想见一见了!”
看到正德皇帝只把玉米和番薯当成两种新奇的粮食作物,周重却是心中暗笑,不知道自己把番薯和玉米的栽种优势,以及惊人的产量讲出来时,正德会是什么反应?
第二百三十五章 粮食大计()
除火炮之外,剩下的礼物体积都不是很大,谷大用亲自检查过后,已经全都送到大帐里了,所以看到正德问起玉米和番薯,周重立刻从那堆礼物中拿出一个一尺长的小箱子,打开之后,里面放着几根玉米和几块番薯。
只见周重先把里面的玉米棒子拿出来放到桌子上,结果还没等他开口,正德就伸手把玉米拿起来在手中把玩道:“这种粮食倒也稀奇,竟然长的这么大,而且颜色也如此艳丽,看起来倒像是黄金一般。”
看以正德只注意到玉米亮丽的颜色,周重也不禁苦笑一声,正德本来就不是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再加上从小长于深宫,没有接触过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看到玉米时,自然不会想到这种作物的产量和种植等方面。
想到这里,周重一脸郑重的对正德皇帝道:“陛下,您手中的这种作物名叫玉米,外表漂亮还只是其次,关键是这种作物比较耐旱,十分适合我大明北方一带栽种,而且玉米的产量极高,草民在双屿港开辟了一块土地试种,结果仅仅半年时间,亩产就达到了五百多斤,相比之下,北方小麦的亩产却多在两百斤之下,若是能……”
周重的话还没说完,坐在他对面的正德皇帝却忽然站了起来,脸上也满是激动之色,只见他双手扶着桌子,身体前倾急切的问道:“周重,你说的这些话可是真的,?玉米的亩产真的可以达到五百多斤?”
正德虽然不喜欢处理朝政,但并不意味着他就真的把朝政完全放手。其实恰恰相反。内阁每天都会送一批奏折入宫。这些奏折在经过司礼监的处理后,正德皇帝都要亲自再看一遍,所以他对于大明国内各方面的情况也是十分了解,现在听到玉米这种逆天的作物,自然也明白其中意味着什么,所以由不得他不激动。
“启禀陛下,周重敢以项上人头保证,玉米的亩产量绝对没有半点水分。而且在玉米收获之时,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