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发布后,骁骑营、烈火营招兵买马,忙的热火朝天。虎营那边却冷冷清清的不见动静,不仅不见动静,连孟明似乎也消失了。人们能看到的只有他的胖婆娘带着胖女儿在内营走门串户的身影和爽朗的笑声。
余炎炉跟程克领商议之后,提着两坛酒去见孟明,虎营的守门官却以统领无令不敢专擅为名拒不开门。二人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就都嘀咕起来:余炎炉说:“你说会不会赌气跑了?”程克领说:“看着不像,要走也得把老婆孩子带上不是?”余炎炉说:“又不是他亲生亲养的,不带不就不带嘛,有什么好奇怪的。”于是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的都沉默了。
程克领最后叹了口气说:“这样就走,太不仗义了吧。”
半个月后,孟明回来了,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张伯中,原丰州经济武备两学堂的三百学生,及阴山六寨七城的四千多寨兵喽啰。
孟明不是负气出走,他是奉命去阴山收拢经济、武备两学堂的学生去了。学生们不是不肯各回各班,他们是想带件礼品给校长,六寨七城的五千兵马就是他们图谋的对象。虽然他们在阴山已经称王称霸,但要这么多人跟他们下山,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没有张伯中和孟明的帮忙,他们根本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现在真相大白,余炎炉和程克领对孟明的意见可大了,这样的好事竟然撇下我们,把我们蒙在鼓里。孟明笑着跟他们解释说:“要是接学生们我一定会告诉二位,但要接张先生回来就不一样了。你知道小青衣盯张先生盯的有多紧吗?寸步不离啊。要换成我们都不知道死几回了。”
二人当着杨昊的面不好说什么,私下里却发牢骚说:“老张头又回来了,看来内寺坊又要重建了。咱们是习惯了,只是不知道那些野人们服不服管。”
内寺坊的确在张伯中的一手主导下重建了,不过它的矛头却由对内变成了对外,简单地说现在的内寺坊就是原来的情报室,而且它的名字也改成了军师厅,至少它的正式名称是叫军师厅。
张伯中搬进了军师厅,成为契丹乌隗部大统领加勒古杜的汉人军师。
———
第252章 鞭打六宫之权()
“看来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
杨昊仔细地翻阅了各部报来的文书,查看了军械、粮草账目后,又和张伯中在酥油灯下把根据各方情报汇集而成的大石城城防图与隐逸啜交由昆德勒带来的那份城防图仔细地核对了一遍,有误差,但误差极小。两个人判断,隐逸啜给的城防图应该是真的。
“看来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杨昊又感慨地说了一声。
“的确是差不多了。”张伯中微笑道,笑容竟显得有些狰狞,“如果这样也不能取胜,那只能说明老天已经厌弃了我们,不肯站在我们这一边了。”
“呵,老天。”杨昊听了这话有点想发笑,老天不站在他这边已经太长时间了,老天就是老天,他高高在上,俯视亿兆,调理万物,他凭什么非要站在你这一边呢?
“先生说的不错,如此这般还不能取胜,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或许,只好上阴山做盗匪了。”杨昊苦笑着说。
张伯中大手一挥,笑道:“那就一起去!老天如此不能容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看到一向老成持重的张伯中也发起轻狂来,杨昊觉得此战的胜算至少有七成以上!以军力而论,他还是有信心攻克大石城的,虽然那不免要损兵折将,伤筋动骨,但不如此手中这支队伍就还是乌合之众,战又不能战,管束又困难,这样的一支军队到头来只会反噬其主,不要也罢。变数是回鹘人、沙陀人、唐军、契丹人。现在看起来他们都还安静,但战场的变化从来都是瞬息之间的事,容不得你有半点幻想。因此未战之前一定要筹划周密,多往坏处去想,可以再接受一次大败,但不能败到让自己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现在,诸事筹划妥当,只等鸣锣开战了。
胜与败,天知晓!
亲自送张伯中到寝帐门口,被清凉的夜风一吹,杨昊顿觉神清气爽,因此临时改变主意,不回大帐了,他取了一张大弓,带了五支雕翎箭,开始绕营巡夜。宿卫长东方兰知晓杨昊的心思,一面率铁甲侍卫随行,一面又嘱咐他们不可离的太近。
杨昊很快就发现了尾随的尾巴,独自巡夜的兴致也就荡然无存。他把大弓交给东方兰,折身去了寝帐。金帐的正北方有一片帐顶装饰着玫瑰色的寝帐,称作“禁苑”,是大统领和家眷的居所。禁苑里寝帐的数目约有二十间。从外面看,除了玫瑰色的帐顶,和四周较一般人家稍高的木栅栏,并无任何出奇之处。
大统领在册的家眷只有杨欣和王蔷两个。
两个人是无法住的下这么多寝帐的,之所以弄这么多寝帐在此,一是为将来打算,草原乌槐部因为连年征战,男子少,女子多,是为常态,为种族繁衍计,一个男人娶三五个妻子是正常的,合理的,自然也是合法的,族人尚且如此,大统领自然也不宜例外,喂养多个妻子,跟她们生儿育女,这不是什么福利,而是一项沉重的义务。
其次,是为了迷惑敌人,主要是刺客。大统领身系一族安危,人身安全岂可马虎。
东方兰让众侍卫分散开来守卫在禁苑四周,只他一人挎刀跟随杨昊进了禁苑。现在,即使杨昊本人也不知道他要找的女人在哪,东方兰更不知道,按族规禁苑内二十间寝帐中至少十间内部装饰是一摸样的,如同旅舍的客房一样,随时可供居住。大统领和他的女人就像投店的客人一样在各房间内轮着住。
如此,不要说刺客,即便是大统领的随身侍卫也未必清楚明早该在那个寝帐门口迎接自己的护主。
不过这些对这里的主人来说并不是大问题,他和自己心爱的女人有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暗号,暗号巧妙地标识在寝帐外某处,随他们的兴致而不断变化。当杨昊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入杨欣的寝帐时,杨欣已经睡下,正隔着竹帘与侍寝的杨盼说话,另一个侍寝的女子杨目则已发出细微的鼾声。
杨欣突然就意识到杨昊已到了门外,她一咕噜爬起来,催促杨盼赶紧张灯,自己则顾不得穿衣,裹了一件绸衫就迎了出去。
杨昊心疼地说:“别出来,外面风大,天凉。”
杨欣说:“我健壮着呢,没事。”
她就是这个脾气,说她不听话也好,说她爱痴情深也罢,她反正是迎出来了。杨昊知道劝她也没用,就把她搂在怀里,赶紧往寝帐里走。寝帐里生着炭火,暖意融融。不过从清凉的夜空中乍一进来,却觉得有些憋闷。
杨欣知心知意地说:“有点闷吧?不知怎么的,最近我总怕冷。”一边说一边就吩咐睡意朦胧的杨目把门帘卷起来,杨盼挂念她的身体,拉着杨目不让动。杨欣立即恼起来,呵斥道:“自己把鞭子拿来!”杨目吓的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杨盼则不情不愿地拿来了马鞭,跪在地上,将马鞭双手捧过头顶。
杨昊抢在妻子之前抢过了马鞭,凌空甩了个响。笑道:“我已代你警醒了她们。看在她们回护你的份上就不要惩罚她们了吧。”杨欣说:“如果这是大统领的口令,我只有服从。”杨昊就朝她们挥挥手说:“起来吧,夫人身体不爽,你们当尽心尽力地服侍。”
对丈夫的这番好意,杨欣也不矫情,她喝令杨盼去准备洗澡水,让杨目去铺床,自己替丈夫卸了衣甲,安顿他坐下,双膝跪下来,亲手为他脱下皮靴,解开裹脚布,来为他捏脚。杨昊说:“你不必辛苦了,我泡泡澡便好。”
他指示杨欣坐在他旁边,杨欣却坐在了他的怀里。自己解开了绸衫,杨昊就不客气地抓弄她胸脯上的两团肉,抱住她的头,亲吻她的唇。杨欣闭上眼,任他摆弄,神情如痴如醉。直到杨盼准备好了热水,来催促他洗澡,杨昊才舍得和妻子分开。
杨欣服侍他脱去衣裳,自己也脱了衣裳要伴浴,杨昊道:“天太晚了,这通折腾,你还睡的着吗。”
杨欣说:“我再累也不及你万一,妻子伺候丈夫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杨昊已经无话可说了,他见杨盼和杨目两个嘀嘀咕咕的,说着悄悄话,还不时地朝这边瞄一眼,发出赤赤哈哈的欢笑声,便饶有兴致地问道:“两个巧嘴的小雀说什么呢。”
杨盼和杨目对杨昊虽然敬若神明,却并不十分怕他,在他面前说话也很随意。杨盼说:“她问我:大统领在外面那么威严,杀人不眨眼的将军们见了您,害怕的气都不敢出,为何您回到寝帐,就变得如此和蔼可亲了呢。”
杨目接茬说:“我们见了将军们害怕,见了您却不是很害怕。”
杨昊哈哈大笑道:“唐人有谚:无规矩不成方圆。又谚:慈不掌兵。军中是最讲规矩的地方,军人却是最不讲规矩的。治军不严,危害甚剧,可不是闹着玩的。这里是家,居家讲究舒适,讲究情感,何苦把规矩定的那么严,让你们不得自由呢。”
杨盼和杨目就叽叽咕咕笑个不停。杨欣咳嗽了一声,说:“大统领仁慈,你们便忘了规矩了吗。男人们在外面打仗,要讲究规矩,女人们在家里缝衣做饭,就不需要规矩了吗?都像你们这样嘻嘻哈哈的,怠慢职事,男人们回来吃什么,喝什么?”
杨目和杨盼听了这话,都吓的伸出舌头,低下了头,赶紧忙活去了,谁敢怠慢?
杨昊哈哈大笑,把光溜溜的娇妻揽在怀里,说:“不想我温厚可亲的妻子,治家竟如此严谨。真是长生天赐予我的福分。”
杨欣说:“夫妻本为一体,一主外,一主内,我不能为你排忧解难,就给你一个安稳的家,让你回来有衣穿,有热饭吃,疲惫了可以洗澡解乏。如果我做不到这点,我怎配做草原大英雄的妻子?我岂不是要被别人笑话?”
杨昊听了她这话,欢喜的不得了,便说:“难得你这等明白事理。如此我出征之后,便无后顾之忧了。”
他抱着杨欣要求欢,杨欣说:“你先洗了澡,躺下来歇一觉,等身子解了乏再行夫妻之礼不迟。”
杨昊见她说话文绉绉的,便欣喜地问道:“我给你的书,你都看了吗?”杨欣道:“我哪看得懂?不过是略知几句粗话罢了。你可不许笑话我?”杨昊哈哈大笑,对她又喜欢,又敬重,于是用手托着她的下巴说:“得妻如你,夫复何求。”他伸手拿起自己的马鞭说:“握好它!我以长生天和草原诸神的名义,赠它予你,你可行鞭打六宫之权。”
杨欣初始有些懵懂,不明白六宫为何物,待明白丈夫以六宫之喻认她做唯一正妻,掌理家务统管姬妾时,她欢喜无比,跪在浴桶里接受了。
杨昊在杨欣的寝帐里歇到二日新阳初生,一身的疲乏全解了。
清早,他洗漱完毕,结束整齐,神采奕奕地走出寝帐,眯缝着眼望了阵蓝天白云,享受了一丝拂面清风。对杨欣说:“握好你的鞭子,为我守好后宫,我去也。”
———
第253章 肃清外围()
为了能尽快肃清大石城的外围,杨昊颁布了“包干令”:将大石城外散布的二十几个小部落,按大小强弱均匀地分为五组,除了羽射营和教导营外,一个营一个,抽签包干,限期肃清,至于用什么手段不问,所得财物人口悉归各营。
命令一下各营顿时忙活起来,刘盘率前营一马当先攻灭了散布在大石城南方的六个杂人部落,所谓“杂人”即以某一族为主干,混杂着其他人口,而组成的部落。在人数对比上,主干族群的人数不占绝对优势只占相对优势。
大石城南方的这六个杂人部落以回鹘人为主干,混杂着唐人、回鹘人、契丹人、突厥人、奚人、沙陀人等,有的部落回鹘人人数很少,不要说绝对多数就是相对多数也占不到,只因在回鹘人的势力范围内,出于语言、习俗、宗教方面的优势,回鹘人,即使他们人数和力量都占弱势,也依然能把持政权,剥削他族,这样的部落凝聚力很差,战斗力并不强。
前营战旗所到之处,大小部落纷纷要求投降。刘盘出于极度鄙视的心理,拒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因此攻防战前后持续了五天,此后各部就没有资格再提投降,他们已被彻底征服。身为鱼肉,有什么资格跟砧板和刀讨价还价?
此役,前营伤亡六百骑兵,而且都是精锐。面对质疑,刘盘回击道:“操个老娘们把自家枪操断了,你们还好意思说。那帮货色天生卑贱,人人淫邪,个个反复无常。今天跟你喝酒称兄道弟,明天就能造你的反,翻脸比他妈翻书还利索。你们真想在上娘们时让人捅了屁股?别忘了,大石城才是你们要上的娘们。城里珠宝堆积如山,好看的娘们一抓一大把,为了拿下大石城,为了不留后患,折损几个弟兄不值吗?”
一腔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刘盘随即又宣布:战死的弟兄要厚葬!将来打下大石城,所取财物优先用于抚恤死难将士,让他们的父母衣食无缺,让他们的妻儿体面地活下去。今后永为定例。
杨昊在赶往大石城的途中听到刘盘颁布的这条“定例”,遂让张伯中起草了一份抚恤令:将刘盘的“定例”深化、细化,完善后固定下来,颁布各营实施。也因为刘盘的这个创意,杨昊才没有追究他因好大喜功而损兵折将的过失。
相对于前营,其他各营的运气就要差得多。后营攻略大石城西北的三个奚人部落,五千骑兵竟一连两次败给千余名奚人。肖恩清自觉颜面无存,只得亲自上阵,奚人立即还以颜色,让他颜面无存。一支奚人骑兵趁夜色突袭中军,杀的他光着屁股窜出寝帐,裸奔一里地,然后趴在沟里装死才逃得一条性命。
不过这场惨败倒让他来了灵感,肖恩清跟奚人玩了招“诈死”的把戏。他宣布自己在奚人五十名勇士突袭中军帐的战斗中“不幸战死”。当然主帅“战死”的消息从来都是要严格保密的,为了不让奚人生疑,肖恩清用两个动作传递自己“战死”的信息:一、在奚人突袭之后,后营没有实施报复行动,而是偃旗息鼓,谨守营寨不出;二、派信使向大本营报讯:后营统领肖恩清阵亡,所部处境危险,请求大统领派员主持后营军务。
信使派出三个,其中一个就悲催地钻进了奚人设下的口袋,成了奚人的俘虏。奚人截获书信,却将信将疑,于是严刑拷打那名信使,打的他皮开肉绽,信使仍不改口——他说的是真话,主将战死的消息是他临走时副将亲口告诉他的。
奚人分析了一番后,认定肖恩清的确已战死,他们立刻做出决定:契丹人势大,不可与之对抗,不如趁对方主帅阵亡,群龙无首之际,赶紧撤入城中寻求庇护。
奚人说干就干,在确认肖恩清“战死”的当晚,他们便拔营起寨前往大石城,起初他们的警惕性还很高,派出精锐骑兵严密注视着如古墓一般沉寂的后营大寨。一直等到大队人马离城只有七八里地,晨光中大石城的尖塔遥遥可望时,他们才彻底放松了警惕。
监视后营的奚人骑兵撤走,并赶到了队伍的前列,他们要给大石城一种印象:他们很强大,很有利用价值,接受他们进城,对大石城有利无害,或利大于弊。
离城还有五里的时候,情势发生突变,三支契丹人骑兵踏着风雷之势,从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