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做到这一点,不但要精确计算加药量、方位角度,以及装弹频率,而且往往口径越大的炮火,其射速就越低,根本无法实现三弹同时着地,若是炮火的口径小了,射速倒是能跟上了,可惜炮弹的滞空时间又短了,最后仍然是徒劳无功,该技巧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但是对于刘少将而言,这些麻烦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他有黑科技——智脑在手,计算区区二十多门重炮的射击角度,以及加装发射药量的多寡,完全可以在0。01秒之内搞定。

    何况他还有五十多个——贴心的蚂蚁机器人在手,只要制定好所攻击的目标或区域,剩余事情就不用他再管了。

    当智脑、蚂蚁机器人,以及182毫米重炮,完全整合在一起时,竟然发生了化学反应,原本射速为每分钟6—8发的重炮,居然打出了每分钟12发的成绩,这可是105毫米山炮的射速,再结合“三弹同时着地”的射击技巧,真不亚于上百门重炮集火的效果。

    而朝香宫鸠彦与笠原次雄,认为“超级重炮射速较快(每分钟4发)”,完全是一种主观上的臆想,他们一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才知道这个秘密,到那时早已时过境迁了。

    11月14日凌晨,新的朝阳终于升了起来。

    徐徐升起的太阳,清除了种种迷雾和黑暗,尤其留下了无数传说的杭州湾金山卫,更是迎来了新的一天,阳光将离海岸不远处的三座金山,更是照射的分毫毕现,烟气袅绕宛若人间仙境一般。

    好在九龙山上的超级重炮群,也逐渐停止了咆哮,让幸存的日军得以苟延残喘。

    在即将黎明的一个多小时,位于九龙山的182毫米重炮群,一共发射了一万五千枚炮弹,将日军的三十多艘舰艇留在了海里,将数万日军堵在了登陆地区,究竟伤亡了多少,已经成了一个秘密。

    待胡琏师长与陈光中师长,率部抵达金山卫抗击日军登陆时,只看到了一片燃烧的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血水。

    陈光中的63师虽然精锐,却是纯粹的普通步兵师。

    至于胡琏所率领的201师,则是完全“严重脱离大众”的产物,尽管只有一万余人,但是坦克与装甲车,却有二百多辆,哪怕它们大多是些Ⅰ、Ⅱ型的德国坦克,却也不是血肉之躯能抵挡的东西。

    面临钢铁洪流的碾压,刚离开炼狱的日军只好纷纷投降了。

    让胡师长与陈师长最郁闷的是,这些日军似乎都有些神智不清,哪怕有人咳声嗽,都会即刻躺在地上等死,与其说是军人,不如说是苟延残喘的废人,让他们有种胜之不武的感觉。

    他们略略一审问,这些“废人”还真是日军中的精锐。

    不过南京方面的情报有误,在日军第十一军的建制之中,根本没有第十四与第二十师团。

    该军是以第十五师团为核心,加入了第五师团的国崎登支队,第六师团的牛岛满支队,以及台湾步兵旅团、第1后备步兵团、伪靖安军1旅、伪李春山旅、伪于芷山旅等等,乱七糟八的杂牌部队。

    野心勃勃的金山卫登陆作战,竟然打成了这个样子,不但南京诸公没想到,而且连日军大本营也没想到。

    当日军军部初次接到前线战报时,还特意看了一下日历,严重怀疑当天是“愚人节”,如火如荼的淞沪战场,也陡然的冷了下来,双方的指挥官们都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个很突兀的消息。

    从此日军再也不提金山卫登陆之事。

    事后即使偶尔提到,日军也会讳莫如深的乱说,甚至会装出失忆的模样,否认曾有这样的一次登陆行动,而华夏军队也不愿意提,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此次炮击,是何方英雄所为,最后只能归结为天谴。

    日军通过秘密渠道,想引渡这万余战俘回国时,才赫然发现出发时的六万多军队,却只找到了二万多人,其余的估计是被一一炮毙了。

    噩耗传回了日本东京。

    正在吃早餐的石原莞尔,刚一看到前线战报,两只眼睛顿时就圆了,差点没被牛奶给呛死,等他镇定下来之后,即刻去皇宫前大礼参拜,跪请天皇召见,好在这厮不是“孤军作战”,在宫门前竟然跪一溜的高官政要,比如东条英机、近卫文磨、松冈洋右、山本五十六、平沼骐一郎等等,直令行人侧目私语。

    这些政要聚集在一起时,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连昭和天皇的近侍也扛不住这等恐怖的压力,只好向他们吐露实情——天皇陛下根本不在皇宫,早在二天前就去伊势神宫静修了。

    石原莞尔等人面面相觑,他们作为臣子,按说也不该打扰天皇的参拜活动,但是金山卫登陆失败的消息,实在是太过重大了,万一天皇震怒的话,他们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只好一一登上东京湾的战舰,尽快赶到三重县的伊势神宫。

    伊势神宫,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位于日本本州的岛中部,距离东京湾颇有些距离。

    一行人赶到伊势神宫时,天上的太阳已然逐渐西去。

    还没等这些政要们开口求见主子,伊势神宫内就传出了天皇的圣谕。

    圣谕写在一册玉碟上,玉碟古朴如新,而随之一起出来的,竟然还有一柄温润质朴的玉剑。

    一众神官生怕对政要们不敬,特意由大神官亲自宣读圣谕,“此剑名曰故剑,所谓一见如故、故剑情深、故土难舍,喻意似敌非敌”。

    “似敌非敌”,真是意味深远,很符合腹语的要求。

    然而,意思却简单明了——“中日之战,该结束了”。

    近卫文磨等人,却只觉得眼前一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垮塌,原本紧盯华夏的视线,怔然的向东南方转移,难道英勇无畏的帝国皇军,真要放弃大好的神州沃土,转向东南亚或澳大利亚,去挑战英美等欧美列强。

    (本书已完。本书是胜利三部曲的第一部,欢迎各位读者与书友,继续阅读本书的后续部分,第二部《胜利之钢蚁逐日》。)
://137668 。
手机阅读请点击://13766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