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款步枪的最大好处,就是简单可靠,而且数量数以百万计,从张之洞兴办汉阳兵工厂以来,近半个世纪之中,华夏大小兵工厂都在生产它,单论生产质量还略胜中正式步枪,而且南京正在力推中正式,全面淘汰汉阳造,因此补给起来相当方便,足足可用到1937年。
当李张二人好奇的问到,1937年后红军用什么武器时,刘郧笑而不答,望了望不远处的飞机坦克,直让大家郁闷不已,这玩意看着是眼馋,谁都想要,可是就算给他们百十辆,他们自己也玩不转。
自动武器,当首推捷克式轻机枪,精度号称机枪中的狙击枪,如果不是弹匣的装弹太少,只有区区二、三十发的话,简直可以用到21世纪,最大的特点还是子弹问题,可以与汉阳造步枪子弹通用。
至于马克沁重机枪太过笨重,当然刘郧可以通过智脑,重新设计并简化其部件,但还是麻烦了,不过李张二人坚持要的话,刘大官人只好妥协,争取尽量将一百多公斤的马克沁,降低到六十公斤。
至于炮火这一栏,除了60mm和82mm迫击炮外,就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任谁拉着几百、上千公斤的大炮,爬雪山过草地,实在是让人冷汗直流,不过既然一百多公斤的马克沁机枪,都能过去的话,那么有一款火炮,就最适合红军不过了,正是小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
这款多功能火炮,可兼任野炮,山炮和迫击炮,口径70mm,全重212kg,带盾高62cm,射程2788m,炮弹3。8kg,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而且隐蔽性好,运输方便,特别适合地形复杂的地带使用。
刘郧当然不会山寨原版,而是在九二步兵炮的基础上,略加改进一下,重新命名为七二式步兵炮,口径72mm,全重182kg,带盾高600mm,射程3500m,炮弹4。3kg,还可以通用日式的70mm炮弹。
第165章 成份太高()
这款七二式步兵炮出现,明显是针对九二式步兵炮的,按小鬼子的说法,就是“良心大大的坏了”,由于采用了新的合金,各种性能参数,自然都略胜原版一筹,更缺德的是,它可以使用九二式的70mm炮弹,而九二式却无法使用它的炮弹,一到战场上差别就大了。
而且七二式步兵炮,在设计之初,就想到了分解的问题,因此可以分解为炮筒、炮架、车轮和脚架等四大类,其中最重的物件,也不过50公斤,骡马能很容易的运走,完全可在各种地形上机动运输。
当然红军也没那么矫情,还需要什么特种炮弹,所以刘郧给七二式,也就配备了两种炮弹,即高爆弹和穿甲弹,目前还是国内战争时期,也就打打碉堡之类,未来甚至可以勉强对付日军装甲车。
再后就是手榴弹,这个玩意的技术门槛低,但是要做好的话,却并不容易,刘郧的办法是,仿制抗战时的边区造,木柄进攻性手雷,重点研究了点火和弹片的分散方式,确保手榴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于是大量订购,对于子弹和炮弹,刘郧可不敢采用压缩空气了,万一被敌人发现了,再被英美等国当成了异类,以为他得了什么黑科技,就可就麻烦大了,于是只好老老实实,采用化学之类的原料。
最后整个武器清单就出来了,汉阳造三万支,捷克式轻机枪二千挺,马克沁重机枪一千挺,各型迫击炮三百门,七二式步兵炮二百门,手榴弹三十万枚,子弹三千五百万发,以及各类式的炮弹五万发。
刘郧也暗暗的直咋舌,这堆武器一旦落实,足足可以装备六七个步兵师,再加上已有的装备,立马就可以扩编成十万人马,于是忍不住问李张二人,他们不会拿着这些武器,再与刘湘和川军干架吧。
李张二人也是苦笑不已,就是他们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这么做,一边假意和谈,骗取粮食和武器,一边扩编队伍,打刘湘和川军的主意,不说川军的飞机坦克不好对付,就算真的偷袭成功了,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红军,信义可是立命之本,再傻也不敢这么做的。
刘郧一想也是,战国时候的商鞅变法,首先就是通过取信于人,然后才敢推行他的施政方针,二战时候德国与日本,之所以臭名昭彰,被世人弃之,其中一点,正是失信于人,最是喜欢单方撕毁条约。
红军可是未来华夏的希望,此时就喜欢失信于人,今后谁还敢相信他们,谁还敢随他们打天下,不要说统一天下,就是想暂时苟且一地,都是难如登天,当刘郧一一的通想之后,也就坦然释怀了。
在同意他们订购的同时,刘郧只是声明一点,短期之内是别想了,兵工厂毕竟才初建不久,产能有限得很,没有二三个月,根本制造不出这么多的武器,李张二人表示理解,只希望川西在一个月内,提交三分之一,好方便红军的先遣部队,试探性的挺进青海与甘肃。
刘郧在惊诧的同时,也暗暗嘀咕这才六月中旬,距离1935年10月,足足还有四个多月,七月份就派出先遣部队,与原来时空的历史进程,基本保持了一致,看来历史自身具有强大的自我纠正性。
一切谈妥之后,李胜德却笑着问刘郧,之前与郑赭二人的协议,还算不算数,刘大官人不由心中一喜,连忙问到,“主席指的是参加红军一事,还是筹备军校的问题,又或是红军援建川西铁路”。
竟然有这么多的事情,李张二人也是一呆,表面不动声色,心中暗暗嘀咕,难怪刘郧这个无利不起早的资本家,会无偿援助郑赭二人武器,连私筹军校这种事情都敢勾兑,这年月真的是无法无天了。
看到李张二人默不作声,刘郧哪里不知道,自己多半会错意了,这些事情恐怕没一件能成,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李胜德与张国焘暗中相视了一眼,知道这个节骨眼上,还真不能得罪刘大官人,六七个师的装备,就指望川西县兵工厂,还真不是一般人拿得出来的。
李胜德连忙开动脑袋想办法,刘郧暂时由张国焘拖住,别看张副主席彪悍,但是说到对付刘大财主,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就这厮参军的事情上反复纠结,总之这厮的成份太高,不适合当红军。
“成份太高”,刘郧可不爱听这个,红军是干啥的,不就是反帝反封建,解放全华夏么,成份高了又怎么样,他刘大官人有本事啊,一个月就可以提供二个师的装备,中央军也才五六十个师,不用三五年,就可以帮红军拉起一百个师,那时想统一华夏也不在话下。
当说到一百个师的时候,张国焘也有些砰然心动,转而一想,红军要是有一百个正规师,就不怕与中央军打阵地战了,如果推进速度够快的话,不用半年就会统一整个华夏,什么日本鬼子都是毛毛菜。
眼看张国焘即将沦陷的时候,李胜德不得不接过话题了,先是微微一笑,让刘郧感觉到他好说话,然后才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卫民啊,你的看法大有问题,我们红军既不是军阀,也不是李自成”。
“因此,红军打天下,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更不是为了搅乱华夏,在1927年成立红军队伍之初,主要是反对GUO民党右派的反动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我们就逐渐明白了,应该立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如果继续混乱的话,只会好了日本帝国主义”。
尽快结束内战才是正理,对于李主席的这些话,刘郧有些讪笑,他哪里会真的不知道,之前所说那些好听的话,不过是煽动张国焘投他一票而已,既然说到这个程度,只好迷迷糊糊的装听不懂了。
但是刘郧这个小菜鸟,哪里骗得了俩大人物,尤其张国焘明白自己上当之后,更是气得直翻白眼,刘大官人连忙陪笑,别还没正式加入红军,就已经得罪了红军的副主席,今后的小鞋就有得穿了。
李胜德却没听刘郧的鬼话,反而微笑的继续做工作,“暂时不让你加入红军,也是有考虑的,你在老蒋和刘湘这边工作时,会更加方便一些,而且也更有利于团结,更有利于全国抗击日本鬼子”。
刘郧顿时一个激灵,立马反应了过来,很激动的问到,“俩位主席的意思,就是让我潜伏在GUO民党这边,当红军的地下党,平时将这边的情报一一上报,到了关键时再将队伍拉到红军这边来”。
李张二人相视无语,连脑袋喜欢发热的张国焘,也看不过去了,没好气的问到,“请问,你是谍报专业的博士吗?又或者是在苏联,接受过克格勃的情报培训,我记得你好像连军校都没读过吧”。
刘郧摸着脑袋,嘿嘿的傻笑,本想说自己在南京陆大,接受过一个月军训,但也知道这种小儿科,说出来也是丢人现眼,于是缩着手一言不发,任随他们批评了,看上去这厮的态度,倒是满好的。
张国焘一阵脾气发完之后,看见刘郧低眉顺眼,一副乖宝宝样,也就不再批评了,苦笑的说,“谍报,历来是党政军的第一要务,除非万不得已,或受过专业训练,谁敢随便派人去卧底或潜伏”。
“不说别的,就算你潜伏成功又怎么样,哪怕再高明的谍报,总有暴露的那一天,你一旦暴露,牺牲了还算命好,就怕敌人假借你的手,将一些假情报发过来,你知道这样将会害死多少指战员吗?”
张国焘似乎还想再说什么,李胜德却拉住了他,因为看刘郧的样子是听明白了,李主席语重心长的说,“要知道华夏从不缺谍报人员,但是像你这种能学以致用的机械学博士,在全国都不多见吧?”
张副主席也开始劝勉他,“小刘同志,你要知道,无论是打日本鬼子,还是统一全国,最需要的就是武器,多造一支,就多一名战士,多造一颗子弹,就多消灭一个敌人,你自己看看哪一个更划算”。
刘郧也是苦笑不已,俩位红军主席的话,再明显不过了,不让他加入红军,是为了他好,也是为了华夏抗战的需要,因为华夏工业落后,每一点枪支弹药都很金贵,让军工专家当间谍根本是在犯罪。
李胜德看刘郧不再做声,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即刻分说下一个议题,“至于筹备军校,以及援建川西铁路之事,还是可以考虑的,郑元兴认为你想当军阀,所以才不愿意谈论联合开办军校一事”。
刘郧觉得自己太冤枉了,刚想分辨一二,李胜德已经一笑而过了,有些认真的说,“据我与张主席的观察,你的小毛病是有一大堆,但说你想当军阀还是过了些,不过你既然想建军校,肯定有说法”。
刘大官人也不避讳,直接将中央军和川军的毛病,说了一个通透,总之一句话,这些军队都是旧式的军队,作战思维还停留在19世纪末,对新的作战方式麻木不仁,与日军作战时,是多半要吃大亏。
李张二人都是军事天才,对于刘郧的话也是半信半疑,刘大官人实在气不过,只好将未来的战争方式透露了一二,比如机械化地空一体化作战,大纵深的进攻和防御,以及战略空军的地毯式轰炸等等。
刘郧的描述生动而肯定,各种战例信手拈来,虽然了了的十多分钟,但是将未来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说得入骨三分,宛如亲身经历,直让李张二人良久无语,对华夏的危机又有了新的认识。
第166章 小豹坦克()
李张二人再无疑虑,当即拍板与刘郧合建川西军校,重点培养新式陆军和空军,同时也善意的提醒,让他向老蒋和刘湘报备,最好让中央军和川军也加入,开始的规模不要太大,有三四百人便足以。
刘郧对此也无疑议,他建军校的目地,主要是针对空军、装甲兵和特种部队,普通部队暂时不需要,一旦需要时,随便找一支精锐部队,直接将武器武装到牙齿,再好好整训几天,就可以上战场杀敌了。
三四百人看似不多,若用好了也是个恐怖事情,一百多个合格的飞行员,在战场上就是一百多架战机,一百多个装甲兵,就是一百多辆坦克,如果再加一百多人的特种兵,足可撑起一场中小型会战。
至于老蒋和刘湘,刘郧本来也没打算隐瞒,如果可以的话,甚至希望这两方势力,也派一些人加入军校学习,他自己亲任校长,教官则以德国教官为主,以红军教官为辅,以其他教官为重要补充。
对于援助川西建设一事,李胜德与张国焘不但满口答应,还拜托刘郧照顾一下红军家属,以及那些至残的指战员,当然在红军主力离开之后,赭文和和郑元兴都将留下来,具体负责这些家属和伤员。
而红军自身的事情也很多,广元、平武、江油和涪城一线的部队,也需要逐步调整和收拢,在今后的几个月之内,红军与川军的交火,将会全面停止,红军将坚守大小金川、松潘、理番和平武等地区。
由于各个城市的国际机场,还在建设中,刘郧就借着去城都汇报工作的机会,开着飞熊Ⅱ型运输机,承载着川军的伤员,直接飞抵城都的北校场,让老蒋与刘湘,以及一堆军政人员的眼珠掉了一地。
刘湘还好一些,见识还停留在双翼机上,而对老蒋来说,就真的有些郁闷了,他长期认为国外的月亮,就是要圆一些,没想到刘郧的飞机,似乎只强不弱,当然国外的先进飞机,他想买也买不到。
刘湘与老蒋在参观了飞熊运输机,还没等刘郧自己开口,就主动提出了要在川西县,设立川西航校和川西飞机制造厂,得知这厮想办一个军校,专门培训飞行员和坦克驾驶员时,简直双手双脚支持。
刘郧也直接汇报了,红军想插一脚的情况,刘蒋二人也丝毫不在意,换个角度想,红军在汶川吃了那么多的亏,如果还不注意飞机和坦克,真的很担心他们的智商,可能在他们看来,红军即或学了也是白忙活,长期处于流窜作战的状态,白送飞机坦克也没多大用处。
至于刘郧所说的特种兵,刘湘与老蒋有些听不懂,后来用德国勃兰登堡的伞兵部队打比喻,才勉强听懂,顿时给刘大官人一个白眼,什么特种部队,不就是可以空降的侦查连么,说得这么高深莫测,仗着自己喝了点洋墨水,就来忽悠俩位师长前辈,真是太混蛋了。
“可空降的侦查连”,刘郧也只好讪笑,不过仔细琢磨一下,老蒋与刘湘其实也没说错,什么鸟的特种部队,说到底,不就是常见的侦查部队么,顶多经过特殊筛选,以及训练搭配之类的更精一点。
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川军和红军,都特别紧缺飞行员和坦克驾驶员,三四百怎么够,至少得一两千,刘郧也是醉了,刘蒋二人以为是买大白菜么,随随便便就可训练出几百上千,连忙申明一点,这两兵种都需要天赋,到时没训练出几个合格的兵员,千万别怪他。
刘湘与老蒋都笑了起来,他们都有成建制的空军和装甲兵,哪里不知道里面的艰辛与苦处,正因为知道成功率低,所以才允许红军参与,在他们看来,最后能有三十个合格飞行员,就已是佛祖保佑了。
刘郧却不这么想,因为他有智脑在手,可以针对每个学员的具体情况,逐一制定培养方案,只要自身素质不太差的话,最后的合格率,绝对超过30%,所以正好将这些技术兵种,构成一个缩编的混合旅,下辖飞行联队,装甲营,特种大队,以及若干个预备民兵连。
帮着几位大佬培养人才好说,但是所消费的油量,却是一个天文数字,川西县虽有几万吨石油,但是也经不住如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