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卫峥要打造的比之魏武卒犹有过之,他很清楚一支军队的强弱之根基是军制的问题,制度更完善、更先进、更适合为战争而服务是铁一般的道理。

    大幅度提升士卒的地位,在古代,甲士被称之为武夫,提升士兵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是极富冲击力的举动。

    可以遇见,卫峥帐下的斗士营一旦形成战斗力,必然是一支武力值前所未有的精锐部队,再有一名不世帅才统帅,其师必然战必胜、攻必克,无坚不摧,无所不破。

    “……至于目前,征召的新军可许以月俸制即可,但凡入伍者可先获月俸三石粮饷,军中伙食不算做月俸之内,凡通过考核晋升正式入斗士帐下的士卒,月俸粮食五石,即刻起见百官无需行礼!”卫峥显然不会一股脑的全部拿出来,而且仅凭俸禄制这一点对于无数人来说就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士兵可没有粮饷这个说法。国家要打战,老百姓甚至要自带干粮。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听闻卫峥一番口述的白起,心中震撼莫名,这种前所未有的军制,激励制度,尤其是对于军人的地位提升,在文重武轻的时代的更是有着不可思议的冲击力。

    震撼之后便是激动,白起想着将来卫国的斗士和军队比之秦国的锐士和军队,又会如何?却又有些担忧:“兄长,这月俸三五石,军队士卒的开销还不算月俸之内,这……”

    总之,白起还是担心卫国的国力能不能承当起这样的负重,哪怕是五千人的规模,按照这样的开销,都足以支撑率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出征所需要的后勤开支了。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起弟无需担心,钱财军需我会解决,首要的任务便是征召人员入伍操练新军,待我稳固根基便是大刀阔斧变法之始,卫国必富甲天下矣——!”卫峥当下拍板说道。

    得如此保证,白起便彻底放心了,“兄长,何时征召?”

    “越快越好,择日不如撞日,那便从明日开始——!”卫峥言简意赅,旋即郑重的说道:“起弟,今日之谋是为绝密,乃我图强卫国根本之国策,更是不能让世卿贵族知晓,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姜牧也不行!”说着卫峥长叹一声,“在卫国,我毫无根基可以,若是没有一支忠于我的精锐军队,一切都毫无意义。而当今天下大势变幻莫测,瞬息万变,我绝不会容许在肃整朝野上浪费太多时间而错失千古良机。所以,不动则已,若动,便以雷霆之势肃清一切阻碍,是以一锤定音耳——!”

    “兄之所指,吾之所向,九死无悔,白起谨记!”白起深呼吸一口气,郑重的说道。兄长毫无保留的所说这一切只是对己而言,可见其信任是毫无保留。

    君以国士待我,必以国士报之。

    白起心中这股信念越来越不可动摇,兄长的变法图强之心坚定不移,光是粗略的一说大概便可以肯定,卫国的将来不可限量,以现在来衡量将来的卫国必然是大谬。

    “明日告示,只需要贴出月俸三五石,军中食粮不算做月俸中即可。”卫峥笑着又补充一句。

    光是这一待遇,只要一发出去,怕是有无数人挤破头,正式入斗士营帐下后一年下来的军饷便是最低六十石起,立功还有其他的实际性奖赏,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军饷就可以全部寄回家中,因为入伍之后的吃喝官家全部承担。

    在战国时代,国家打战对于百姓而言是无条件的义务,这条告示一打出去可想而知会带来多大的效应,必是趋之若鹜。

    ……

第38章 趋之若鹜() 
——

    翌日,朝歌城楼的鸣起钟声,一纸告示贴从官府中贴出来,不消片刻便汇聚了不少的庶民百姓顿足观望,不一会儿,一名身穿戎装的甲士便对着汇聚跟前的百姓庶民扯开嗓子大声道:“君侯有令,卫国整操新军,即刻起广发卫人入伍征召令……”

    “什么?又要打仗了?”

    顿足围观的老百姓一听面色一变,怨气油然而生,现在的朝歌城有不少人是从旧都帝丘(濮阳)等卫国领土迁户过来的,自然知道不久前的动作,壮年男丁几乎都参加了那场倾国之力的出征行动,虽然没有打起来还至少得百亩良田的打好事情。

    可正直春耕之际,好不容易这次折腾完事了赶紧务农,现在又要打仗,一大帮老百姓听闻瞬即开始怨声载道了。

    打仗,对于生活在战国时代的百姓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今天或许是卫人,明天指不定就是魏人或者齐人了。

    打仗,各国老百姓不会有太大意见,但得有吃的才行啊,来年没吃喝,别说是百亩良田,就算是百顷良田又有何用?人都饿死了!

    “肃静——!肃静——!”带头的甲士立刻大吼,场面顿时很快安静下来,便道:“卫国无战,此乃君侯建新军之诏令,凡入伍者,可享粮食月俸三五石军饷,按月发饷,绝不拖欠,凡入伍为甲士者,日日粮食吃穿全优官府供应,不从月俸中扣除……”

    “什么——?”

    此话一出,汇聚在场的所有人震惊莫名,一个个感觉不可思议,参军打仗对于战国时代的老百姓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无条件的义务,国家要发动战争,老百姓就得无条件上战场。

    在春秋时代,打仗更是一种荣誉,是贵族士子才能参与的崇高行动,处于贵族最后一层的“士”乘战车打仗,打仗是属于贵族的特权。

    “战士”这个名词便是由此而来。

    春秋时代的战争甚至有点像是体育竞技的味道,对战的双方摆好战争然后开打,甚至打仗期间见到敌人的将军还会行礼,莫不讲究公平对战,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春秋霸主之一的宋襄公了,对于后世人来说,春秋时代的战争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而到了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的兴起,战争也从春秋时代只能有贵族参与,变成一切以赢得战争为目的,同时平民也开始加入战争。

    哪像天下战国的今天,信奉的是不择手段。

    平民百姓参与战争,却是一种义务,毫无回报的义务。

    这则告示一出来,对于朝歌城内乃至卫国上下的老百姓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有人在怀疑。

    颠覆性的事情横空出世,率先伴随而至总会是怀疑、难以接受,哪怕是天大的好处也会本能的不敢去相信。

    这一点卫峥早已料到,如今初掌卫国,卫国的官府也没有多大的威信,竖立威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西边的秦国,看看商鞅变法之初就可以发现这些问题。

    既然早已料到,自然要针对性的应对。

    不一会儿,一队队排成直线的粮车运来此地,惹得无数的平民百姓好奇观看。

    那名甲士又扯开嗓子大声的说道:“凡年十九以上,三十以下者符合入伍要求,临场考核通过者,登记入册即可领三石粮食——!”

    此话一出又是一惊,越来越多人开始汇聚,嘈杂的讨论声顿时不绝于耳,这样的一幕最先发生在朝歌城,随后便开始扩散到属于卫国的各大城池。

    等待了许久也没有人敢上前,顿足围观的平民百姓倒是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有胆子大的人决定试一试。

    一个二十来岁的男丁穿着一身打了补丁的麻绳布衣,顿时走出了人群,刷的一下一双双目光落在了这壮丁身上,那名甲士的目光亦是落在他身上。

    “军…军爷——!”那壮丁犹犹豫豫的说道,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壮胆的说:“入伍即刻便得三石粮食?”

    “君侯亲拟诏令,君无戏言,自然千真万确——!”那甲士毫不犹豫的说道,大有毋庸置疑的语气。

    那男丁闻言,又犹豫了片刻,过了一会儿便心下一横,道:“我要入伍——!”

    “好——!”甲士一听板着的脸顿时露出了笑容,不过却并不怎么好笑,所谓的初步考核便是由这甲士负责,敲了这壮士胸膛几下,来回观摩片刻便点点头,于是说道:“可——!旁侧去登记!”

    没过多久,通过初步考核的男丁便登册在案,他的名字便被执笔者代谢刻在了竹简之上,那名甲士看登册者点点头,旋即抬手竖两指而轻轻一挥,另外两官方兵卒旋即拉着一头驴车,那甲士便对男丁说道:“这十石粮食,现在便是你的了——!”

    “十……十石——?”那壮丁又愣住了,两眼盯着那驴车看了许久,不多说少,正好十石。

    “那个……军…军爷!不是说三石吗?”那壮丁感到不可思议。

    “君侯有令,凡第一个登册者,得十石粮食,你是第一个,便得十石——!”那甲士说道,旋即又看向一众目瞪口呆的老百姓扯开嗓子说:“凡前十名入伍者,皆得十石粮,其下皆为三石——!”

    就这样,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第一个吃螃蟹男丁就这样拉着有十石粮的驴车离去了。

    不一会儿,又有第二个人,登记入册,立即领十石粮食。

    第三个,又是如此。

    这下,顿足围观的老百姓终于信了——!

    刷的一下,旋即一拥而上,一个个十九岁以上,三十以下的男丁争先恐后的要入伍,无不趋之若鹜,场面杂论不停,好不热闹。

    只要入伍就能领月俸,一年下来便是数十石粮食,家中若是有三四个男丁,入伍两个乃至三个,一年下来便是一百多石粮食,不像那耕地理的作物,运气不好来年颗粒无收也是正常的事情,这军饷俸禄却是没有这个担心的必要,而且这些军饷都可以如数寄给家里,而自己则吃官家饭碗。

    打仗本就是义务,这天底下竟是有如此好事!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扩散到了整个朝歌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一幕在朝歌、中牟、楚丘、殷墟、宁新中等卫国主要城池上演。

    符合要求的人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报名入伍。

    家中耕田有妻儿父老照料,这一个月就是三石实打实的粮食,自己这张嘴还能靠吃官家饭,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这个时代的百姓太淳朴了,图的不就是能有个温饱,不挨饿就可以了。战国时代的民风虽然彪悍,但那是时代必然的特点,战国战国,民不彪悍何以号为战国?

    一时间,告示一贴出去,不到十五日便有近万名入伍在册的兵丁。

    征召一万便是卫峥的目标,即便知道这条告示贴出去会引起巨大反响,也没有料到反响这么强烈,征召便这样提前结束也仍旧有无数人要报名入伍。

    征召一万,实际上只需要五千,也就是说这一万多人中有一半人要被淘汰而另一半真正留在斗士营正式正是的新军兵卒,卫峥之所以这么做,除了进行一次再筛选,把好苗子从中筛选出来,其次被淘汰的五千多人便是要成为消息筒,让这些人把消息传入寻常百姓家,为将来的新军制埋下先行的种子。

    ……

第39章 卿族入局() 
——

    卫峥这大张旗鼓的动作立即引起了世卿贵族的注意,尤其是三卿,这突然有一万人马汇聚在卫峥麾下,三卿便有些不安了。

    孙谷得知消息便第一时间求见了卫峥,主要以新军沉重负担为由劝谏其收回成命。

    “孙卿啊,自从围攻大梁之后,本侯便始终食而不知味,卧而不能寐——!”

    宫廷府邸中,座上的卫峥再次开始彪戏,旁侧席地而坐的孙谷看着卫峥一脸惶恐愁容,心中将信将疑,便道:“君侯何出此言——?”

    只见卫峥拂袖酌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便是一声长叹,之后才看向了孙谷,说:“孙卿,本侯这些时日可谓日思夜想,可知本侯想的是什么?”

    “恕老臣愚钝,望君侯明言!”孙谷礼道。

    “本侯日夜思量……”卫峥抬头举目仰望而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孙卿——!此番卫国大胜,不费一兵一卒尽得地两百余里,本侯便想,以魏王的为人可能忍下这口气否?”

    “这……”孙谷迟疑一顿,心中告诉自己,肯定不能忍,老魏王一身四处征伐,岂是安乐侯?

    卫峥又说道:“卫国看似大胜,实则外强中干,无力保国,何以存国?本侯怕的便是这一切是一场梦,水中月镜中花矣——!此番我从魏国虎口夺食,而魏若伐我,该何以拒敌?”

    “这个……”孙谷仍旧迟疑,心道你不是说魏国一定不敢吗?

    卫峥这么一说,孙谷也觉得极有可能。

    卫峥心中有目的,但说的这些话的确是不假,撤军之后便一直在想魏国若是报复会以怎样的形式报复,而己方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已经想了很久。

    真真假假,孙谷是看不出一点破绽。

    “依君侯所言,该当如何?”孙谷把话反推给卫峥,说道。

    “整备、强军,以备战,是以为存国之道耳——!”卫峥毫不犹豫,言简意赅的说。又道:“孙卿,本侯决定了!当务之急,本侯欲亲自训练卫国新军一支,大将军(宁元)统帅原军镇国,孙卿便在本侯操练新军期间代本侯执掌朝政一切事务,如非重大事宜,孙卿可全权决断——!”

    此话一出,孙谷先是一愣,又是一愣,再一愣。

    卫峥这一言便是彻底放权的意思,让自己全权代国君执掌卫国朝政,这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是合法之至,无人不服啊。

    孙谷一听这个顿时怦然心动了,虽然本就是卫国的权臣,位极人臣,然而有卫峥这位国君的明令,那便是名正言顺了,尤其是哪个全权决断,实在太有诱惑力了。

    权力是毒药,不可抗拒的毒药。

    卫峥看孙谷久久一语不发,心中淡然一笑之,便再次说道:“孙卿?孙卿为何不回话?难道孙卿想要推脱吗——?”

    卫峥说着同时展现一脸期待、忐忑、郑重,看不出丝毫破绽。

    “回君侯……”孙谷亦是犹犹豫豫,演技不再卫峥之下,实际上的内心振奋有之,怦然心动有之,表面却是一脸迟疑的说道:“……老臣谢君侯信任,只是如此大任,非君侯不可担任之,老臣惶恐,不敢僭越之,怕……!”

    孙谷的内心是一万个愿意啊,可若坦然受之实为不智,必然要一推再推,然后答应。

    “岂有此理——!”卫峥忽然大声一喝,气势十足又是突然,把孙谷吓了一大跳,紧接着义正言辞的说道:“孙卿不必多虑,谁敢舌燥本侯便砍了他的脑袋,孙卿乃国之栋梁,肱骨之臣,卫之能臣。”

    孙谷再言推辞,卫峥便慷慨言辞道:“孙卿,今之卫国乃事处危急存亡之秋,外敌虎视眈眈,内部国力羸弱无力,国何以存之?本侯纵使有强国之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首尾不可兼顾之。”

    “如此艰难之际,难道孙卿这等肱骨之臣,不愿为本侯分忧?不愿为卫国分忧?”卫峥旋即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孙谷,言语间甚是痛心疾首。

    “老臣不敢,只是委实难堪大(任)……”孙谷再推辞说道。

    “本侯说卿能担待便可——!”

    “孙卿不必推脱了,卫国上下能为本侯分忧者,唯有孙卿一人耳,我亦知晓孙卿年事已高,但卫国需要你,还请多多为国分忧,万万不可再推辞——!”卫峥打断他的话,旋即又说道:“即日起,本侯便不再临朝听政,本侯要将全部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