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地穿越了整座城池,自西城门而入,于东城门而出,直奔观津,马陵道近在咫尺,通过了此地便是齐国地界了。
马陵道是魏梁国失去天下霸主地位开端,魏缭对此地尤为深刻,大军行进观津之地便放缓了进军速度,派遣赵奢着五千骑兵为前军先去探一探马陵道的虚实,毕竟名将庞涓就在此地栽了个大跟头,前车之鉴也使得魏缭不得不慎重行事。
与此同时,白起的十万大军也已经抵达了沛县、啮桑一带,大军进驻沛县在此安营扎寨。
帅帐之内。
“武安君,这彭城依丹水、泗水而筑,加之此城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城之固,易守难攻。”为副将的穆邯略感担忧的说道。
白起的目光从沙盘地图上移开,笑看着穆邯说道:“你担心我军牵制不了齐军主力?无法达到我王之命?”
穆邯坦然的点头,“齐国大军主力尽在宋国,王上之大谋在于命我军牵制齐国主力,可一座坚固的彭城挡在我军面前,齐国大可留下五万大军死守此城,余下十五万大军定能返回临淄,而我军却也无可奈何啊。”
“报——”这时,一个披盔戴甲的斥候进入了帅帐:“启禀武安君,齐军主力尽出彭城,一路北上直奔我军驻地,隔日便到啮桑!”
“你说什么?齐军弃城不守,反而主动求战?”穆邯一听震惊万分,不由得看向了白起:“武安君,苏秦他疯了?”
白起顿时精神大振,“传令,升帐军议!”
……
与此同时,齐国的主力大军摆开了一字长蛇阵一般浩浩荡荡的从彭城而出,大军之首,苏秦策马而行,这时齐国的副将挥舞马鞭跟上来,面向苏秦拱手说道:“武安君,如今我齐国遭受五国攻伐,形势于我极为不利,末将以为还是退守彭城为上,可依托城之固先挫白起所部之锐气……”
“将军是惧怕白起凶名?”苏秦淡淡的说道。
“这……我……”齐副将欲言又止,武安君之名对于天下列国之将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至今从无败绩,据守濮阳数年使得齐军对此城毫无办法,就在数月之前,更是于观津之地将齐国第一大将匡章斩杀,震动了齐国所有的将军们。
他要说不惧怕白起之名,定然是假的。
“白起是卫国之武安君,我苏秦是齐国之武安君,岂能长他人志气而堕自己威风?将军勿躁……”苏秦罢手制止他,继续说道:“白起此人的确不可小觑,本帅此次之谋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敢情武安君示下。”齐副将拱手而道。
“其一,五国联军合兵五十万大军兵分两路欲亡我齐之心人皆可知啊,依我之见,此乃卫王试图以十万之兵外加白起凶名来牵制我齐军主力,何也?自然是为魏缭所部五国联军创造战机,退一步但如你所愿,如若本帅留守五万兵死守彭城,余下十五万大军乘势回援,我齐国倾国之力也只能合兵不到三十万与魏缭所部决战,而魏缭有四十万大军,即便我齐国合兵尚且不如五国联军啊。”
“当然,敌攻我守,我齐国在主场作战自然有所优势,然其结果必然陷入与魏缭对峙僵持的局面。”说道这里,苏秦顿时看向了那齐将,问道:“灭宋之战,我齐国本就已经消耗过多,以一国之力与敌五国对峙坚持,将军莫不是忘了秦国何以惨败?在这我齐军就此全部被魏缭所牵制,将军可又曾想过白起这一路大军如何解决?”
“这……”齐副将顿时语塞。
是啊,如此一来彭城制造被破,那么白起这一路大军必然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变数,齐国主力尽与魏缭对峙,便在也无兵去对付白起了。
苏秦见他哑口无言,旋即笑呵呵的说道:“所以破局之道便是主动出击,我齐国绝不能重蹈秦惨败之覆辙,定要速战速决,如今我有二十万大军,而白起只有十万,何惧之有?当年卫国与秦大战与阳山时卫王有句话说的好啊:狭路相逢将勇者胜利!只要我军一鼓作气定能以兵力优势力挫白起所部,只要大败这一路卫国之兵,定能大挫魏缭所部联军士气,没有了后顾之忧,再与魏缭或对峙、或决战皆可已矣!”
“末将知罪,不该质疑武安君之谋。”那齐国副将顿时心服口服,连忙拱手一礼。
“呵呵……将军何罪之有?当此之际,国难当头啊,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以解王忧之时啊。”苏秦笑意使然的说道,而他的内心的想法却是与之表面截然不同。
这齐国之将乃至齐湣王也万万没有想到,苏秦正在一手把齐国的这支主力往火坑里推。
……
第074章:啮桑之战()
——
苏秦一番解释让齐国的一众将军们皆哑口无言,不由得深感认同其战略分析,便是再无疑虑,二十万齐军就此浩浩荡荡的出走彭城,连夜北上欲与白起十万精锐卫军决战于野。
卫国大军方面,早早接到密探传信的武安君白起也反应迅捷,立即开始调兵遣将,主力大军瞬即拔营开拨至啮桑一带的旷野列阵待命,白起带着他的主力部队就这里等着二十万齐军到来。
虽两军兵力差距悬殊,白起却毫无不畏惧,不但敢应战更有信心战必胜,野外作战,这是他最精通的战法,更是对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分析了个通透,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齐军的兵力尽管两倍于己方,不过确是疲惫之兵,刚刚灭宋不久,齐国的将士远离故土已久,基本都渴望携大胜凯旋,不料一战落幕,又生战事,未免有些厌战心里。
反观卫军,卫国的法注定了尚武之风远远强于齐国,齐人更多的是为君主而战,而卫国的将士在为国而战的同时,也是为己而战,为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战,都无比渴望在战争中通过建功立业把富贵收入囊中,光宗耀祖,加之统领大军的主将是武安君白起,军心铁一般稳固,毫无疑问,战必胜、攻必克的白起无疑给予是十万卫军莫大的信心。卫国的将士们都无比相信跟着武安君就没有什么战不能打,没有什么战不能打赢的。
破晓时分,但见一快马密探疾驰如林般回到大军之中。
“报——”
军帐之内,白起召集了穆邯等将领商议作战计划,之前的斥候快报探查的敌军行军速度,今日便能抵达啮桑之地,两军或许隔日便会在啮桑展开大会战、决战。
斥候奔入军帐内,众人纷纷回头看来。
“启禀武安君,齐军据此已不足二十里,目下以临至留城,卑职见到齐军粮草正源源不断的运达此城。”
白起闻言,当即走到了沙盘地图跟前,一言不发的凝视,一众将领也纷纷跟来凝望着地图形势。
泗水至西北向东南而流,河西沿岸建了沛城和留城,两地相隔不过三十里地,而啮桑介于两城之间的西面,片刻之后白起顿时道:“穆邯何在?”
“末将在!”穆邯当即出列,拱手道。
“本帅着你五千人马轻装上阵,黄昏日暮即刻离开大营,连夜绕过齐军主力,明日之际两军必有大战,待两军交战之时,你便趁势火烧留城。”白起沉吟道。
“末将领命!”穆邯一拱手,顿时出了军帐前去准备。
“武安君,这苏秦难道是一个徒有虚名之士?何至于露出此等破绽与我军?”一个将领笑着说道。
“会不会有诈?”另一个将领略感担忧的说道。
“无论如何,齐军此举都绝非明智选择,对方既然已把粮草囤积在留城,便已经陷入两难之地。”白起摇了摇头,道:“若为陷阱,留城之内必有重兵埋伏,此来齐军的阵前主力部队便会锐减,随之而来的便是战力的削弱,与我军有利。若非为陷阱,留城便成了齐军的负担,要时刻提防我军偷袭,如若我只需以穆邯的五千人马便能够牵制齐军数万人,稳赚不亏,与我有利。敌若轻心大意,则可乘虚而入火烧留城,一旦粮草被焚,齐军心必溃散,此战胜矣。”
如此一番解释,众将领顿时恍然大悟,简而言之,苏秦把粮草大量囤积留城就是一个极其愚蠢的问题,即便是陷阱,即便吃下了袭城的卫军,也于大战无多大影响,奇兵,奇兵,自然规模不会太大。
彭城据此并不遥远,粮草完全可以屯扎在城内,前线若需补给,隔日便能送达,简直是多此一举。
只是,这帮卫国的将军们怕是绝对没有想到,这是苏秦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打赢这场战争,而是来送他们大礼包的,至始至终他就没有想要齐军能赢。
这是坑齐!
黄昏时分将至,穆邯带着五千步卒轻装从简而出,借着夜幕的掩饰悄无声息的向西南绕行,与主力部队拉开距离,一旦齐军倾巢而出直扑啮桑之地时,他这五千人马便以奇兵直扑留城,若有重兵把守大可撤离,若无兵把守,留城必然在这支奇袭部队之下付诸一炬。
翌日,苏秦率领的齐军部队浩浩荡荡的直达啮桑之地,而白起和他的近十万卫军早已经列阵而立。
两军对垒,大战宛如一触即发。
此时此刻白起策马立于中军阵前,敌军据此不过是一箭之遥。
十万卫军对阵二十万齐军,就兵力上而言显然是齐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白起身后的十万卫卒犹若钢铁城防一般屹立在战场之上巍峨不动。
“三军听令,给我上,战车冲阵!”苏秦拔出青铜古剑,剑指敌军高喊。
齐军竟是主动出击,沉闷而凄厉的号角声骤然响彻战场。
“不足十万敌二十万,我军能战否?”白起遥望着冲阵而来的敌军战场,平静的说道。
“我等誓死追随武安君,但凭上将军号令,莫敢不从!”一卫军将领奋疾拱手。
“但凭上将军号令!”
“但凭上将军号令!”
“但凭上将军号令!”
十万卫卒肃穆凛然,奋力高呼,敌军已然冲阵而来,然而白起未曾下令,竟无一人前进或后退一步,可见卫军军纪之强,齐军的将领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动容。
“杀!”
一声平淡的号令,却宛如携以滔天杀意。
“杀——!”
擂鼓奋疾响彻,卫军应战了!
啮桑一带的原野,卫齐两军骤然之间大战开启。
与此同时,啮桑南面。
“禀将军,齐军主力已与我军主力展开决战,目下交战正酣。”来报的斥候正对着穆邯禀报。
“齐军有多少人马参战?”穆邯连忙问道。
“齐军人数远超我军,目测不下十八万人马,亦极有可能全军出动。”斥候密报回应道。
“要是全军参战就好了。”穆邯不由得喃喃自语,很快便想到白起给自己的任务,不论如何他这五千人马都要对齐军屯粮之地形成威胁,敌若在屯粮之地留守重兵把守,那么前线主力交战结果,穆邯坚信齐军必败,若是敌军全军出击……
穆邯顿时打消一切念头,当即下令道:“将士们都听好了,即可出动,直袭留城,火烧敌军粮草!”
一声令下,五千精兵以最快的速度朝着泗水岸上的齐军屯粮之地留城而去。
……
前言:本书值得你一阅的理由!()
? (ps:非正文,可选择性阅读!)
可还记得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濠梁之辩》否?——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可还记得语文课本朗读背诵并默写的庄周《逍遥游》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iquge。info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可还记得语文课本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让我们知道了史上第一自恋狂否?——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正如简介第一句话:战国时代是文化思想碰撞的大时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战国七雄,大争之世。
我们华夏文明历史上,思想碰撞最为波浪壮阔的时代,也是我们上下五千年文明中最为动乱黑暗的一个时代之一,更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时代。那时候文人风流,武人豪迈,国君礼贤下士,士人忠心卫国,莫不令后世神往之。
为何会在这个时代催生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因为我们的文明发展到这个时候,摆在我们先祖面前的一个问题非严重,那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文明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战国时代,之所以乱,是我们的文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那是一个黑暗又迷茫的时代,当代的先祖们都在寻求救世良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这些伟大的先辈思想家们都在为天下开救世良药,所以出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盛世局面,从而涌向出了无数流芳百世的名人,可歌可泣的故事,叹为观止的时代。
《战国霸天下》有两点理由值得一看。其一,当然好看!好看!好看!其二,一举两得,不仅好看,还可以让看这本书的你,随同主角的视角在yy中潜移默化的对这个时代有更深入的全面了解,白起做了什么?白起因何而死?被谁害死的?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又为什么到晚年“犯二”的想要把赵国分裂而饿死沙丘?等等等等……
也许你都知道,甚至比石慌更清楚,也许你只知道其中之一,也许都不太清楚,那么《战国霸天下》这本书,你读了,通过看故事、看小说的形式,不需要专门针对性的去查阅也能知道诸如上诉那些问题的答案。
常言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少年郎本就在血气方刚的年龄,你让他读水浒,那还不得到处惹事天天打架^_^!七老八十了心智极其成熟还读三国,三国里面尽是些阴谋诡计,那还不得变成老奸巨猾~~~
读战国……呃,好吧,这个时代的尔虞我诈丝毫不输于三国,甚至犹有过之,天下战国啊,大争之世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代,耿直的人在战国时代根本就混不下去,没有血气的人更是活都活不下去,尤其是像《战国霸天下》的主角强行插入,做耿直的穿越者那是肯定混不下去的~~~
这个时代是智慧大爆发的时代,我们华夏文明思想的启迪时代,战国时代,我们祖先的民风之彪悍,无人不尚武。一说战国,你可能最先想到是战国七雄,历史上说到这个时代的标题都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但战国时代不仅仅是七雄,还有宋国、卫国、中山国、鲁国等小国家。
说七雄,自然要比谁强谁弱,强,大家都知道,秦!而说到最弱的,第一时间可能也会回答韩国,的确,韩国相对七雄而言的确是弱,但韩国真的不弱,春秋以来,天下诸侯三百五十六,能从几百年的厮杀中脱颖而出的岂能弱?只不过应证了现在的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哈~~
韩国并不弱,那个时代,咱们的先祖民风彪悍是古代空前的,战国时代的地球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答案是黄河流域,我们的文明之地,一个叫做中原的地方,战国战国!其名便是不言而喻,那个全民皆兵的金戈铁马的时代,生活在当世的百姓没有一个不上战场的,拿跟棍子就有战斗力。
但石慌对我们的祖先最为钦佩和自豪的是什么呢?那时候的中原有多混乱?那是几乎天天在打仗,可是为何没有任何外族敢在我们中原大乱几百年的时间里而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