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田文连忙道,旋即补充:“臣近日耳闻三晋会盟太行之事,意欲合纵伐秦。此事重大,田文乃是齐相,万不敢耽搁国之大事。”

    “薛公请讲!”齐湣王见到他为国事而来,内心对其厌恶倒是有所缓和,他是权臣不假,不过为齐国谋划却也不假。三晋伐秦之事,齐王自然也知道了,更清楚齐国虽然置身事外,却也身在其中,有道是一国灭而他国危,秦国被三晋给破了,下一个就是轮到齐国吃苦头,道理自然明目。

    “王上,卫国乘机伐秦,臣以为当此之际,齐国务必兴师驰援,在三晋大军猛攻秦国之际,我齐军中道兵出马陵道,直扑朝歌。必能一举弱卫、弱秦,定鼎我齐国霸业。”田文坚定不移的说道。

    “齐能胜否?”田文问道。

    “臣愿立军令状,亲自挂帅出战,必一鼓作气,战而克之!”田文正声而道。

    “好,本王着匡章将军于你,率我齐国大军出战!”齐王当即拍板决断。

    田文大喜,旋即拱手道:“我王英明,臣就且告退备战,三晋伐秦之日,便是齐国西进攻卫之时。”

    齐湣王目视着田文离去久久不语,唇亡齿寒之事不用多想,三晋伐秦,齐必动兵应对,不是为了救秦,而是为了自己。

    田文刚刚离去不久,苏秦便来了,齐王一看意外的说道:“先生怎么来了?”

    苏秦确是凝重的说道:“我王何故如此?”

    齐王愣道:“什么意思?”

    苏秦道:“臣有事秉承我王,将才正听到我王应对薛公。不过,此刻微臣心急如焚。”

    齐王狐疑的看着他:“先生说的本王云里雾里,此话何解?”

    苏秦忙道:“我王着薛公亲率大军伐卫,薛公必将再次倾动朝野,其声明也必然更加显赫卓著。如今我王对一个权臣听之、信之,我王岂不再被薛公之光芒所遮掩?而我王大出大显之雄起之日又待何时啊!”

    齐湣王顿时凝视着苏秦,后者也毫不避退,田地看到他那一副忧心忡忡的脸,不禁迟疑了,良久便疑惑的质问:“本王命薛公伐卫,如若大胜不正是彰显我齐国国威?三晋伐秦,本是鹬蚌相争,本王得渔翁之利,弱秦亦可弱卫,于本王于齐国皆为大利啊。”

    “正是因为如此,我王方才被薛公所惑啊。”苏秦却如是说道。

    “何解?”

    “伐卫固然与齐有利,与我王有利都不假。可我王想过没有……”说道这里,苏秦一顿,直视着田地殷殷而道:“我王可知为何会有三家分晋,以及……”

    苏秦话音过半便戛然而止,齐湣王却也联想了出来,这后半句便是田氏代齐。骤然间便见苏秦匍匐跪地,无比真挚的说道:“臣为势利之徒,不求其名,更无意冒犯我王,可臣之所忧确是为我王图之以利,去之以弊,我王万万不可再容薛公拔得头筹,如若一味放任权臣当道,届时齐国再强怕是与我王无关喽,我王明鉴!”

    ……

第043章:怂恿() 
——

    此言无疑说出了齐湣王最忌讳的事情,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自己的祖上又是如何得到齐国江山的?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苏秦与田文确是不同,苏秦乃是洛阳人,本就是客卿,在齐国无底蕴,这也是齐王放心用他的的原因,可田文就不一样了,他的根就在齐国。

    田地看着额头贴在地上的苏秦良久不语,心里在不断的思量着他的话,越想越让他感到后怕,更让他想到了自己作为齐国之主,确是罢其相位也瞻前顾后,假以时日他田文一旦成势,岂不真如苏秦所言。

    齐湣王顿时意识到了苏秦的重要性,连忙亲手将之扶起:“爱卿忠言逆耳,本王岂能不知?起来再说!”

    待苏秦再度起身之后,齐湣王便问道:“以爱卿之见,寡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苏秦见齐湣王忙于问计,便自信的侃侃说道:“我王宽心便是,王之所虑便是臣之所倚。臣这便为我王献上两全其美之良策!”

    “什么良策,爱卿快快道来!”齐湣王忙道。

    “兵分两路,两线作战,一路由薛公带兵西进伐卫,一路大军南下灭宋!”苏秦凝视着齐王缓缓道出此言。

    “灭宋?”齐湣王顿时惊疑不定。苏秦点头而道:“正是。且不说宋国本就不断蚕食我齐国疆土,我王放任之不过是碍于给卫国落下口实而为齐国引来三晋强兵,可如今三晋伐秦,卫国断然首尾难顾,加之薛公一路大军西略卫地,如此一来,三晋断无一兵一卒可救宋国,此乃上天为我王送上千载难逢之良机啊。”

    “再说宋国,富而不强之国也,坐拥陶邑这等天下世间富饶之地,灭宋非但可以得宋国之全境疆界,亦可得之宋占淮泗之地,千里富饶之疆,我王出兵伐之,便可轻易灭其国、取其地而得其名。”

    “我王建赫赫战功,那么薛公功高盖主之势必将就此消声灭迹,齐国君臣自然各归其位,薛公伐卫之功自然归功于君主贤名,如此名利双收,一举两得之事,我王何乐不为之?”

    末了,苏秦语毕而拱手一礼,便是不再多言。

    齐湣王一听此论顿感甚是在理,恍然大悟油然而生,竟是大喜而道:“爱卿此策绝妙。灭宋之天赐良机便在三晋伐秦之时啊,我齐国大可趁三晋与秦国打的火热之时,一举吞并富饶宋地,强我齐国,等函谷关战事已末,宋国早已为我所灭,并分两路之下既能不违背与秦之约,又能得之千里宋地,当真是一举多得也。”

    “我王英明,齐国霸天下指日可待也!”苏秦在田地语毕之初,顿时慷慨激昂,拱手高宣,齐湣王见此一幕,听此一言更是喜不自胜,不禁纵声长笑,他却不知苏秦在开此言之际,双目深处涌动着无人察觉的精光。

    此时,齐湣王的脑海中已经渐渐浮现出齐国大显天下而称霸中原的景象,一笑过后目光刷的一下变落在了苏秦身上:“苏秦,既然此妙计出自于你,寡人决议着你主谋灭宋大计。寡人将我大齐军队一分为二,寡人本欲派匡章将军着你调遣,可寡人已经答应了遣他与薛公一同伐卫,寡人却也将我齐国精锐齐之技击划归于你伐宋。在薛公、匡章将军率军出征之前,你务必谋定大略,薛公兵出马陵道之日,便是你亲率齐军精锐灭宋之时!”

    齐湣王话音一落的瞬间,苏秦忍不住身心微颤,已然在内心激动长啸,等齐国君主这一句话竟是一等便过了近二十年,便是苏秦的心性再镇静于此刻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感触。

    很快便收敛了内心的情绪,苏秦再度恢复如初,便拱手应允道:“臣谨遵我王诏命!”

    不过此时此刻的齐湣王看到他如此神色,却以为是他被重用而激动的情难自已,心里大感甚慰,越看越喜爱这个苏秦。

    ……

    且说太行会盟之后。

    肥义老相国回到了赵国便将三晋会盟太行之事秉承了赵王何与赵主父,对于卫国要求赵国出二十万兵马的问题,赵国君臣思量再三,最终由赵武灵王拍板同意,决议倾举国之力聚二十万赵军合三晋四十万大军。

    赵雍此举,可谓是一次豪赌,将身家重宝压在了此次合纵伐秦。对于卫峥钦命年轻的魏缭统帅三晋四十万大军之事,赵武灵王虽然对卫峥不遣武安君白起挂帅之事颇感意外,但也并不反对。

    魏缭年轻,赵雍对其知之不详,他却了解卫国之主,知道卫峥着魏缭挂帅定然是最合适之人选。毕竟三晋伐秦绝非小事,大家都是同在一条船上之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雍相信卫峥绝不会做自掘坟墓的事来。

    一个月之后,三晋会盟太行,将合纵攻秦的大计商议妥当,卫国出十万兵马、韩国出十万兵马、赵国出二十万兵马,三晋合兵总计四十万大军。

    卫国的十万大军之中,分五万步卒与五万骑兵;韩国无骑兵,这十万大军则皆为战车步卒,赵国的二十万兵马则是分别为十万步卒与十万骑兵。

    说道卫、赵两国的骑兵,卫国虽然率先胡服骑射,赵国的骑兵确是后来居上,当然只是以骑兵规模而论,若以质量而论,卫国自然强于赵国,卫国的骑兵规模被赵国超越也是情理之中,这是由两国的疆界地理位置起到了决定性因素。

    韩、赵、卫三国大军定在了洛阳城会师,三晋之兵聚于天子脚下,以显替天行道,诛伐暴秦。

    至于洛阳城内的周天子,根本无人理会。

    卫峥广发讨秦檄文而倾动天下,此举显然无意隐瞒,既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自然无可隐瞒,秦国得知三晋来势汹汹,深感大难临头而仓促整军备战。

    卫国境内的铸剑师和精匠尽皆汇聚荡阴城,夜以继日的不停锻造“欧氏横刀”,卫峥给欧昌成的任务是必须在大军出征伐秦之时,造出装备五万兵马的佩刀。显而易见,卫国的五万步卒将会全部由横刀替换如今常备的黑铁剑。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倾动天下的合纵伐秦之战就要临近,天下群雄皆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窒息感。

    ……

第044章:望气士() 
——

    朝歌城。

    纸的出现使得卫国朝野彻底摒弃了昂贵的竹简,不过卫峥的书房还是沉沉书册高高低低堆积成了书山,老内侍来到书房门口轻声秉承道:“王上,苏代先生求见。”

    “叫他进来!”卫峥头也不抬的说道。

    苏代走进书房,卫峥便也丢开了手中书册,笑看着道:“苏卿可是遇上喜事了?如此雅兴。”

    “王上,臣入宫之时,遇到了一奇人异士。”

    “哦?究竟何事?”卫峥不由得好奇苏代为何如此开心,良久,后者便道:“此事体大,容臣细细道来。”卫峥不禁一笑,“还细细道来,你苏代一介纵横家,寡人怎么感觉一身腐儒味道。呵呵……坐下说吧!”

    卫峥慵懒的斜坐着,伸手指了指旁边,苏代便来到他的王座跟前席地而坐,他虽面露微笑,额头却不知因何原因冒出了些许细汗。

    苏代长嘘一声,便道:“此事要从臣在坤门长街偶遇那奇人异士讲起,回想起来那人还颇具仙风道骨。”

    “还仙风道骨?”卫峥乐了,“你口中的奇人异事该不会是一个术士吧?这种人最喜装神弄鬼,不可信。”

    苏秦缓缓摇头,不由得让卫峥一愣。

    “那人奇人异士自号天枢子,乃是一介望气士。”

    “望气士?”卫峥顿感惊讶,脑海里也开始翻阅着战国历史上的名人,却也未曾听说过有天枢子这一号望气士,“朝歌城何时出现了望气士?这帮人不在洛阳天子脚下跑到寡人的朝歌意欲何为?”

    在以周礼制度延承下来的鲜明等级,上下尊卑皆有序,按照周礼身份的等级尊卑,天子最为贵,次之为诸侯,其次为卿,其下为大夫,而“士”则是最低一等的贵族,在下一等便是平民。

    “士”为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乃是精英群体的代名词,士子亦且分为多种,有武士、文士、谋士、方士、术士、这五种士子是天下见最常见的,这些“士”有着很大的自由,他们奔走七国谋求仕途。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便是人才,七国之间的人才走动更是异常频繁,今日或可在齐国谋,明日便也可能离去投奔到了赵国。

    而“望气士”确是非常独特也尤为稀少,其地位亦且超然,望气士专为天子望龙气、天子气,或占卜家国大运。望气士通阴阳术、察凶吉、观天象、定山川、镇国运。

    相传历史上的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之流皆为望气士出身。

    望气士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古人坚信“气”乃是世间万物之母,万物皆有气,古代的先民们认为世间从无到有,而气为万物本源,继而分阴阳两仪,其下又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盛衰消长皆有不可改变的规律,有度而不渝,便有了福祸,而这些福祸都是可以预测的,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术士、方士。

    如今,关于五行五德术论在燕国尤其盛行,便是身在中原的卫峥也有所耳闻,这还得拜他的师侄邹衍所赐。邹衍出山鬼谷之后便选择了佐士于燕国,如今被燕王颇为倚重,在天下也已经颇具盛名。

    邹衍能够名扬天下便是他所创立的五行五德术论,至此诸子百家多出了一个阴阳家,而邹衍也被天下士人以阴阳家开宗立派之人所熟知。

    阴阳家的祖师爷毕竟在战国历史留有大名,卫峥对邹衍自然不会陌生。

    这时,苏代又说道:“那自号天枢子的望气士甚是了得,臣与他从无相识,竟也一眼看出我便是王臣近侍。”

    卫峥一听不由得大感好奇,不过作为两世为人者,自然不会与古人那般信奉鬼神怪诞之说,不过对于星相学、占卜术却也知之不详,有道是存在即合理,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这种玄之又玄的学术久经不衰自有他的道理。

    苏代接着说道:“于是臣便与这望气士入得酒肆畅聊了一番,不料他却对我说,朝歌城有天子之气!”苏代说到这里时,面色颇为红润,显得有些兴奋。

    望气者说朝歌有天子气,不就是说眼前的这位君王有天子之相?而卫峥的雄才大略,将一个倒悬的附庸之国逆转为如今的天下强国,无疑是在证明那望气士说的话,作为臣子的苏代面露兴奋倒也在情理之中,卫峥若建不世之国便为天子朝臣,开国功士,怎能不振奋人心。

    卫峥很平静的听完了苏代叙说,显得不以为然,便失笑的说道:“如此言论在此说说即可,要是遍传天下,这顶高冠寡人可受不了。依我之见,这所谓的望气士指不定便是敌国派来的间者,意图加害我卫国。”

    天子可是天下共主,当今天下皆尊周天子为天下之主,而取代周天子是七国敢想却万万不敢明表现出来之事,便是卫峥也不敢在这个不成熟的时机下冒天下之大不讳。

    现在就想要公然取代周天子?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末了,苏代摇了摇头,“王上有所不知,臣也曾想过这望气士是否为敌国派来的间者。但后来便否定了,如若为敌国间者,自是惟论拍马奉承之言,可这望气士还说了危言耸听之论。”

    卫峥一听笑了,道:“还有危论?有意思,说来听听。”就在他饶有兴致的时候苏代突然向他俯首叩礼,“臣诚惶诚恐,无意冒犯我王,望我王恕罪!”

    “何解?”卫峥愣道,见苏代不语便道:“卿但说无妨!”

    苏代的这番言行举止不由得的让他更加好奇那所谓的望气士到底对他说了些什么。

    “臣与之相谈甚欢,一时兴起便请天枢子一观我卫国气运如何。却不料他竟摇头喟然一叹,说朝歌虽有天子气,却又絮乱不通。于是便为我王占卜一卦而大惊,说……说我王气运命理奇特,乃是天外之人不属当世者。意欲行逆天改命之事,然天行有常,天难以容之,国运由当世而盛却又当世而竭。”

    “此事体大,微臣不敢万万隐瞒。”叩首的苏代掌心冒着细汗,他虽不是方士、术士,但世间万物皆由气生是普天众生坚信的真理,古人认为生气是一元运化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地无此则形无以载德。气藏于地中,常人不可见,惟循地之理以求之。

    骤然之间,王座上的卫峥陡然直立,厉目厉声的说道:“来人,即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