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霸天下-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之举?

    骤然间,白起的内心感慨万千,暗叹自己幸运如张仪遇秦惠文王,一朝得遇而终侍明主,生而得遇,死有何憾?

    “我承王上口谕,白起听诏——!”景玱收敛了笑容,顿时正声。

    “臣在——!”白起当即抱拳躬身。

    “寡人着武安君为上将军,统领卫国三军,三军将士但凭调度,如有不从者,斩——!”景玱把话一说完,旋即从衣袖中取出了一物,赫然便是虎符。

    “武安君请受虎符!”语末,景玱递来虎符,白起面露肃然之色,双手接过虎符便将其高举而面向大军。

    骤然间,大军阵前的魏缭与穆邯一甩象征卫国国色的赤色披风,双双一齐面朝白起单膝着地,双手抱拳拱手一礼,不约而同的应道:“卑职魏缭(穆邯)参见武安君,我等但凭武安君调度!”

    “我等但凭武安君调度——!”三军将士顿时齐声而道。

    白起已受虎符,便意味着二十五万大军皆由他统帅,片刻之后便率领这支精锐步骑浩浩荡荡的进驻肥临安营扎寨。

    回到营地之后,景玱找上了白起:“武安君,王上还有一事命在下与武安君打声招呼。”

    “丞相请说。”白起笑道,便好奇的看向对方静候下文。

    “此次南征战楚,有两位年轻的将才也一同而来,皆乃王上所看中之人,我王称此二人皆是难得的可造之材,加以栽培之,将来必能成我卫国新一代的将星之才。”景玱笑道。

    白起一听思忖一番,心中一动便道:“可是方才统军南下的魏缭、穆邯二人?”景玱点点头:“正是此二人。魏缭曾追随王上攻取南阳,虽年纪轻轻,然胸腹兵谋之道颇具见解,便是王上也大为赞赏有加,更是拜入纵横家张仪门下。”

    “魏缭竟有鬼谷弟子之身份?”白起颇为惊讶的说道,心中顿时记住了这个名字。

    景玱点点头,又道:“穆邯此人虽无魏缭那般显赫出生,未曾拜入高门之下,我王却也对其青睐有加,此人年纪轻轻便心性沉稳,更是杀伐果断。而今出任少府侍郎,统领朝歌八千禁军卫队已有三年之久。”

    “魏缭、穆邯……”白起喃喃的念道,不禁精神大振,卫峥不但送来了二十五万大军,更送来了两员大将,能被王上如此倚重,定能成为此次征战楚国,为帐下左膀右臂,旋即接道:“在下明白了。”

    就在这时,帐外守候的左右进入营内秉承:“禀武安君,宋王特使率宋军诸将求见。”

    “宋王特使?……请他们进来吧!”白起大感疑惑,景玱也是好奇不已。片刻之后,但见宋国的使者和几员宋军武将入帅帐之内,宋特使犹豫了片刻,轻咳两下便道:“宋王诏命,武安君白起接诏!”

    景玱和白起两人面面相觑,不知所然的白起旋即从主座上下来,走到宋特使身前抱拳躬身不语。

    宋王毕竟是宋国之主,乃一国君王,而今卫宋会师于此,聚首合兵组成联军,断然不能失了礼仪,心下却也狐疑这宋王是要唱哪一出?

    “孤王决议,封白起为宋国之武安君,率其属掌十万宋军,调兵遣将,全凭武安君主事,钦此!”

    “呃……”听此一言,侥是一向以沉着冷静而示下的白起也不由得错愕了,这时,宋国特使宣读诏命之后便递来一长盒并打开,里边又是一枚虎符,凭此虎符便能调度十万宋军。

    “武安君请受虎符!”

    白起反应过来,稀里糊涂的接受了册封和诏命,“臣谢大王——!”

    宋国特使旋即笑道:“武安君,我王已驾乘返回睢阳王都,大军便全权交与武安君之手,我王说,一军不容两帅,联军既有威震天下的武安君为帅,我王很放心。”

    “多谢大王抬爱。”白起拱手,客气的道。

    待宋使离去,白起便问始终一言不发的景玱:“丞相,依你之见,宋王无故将大军交于我是何意啊?”

    闻此言,景玱确认宋特使和一众宋国武将离去,终于忍不住畅怀大笑,连连遥指白起而道:“武安君你是当局者迷啊!实在有趣,奇也!奇也!哈哈哈……”

    “此话怎讲?”白起有点糊涂了。景玱却笑道:“武安君,这宋王是惧怕于武安君你啊!将才在下也是大感不解,可一听宋王已驾乘而去,封你为宋之武安君竟不亲临之,只命一臣工为使者前来,分明就是惧怕于武安君之威名啊。依我之见,是武安君当年攻宋之战杀出了赫赫威名,宋王对此挥之不去,以至终成心障。”

    一听这般解析,白起也顿感哭笑不得,连连摇头。景玱收敛笑容,不由得感慨而道:“真是料想不到,想那戴堰射天,杀社稷二神,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我本以为他会天不怕、地不怕,确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如此惧怕武安君……”又道:“武安君,宋王一走而留下大军交与你指挥,虽说颇为意外,却也是意外之喜。宋王堰终归是宋国的王,他若在此,武安君调度大军部署作战也不能放开手脚,如今宋王离去,武安君便无掣肘,可一心应对楚军了。”

    白起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本来没打算指望宋军能在围歼楚军之事能有多大作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三十二万卫军加上十万宋军,整整四十二万大军都能统一调遣,围歼昭阳所部的三十万楚军的胜算又加大了两层。

    ……

第005章:缓兵之计,围而不攻() 
——

    一个时辰之后,南下的援军已然全部安营扎寨,白起立刻召集各部将领入帅帐军议,商讨灭楚三十万大军之计。

    如今已是春末,盛夏酷暑即将来临,在酷暑时节于野外作战对大军及其不利,酷暑到来之前若是不能拿下,战事极有可能一拖就是一年乃至更久,虽说卫国变法二十余年来国力迅速强大,积累丰实,可数十万大军一日粮草消耗便是骇人的数字,久拖下去对国力的损耗无疑是及其巨大。

    白起深知帐下已是集结卫国情举国之兵,远在中原朝歌的卫峥定也是举国臣民皆为此一战而准备,战事不休,全国都不得安宁,长此以往下去,便是再富裕也会被战争给拖垮。

    此战,必须要在三月之内结束,这是白起的心里预期。

    军议结束,白起便下令:五万骑兵在东郡以西实施大纵深战略,让骑兵不断处于奔驰运动之中,目的便是截留一切楚国从陆路运往昭关的粮草辎重,彻底断绝昭阳所部的三十万楚军粮草的供应。而大军主力三十七万步军扼守昭关西塞口,切断楚军西进的陆路,将其困在昭关,同时飞马传令姚尤,着其江东水师一部封锁长江下游,截留楚国一切试图从水路运粮给昭阳所部的队伍。

    三十七万主力部队在昭关西塞口的丘陵原野布下口袋阵,此地便是白起选择的战场,而此时大军在原野安营扎寨,对昭关楚军实施围而不攻,以逸待劳的缓兵之计。

    时间一天又一天的悄然流逝,卫峥坐镇朝歌倾全国之力,直接动员了十八万民夫与奴隶为此战而服务,目的便是为了疏通中原与江淮东郡之间延绵千里的后勤补给线,确保南征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能准时从卫国境内送至前线。

    致使卫国为了这场战争,粮仓大开,库府大开,直接动员的军民人数总计足足五十万人,更是穷尽全国之力一战,可见上升到了国运之战的程度才能如此倾国动员。

    与源源不断地将大军所需粮草准时送达卫军后勤不同的是,昭阳所部的楚军则是截然相反,自打卫峥撤出了南阳郡之后,楚国江汉之地倒也幸免屠戮战争之苦,鄢郢之地的压力缓解之后,屈原得知白起所部与宋军联合在楚国东郡中心穿插而入,将昭关与江汉之地的楚国核心疆界拦腰截断,屈原本想与老昭阳所部来个前后夹击,灭卫宋联军于东郡。

    可事后这个想法又放弃了,因为鄢郢之地的威胁并没有解除,卫峥的大军退走南阳不假,可韩国占领了南阳一郡,韩国的大军一直驻扎在邓城,虽是据守却也对鄢郢之地形成俯瞰之势。

    韩国得了南阳郡尝到了大甜头之后,已然唯卫国而马首是瞻,加之楚欺三晋已久,历来宿愿难消,便是想要与韩国重修盟好也绝无可能,韩王便是大度,能不计前嫌。可他韩王确是万万不能忽视卫国,便是借韩王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在此刻行得“朝秦暮楚”之举。

    攻下南阳一郡之后,韩王继续穷兵黩武,当真是炸锅卖铁一般才为韩将暴鸢凑足了六万大军驻守邓城。

    自垂沙一战,南阳失陷,唐昧战死沙场,楚国将士先后折损七万,接着便是中谷口水战大败,楚军水师主力全军覆没,又损五万,楚军三十万主力部队被困于昭关危在旦夕。

    屈原手里的兵勉强可以集结十万,确是一群老弱病残的乌合之众,一旦抽调至邓军意图对白起所部进行前后夹击,可如此一来,便在无兵力防备邓城韩军乘机南下,而今楚国已然无力同时进行两线作战。

    楚国已陷入进退维谷的被动之局。

    ……

    转瞬间,白起所部的四十万大军驻在丘陵原野与昭阳所部的三十万楚军对峙已长达二十日,此时此刻,昭阳与一众楚将在紧急军议,问题的焦点便是集中在粮草之上。

    短短二十日,昭阳令已然白发苍苍,看不到一根黑发,大军被困,孤立无援,粮草不济,身为三军统帅的昭阳比任何人都心急如焚,此次两国交战决定一国国运或兴盛、或衰亡,老昭阳又如何不能看出其中端倪?更是处处谨小慎微,因为楚国败不起了。

    “是何人泄漏我军粮草只能维持三日之事?”此时,昭阳令遥指而环视众人盛怒不已,他知道军中只剩下三日之粮,更知道远在郢都的屈原早早的就准备了大量的粮草,水陆分别押送,陆路押送更是分了好几拨队伍从不同的路途秘密运输,可据探子密报送来的消息,芈原送来的粮食,水上一路无一不被姚尤的江东水师截获,而陆上分为好几队的压粮大队都被敌军处于不断奔袭运动之中的骑兵所截获。

    且不说一粒粮食都没有送入昭关,反而充实了敌军。

    昭阳令如何不知白起的战略意图,四十万大军驻扎在昭关西塞的丘陵原野以逸待劳,这是光明正大的行得阳谋之策,围而不攻,欲使楚军终成疲惫之兵,败势难回之际,一战而克。

    昭关里的三十万楚军得知大军粮草消耗殆尽,加之外有强敌虎视眈眈,一时间陷入了惊恐之中,军心大动。

    营帐之内,一众楚将面对主帅的盛怒皆默然不语,老昭阳恨不得杀掉军需令以儆效尤,可他知道不能这么做,临敌杀将,只会适得其反。

    良久,众将无言之际,左侧居中的一位将领出列抱拳而道:“禀大将军,卑职有话要说。”

    “项章,你说罢。”老令尹重是平复了胸中怒火,平静的说道。

    项章乃是项燕祖父,更是昭阳令帐下第一大将,但见项章拱手:“大将军,白起以断我粮草之计西锁昭塞、南封江水,意欲将我楚军将士围成困兽之兵,孤立无援。待我军粮草耗尽,兵士无以果腹,自当不战自败。左徒大夫的粮草怕是送不来了,末将以为,与其坐以待毙,不若主动出击,寻求突围,项章愿率我项氏一族八万子弟兵为前军先锋与敌决战!!!”

    “此战,乃我大楚国运之战,老夫若败,楚国危矣。”老令尹长叹的说道,项章看到主帅犹豫不决,顿时急了,“大将军,时不待我,奈何我哉。惟有一战,我军已无原则之余地了。”

    老令尹心中一动:“项章,若我军主动迎敌突围,胜算有几何?”

    项章抱拳拱手,坚定不移的说道:“禀大将军,纵是白起生平至今未尝一败,即便坐拥四十余万大军而行得缓兵之计,足以说明面对我三十万楚军将士也不敢说能稳操胜券,故白起才会如此谨小慎微,实乃以求万全也。大将军,两军对垒都没有必胜之把握,然我项章和项氏一族惟有一腔热血可洒,皆愿以身家性命换取胜利突围的机会。”

    “国难当头,惟一腔热血可洒!”骤然间,一众楚将齐齐出列。

    当此之际,老昭阳那双苍浊无力的双目竟也迸发精光,思忖一番,终于放下了一切,下定决心与敌一战。

    …………

第006章:昭关大战,一触即发() 
……

    前方斥候军报快马传来楚军动向的消息,白起接到军报便立刻召集各部将入帐进行详细的作战部署,大军即刻进入战备阶段。

    围困楚军快一个月的时间了,白起接到前前后后送来的消息,楚国几番周折想要把军粮送入昭关,可无一不是被焚烧殆尽就是被己方军队所截留,一粒谷粟都未曾送达昭阳所部。

    老昭阳定是放弃了等待楚国送粮以解燃眉之急,决定另行他法,不出意外定是率领大军西出昭关塞口进行突围,而且突围攻势会异常凶猛,楚军被围困已久,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战力定会不减反增。

    昭阳到底是老姜,毒辣的很,便是白起也不由得赞叹一二。

    而今白起名义上是卫、齐、楚、宋四国封君,被楚封武安君便是当年卫、齐、楚三国合纵灭吴越之际,不但被封武安君,更被楚怀王拜大将军,因此白起对楚国的军制、战法都熟悉。

    据斥候多次回报:三十万楚军以昭氏一族与项氏一族子弟兵主干,楚国这次发动伐卫之战,主要以战车与步卒为主。

    虽然楚军的战车数量少且战斗力较弱,但白起还是不想用卫国的战车、骑兵进行正面迎击,更不会主动与其展开决战,若两军步车大军正面交战,卫军最多只能击溃楚军而难以歼灭敌人。白起料定老昭阳所部以突围为主,定然不会与卫军展开主力大决战,如此只需达到围而不歼的目的,将其围困即可。

    江淮东郡多山,加之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战车都难以像中原那般驰骋的游刃有余,这也是楚军战车不敌中原的因素,所以楚军历来以步军为主力,而步军恰恰被骑兵所克制。

    拂晓黎明之际,山外的晴空渐渐变成了灰黄色,隐隐沉雷从东部的天际隆隆压境而来,昭关西塞口的丘陵原野也突然阴暗了下来,骤然之间,便见尘沙天幕之中一排排旌旗猎猎招展,犹如连天海潮一般向卫军所在方向而来。

    楚军西进的陆上,在对面有着四十于万大军列阵而立,卫宋两军早已等候多时,皆严正以待,大有请君入瓮之意。

    须臾之间,卫楚两军大战就要一触即发。

    项章率领八万项氏一族子弟兵为前军,看见敌阵排开了一个巨大的步兵方阵,仔细看去,卫军战阵之中的兵士,前阵皆持长盾,背弓悬剑,手持戈矛,一身甲胄披身,再看宋军战阵之中兵士,虽说装备远不及卫军,可在楚军面前依旧堪称身披一身精装甲胄。

    反观楚国的兵士,装备根本不足以与宋军相比,更别说装备精良的卫军了。

    即便如此,项章却无所畏惧,项氏一族的八万子弟亦且无惧败秦军之师的卫军,在这八万子弟兵当中,不少人甚至半身赤裸,一如项章所言,项氏一族的子弟惟一腔报国热血可洒。

    此时此刻,战场之上烟尘蔽天而源源涌来,四十余万与三十余万大军相互对垒,列阵一箭之遥,原野之上呈现了一片土黄色与赤色的海洋。

    论本体,卫国是正宗的王族诸侯,卫国也自然继承了周之火德,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